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黄奴气势雄 确乎家雀耳

段承孙服罪之后,因为他的罪名是谋杀命官,所以很快就被转到了朝廷的诏狱,也不知是乞大力故意的安排,又或者仅是巧合,宋方被关进的牢狱,正是段承孙此前待的那个。

牢房最多可容两人起卧,坑坑洼洼的泥土地面,墙角一堆烂草,阴暗潮湿。

地上、草上、外边的围柱上,大概是段承孙留下的血渍,处处可见。

两个狱卒打开牢门,莘迩负手踱入。

宋方原本是跪坐在草上的,看见莘迩来了,遂改个坐姿,把腿叉开,换成了踞坐。

“你们出去吧。”莘迩对乞大力、黄荣等随从的吏员说道。

乞大力、黄荣等恭谨应诺,退出牢外,和那两个狱卒远远地去到了一边。

莘迩打量宋方,问道:“宋君,没有对你动刑吧?”

宋方冷笑着看着莘迩,不说话。

“我特别交代校事曹,你的一应饮食,都由专人去做。饭菜尚可口否?”

另一端的墙角,放着一个食盘,盘上荤素搭配,摆了三样菜蔬,此外,还有两个胡饼、一碗粥和一碟酱,都整整齐齐的,一点没有动。

宋方仍是一言不发。

莘迩转到食盘前,低头看了看,随之,缓步到宋方近前,迎视他的目光,说道:“宋君,你觉得我是来看你笑话的么?”

宋方还是不开口。

“我不是来看你笑话的,宋君,我来,是因为我尊重君家。”

莘迩的这句话好比水溅入了沸油,宋方压抑的情绪终於按捺不住,如同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瞋目怒喝,说道:“闭嘴!”

“怎么?”

“你也配!”

“我也配?”

“你也配尊重我家?你是个什么东西?一条狗罢了!我家世代簪缨,陇州冠族,你,一条狗,也配尊重我家?”

牢狱不大,宋方的语声甚高,震得牢中回音滚滚。远处的黄荣、乞大力等皆不由朝此投目。

莘迩心平气和地说道:“宋君,诚如君言,君家世为我陇地高门,君既高门子弟,君又素以风度闻名国中,我现来探视於你,示敬重於君家,君却当面口出秽言,似不妥吧?”

“与君子见,我自有风度;与小人见,我自有雷霆!”

“我家也是士族,非为白丁,‘小人’二字,未免太过了吧?”

“你家也算士族?”宋方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仰头大笑,半晌,咄咄地说道,“前代秦时,我家祖上已然历仕朝中二千石,那个时候,你家在哪里?前代成时,我家祖上贵为三公,那个时候,你家在哪里?本朝肇建,我家祖上有献陇之大功,那个时候,你家在哪里?定西开国之时,要无我家鼎力相助,令狐氏岂能立足於陇?那个时候,你家在哪里?”

莘迩默然。

宋方冷笑说道:“你家,也算士族?”

“如论阀阅,我家确不如君家。”

“阀阅?呵呵。”宋方不屑地说道,“莫说阀阅,不提族声,就是你的性命,也是我家给你的!”

“哦?”

“海内乱后,你家在关东原籍无有安身之地,不远千里,投奔来陇。我且问你,如无我家与令狐氏安定陇州,你家能投奔来此么?”

莘迩中肯地评价说道:“值胡夷膻腥中国之际,君家佐助我国的历代先王,抚定陇州,为北地留下了一块我唐人衣冠存在之所,的确是一件可以留名青史的殊勋。”

对莘迩的赞誉,宋方毫不领情,继续骂道:“我说是你一条狗,还是高说了你!你的父祖诸辈,当其时也,流离颠沛,仓皇奔窜,无非丧家之犬,连个吃食偎暖的狗窝都没有!要无我家,你的祖上恐怕早成路边饿殍!哪里还会有你?你说,你的命是不是我宋家给你的?你,也配尊重我家?”

宋方的这几句话骂得太狠了,把莘迩的祖上都骂成了丧家之犬,实在过分。

听到了他这番话的黄荣、乞大力等,无不怒形於色。

乞大力骂骂咧咧的,说道:“‘公鸡拉屎头撅硬’。这小东西,是看咱没给他用刑么?阶下之囚了,还敢这样嚣张!看老子不收拾他个满面花开!”卷袖攘臂,就要过去揍宋方。

黄荣拦下了他。

莘迩遭到宋方这般的痛辱,尽管说,宋方骂的“莘迩之祖上”,与现在的他没有什么关系,到底脸面上有些挂不住,但他尽力平静心态,说道:“原来你是这么想的。”

“你一个丧家之犬的狗崽子,区区兵子,有何资格尊重我家?有何资格探视於我!”

“兵子?”

“你不过是靠着些许的微功,阿谀拍马,得以幸进,方才有了今日。我说你兵子,说错你了么?”宋方呵呵笑道,“是了,你必是觉得先王登位,你有功勋。可笑,可笑。”

“如何可笑?”

“如果没有在我城中游说,促使氾、陈诸家迎降,先王便是能打下谷阴,我且问你,这个王位,先王能坐得稳么?”

莘迩沉默了片刻,诚实地答道:“不能。”

宋方昂首问道:“比起我运筹帷幄,为先王立下的稳定朝局之大功,你的那点拼杀之力,值得一提么?换了谁都能顶替你,但有人能顶替我么?”

“不能。”

“我说你兵子,有错么?”宋方越说越是兴起,顺着话头,接着说道,“先王怀有雄图,登位后,有解中原百姓倒悬之志,是我,为先王献上了‘收胡’之策。那个时候,你在干什么?”

“我在建康郡,奉旨行收胡屯牧之策。”

“狗是什么?主人叫做什么,狗就去做什么。收胡之策是我谋划定下的,跑腿操办的是你,我说你是一条狗,说错你了么?”

莘迩说道:“你刚才说我是丧家之犬的狗崽子。”

“……,你的父祖所以能有个狗窝苟且,是因了我祖上的施舍;你所以能有今日沐猴而冠,是因了我襄助先王还朝!你个狗东西,小人就是小人,只会玩弄阴谋诡计,靠着栽赃,陷害乃公入了狱中!怎么?觉得你就能洋洋得意地来羞辱我了么?呸!正眼都不值老子看你!

“老子固一时不慎,受了你的陷害,但老子是宋家的人!你今天怎么把老子拿进狱里的,明天,你就怎么把老子再送回家中!到的那时,莘阿瓜,哈哈,哈哈,你等着老子怎么拿捏你!”

宋方说着话,把脸扭向了一边。

“宋君,你说的都不错。总而言之,你是因为我家的门第不高,而瞧不起我,对吧?”

“哼!”

“自我到朝中任官以来,一向对君家礼重十分,然而每次朝会,只要是我提出的奏请,无论是否与国有利,你却皆必会反对。你反对的缘由,想来也是因此吧?”

“不错!”

“虏秦的孟朗,出身寒门,蒲茂不以其门第低下而信重用之,凡其所议,悉俱采纳。於今虏秦蒸蒸日上。宋君,相较国事,门第之见就这么重要么?”

宋方转过头,义正辞严地说道:“伦理分明,就是国事!且是首要的国事!胡人自古无为天子者,何哉?便是因胡人无有伦理!虏秦近年是有点起色,然蒲茂,胡虏也,孟朗,寒素也,伦理不定,贵贱不分,胡虏僭号,小人当朝,他两个又能做出甚么大事来?其衰,也必忽也!”

莘迩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虽有记忆中的一些东西,但原本的那个莘阿瓜,也不是高门子弟,因此,他对宋方这类顶端阀族士人的思想其实是缺乏深切的了解的,如今,从宋方的口中,他彻底明白了部分、或言之大部分阀族士人那根深蒂固的门户之见。

看到莘迩尽管受辱,依然如常的神色,宋方的怒火腾腾地往上冲,忍不住说道:“我后悔啊!”

莘迩不知其意,问道:“后悔什么?”

宋方咬牙说道:“后悔没能早点动手!使你这个卑贱的小人,竟得有猖狂的今时!”

“动手?动什么手?”

任凭莘迩追问,宋方不再言声了。

莘迩心道:“这宋黄奴蓦然蹦出一句‘动手’,动什么手?他能动什么手?哎呀,这姓宋的莫不是想要?”飞快地想了一遍身边的人,暂时没有什么疑点,知道追问不出宋方什么东西了,也就不再徒劳去问,喟叹说道,“宋君,你知道别人是怎么评价你的么?”

“怎么评价?”

“说你是只家雀。”

宋方瞪着莘迩,问道:“什么?”

“君於士流,久有著名,‘家雀’之议,我初以为不至於。今天与君一席对谈,乃知道这个评价真的太对了。君虽高门,眼中只有一亩三分地,论以心胸眼界,确乎家雀耳。”

宋方大怒,霍然起身,待要再度痛骂,闻得莘迩徐徐说道:“宋君,你家对我朝有偌大的功勋,你对先王又有旁人无可取代的功劳,那我也想且请问一下君,先王薨前,又为何要杀你?”

“人临死的时候,难免糊涂!”

“你是说先王下旨的时候,神志不清?”

“不然呢?”

莘迩笑了一笑,说道:“我看不见得吧。”

宋方的心中划过一道警觉,暴怒因而略微得到驱散,他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紧紧盯着莘迩,说道:“当时朝议,诸公对此事已有定论。莘阿瓜!你这个时候提起这个,想做什么?”

莘迩没有回答他,正了下衣冠,下揖一礼,说道:“宋君,就此别过。”

“别什么过?你回来!你回来!”

莘迩大步出到牢外,宋方追赶上前,伸出去抓他,被赶来的狱卒劈头盖脸地打了回去。

牢门锁上。

宋方攥住门栅,叫道:“莘阿瓜!莘阿瓜!你回来,你回来!你刚才那话什么意思?莘阿瓜!”

望着莘迩远去的身影,终是没有回顾一眼,暴怒也好,憎恨也罢,宋方各种的情绪不翼而飞,一阵没来由地恐慌浮了上来。

他用力抓着门栏,勉强支撑自己不软倒在地。

宋方惊乱地想道:“莘阿瓜要干什么?”

行出监狱,外边阳光明亮。

莘迩立住脚,嘱咐乞大力,说道:“记住我的话,不要动刑,好吃好喝的招待他。”

乞大力忿忿地说道:“明公,这小东西,我看就是欠打!”

“你不许乱来,听我交代便是。”

乞大力应道:“是。”

黄荣说道:“荣适才听那宋黄奴说话,此人当真冥顽不灵,也就算了,犹今还指望宋内史能救他出狱,也是真的够蠢!”沉吟说道,“他说后悔没有早点‘动手’,此事需得细查。”顾视莘迩的表情,问道:“明公?”

“这件事不着急。晚上你去见一见张昙,叫他明日就上书吧。”

张昙,是西域长史张韶的弟弟,於攻打鄯善、龟兹的两战中,立下了功劳,战后,跟着莘迩来入王城,莘迩表举他迁任了执法御史之职。

黄荣应道:“是。”

第五章 陈氾明暗谋 莘迩斥门户第五十章 胆壮自作饵 勿延袭敌营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四十九章 宁远突围出 西镇争可汗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中)第十五章 举事解怨恨 吕季不辞功第七章 从容定军心 十日守如年第五章 陈氾明暗谋 莘迩斥门户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关中(上)第三十一章 基业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二十五章 乞勿牵幼弟 还君一公道第二十七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一)第八章 翻云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五十一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三)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十九章 黄荣驳氾议 拓跋见莘使(上)第二十七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三)第五十八章 一语稳士心 校场问高下第六章 黄荣政斗才 陈荪报朝恩第二十一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三)第四十九章 乌孙大援兵 宝刀名诛夷第五章 陈氾明暗谋 莘迩斥门户第四十七章 夏夷本一脉 相争在人心第二十一章 处政先择人 孰谓卿无威第二十章 黄荣驳氾议 拓跋见莘使(中)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计第二十八章 秃连五金饼 黄荣第一计第七章 从容定军心 十日守如年第八章 托请谒将军 孟苟生矛盾第四十八章 来苏绕剑阁 朝食成都下第六十八章 军法一头羊 西投乞活去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六)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三十九章 围猎神射术 樗蒲掷万金第二十二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四)第一章 御敌策已备 张韶领兵至(上)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侣 铁券约鲜卑第四十五章 海头胡舞旋 索恭夜献策第六章 黄荣政斗才 陈荪报朝恩第十三章 功名急切立 把酒问青天第六十五章 万胜呼如雷 宽猛宜相济第二十七章 傅黄春风意 大力急事报第三章 羊髦投门谒 唐艾上佳士准备开下一卷,构思一下章节概要,明天更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号单於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谋 无处不青山第二十二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四)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敌攻不备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阴城守弛第二十一章 傅乔典书令 云光如妆容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显美戏爱婢第十章 氾公真大谋 沉渣俱泛起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发 平罗成关键第二十三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五)第五十二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四)第七章 从容定军心 十日守如年第二十三章 变革收获大 起意除宋方第四章 赠君葡萄酒 临台阅军训第十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四)第三十七章 张金父子免 长龄伉俪情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门关 龟兹有宝贝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献策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堑 挽袖振夫纲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断阿瓜根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贵 苟雄半渡击第三十六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四)第二十七章 傅黄春风意 大力急事报第二十八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二)第三十二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八)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中)第二十八章 秃连五金饼 黄荣第一计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袭斛律第五十二章 无双麴鸣宗 止啼温石兰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对第三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二)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时 夏夜花香浓(下)第二十七章 兵分东西路 按剑候氾君第四十五章 海头胡舞旋 索恭夜献策第五十九章 将军号辅国 力近与麴齐第十七章 录事悔小气 鲜少名为京第二十九章 自强然后立 秃发雄北山第二十九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五)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中)第二十九章 揖谢与用法 养士霸王术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中)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三十八章 沉醉温柔乡 将军眼乌青第六十三章 麴侯饮符水 阿恭诚可爱第三章 别与正途异 勋官十二等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上)第二十七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一)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势急 莘迩稳如山第三十七章 阿瓜国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八章 结姻升身价 求贤引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