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季和将其计 宴荔父子议

“你有什么虚实说与我和吕将军听?”季和问道。

吕明擒蒲英有功,获得了孟朗的赏识,从七品官跃升到五品,现为蒲秦的威远将军。

安崇说道:“定西国的中尉麴爽与奸贼莘迩面和心不和。这回攻打冉兴,麴爽被定西朝中拜为县侯,不瞒两位将军说,莘迩私下对人大言,要非他运筹决胜,哪里会有麴爽的裂土分茅?

“定西的督府右长史张僧诚,尸位素餐,形同木偶,督府的一应大权皆在莘迩及其走狗唐艾、羊馥之手。大秦兵马精锐,蒲公足智多谋,多措并举,投毒、招降,在蒲公、赵将军和两位将军的打击下,麴球已是左支右绌,几次向都督请求增援,然只因麴球是麴爽的族子,每次求援都被莘迩拒绝。”

投毒与诱降,都是季和的主意,他微微一笑,说道:“是么?”

吕明哼了一声,说道:“我可是听说,你们定西,不但拜了麴爽为侯,本来也是要拜莘迩为侯的,但被他推辞掉了。他既然推辞,又何必自大,说麴爽是赖他之功?”

安崇连连摇头,相当不齿地说道:“就像小人刚才说的,莘迩此人,沽名钓誉,假惺惺的。两年前,他明明是奔着封侯,乃无缘无故地去打西域,回朝以后,朝廷没办法,说给他个‘侯’吧,他不却也是假模假样地给推辞掉了么?其实啊,他心里盼得很!”

吕明犹是不信。

季和给他解释似的,说道:“莘迩族声不高,以令狐奉的幸臣之身,居为今之定西重臣。定西小邦,郡县人口贫乏,赋税尚不够国用,况乎分茅?从窃位立国到今,就没封过几个侯。莘迩害怕阀族、士流的不满,不敢接受封侯,但心里却十分巴望,这也是有的。”

当下,季和详问定西朝廷的情况。

安崇如何能知道那么多?

知道的,他就拣那能说的,言无不尽;不知道的,他也不慌,或者诚恳捏造,或者“不瞒两位将军说”,直言不知。

对谈了小半个时辰,季和止下话头,不再询问,说道:“你把阿利罗的信拿来我看。”

安崇麻利地把信掏出,膝行上前,呈给季和。

信封上有红色的封泥。

季和随手将封泥揭掉,打开信封,抽出了信,行到吕明坐边,两人一起看。

信中没甚见不得人的东西,无非是阿利罗想念赵宴荔,问赵宴荔身体如何,略述了些他自己在定西的生活状况。余者,别无所书。

季和把信还给安崇,问道:“你说阿利罗另有口信,是什么口信?”

安崇答道:“不瞒两位将军说,阿利罗是个孝顺的,也没什么具体的口信,只是叫小人求见赵将军,看一看赵将军的气色何如,叫我回去后转告与他。”

季和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去见他吧!”招呼帐外的牙将进来,仍把安崇的眼睛蒙上,令带之去见赵宴荔。

安崇出了帐外。

吕明站起身,握着剑柄在帐中走来走去,对季和说道:“这个粟特小胡,瞎说八道,满口胡言!……诶,还真是‘胡’言!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说什么他就是那个行刺莘迩的刺客,呸!他要真是那个刺客,莘迩岂会由他送信?不怕他反了,投我大秦么?此人定有阴图!参军却怎么放他去见赵宴荔?”

季和笑道:“我岂不知他是在胡言乱语?十之八九,这个粟特胡是定西的说客。”

“那你还让他去见赵宴荔!”

“下官且问将军,司隶遣咱俩入赵宴荔军中,督他与定西交战,是为何故?”

“自是因赵宴荔反复成性,而朔方虽为我所得,铁弗匈奴部众尚存精壮数万,不早把赵宴荔除掉,他将会成为我大秦的后患。”

季和摇扇笑道:“不错,咱俩的目的,是为了削弱铁弗匈奴,除掉赵宴荔。若此粟特胡果为定西的说客,将军,不就省了你我的力气,司隶的谋策不也就能早点实现了么?”

吕明恍然大悟,说道:“你的意思是?”

季和悠然说道:“燕公统众近万,与赵宴荔联营,逼於其西南;将军部曲三千,与赵宴荔共营,近在肘腋;赵宴荔帐下的勇将乌洛逵,潜通将军,其部位处赵军的心腹。形势,我军已得;我军又是有备。赵宴荔若真的因此粟特胡而叛,一鼓可定之也!”

吕明心服口服,赞道:“参军大才!”

季和抬起脸,从帐门望向咸阳的方向,说道:“我鲰生罢了,何有大才?有大才的是司隶!不瞒将军说……。”顿了下,失笑说道,“我却是受那粟特胡的影响了!”

吕明也是一笑。

季和继续说道:“我去年得阅《经世符》,中有‘泽润柳,金临寰宇’之句。柳者,即蒲柳,蒲是我大秦的国姓;泽者,司隶家本滨海;金临寰宇,我大秦以金为德,王天下之意也!

“司隶雄才大略,治国以法,激浊扬清,重整伦常,当今诸国之当道,无有能及者,‘泽’定是司隶无疑;大王仁厚,爱民如子,重农倡儒,克勤克俭,擢贤进士,励精图治,短短几年,大秦面貌一新,临寰宇的,一定就是大王!”

吕明站定,听他说到这里,说道:“参军入朝,献《经世符》,我有闻听。大王勃然英姿,诚然当世英主,不逊前代明君;司隶谋略深远,持重为国,我朝之贤相也!”

《经世符》与《河图龙龟符》一样,都是时下流传於各地的上百种谶纬图书之一。

季和吐露心声,对吕明慨然说道:“方今海内战乱百年,各国外相攻伐,内残百姓,杀戮不已,十室九空,生灵涂炭,黎民啼饥号寒,如陷水火。我不远千里,由虏魏来投,所为者,正是思欲攀附龙尾,尽绵薄之力,以佐大王、司隶和朝中诸公,匡救天下!

“将军说我有才,我不敢当。有朝一日,我的这点心愿能够实现,能够看到六合重归一统,民安其业,无复倒悬之苦,吾愿足矣!”

吕明说道:“竟不知参军有此宏志!”按剑笑道,“与参军比,我的心愿就不值一提了!若有一日,我得封侯,光大祖宗,荫妻子,便心满意足!”

时近薄暮,夕阳的余晖洒入帐内,落在两人的脸上。

一个黑帻长袍,文儒清雅,一个辫发白甲,壮武雄长。

都是红光满面,熠熠生辉。

……

安崇与同伴被送到了赵宴荔的住帐中。

赵宴荔、赵兴接见。

安崇把阿利罗的信奉上。

赵宴荔读完,问道:“你说有口信带给我,什么口信?”

安崇示意同伴们退出去,看了看赵兴,说道:“敢乞与将军私言。”

赵宴荔皱眉说道:“此吾子也。阿利罗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安崇炯炯有神,视赵宴荔,说道:“不瞒将军,口信并非出於阿利罗。”

赵宴荔惊疑问道:“那是出於谁人?”

安崇把“小人”又换成了“在下”,说道:“定西辅国将军莘公,要在下带给将军一句话。”

“什么话?”

“将军是欲生,是欲死?是欲富贵,还是欲任人凌辱?”

赵兴插口问道:“此话怎讲?”

安崇指了指赵宴荔手中的信,说道:“适才秦军的将军毫无忌惮,一把就将阿利罗此信的封泥扯掉。将军在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地?由此可见!对将军的处境,辅国将军莘公一清二楚。莘公求贤如渴,爱才如命,敬重将军的名声,故此特命在下,向将军示结好之意。”

却是:与季和、吕明的那番话,安崇的确是在胡言乱语,他只是为了能够见到赵宴荔!

赵兴问道:“结什么好?”

安崇抛了个“你懂的”的碧绿眼神给他,含笑说道:“结什么好,就不必在下细说了吧?”

“你还是细说细说,让我与阿父听听。”

“将军如欲反正,约以时日,莘公会命我朝秦州刺史令狐公、鹰扬将军麴君,发兵接应!令狐公是我朝的宗室名将;麴将军大败蒲獾孙、蒲洛孤、苟雄,用兵之能,毋庸多说!有他两位接应将军,事必成矣!

“莘公待人,唯才是用。在下粟特野胡,莘公用为心腹。以将军之名威,待入到定西朝中,公侯之尊,唾手可得!”

赵宴荔盯着安崇,透出杀气,缓缓地说道:“你个小胡,胆子不小!在我营中,敢挑我反叛。不怕老子杀了你么?”

安崇哈哈大笑,抚髯安然,说道:“在下小小贱民,死有何惜?将军南匈奴右贤王之苗裔,世为铁弗大率,夷唐之贵种也。将军如无意复祖宗徽赫,不以为奴为耻,不在意自己的性命,小人一死不妨!”

赵宴荔终是没有杀了安崇,写了一封给阿利罗的回信与他,叫他出去。

安崇问道:“敢问将军,小人归到定西后,该如何回禀莘公?”

赵宴荔没有说话。

赵兴说道:“我大秦与定西是敌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所以没有杀你。你回去后,告诉莘公,阿利罗要再有信,可尽管送来,我父必有重谢。”解下蹀躞带上挂着的一片金质羊饰,递给安崇,说道,“我代阿父赏你的!”

安崇出了赵宴荔的住帐。

牙将把他送返到季和、吕明处。

安崇拜倒,还以“小人”自称,说道:“小人把口信说与赵将军了。”

季和故意问道:“除了口信,说别的了么?”

安崇装糊涂,说道:“小人本想把投诚的话,也报与赵将军,但刚才见将军拆看赵将军的信,似是赵将军在大秦不得信任,就没有说。”

季和嘿然,意有所指地夸奖他,说道:“你却机灵。”问道,“赵将军有回信么?”

安崇把赵宴荔的回信奉上,说道:“正要禀报将军,小人在回来拜见两位将军的路上,琢磨了一下,这封回信,不如还是由小人给他送去定西?”

季和一边与吕明看信,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不是担心莘迩杀你,要投我大秦么?怎么?你好容易逃出了定西,还要再回去么?”

安崇说道:“小人对定西的所知,已经全都禀与了两位将军。小人所知有限,将军好像不太满意。小人故而寻思,不如回去定西,也好能为将军再多探点定西的情报!”

“你却忠心。不惧莘迩杀你了么?”

安崇豪迈地说道:“不瞒将军说,谁不怕死?但小人寒门白丁,无才无德,籍籍无名,仅仅有点用处的,就是这条性命!不犯险难,又怎能出人头地,得到富贵!”

这句话是他的真心话,听入季和和吕明的耳中,倒是不觉情伪了。

季和顺水推舟,说道:“也好,那你就回去吧。”

……

领着同伴,有惊无险,从秦营出来。

夜色已至,安崇回顾连绵数里、燃起灯火的秦军营垒,绿眼如狼,笑道:“秦虏无智!”

……

秦营帐中。

吕明嗤笑说道:“小小粟特虏,被参军玩弄股掌!”

……

赵宴荔的住帐中。

赵宴荔与赵兴只点了一根蜡烛,昏暗的光线下,父子谋议。

……

谢谢大家的推荐、月票和打赏!

求月票、求推荐!

第十八章 草绘说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四十六章 轮戍练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十一章 羊馥夜报讯 晨曦入朝去第三十六章 张昙上劾书 宋闳辞内史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中)第三十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四)第五十二章 火烧连天地 三军尽拜服第三十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四)第三章 陇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二十七章 兵分东西路 按剑候氾君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九章 塞外江南地 寒冬卖炭翁第十五章 二恭忠与奇 孟朗赴河东第五十六章 麴硕迎将军 完成先王愿第二十九章 自强然后立 秃发雄北山第二十二章 难论孟功过 姬韦应召到第五十二章 火烧连天地 三军尽拜服第十六章 风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眦第二十一章 傅乔典书令 云光如妆容第三十四章 虽然无所长 名可由行立第二十七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三)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马骨 公力若不及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无虞 欲擒且故纵第二十二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上)第五十三章 请做狮子王 罗什愿从行第四十八章 来苏绕剑阁 朝食成都下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隶 孟朗忍为国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内史同氾宽第六十三章 麴侯饮符水 阿恭诚可爱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五章 逐客显督威 收胡系霸业第五十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上)第三十一章 基业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十章 阿瓜胸怀暖 辅国果善谋第三十三章 张浑不离朝 龟有上下策准备开下一卷,构思一下章节概要,明天更第十二章 圆融方外人 龟请惩贾珍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三十章 心忧义从胡 黄荣第二计第十九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二章 火烧连天地 三军尽拜服第十章 阿瓜胸怀暖 辅国果善谋第九章 孟朗决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五十三章 石焉与玉比 氾丹岂再败第三十章 曹罗共战将 蛇龙并无存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惧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抚讨 阿瓜片言决第二十四章 张金老谋算 元光不怕虎第二章 宴荔满腹愁 勃勃献谋策第一章 元光块垒积 麴爽奏设州第四十四章 择将选麴爽 投书谒蒲英第四十八章 白纯坚壁守 索张争请战第四十四章 结拜一兄弟 魏家两虎臣第十六章 风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眦第十一章 显美鄙虾兵 麴硕报军情第二十章 黄荣驳氾议 拓跋见莘使(中)第三十三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一)第三十三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九)第五十七章 尽收西域宝 显美面子贵第十五章 斗殴督座前 宝掌哼哼然第四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二)第十一章 羊馥夜报讯 晨曦入朝去第三章 羊髦投门谒 唐艾上佳士第十四章 言慰悲惨将 心忧酒泉胡第三十六章 练兵军为先 依士治豪强第三章 御敌策已备 张韶领兵至(下)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上)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袭斛律第五十章 胆壮自作饵 勿延袭敌营第二十一章 处政先择人 孰谓卿无威第二章 御敌策已备 张韶领兵至(中)第十六章 风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眦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上)第九章 孟朗决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征虏转身走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击朔第三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二)第十五章 举事解怨恨 吕季不辞功第三十六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四)第一章 侃侃析时局 窃窃觊神器第八章 托请谒将军 孟苟生矛盾第五十二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三)第二十五章 韬略冠国中 凶狡凌胡部第十六章 连环虚声势 蒲茂意决矣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无虞 欲擒且故纵第五十一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下)第六十三章 麴侯饮符水 阿恭诚可爱第二十三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五)第二十九章 揖谢与用法 养士霸王术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贵 苟雄半渡击第三十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四)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为短视徒第十四章 沙海等闲度 鲜卑直真郎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四章 赠君葡萄酒 临台阅军训第二十三章 喜与乔友壻 宋翩顾家耳第二十五章 怒命斩平罗 得令点兵出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十五章 举事解怨恨 吕季不辞功第十四章 一日访三人 宴荔将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