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军报请援兵 张宋增猜疑

西海郡的急报是杜亚与北宫越联名发来的。

七八天前,有数支柔然的小部队南下,侵掠住在西海(居延泽)附近的胡人部落,抢走了数千头羊马。北宫越亲引百余骑,循迹追击,攻灭了其中的两支。

北宫越常驻北疆,前在敦煌,今在西海,或者防御柔然的南侵,或者主动出击,几乎每年都要与柔然交战数次,对柔然人非常熟悉和了解。

通过俘虏的口供,以及哨骑在柔然境内侦查发现的情况,他判断:这几支柔然部队虽然人少,但很有可能是柔然新一轮南下掳掠的前奏。

柔然是新兴的势力,其上层贵族大多本为鲜卑人的从属,甚至奴隶,整个社会的发展非常落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还处在一个不开化的时期,不要说与唐人相比,就连鲜卑人都看不起他们,“以其无知,状类於虫”,蔑称他们为“蠕蠕”。

因此,单从军事装备上讲,柔然的部队甲械不多,石矢、骨矢乃至都尚有,论单个骑兵的战斗力,远不能与定西国的战士相比,但他们胜在人多。

而北宫越的部曲只有三千步骑,守御西海郡固绰绰有余,却不足以保护西海环边的胡人诸部。因此,北宫越和杜亚在军报中汇报了柔然可能将要较大规模地南侵后,请莘迩给西海郡增兵。

夏天的时候,莘迩巡察过一次西海郡。

那时,收胡、打击豪强等要务,他都处理完毕了,有了空闲,於是抽出了半个月,来至属他督下的西海郡,视察兵事。

北宫越作为西海郡的军事主官,全程陪同。

这也是莘迩头次见他。

虽是头次见面,但此人之名,莘迩已经久闻。

北宫是唐姓,但北宫越是戎人,其家世为陇地戎豪,於秦末时便已依附朝廷,从那时到现在,他们家的人世代为朝廷戍边,或者统率义从胡,或者干脆於边军中为将,素以猛锐善战著称。

北宫越是他们家族中这一代最为杰出的人才,擅长骑射,勇敢而多谋,并且善抚群胡,前在敦煌,已是威名远著,今驻守西海郡虽尚未久,但以很得西海周边诸胡部落的拥戴。

可以说,在定西国军中诸多的将帅里边,北宫越是较为优秀的一个。

对他的判断,莘迩非常重视。

接到军报的当天,莘迩就请了宋翩、傅乔两人来府,把羊馥、严袭、兰宝掌、史亮等军中将校,和麴经、黄荣、向逵、高充等郡府干吏尽数召集,又叫张龟列席,共同商议此事。

——为了缓和郡府内土著士人与寓士间的矛盾,前不久,莘迩做了一项人事调整,擢麴经任郡功曹,板授史亮为谘议参军;因此,现下史亮不是郡府的人,而是将军府的属吏了。

莘迩到现在为止,总共板授过两人官职,一个张景威,一个就是现在的史亮。

他发现,“板授”这个东西是真的好用。

不需要经过朝廷的批准,自己想板授谁就板授谁,而且没有名额的限制。

虽说板授官没有印绶、俸禄,政治待遇不能与吏部授官相比,但至少也是个有职权或名称的官,这个东西如果用的好,完全可以将之成为一个招揽人才、扩充实力的大杀器。难怪近代以来,“板授”的风气越来越重,如江左之地,乃至县令、太守都可由上级长官板授。

傅乔等人相继到来。

宋翩老样子,最后一个才来。

等宋翩进来堂中,莘迩招呼他落座。

宋翩还在生莘迩的气,不想理他,自顾自坐下。

那天打完张家,宋翩赶回郡丞府,当时就给宋闳写信,详细述说了他“上当受骗”,被莘迩哄到现场的经过,询问宋闳,需要不需要给张家做个解释?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再给张浑写一封信。写完,派人即刻送去王都。

过了四五天,收到宋闳的回信。

宋闳在回信中没说什么,只淡淡地表示知道了。至於要否给张家做个解释一条,宋闳提都没提。宋翩搞不懂宋闳的意思,忐忑不安了半个多月,然后闻听了一个消息。

却是在与族中别的兄弟通信时,得知了宋方和麴爽於“宋闳召各部吏员、商议如何处置张金父子”时,与宋闳意见相反,一力主张严惩张金父子、以及连坐张浑的那件事。

知道了这件事后,宋翩明白了宋闳为何“不提解释”的态度。

不是不提,不是宋闳不想解释,是解释了也没有用。

因有宋闳保张家的事例在前,宋翩“跟着”莘迩攻灭张家坞堡这件事,张浑大概不会认为他是奉了宋闳的指示,但十有八九,却会认定与宋方有关。

这真是平白无故的,让宋家与张家的关系又增添了一道隙缝。

想起这件事,宋翩就气得牙痒痒,又怎会有好脸色给莘迩看?

莘迩倒不介意,笑眯眯地与他打过招呼,见人到齐了,示意黄荣,说道:“烦劳主簿,把北宫将军、杜太守的军报读给大家听一听。”

黄荣应诺,起来近案,接过军报,读了一遍给堂上诸人。

莘迩环顾堂中,说道:“诸君皆知,西海只有一县,我今夏到西海郡视察军事,到郡后,细细地察看过一番城防,城池高大坚固,柔然便大举南侵,西海县料也无失守之忧。

“唯是北宫将军军报中所说的,那郡北的西海着实辽阔,东西三百余里,南北宽处亦一二百里。北宫将军只有三千步骑,骑兵不过千余,确是难以卫护居住在西海周边的众多胡部。

“君等有何高见,请畅所欲言。”

宋翩哼了一声。

莘迩笑问道:“宋公有话要说么?敢请闻之。”

“柔然是胡虏,西海周近住的也是胡虏。他们胡虏间打来打去的,关我定西何事?我看北宫将军的这个‘求援’之请,多此一举!”

“宋公的意思是?”

宋翩说道:“我没甚么高见,只有个愚见。那就是只要保住西海县不失,别的无关紧要。”

莘迩点了点头,说道:“宋公此议不能说是愚见。”

宋翩以为莘迩要夸他,又哼了一声,正想着等莘迩把夸他的话说完,回他一个冷冰冰的“不敢当”,以落他面子,出点心里之气,不意听见莘迩继续说道:“不过呢,也的确称不上高明。”

第二十七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三)第五十一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中)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芦 觅得一策来第十章 氾公真大谋 沉渣俱泛起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龙身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谋 无处不青山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二十二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四)第一章 元光块垒积 麴爽奏设州第二十四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下)第二十七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三)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阴城守弛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十章 氾公真大谋 沉渣俱泛起第四十章 办学化胡风 炮肉月下食第三章 陇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六十三章 陇魏不足虑 蒲孟两相得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击朔第六章 黄荣献毒策 宋翩索厚赏第五十章 胆壮自作饵 勿延袭敌营第五十八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下)第五章 逐客显督威 收胡系霸业第二十九章 揖谢与用法 养士霸王术第七章 遍观诈与虐 唯是取信难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芦 觅得一策来第四章 将勇难当弩 他是因你死第十七章 录事悔小气 鲜少名为京第四十八章 白纯坚壁守 索张争请战第三十四章 蒲茂兴变革 阿瓜化宋谋第二十八章 张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马骨 公力若不及第十五章 二恭忠与奇 孟朗赴河东第四十章 秦与唐并立 孟朗绘蓝图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时 夏夜花香浓(上)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谋 无处不青山第十二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六)第五十四章 三议安西域 朝中争沙州第七章 遍观诈与虐 唯是取信难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与偏 湖陆送棉衣第三十四章 蒲茂兴变革 阿瓜化宋谋第七章 遍观诈与虐 唯是取信难第五十二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三)第二十三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中)第四十九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四)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门关 龟兹有宝贝第二十五章 报与左氏知 金城郎将任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宫中天子怒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别 君率残相近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二十二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上)第四十六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中)第二十五章 不可乱正统 遗策灭贺浑第四十一章 兵贵以杂利 人马先相亲第五十五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三)第七章 从容定军心 十日守如年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三章 莘迩情仁厚 蒲茂降尊号第五十章 唐艾识孟计 苟雄斩姚国(中)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中)第四十九章 宁远突围出 西镇争可汗第六十三章 万里月色同 群雄各异谋(下)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侣 铁券约鲜卑第四章 擢迁左长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章 人头作酒器 太马无敌名第三十六章 练兵军为先 依士治豪强第八章 舒望连战胜 麴球突围出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断阿瓜根第五十六章 麴硕迎将军 完成先王愿第六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下)第十三章 傅乔仓皇至 秃连狼狈回第二十一章 傅乔典书令 云光如妆容第四十一章 兵贵以杂利 人马先相亲第四十四章 结拜一兄弟 魏家两虎臣第二十四章 张金老谋算 元光不怕虎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无虞 欲擒且故纵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四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上)第五章 武校乡射礼 蒲英起兵乱第十四章 修史为今鉴 考功利数得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与偏 湖陆送棉衣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寝宫问二女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七章 遍观诈与虐 唯是取信难第五十五章 陇东督七郡 议与武卫盟第三十一章 基业苦不易 逢疑召唐艾第四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三)第十九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上)第八章 翻云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四十二章 父子谋仇报 惊闻坞堡破第十一章 宝刀赠豪杰 督邮酬解忧第三十八章 沉醉温柔乡 将军眼乌青第十八章 英雄重英雄 妙策解国忧第五十四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五)第六十三章 麴侯饮符水 阿恭诚可爱第四十七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下)第四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