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平罗忠孝愚 元光计高明

拔若能说道:“不至於吧?”

“怎么不至於!”

“你急什么,有话慢慢说。”

元光按住性子,问道:“阿父,我族与夏人的根本之别是什么?”

拔若能答道:“夏人务耕种,我族胡夷以游牧为业,此我与彼的根本不同。”

“对啊!夏人受田地所制,只能定居郡县;我胡夷逐水草而移,一年数徙,居所不定。是以,尽管我卢水胡早就称臣中夏,可自秦以今,数百年来,历代的中夏朝廷对我等却都不能像对夏人那般拘缚,徒唯羁縻,无法役使、赋税。可以说,‘游徙’就是我族胡夷矫然独立的依仗根本。

“现在府君以牧场为诱,惑我卢水胡诸部的牧落内徙,‘设邑置官’。阿父,这是要弭灭我诸部与夏人的不同,除绝我诸部的根本,欲图将我诸部当如夏人一样管束对待了啊!……那些此前内徙到郡县定居的胡夷们的下场,你没有看到么?”

“设邑置官”是莘迩与拔若能密谈时,对他说的内容之一。

令狐奉“收胡屯牧”之令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胡牧难以管制的现状,意在对他们征发兵役,那么就需要建立起如唐人郡县这样的行政单位,对他们进行编籍管理,所以等足够数量的胡牧迁居到祁连山下的牧场后,在那里置一个胡邑,便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元光掐指头给拔若能算内徙胡夷的下场:“赋税、劳役、兵役,给官府当奴仆、给大姓当奴客,食不果腹,朝不保夕,任打任骂,被驱使的如猪狗也似,何等凄惨!”

他用力拍打大腿,叫道,“阿父,府君的‘内徙’此政,若是得行,他们的下场便是咱们未来的下场了!你甘心受唐人的渔肉、侵凌么?”

拔若能辩解似地说道:“府君并不要求我部迁入。府君对我说了,此次内徙,主要徙其余三部之民,而且完全是‘自发自愿’;至於我部,更加不会强迫。”

“阿父!而下是什么季节你不知么?正当开春,各部陆续迁入夏牧场的时候!黑河的草场不足,而府君许以上好的牧场数百亩、苜蓿数亩,并及羔羊,又两年不收租税。贱种浅陋,只能看到眼前的微利,父亲等酋大若不严令禁止,只怕‘自发自愿’、接受内徙的不会在少数!我部,也绝不会少!”

等级的观念,放眼唐、夷,全然一样。唐人的贵族把百姓视为贱民,胡夷亦无差别。胡人的单於、酋率等首领世代承袭,血统高贵,部民余众自是贱种。

拔若能说道:“府君把写给大王的上书与我看了:等到新邑开设,任我为率善邑长。元光,咱们胡人的官向来世袭,我当了邑长,这官儿,以后不就是你们兄弟接任,再以后,你们的儿子接任,等於永归我家了么?和鹿根、图图、勒列三部的部民即使尽愿内徙,又有什么关系?最终不还是落到了咱家的帐下?这对咱家,难道不是大大有利的么?”

拔若能迟疑的地方就在此处。

元光说的那些,他当然知道,甚至元光没有明言的,他也清楚。

“当夏人一样管束对待”云云,与其说是“除绝我诸部的根本”,不如说是“除绝我家的根本”。帐下的胡牧们如是都去了牧场,他们手底下没了人,还怎么当“酋率”?可是,莘迩许诺,让他来当这个新邑的邑长,看起来对他家大为有利,就不能不使他犹豫不定了。

元光气得脸通红,说道:“阿父!府君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么?”

拔若能说道:“支勿延不过是个佰人小胡,府君对他且言出必行,何况是我!”问他的弟弟麴朱、长子平罗,“你们说呢?”

且渠部居陇州数百年,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程度很深,“累世忠孝”云云,且渠元光只是说说,用来给本家脸上贴金的,拔若能的长子平罗却是真的以此奉行。

他正义凛然地说道:“就像元光前两天对府君说的,我家‘累世忠孝’。因此,我家为一方所归。宁人负我,勿我负人。莫说府君是诚信之人,便是假话诓我,阿父,亦当从令。”

且渠元光与平罗同父异母。拔若能有两个妻子,一个是他的原配,乃平罗之母;一个是他的寡嫂,乃元光之母。草原上环境恶劣,前一刻马羊成群,一场大雪过后,也许就一贫如洗,故此为了维护宗族力量,保护宗族财产,胡人有“烝母报嫂”的婚俗,即寡居的妇人可由其夫的亲属收继为婚。父死,子妻其后母;兄弟死,余下的兄弟娶其妻妻之。

元光与平罗名为兄弟,相貌相异。

平罗类其父,浓眉大眼,长得不错。

元光有点倒霉,吸纳了父母外表上的缺点,较为丑陋,粗眉,圆脸,鼻子横宽,嘴很厚。

听了平罗的话,元光哭笑不得,心道:“夏人骂我胡夷反复狡诈,阿父却怎生出了阿兄这个呆子!”气急败坏,从胡坐上跳起来,抱头跺脚,咧嘴叫道:“阿兄!阿兄!”好似一只山猿。

众人至亲,从小熟悉,都知道元光情绪失控时会有滑稽的表态,因无人惊异。

平罗说道:“元光,好好地说着话,你怎么又猴急起来?像甚样子!毫无仪表。”

麴朱倒颇为认可元光的话,等他跳完,沉吟说道:“论道理确实是像元光说的那样。只是……”

元光问道:“什么?”

“只是朝廷兵马精良。十余年前的夷乱,偌大的声势,仅仅数月,就被平定下去了。当时领兵的,可就是今天的大王。内徙我族,我料定非府君之意,必为大王的命令。……元光,你所说的覆族是在以后了,咱们要敢违背王令不从?只怕覆族就在眼前。”

令狐奉大兵临城,朝中群臣出降;平乱一战,余威震慑胡夷。

说到底,德,可以不服;威,不服不行。

拔若能深以为然,问且渠元光,说道:“元光,你只叫我不从令,然而你叔叔说的,你考虑到了么?万一招来了朝廷的大军,咱们该怎么办?”

元光却有办法,说道:“此有何忧!”

“你有什么对策?”

元光侃侃而谈,说道:“我卢水胡遍布五郡,与北山鲜卑混居。阿父可以秘密遣使,与他们联络;以‘朝廷将要收我等胡夷入户籍,征发赋税、兵役,奴役如夏人’的说辞吓唬他们,号召他们一起反抗。我部本来就是卢水胡的名部,如此一来,我料他们便会尊从阿父。大王即位未久,外有强秦,焉敢大兴兵戈?这样,甚么‘收胡屯牧’,不就无疾而终了么?”

“北山鲜卑”指的是游牧在黑水以北,张掖与建康两郡间合黎山、马鬓山、龙首山一带鲜卑部落的总称。陇州境内的胡夷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卢水胡是其一;黑水以北、以东张掖、武威等郡的河西鲜卑诸部是其二;其三是东南部与蒲秦、冉兴接壤地区的西夷诸部。

三大支胡夷的族源不同,活动地区不同,但陇州就这么大的地方,各支间并非消息阻绝,也是时有往来,乃至混杂居住、结为婚姻的。

元光蒙对了令狐奉的打算,他劝拔若能“吓唬”卢水胡、鲜卑诸部的言语,实正为令狐奉的所欲。只是在元光看来,令狐奉“即位未久,外有强秦”,猜他必然是不敢“大兴兵戈”的,所以他只想到,“诱胡设邑”应是单纯针对他们卢水胡的,因劝其父用此“虚言”相吓。却没料到,令狐奉胆大至斯。

他的这番对策说罢,就连麴朱也觉得他太激进了。

麴朱说道:“你说大王不敢大兴兵戈,如果大王敢呢?又如果卢水胡的别部、北山鲜卑不从我部的召唤呢?”

元光说道:“要是大王果敢兴兵、诸部不从,咱们就顺弱水北上,袭掠西海,引柔然入境!”冷笑说道,“柔然侵北,强秦在东,我等胡夷内乱陇境,哼哼,他还敢‘诱胡设邑’么?”

平罗骇然,连连摇头,说道:“不能如此!你这是在为朝廷招致亡国之祸!不可,不可。”

元光怒道:“又不是我胡夷的国!亡了又如何?甚么祸不祸的?与我族何干?有何不可!”

拔若能说道:“元光,你从小就胆大包天,我知你是个狼崽子,可不料你胆大到此等程度!”

令狐奉和且渠元光,可谓两个熊胆。

元光的话,想想就令拔若能心惊肉跳。

大战一起,刀枪无眼,可是不分胡夷的,就算定西为此亡国,或者元气大伤,他们胡夷难道就能独得保全么?也将伤亡惨重。而且,柔然、蒲秦皆是强大的部族、国家,引了他们入主陇地,且渠部、卢水胡不一样还得俯首从属?莫非还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好处?

拔若能索性不再问他,重拾起麴朱的话头,问他道:“如此,你是赞同遵从府君之令了?”

麴朱说道:“先看看吧。”

“先看看?”

“看看形势,然后再做计议。”

议了半晌,拔若能决定采纳麴朱的意见。

相比元光的激进、平罗的盲从,这个意见,似是最老成的。

元光大怒,可没有办法。

他出到室外,心道:“我族将覆!我家将覆!”焦急如焚,决不能坐以待毙。

他盘算对策。

图图部的大率粗莽无谋,勒列部、和鹿根部也各有暴躁的小率。

思及此,他有了主意,想道:“等回到部中,我就分别遣人,挑动他们,叫他们对抗郡令!”

图图部的大率现在郡中,然郡里是莘迩的地盘,於莘迩的眼皮子底下,他“好胡不吃眼前亏”,不敢挑拨。

只有等到回去后再作行动。

且渠元光私心期盼,最好能引得郡府发兵,打上几仗,望能以此改变他父亲的心意,听从己计。

接连两天,莘迩夜夜设宴。

第三天,他召见四个酋率,对他们说了令狐奉“收胡屯牧”的命令,对他们讲:朝廷仁德,怜悯黑河的草场不够胡牧用,准备拿出五十万亩肥美的牧地,任随胡落徙入;凡是自愿内徙的,不许各部阻拦。如有违背,严惩不贷。

除了拔若能,其余的三部酋率之前都不知此事,闻言各有惊疑。

莘迩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当天就命他们出城回部了。

胡人们百马奔驰,离城北去;三四辆牛车,吱吱呀呀地进了东城门。

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二十一章 侠风非我愿 人言不为下第三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二)第六章 选使说宴荔 择将援铁弗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壮 小小乐不央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为常制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敌攻不备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关中(上)第四十八章 白纯坚壁守 索张争请战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二十一章 黄荣驳氾议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一章 侠风非我愿 人言不为下第七章 春宫图展罢 寒夜秋风凉第二十七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一)第二十八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四)第五十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上)第十章 高充随机变 二让苟将军第七章 车兵述少愿 祆庙逢安崇第二十四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下)第四章 擢迁左长史 忠臣唯阿瓜第二十九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三)第二章 西海迟方至 酒泉候未来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宫中天子怒第十章 天命岂在暴 唬人好神术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与莘同第十四章 一日访三人 宴荔将起兵第五十二章 火烧连天地 三军尽拜服第二十四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下)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中)准备开下一卷,构思一下章节概要,明天更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中)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时 夏夜花香浓(下)第五十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中)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体 苟雄请诛奸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六十二章 折柳赠诸卿 太后城门迎第二十六章 鹿为阿瓜得 朝会初交锋第三十三章 飞黄腾踏去 美人嫁丑夫第二十一章 处政先择人 孰谓卿无威第二十二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上)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马粪熏元光第二十八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四)第三十二章 莘迩堪为敌 宋闳蓄势扑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袭斛律第四章 将勇难当弩 他是因你死第五十二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三)第四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上)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断阿瓜根第九章 孟朗决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五十九章 将军号辅国 力近与麴齐第三十二章 莘迩堪为敌 宋闳蓄势扑第六十五章 万胜呼如雷 宽猛宜相济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壮 小小乐不央第四十八章 和尚显神通 府君禅理深第七章 春宫图展罢 寒夜秋风凉第三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三)第二十四章 碧鹅黄荣恨 明公重旧情第二十四章 宋方内外策 氾宽邀两宾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四十八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三)第一章 元光块垒积 麴爽奏设州第三十九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七)第五章 武校乡射礼 蒲英起兵乱第八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中)第三十二章 莘迩堪为敌 宋闳蓄势扑第八章 舒望连战胜 麴球突围出第四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三)第二十三章 变革收获大 起意除宋方第四十六章 一战克鄯善 以直报其怨第三十七章 张金父子免 长龄伉俪情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宫中天子怒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卧具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十七章 悔余犹恋栈 懊恼席上言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显美戏爱婢第四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二)第四十六章 一战克鄯善 以直报其怨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中)第九章 青雀得蒲宠 贾珍与宝绝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马骨 公力若不及第二十六章 鹿为阿瓜得 朝会初交锋第六十三章 麴侯饮符水 阿恭诚可爱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谋 无处不青山第五十二章 无双麴鸣宗 止啼温石兰第三十三章 举手设录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四十五章 海头胡舞旋 索恭夜献策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万口往朔方第四十一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九)第十一章 羊馥夜报讯 晨曦入朝去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迩箭双雕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五)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六章 黄荣政斗才 陈荪报朝恩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报急讯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谋 无处不青山第六十章 佳人难再求 长路漫漫险第十七章 孟朗三计上 还都清君侧第二十七章 兵分东西路 按剑候氾君第五章 人头作酒器 太马无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