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江阴八十一日

钟进卫由顾百川,阎应元和胡浩的夜不收小队的陪同下,前往京师。因为顾百川比较虚弱,所以走的比较慢。

在离京师还有十来里路的地方,遇到了东厂派出来护送的人马,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的人一大堆,瞬间把钟进卫围个严严实实。

只有十来个东厂的番役继续前行,去探查现场了,由王鹏领路。

护卫钟进卫的的番役中,领头的是掌班管事,他向钟进卫禀告了崇祯皇帝的处理措施,并言明由他们护送钟进卫回京师觐见。

对于崇祯皇帝的那些处理,钟进卫也不可能有意见。刺杀自己的事情,是一定要查清楚的,这个绝不能姑息。

东厂番役到了后,就没胡浩什么事情了。远处的勤王军大营也已在望。他和钟进卫相处了一路,从钟进卫的言谈举止中,感觉钟进卫和别的达官贵人还是有些不同。

不过他也不愿意和东厂的人待在一起,有种老鼠在猫群中的感觉,东厂的人老拿职业眼光看他,虽不做亏心事,但也不自在。

于是,他向钟进卫告辞。钟进卫已经了解到胡浩这队夜不收的地址,见胡浩要走,就没有挽留,向皇上请功也好,等自己处理完事情后再去找他也好,他都跑不了。

等看到京师城墙的时候,他们这队人马遇到了大群锦衣卫。不过他们不是来护送钟进卫的,而是去查探马贼事宜。

领头的是个锦衣卫千户,本来还想过来问问钟进卫一些事情,但看到外面围着东厂番役,想想还是算了,先去现场和周边看看有没有线索。

冬日落到西边半空的时候,钟进卫他们到了京师北门口,遇到了顺天府衙役和五城兵马指挥司的大群人马,人数比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加起来还多几倍,闹哄哄的正往外走,也有部分是骑马的。

东厂的番役看他们走个没完,把城门堵个严实,就想上前驱赶他们。

钟进卫把他们叫住了,人家也是公事,还是为自己的事去忙,今晚估计回不回得了家都是个问题,就让他们先走吧。

领头的顺天府知府亲自带队,看到钟进卫这边的人群,大概猜出来是东厂的人护送中兴伯回来了,赶紧过来领罪。

钟进卫也没有和他客套,只希望他能快点查清马贼来历和刺杀自己的缘由。知府表示已快马通知东南西北四路厅,全面排查搜索马贼,定会给中兴伯一个交代。

钟进卫也没心情和他聊,自己还要去见皇上,就挥挥手,让他去忙自己的事。

阎应元跟在钟进卫身边,从头到尾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把发生的一切都看在眼里。

东厂管事番役也好,顺天府知府大人也好,全部都对钟进卫恭恭敬敬的,他就感觉到自己这个妹夫的能量不是一般的大,非普通的伯爵能比,哪怕是侯爵,怕也没有这个威势,不由暗暗为自己的妹子高兴。

到了紫禁城之后,顾百川和阎应元就在午门等候,怕皇上会召见,钟进卫就直接去见崇祯皇帝了。

崇祯皇帝在文华殿一听说钟进卫觐见,连忙让人快传进来。想着钟进卫胸口中了一箭,又受马贼追杀,到底会不会真没事,心里有点担心,从御座上站起来,不住的望着殿外。

当钟进卫进文华殿,准备向崇祯皇帝行礼时,崇祯皇帝一边走下来一边说道:“钟师傅不必多礼,朕听闻钟师傅出事,很是担心,让朕看看有没有受伤。”

钟进卫看崇祯皇帝眼里的担忧,心里一阵感动,这可是皇帝啊,如此担心自己,真的是,哪怕千难万险,也非要帮崇祯皇帝改变命运不可。

钟进卫连忙回答崇祯皇帝道:“没事,没事,一点伤都没有。”

这时,崇祯皇帝已走到钟进卫近前,果然看到钟进卫胸口破了个洞。

崇祯皇帝用手指了指这个破洞,钟进卫明白他的意思,呵呵一笑,然后解开自己随身带的包裹,把《三国通俗演义》拿给崇祯皇帝看。

崇祯皇帝看着洞穿了的《三国通俗演义》,问明白了前后缘由,不由感叹钟进卫的幸运。

但这种幸运事不可能会接二连三的降临到同一个人身上,这次没事,不等于下次没事。

崇祯皇帝忽然换了一个严肃的表情,郑重的对钟进卫道:“你身为伯爵,可以配备六名带刀亲随,你怎么一个都没带,就只带了朕拨给你的两个番役?这次幸好没事,下次呢?”

钟进卫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陛下,我才收了一个随从,还在城外大营养伤,没来得及去收剩余的随从。下次一定配齐了才出门。”钟进卫知道崇祯皇帝关心自己的安危,心里觉得暖洋洋的。

崇祯皇帝一听钟进卫说没来得及去收随从,细想一下,还真是。钟进卫单身来到这个世界,又昏迷了这么久,才醒过来不久,朕就安排了他好多事情,封伯爵也是前几天的事,钟师傅那有时间去忙自己的事情。唯一一次去看他的伯爵府,还遇到了难民的一档事,自己的府邸都没去成,也真是难为他了。

崇祯皇帝这么一细想,觉得自己好像亏待了钟进卫,这次遇刺的护卫力量不强,自己也有一份责任。

于是,他对钟进卫道:“朕让大伴派六名精锐番役护卫你,你自己也要快点去找六名好点的护卫,如果不行可以让他们去东厂受训一番。”

钟进卫也不敢拿自己的命开玩笑,这个加派护卫的事情,当然就不会拒绝了,他连忙谢过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说完这个事情后,转身想回御座去,一丝闪光吸引了他。他转回身子一看,原来钟进卫的包裹上还有一个箭头。

崇祯皇帝有点奇怪,问钟进卫道:“这个箭头就是射中你胸口的那支箭么?”

“不是,这个是射中我大舅子的箭,因为我不听忠言,让大家都身陷险境,所以保留着以作纪念,也提醒自己下次要注意。”钟进卫解释道。

“对了,你的大舅子是阿奇的亲哥吧,朕听说他武举出身,一人就杀了十来个马贼?”崇祯皇帝很感兴趣。

“正是,他就是阿奇的亲哥,叫阎应元。陛下,我是怎么都想不到啊,阿奇的亲哥竟然是个名人。”

“哦,名人?”崇祯皇帝有点好奇,还是名人,自己怎么没听说过。

钟进卫看看殿内其他人,发现离得比较远,不过为了保险,他凑近了崇祯皇帝,压低声音道:“陛下,他是历史上的名人。”

原来如此,崇祯皇帝颇感好奇,想知道到底是怎么个名人。于是,他让殿内值守的所有人都退了出去。然后对钟进卫道:“你这大舅子怎么个名人法?”

“陛下,臣记得他的一首绝命诗。”

“念来听听。”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钟进卫因为仰慕阎应元的英雄行为,记住了这首诗。

崇祯皇帝感觉到这首诗里面有对大明浓浓的忠义之情,这里面是包含了一个怎么样的事迹啊!崇祯皇帝急忙让钟进卫细细说给他听。

于是,钟进卫把“江阴八十一日”细细的说给崇祯皇帝听,包括当时的背景。

崇祯皇帝静静的听着钟进卫的讲述,虽然钟进卫讲解的一点都不生动,但崇祯皇帝眼前却浮现出了一幅幅英勇抗清,宁死不屈的战斗身影。

钟进卫讲解完了,崇祯皇帝还在静静的回味着,不发一语。

过了好久,崇祯皇帝用着平静的语气问钟进卫道:“抗清三公里面的陈明遇,冯厚敦哪里人氏?”

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801章 斗战胜佛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299章 新五军营第793章 蒸汽机的进度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844章 你是灯塔第743章 洗衣机随便洗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11章 昏迷第454章 重视复社第105章 匆忙善后第432章 鱼松计划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261章 简单任务第21章 汉魂汉奸第624章 勋章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167章 如何发行纸币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739章 建虏的现状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77章 追击多尔衮第653章 觊觎南海第806章 执着第515章 持久战第650章 军备情况第561章 找到了第380章 张缚第503章 生员之祸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89章 危险临近第444章 皆大欢喜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222章 廉洁退休金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389章 要解决宗室问题第74章 汰兵归去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726章 太不象话了第241章 作秀和托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273章 清水明月关口第639章 严管报纸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492章 藩王会议(2)第254章 白杆军第228章 建虏细作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125章 发现刺客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701章 献宝第867章 悲催的印第安人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713章 灯下黑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151章 期盼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610章 一样大败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414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81章 废墟新棚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839章 我爱故我在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759章 急转直下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781章 京师沸腾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401章 说起来容易第805章 义善社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743章 洗衣机随便洗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第226章 宋应星第449章 新式军服第154章 已有改观第791章 大明危机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299章 新五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