第9章 指点江山

钟进卫想了想,对崇祯皇帝道:“陛下,我来到这个世界也才没多久,不是很了解当前的情况。我想先了解下当前的情况后,再根据后世的经验,给您适当的建议,您看如何?”

崇祯皇帝很高兴,说道:“朕就知道你是一个干实事的人,要是一张口就来,朕还担心你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而已。”钟进卫一听,不由的也和崇祯皇帝一起笑了笑。

崇祯皇帝笑完,想了想,对钟进卫说:“眼下的情况,朕派朕的老师过来给你讲解,王承恩旁听,补充。朕的事情很多,就先去处理事情,等你有想法了,朕再过来听,可好?”

钟进卫一听,说道:“没问题,陛下去忙好了。我这边有结果了就给您汇报。”崇祯皇帝点头,然后吩咐王承恩:“大伴,传诏翰林侍读学士温体仁即刻前来讲解。”王承恩赶紧吩咐下去。

钟进卫看看地图,想起了一件事情,就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这两副地图在今世来说,是稀世奇珍,特别是那副世界地图。但上面注明了后世的简体文字,现在的人看得不方便,而且有的地名,不一样,您看是否按照这个地图重新描绘几份。”

说实话,崇祯皇帝对这两幅地图还不是特别重视,眼前事情都忙不过来。但听钟进卫这么一说,总得表个态:“好,朕命人去办。”

钟进卫觉察到崇祯皇帝好像并不重视的态度,就强调说:“陛下,您不要小看了这个地图。以后陛下争霸天下,哦,不,是争霸世界,就如同,如同白天行路,道路曲折坑洼,方向走势了然于胸。而没有这个地图,就如同黑夜摸路,不但走的极慢,还易跌倒。”

钟进卫感觉这个比喻好像不是很形象,也不够诱惑,就又讲道:“陛下,现在很多地方,您看这里,这里,都还是原始土著居住。上面有黄金,白银,铜铁,各类资源应有尽有。土壤肥沃,稻米一年三熟。现在西方人已经开始探索这片世界,然后用大海船,整船整船的黄金,白银往自己国家运。咱大明可不能落后啊!”

崇祯皇帝一听,两眼放光,整船整船的黄金!

崇祯皇帝开始想象不久的将来,派出去的船队凯旋回来,黄金堆满了船舱,连甲板上都堆满,金光灿灿,最后连船都变成了金色,多么美好啊!

忽然,崇祯皇帝感觉自己的口水要流出来了,赶紧定了定神,惊喜地确认道:“当真?”

钟进卫笑着点点头,说道:“陛下,咱大明好像很大,但放在世界的范围内,也不够看的。咱大明境内的黄金要集中起来,怕也有好多,何况外面的大世界呢。”

说到这里,钟进卫发觉了什么,不由的有点懊恼,捶了下自己的脑袋,说道:“我怎么就不是买一份中国矿产资源地图和一份世界矿产资源地图呢,真是可惜!要不,那还要想什么赚钱的方法,直接找到金矿开挖就是。”

钟进卫真是贪心不足,平常人家那会去买矿产资源地图,也没有几个摊贩会傻到进这种地图来卖。

崇祯皇帝也颇觉遗憾,不过遗憾也没办法。他回应钟进卫:“朕马上安排此事。”

“好。”钟进卫在一边补充道,“陛下,这地图的比例不能有描错。还有,那些海上的小点也不能漏。一个小点,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海岛。”

崇祯皇帝点点头,让王承恩小心翼翼的收拾了两副地图,出去安排人进行临摹。

崇祯皇帝虽然还想听钟进卫说说,但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本身又是个亲历亲为的性格,所以只好暂时到这里,先去忙事情。

等崇祯皇帝走了后,一旁的阿奇满脸敬佩地对钟进卫说道:“公子,您怎么知道那么多东西啊?”

钟进卫在小美女面前,得意洋洋地说道:“那是,要论起这个世界,谁懂的最多,那是非我莫属。”屌丝开始装B了。

阿奇看钟进卫那神情,就知道他又在美了,也不在意,对钟进卫道:“公子,您能不能再给奴婢讲讲那外面的世界?”

钟进卫问:“外面的世界,你想知道什么?”

阿奇有点腼腆,低声说道:“都可以,奴婢从小在家长大,没有出过门。十二岁的时候就被选进宫来,一直没有出过宫,外面的世界从来没见过。”

钟进卫一听,呆了呆:“啊,这样啊,没关系,我给你讲好了。这个世界上很少人知道的事情都讲给你听,包你开眼界。不过,能不能先给我倒杯水喝喝?”

阿奇一听,高兴的去给钟进卫倒水。

钟进卫美滋滋地看着阿奇忙着,心里想这生活也不错!

当王承恩再次过来的时候,带过来了一个文官。年约六十岁左右,消瘦的下巴,长着一缕长须,看着挺精神的。

钟进卫心道:“这就是温体仁啊,被满清拉进奸臣传的人物。自己在网上看到的资料不知道有没有错误。”

温体仁也在打量着钟进卫,在路上的时候,王承恩已经跟温体仁细细的说了这两天的事情,虽然温体仁觉得不可思议,但人活生生的就站在眼前,一看就能看出此人与周围格格不入。不说发型,单那站姿,那神态,就能感觉出对人心态平和,不阿不谀,神态自若,就觉得与众不同。

王承恩给两位分别进行了介绍后,双方就座,钟进卫先开口道:“温大人,麻烦您讲讲现在大明朝的形势,实事求是的讲。”

温体仁用手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道:“老夫既奉圣上旨意,自然据实告之。”

温体仁停了停,理了下思路,马上就说道:“当前本朝最大祸患为东北建虏,攻城略地,辽东基本已丢失。建虏建伪金国,定伪都沈阳,战线在宁远,锦州一线。朝鲜为其藩属,蒙古多个部落为其爪牙,其势难挡。”

温体仁说到这里,看看钟进卫,好像听了无动于衷的样子,就又说道:“朝廷西南,亦有土司从天启年间造反,至今尚未全部平息,置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多个省份糜烂。”

“东南沿海海盗猖獗,迫使朝廷使用禁海之策,目前虽已招安郑芝龙部,但其心难收,群盗四起,四海难平。”

温体仁一直注意着钟进卫,发现他一点不惊讶的样子,就接着再爆料:“大明境内,特别是北方地区,天气奇寒无比,天灾不断。陕西,山西干旱已久,赤地千里,间有地震,百姓易子相食,京师年前九月亦遭地震。江浙海宁,萧山大风雨,海溢溺人畜伤,庄稼毁坏无数。各地蟊贼纷起,尤以陕西为最。”

温体仁说话的时候,王承恩不停的在给温体仁打眼色,意思是别说太重了,留点面子。

温体仁视而不见,故意往重里说,把去年发生的事情也一并说着,像都是一起发生的事情一样,就是想看看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本事能解朝廷之困。

钟进卫认真的听着,结合自己的了解想着。看温体仁不说话了,就问道:“没了?”

温体仁不语,手捋长须,微点头。心里想着,这还不够?

钟进卫于是站起来,走到黑板前面,然后又回头问阿奇道:“阿奇,有抹布么?”

温体仁和王承恩都有点不解,看着钟进卫。

阿奇一看焦点到了自己身上,不由得稍微有点慌,忙道:“公子,稍等。”

阿奇去偏殿里间拿了一块抹布出来,问钟进卫道:“公子,这个可以么?”是块丝绸。

“可以。”

钟进卫接过抹布把黑板上之前画上的东西都抹去了,重新画了一个大致的中国地图,然后把温体仁说的情况一一标注上去。

虽然钟进卫的字缺胳膊少腿,还写得很难看,但温体仁也能猜到是什么,感觉大明整个形势一目了然。

钟进卫写完后,转头对温体仁说道:“温大人,是这样么?”

温体仁点头:“大致如此。”

钟进卫笑笑说道:“温大人怕是还有一点没有说吧?”

温体仁一怔:“还有何处未说?”

钟进卫微微一笑,说道:“吏治!京师和地方官吏,都已糜烂。套用南宋岳飞岳武穆的话,现在基本是到文臣爱钱,武将怕死的地步了吧。”

钟进卫说完,转身在黑板空白处写下了大大的几个字:文臣爱钱,武将惜死。

温体仁一怔,无语。他前面说的哪些其实都是表象,自己最担心的这个问题隐藏在心里没有说,因为说这个会得罪所有同僚。在到达一定的地位之前说这个,不值得,没想被钟进卫直接说了出来了。

王承恩在旁边心里暗暗有点恼火,这么直白,让崇祯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搁啊。不过,王承恩心里也有点佩服钟进卫一语中的。

钟进卫转头看着黑板,开始思量,这些就是救亡明朝需要克服的困难。问题都摆这里了,怎么解决?

钟进卫思考了一会,在文臣爱钱,武将惜死这句话上加了两个不字。然后转头对温体仁和王承恩道:“这就是我们要帮陛下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都不是问题,天下太平矣!”

王承恩听了嘀咕道:“现在哪能找得到这样的文臣武将呢?”

王承恩的话不小心被钟进卫听到了,钟进卫笑笑,说道:“嗨,还真巧,我刚好知道有这样的人。”

王承恩问道:“谁?”

钟进卫看看温体仁,发现温体仁也在看他。

于是,他朝温体仁笑笑,说道:“文臣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温体仁和王承恩都一怔,彼此对视了下,然后温体仁谦虚道:“老夫不敢当。”

钟进卫笑笑:“没啥不好意思的,历史告诉我的。武将的代表是卢象升,每战身为士卒,勇不可挡。最后被奸臣所害,战死沙场。”王承恩听了,心里暗暗道:这人是钟先生第二次提了,看来真要重视,今天的谈话内容一定得一字不漏的禀告陛下。”

温体仁说话了:“就算有,也才两人。人力有时而穷,如何解决?”说完,眼神炯炯有神的看向钟进卫,像是想一下看出钟进卫心中的答案。

第75章 汰兵完成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834章 缉私成果第725章 京师国子监第254章 白杆军第44章 日不落帝国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785章 朝廷的困难第422章 屁股决定脑袋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436章 白杆军归第570章 苦啊第618章 忧心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1章 相遇第92章 濒临绝境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第59章 厂卫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241章 作秀和托第451章 可惜了火药技术第510章 到西洋送礼第715章 追债第575章 作茧自缚第188章 昌黎第二战结束第747章 郑成功第447章 新军的新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第610章 一样大败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544章 威胁信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270章 战前分派任务第112章 一条龙第25章 拖拖拖第697章 要敢野战第864章 蒸汽火车第174章 影响第370章 代善弃权第763章 侯爷到哪里了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713章 灯下黑第739章 建虏的现状第74章 汰兵归去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种部队第308章 要自救第195章 长枪火枪阵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414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200章 昌黎隐忧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845章 北方舰队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740章 长生天也要听大明皇帝的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26章 太不象话了第609章 杀手锏第658章 一切顺利第779章 翘首以盼第6章 难眠之夜第230章 朝局大变动第389章 要解决宗室问题第855章 雇佣兵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762章 兵变第507章 阎应元的请求第561章 找到了第40章 军需官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487章 何以知道贱号第707章 再一次打击了建虏第34章 阎应芳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384章 登莱战略第335章 携商入秦第230章 分道扬镳第249章 火器的质量问题第677章 赶回京师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449章 新式军服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418章 汉中烟草第294章 捷报反应第170章 水泥建筑第117章 工匠的处境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81章 废墟新棚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439章 开中法救急第274章 建虏人心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