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朱熹的见解

刑部的府衙内,万俟卨热情接待了杨兴。虽然杨兴的官职只是岳云的亲兵队长,但他的官品却是正四品的承宣使,竟然和关铃、牛通、曹宁、高宠等都统一个级别。万俟卨又知他从岳云担任背嵬军统制开始,就一直追随其左右,岳云商量什么大小事情从不瞒他,又岂会把他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亲兵队长看待。

“万大人,汉王吩咐,希望明天在临安学院和朱熹见一面,之所以不直接通知他到岳府或者兵部去,一来是怕吓着他了,二来也怕朱松起了疑心。”杨兴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将岳云的话转述了一遍。

“没问题!我就让他的老师通知其来学院一趟,就说要发复习资料好了。”万俟卨一口便答应了下来。然后随即问道:“杨将军,那对朱松其人如何处理呢?汉王可有指示?”

杨兴想了一会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倒是没有,但从几方情报应证,赵构应该是有什么大动作,极有可能想引狼入室,所以招致朱松不满。但汉王并未交待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应该还想再等等看吧!”

“哦,明白了!”万俟卨这时眼中却闪过一丝精芒。

“万大人,杨某就先告辞了!”杨兴双手抱拳作了一揖。

“万某送送您!”万俟卨亲热地将杨兴送出了刑部府衙大门。

然后神色犹豫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见他回来,万无忧方起身问道:“大哥。这件事很平常啊,可能是汉王认为这朱熹是个可造之材吧!所以想见面了解一下,准备提拔。你怎么一脸不安呢?”

万俟卨这时方叹道:“我是觉得汉王太优柔寡断了,明显赵构在策划一个大阴谋,如果我们不赶快采取行动先下手为强,只怕会中暗算呢。”

“没这么严重吧!”万无忧眉头一蹙道:“之前的方针都是为了引蛇出洞,把赵构一党一网打尽。如果现在就打草惊蛇。顶多把赵构、刘子羽一干人擒住,他们的同党仍会潜伏下来,暗中和我们捣乱。一旦将来北伐中原时。他们在后方作乱,就麻烦了!”

“这我知道,但是现在增加了一个变数。那就是赵构在暗中勾结金人,同时赵琢也暗怀鬼胎。我怕汉王养虎为患,反为其害啊!”万俟卨感概道。

“那大哥您的意思是?”万无忧凝声问道。

“直接抓捕朱松!撬开他的嘴!”万俟卨沉声道:“他是最忠诚于赵构的几个大臣,又位高权重,对赵构的阴谋一定知道得很清楚。现在他对赵构又有不满,正是我们从他口中了解赵构计划的好机会!”

“可如果抓了他,会不会打草惊蛇呢?可会惊动赵构改变计划!”万无忧有些担忧道。

“呵呵,我的想法是:不但让他吐露计划,还要他装着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万俟卨嘿嘿笑道。

“这怎么可能呢?他可是对赵构忠心耿耿啊,而且又是一把硬骨头。只怕不会向我们吐露的……”

“放心好了!他再有骨气,对赵构再忠心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弱点。我们就针对他的弱点下手好了!”万俟卨不动声色道。

“大哥……朱松有什么弱点呢?”万无忧有些迷惑道。

“朱松的弱点就是太重情义!”万俟卨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道:“他对那赵构是如此,对自己的老婆儿子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擒住他的老婆儿子加以胁迫。他便只有在效忠赵构和牺牲妻儿之间作出选择了!”

“这……”万无忧不禁有些犹豫了。他迟疑了一阵后方提醒道:“大哥,朱松的儿子朱熹可是汉王比较欣赏的人啊!”

“呵呵,欣赏是一回事,但要提拔重用又是另一回事……再说了,如果把赵构的阴谋拷问出来了,又没有打草惊蛇。汉王只会高兴,而不会责怪我们的!”万俟卨桀桀笑道……朱熹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里遇上岳云。

他不过是突然接到临安学院的老师派人来通知,说有新科举考试的一些复习资料要发放,让他上午来学院领取。但到了学院后,他的老师却是领着他到了一间雅致的小房间内,称有一位大人物要见他。

而在这小房间内,却是站着一位二十多岁,身着白色绸衣,剑眉星目,丰神如玉的年轻人。

当岳云微笑着向他打招呼时,朱熹只觉头都有些晕呼呼的了。他作梦也没有想到,这位大人物竟然是岳云。

那老师给他们两人奉上茶水后,很知趣地离开了。

“汉王,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你,实在太让我意外了!”朱熹激动地迎了上去,向岳云拜倒行礼。

岳云连忙将他扶了起来,微笑道:“朱兄弟多礼了!这里是学院,又不是在官场上,你不必太过拘谨!”

能见到自己崇拜的英雄,朱熹心中实在是欣喜若狂。

两人坐下后,朱熹方迫不及待地问道:“汉王,您怎么会想到来这里找我呢?”

“哦,是这样的,今天本王偶然路过这里,便想趁机了解一下临安学院的情况,随便想听听你们这些学子对新科举考试的意见和想法。”岳云淡淡道。他并不想和盘托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朱熹却是依旧十分高兴,他欣喜道:“其实,象临安学院这样的高等学府早就应该设立了。之前在金军南侵前,家父也曾向太上皇提出过,但太上皇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如今汉王在各地设立了学堂,在临安设立了学院。和朱某以前所想的将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的教育不谋而合!”

“哦?说来听听!”岳云一听,不禁大感兴趣。他可知道朱熹除了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外,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教育家。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熹于公元1178年在庐山创办白鹿洞书院,广收门徒,并制定了学规。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

“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朱熹见这大宋的实际掌权者如此重视他的想法,亦是十分高兴,于是便侃侃而谈道:“朱某认为,应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两者应有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在下以为:八至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孩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让孩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在教育方法上,应强调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以《须知》、《学规》的形式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岳云听得十分惊讶,这已经和现代的小学教育方式很接近了。他立刻又问道:“那大学呢?”

朱熹见岳云一脸欣赏的表情,顿时大受鼓励,忙接着说道:“十五岁以后的大学教育,其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再‘加光饰’,把他们培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应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在下以为,一是要重视自学,二是要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真理越辩越明……”

岳云越听越惊喜,感觉这些历史名人果然不同凡响,这朱熹在教育方面的天赋的确高于常人。如果他能抛去后来搞的那套“程朱理学”的理论,改为宣传法治、民主、开拓、殖民、契约等思想精神,则对改造汉族的血性,和抢先世界其他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殖民扩张大有好处。

待朱熹说完之后,岳云方微微一笑,凝声道:“朱兄弟,你可否有意担任礼部侍郎,分管教育?”

“什么?礼部侍郎?”朱熹几乎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自己父亲朱松可是为官了二十多年,才混到这个正三品的高官职位的,自己才十七岁,就担任如此要职?

朱熹不禁低声道:“汉王,朱某十分感谢您的赏识……不过,您觉得这是不是太草率了点呢?一来我的岁数太小,二来没有官场经验,三来这个职位现在应该是清照大家在担任吧!小生未立寸功,更没有什么资历德望,如何能担任此要职呢?”

这也难怪朱熹对自己没有信心,十七岁的礼部侍郎,在大宋可是头一遭,没哪个官员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就担任这样的要职。rq!~!

第705章 金军来袭第161章 决战小商河(二)第350章 台湾军节度使第153章 谷中遇险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355章 出使日本第42章 回到楚州第88章 中原民众请愿团第788章 化干戈为玉帛第800章 大爆炸第98章 竞拍秀丽第26章 守城部署第441章 风雨交加的临安第371章 辽国东征了第369章 收获颇丰第680章 纥石烈志宁的布置第527章 彭泽之战(四)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惨遭遇第631章 威胁利诱第673章 北伐前的准备第16章 传奇孝子第208章 驿站惊变第578章 赵构的阴谋第790章 银铃公主当使者第242章 葫芦谷之战(十一)第121章 明确思想第607章 引发围观第3章 巡视军营第201章 走上正轨第560章 耶律普速完的逆袭第704章 西姜口第140章 汴京之战(七)第308章 临安花魁大赛的运作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784章 沙河之战(下)第744章 出兵南洋的决定第37章 完颜宗敏的担忧第757章 大理国王段誉第299章 大获全胜第154章 赴辽廷议(上)第485章 临安的应对第471章 卢容条约第452章 纠结的李家第677章 金国的反应第174章 白家的秘密第14章 论商第394章 难产的营救计划第734章 是否称帝第437章 南宋剧变(上)第749章 两面夹击第319章 花魁大赛开赛了第577章 吴璘的真实身份第42章 回到楚州第803章 辽国女帝第271章 公堂激辨第427章 汉城危机第241章 葫芦谷之战(十)第161章 决战小商河(二)第38章 突袭(上)第718章 赵琢的篡权大计(上)第574章 燧发枪的研制第587章 两拔宋使第524章 彭泽之战(一)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333章 杨月的心思第315章 危险一刻第708章 奇袭汴京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441章 风雨交加的临安第101章 当机立断第112章 反被将了一军第69章 翻手覆云第797章 金国投降第789章 金国的崩溃第650章 赈灾检查第26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177章 墙倒众人推第341章 要人也要钱第441章 风雨交加的临安第101章 当机立断第542章 风雨飘摇的巴东城第478章 监察部的筹备第269章 事情闹大了第733章 李师师的劝告第92章 王氏的阴谋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请第136章 汴京之战(三)第456章 营救前夕第333章 杨月的心思第552章 九岭镇之战(三)第608章 与黄秀丽的暧昧晚餐第70章 人质危机第642章 万俟卨的大麻烦第637章 德兰之战(中)第740章 大汉的人事安排第601章 赵构之死第632章 黎元雄的交待第203章 巩家庄之行第423章 逃离上京第359章 山越人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