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风雨飘摇的巴东城

张士廉满身血污地回到城内,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巴东城的府衙大厅,见吴璘和一干幕僚均铁青着脸,众人脸上都是焦虑的神情。

他垂头丧气地躬身行了一礼道:“王爷,张某无能,未能冲破敌军防御阵形,更未能摧毁敌人的投石机和那些堆积如山的火油皮袋,反倒损兵折将,伤亡惨重,请王爷责罚!”

吴璘长叹道:“士廉起来吧!此战之败不怪你。是本王小看了岳云。未料到他准备如此充分。那火枪和火炮在野战时,威力竟如此巨大。就算本王亲自领军出战,只怕也不会比你做得更好……”

张士廉这时方站了起来,一脸焦急道:“王爷,张某撤回来时,看见敌军已经又前进了一截,我城墙只怕已经处于他们投石机的射程内了。恐怕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开始对我城头进行火攻。我们该如何抵御呢?”

吴璘听罢,却是深吸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面如死灰道:“士廉,辽军入侵了!”

“什么?”张士廉大惊失色。

他声音颤抖道:“我们主力都已经调过来了,大散关至剑门关一线都没有多少部队,能守得住吗?”

杨政叹道:“张将军,你看看战报吧!我们刚才看过,形势不妙啊!”

说罢,他将孙立传来的战报递给了张士廉,然后负手而立。

张士廉才看了一半,就面色大变,他没想到形势竟然恶化至此。

片刻之后,吴璘方缓缓道:“刚才从孙立那里传来的情况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吧!眼下辽军大举入蜀,阳平关——大散关一线已经全线崩溃,汉中失守。亮儿和孙立正在剑门关苦守。虽然暂时稳住了局势,但亦是坚持不了多久。亮儿来信要我军回援。大家怎么看?”

他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才说出这段话。

不少将领听见这话,都露出几分惭愧之色。当初如果答应了岳云的条件,归顺临安朝廷,只怕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严格说起来,虽有吴璘贪恋王位,不肯放弃权力的原因。自己这些将领也在其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担心合并之后,失去眼前的地位和军权。才会一个劲地怂恿吴璘。没想到现在东面岳家军步步紧逼,北面辽军又大举入侵。眼看四川覆亡在即。让他们如何不急。

张士廉干咳了两声道:“蜀王,眼前局势其实已经明了。咱们的兵力不足,只能保一头,要么去剑门关挡住辽军,要么留在此处挡住岳家军。只能选择联盟一方,抵抗另一方。依末将之见,那辽人乃是北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岳云的军队好歹也是宋军。咱们拥戴赵恒也好。拥戴赵琢也好,都是拥戴的他赵氏子孙,保的赵家天下,吃的大宋俸禄……不如就依先前和岳云的约定,同意归顺临安朝廷好了!”

张士廉的意见可说是代表了大部分四川将领的想法。以前是以为四川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想固守蜀中之地和朝廷叫板。但却未料辽国会横插一杠,趁四川军队主力在巴东之际,突然率军南下,并攻破了阳平关。占领了汉中。

既然靠自己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守住四川,那便只有投靠其中一方,对抗另一方。而吴璘的军队和岳云的军队一样,都是打的宋军旗号。那么自然应该选择投向临安了。

张士廉话音一落,众将领便纷纷附和。唯独吴璘眉头皱起,倒背着手在府衙大厅内踱着方步,默不作声。

众将领见状,均有些疑惑。心忖这还有什么纠结的吗?不投降临安的大宋朝廷。难道还能去投靠辽国吗?

片刻之后,吴璘果然踌躇着将目光投向杨政,向他问道:“杨大人。你以为呢?”

“王爷,辽国那边就不用想了。只要一露出此意,恐怕我们属下的军队就会大乱,四川的士林和百姓也不会支持的。”杨政跟随吴璘多年,刚才见吴璘半天下不了决心,便知他有意投辽。

吴璘叹了一口气,亦只得点了点头。他有意投辽倒不是心血来潮,也是作了一番衡量的。

由于自己没有一开始就归顺临安朝廷,还在巴东与岳云大战了一场,让岳云很是折损了些人马。就算投过去,只怕也难得到重用,极有可能闲置在琼州、台湾、吕宋这些地方养老。

辽国历来的传统却是极其重视汉臣汉将,从任得敬、许墨等人投过去就大受重用,便可见一斑。而且四川的民众主要是汉人,辽国如果想要尽快稳定四川局势,将四川变成如同幽燕之地那样的牢固领土。就非得重用自己这等投降的四川将领不可。

但另一个敌人岳云却不会存在这种考虑,他的头号军师虞允文便是四川仁寿人,其父亦在四川官场纵横多年,岳云的老上司张宪也是四川阆中人,两人在四川也颇有些声望。且临安朝廷中亦有不少四川籍的大臣,随便派两三人来,便能让四川民众心服口服。自己投降岳云,是很难得到重用提拔的。

不过,吴璘要投降辽国这等北方异族,却非得属下将领文臣,甚至商绅百姓支持,才敢行此险招。但他此时见连自己最亲信的杨政、张士廉皆无意降辽,也只好作罢。

“杨大人,请你去一趟岳家军中,告知他辽军已进攻四川,希望他看在大家都是宋臣的份上,出兵援救。如有其他变故,还请随机应变吧!”吴璘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说出这句话的。这个决定也将意味着,他的四川王也做到了尽头。依岳云的缜密心思,是断然不可能让他再在四川为官的。

杨政起身郑重道:“杨某定不负蜀王重托,一定尽力为我四川宣抚司诸位大人和将军,以及川中百姓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吴璘长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道:“好吧!杨政你去吧!”

杨政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向巴东城门处而去……()

第247章 危险时刻第410章 潼关之战(一)第434章 席间惊变第745章 动荡的蒲甘第604章 南洋事变第35章 楚州的逆流第82章 定计报复第141章 汴京之战(八)第94章 全能太守第90章 三个政敌的密议(上)第808章 女儿岳念云第396章 高丽剧变第89章 递交万民书第448章 营救岳飞的计划第688章 骚扰战第705章 金军来袭第132章 热血已冷第99章 东漂之女第427章 汉城危机第66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第17章 楚州的危机第471章 卢容条约第258章 雨柔被抓第60章 反击第229章 行营左护军的覆没第487章 采石矶之战第482章 完颜亮南侵第568章 飘雪阁的聚会第324章 大赛结束第276章 秦桧的算计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240章 葫芦谷之战(九)第483章 势如破竹第328章 敌人的阴谋第777章 岳震之死第99章 东漂之女第298章 秘密换比武第821章 国号中华第657章 监狱里的谈判第714章 岳云的伤势第678章 誓师北伐第740章 大汉的人事安排第819章 爱恨情仇第692章 决堤淹城第166章 决战小商河(七)第699章 岳霖之死第650章 赈灾检查第323章 诗词较量(下)第288章 生离死别第595章 赵构发动了!第394章 难产的营救计划第203章 巩家庄之行第345章 迎战会议第552章 九岭镇之战(三)第821章 国号中华第164章 决战小商河(五)第524章 彭泽之战(一)第513章 清风茶楼第701章 牛刀小试第171章 决战小商河(十二)第810章 准备对辽开战第732章 临安政变的结局第153章 谷中遇险第349章 大央屿海战(下)第184章 月漓来了第151章 秦熺回京第280章 欲哭无泪第735章 众臣的心声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676章 战争动员第300章 落难公主第454章 阴谋与骗局第494章 初战横山(上)第380章 千钧一发第349章 大央屿海战(下)第441章 风雨交加的临安第244章 金国内乱第367章 与源义朝的周旋第494章 初战横山(上)第778章 真相大白第671章 南洋的治理方案(下)第201章 走上正轨第233章 葫芦谷之战(二)第588章 吃定了你!第583章 万俟卨的突袭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343章 新型风帆第777章 岳震之死第768章 德州光复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惨遭遇第86章 袭杀萧毅(下)第409章 辽军出击第300章 落难公主第831章 处斩秦桧第56章 杨幺之妹第734章 是否称帝第380章 千钧一发第717章 金国的对策第317章 两女暗斗第336章 反击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