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金刚经》的来龙去脉
《金刚经》说了什么?
《金刚经》的全名叫做《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vájracchedikāpraj.ā-pāramitā-sūtra),是佛教中非常非常重要的经典,是佛学的根本。
这部经讲的是什么呢?金刚(vájra)有两种意义:一是能穿透一切的迅猛的闪电,二是最坚固的钻石。《金刚经》讲的,就是当各种烦恼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烦恼,一下子就把烦恼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烦恼不能动摇它;当各种快乐来了,你能够像迅猛的闪电击穿快乐,一下子就把快乐看透,然后,你的心就像钻石那样,任何快乐不能动摇它。
那么,如何才能像闪电那样一下子击穿各种现象看透存在的真相?如何才能像坚固的钻石那样不受任何事物或观念的干扰?
《金刚经》告诉你,靠的是“般若波罗蜜”,“波罗蜜”意即“到彼岸”,“般若”意即“智慧”,合起来,就是:如何到彼岸的智慧。
《金刚经》说的是,通过如何到彼岸的智慧断除世间的种种虚妄,获得最终的解脱。所以,《金刚经》是一本讲智慧的经书,讲“般若波罗蜜”的书。这就是为什么佛教里要特别用“般若”这样一个词,因为佛教所讲的智慧,和我们一般理解的不一样,我们常常说生活的智慧,从佛教的角度看,不过是聪明,不过是用来谋生的那点手段、策略。有许多讲如何发财如何升官的书,用了智慧这个词,其实讲的是聪明,并非智慧。
智慧在佛教里的意思是:明白世间的一切道理并且对于世间的一切没有什么留恋只是一心寻求着最高的精神境界。佛教所说的智慧,处理的是如何到彼岸这样的事情,而非世间的事情。当然,如果你把如何到彼岸弄明白了,那么,应付世间的种种不过雕虫小技而已。
《金刚经》讲般若,所以,在佛经里属于般若经,就是讲大智慧的经,出自《大般若经》。唐代玄奘编译的《大般若经》有六百卷,收入了十六种经典,《金刚经》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很可能是最早的般若经。
释迦牟尼当年在四个地方分十六次法会讲完了般若。第一次法会到第六次法会,再加上第十五次法会,是在王舍城灵鹫峰上进行的。第七次法会、第八次法会、第九次法会、第十一次到第十四次法会,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第九次法会讲的就是《金刚经》。第十次法会进行的地方不在尘世,在他化自在天天宫。
第十六次法会在王舍城竹林精舍。
印度王子悉达多,怎样变成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个王子,大约公元前565年左右,出生在古代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他本名悉达多,姓乔达摩。
释迦牟尼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释迦牟尼从小住在豪华的宫殿,过着奢华的生活,快二十岁时,有美丽的王妃,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如果按部就班,等到他父亲去世,他就会继承王位,成为一个国王。
但是,释迦牟尼有特别敏感的心,世间的现象引起他的思考,特别是死亡和生病,让他强烈地感觉到活在这个世间,有无法回避的缺陷和痛苦。他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想弄明白死亡的秘密、烦恼的秘密、爱的秘密,等等。于是,二十九岁那年,他抛弃了王位、家庭,离开王宫,走上寻求真理的道路。他向一些老师学习,但很快就失望;又修习苦行,还是失望,还是不能获得真理。
就这样,到处寻找了六年多。有一天,释迦牟尼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尼连禅河边,坐在一棵毕钵罗树下沉思默想,一动不动,进入深度的禅定。到了第七天,天空闪过流星的刹那,他突然觉悟证道,从此成为佛陀,简称佛,意为觉悟者。那棵毕钵罗树从此被称为菩提树,菩提意即智慧。那一年,这位出家的王子三十五岁。
释迦牟尼的成道,并非中国人理解的成仙,而是明白了存在的真相,明白了这个世间的道理,因为明白所以解脱。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禅定里,明白了四谛的道理。谛的意思是真理,所谓四谛,就是四种真理。第一是苦谛,关于苦的真理。世间一切的行为引起的都是痛苦,这是个真理。第二是集谛,关于为何苦的真理。为何苦?因为愚昧的。第三是灭谛,灭除痛苦的唯一方法是涅(nièpán)。这是个真理。涅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死亡,而是“寂静”。为什么会寂静呢?因为没有了烦恼,没有了贪欲,没有了怨恨,没有了愚痴,所以,在死亡之后再也不会轮回到人世间再次受苦。第四是道谛,就是通向涅的道路。只有通过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行为,才能抵达涅。这是个真理。
释迦牟尼成佛后,立即就去了适合的鹿野苑,找到当时陪他一起出家的五位侍从,向他们讲了“四谛”,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讲了三次,所以叫“三转法轮”。从此,佛陀开始了长达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在弘法的过程里,佛陀逐渐深化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很多佛学的概念和修行的方法,但是,四谛是基础,是前提。不了解这个基础和前提,很难理解佛学的理论。
佛陀在世的时候,都是口头讲述,并没有留下文字。他的学说,不是靠书籍传播,而是靠口口相传。
佛陀去世之前,弟子阿难问了他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
“您在世的时候,大家都能亲自聆听您的教诲,但您离开尘世之后,如果我们向别人传授佛法,怎么能够让他们相信是您所说的?”释迦牟尼回答:“只要在讲述之前加上一句‘如是我闻’,就可以让众生相信这是我亲自所说。”
所以,现在我们读到的佛经,只要是以“如是我闻”开头的,就意味着这部佛经是释迦牟尼讲述的。
唐僧和鸠摩罗什翻译《金刚经》的故事
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没有佛经。佛经的出现,是在释迦牟尼离世之后,他的弟子根据记忆,记录下释迦牟尼的言论,慢慢形成一卷一卷的佛经。
释迦牟尼言论的第一次结集是在释迦牟尼去世后的第一年的雨季,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大迦叶召集了五百比丘参加。
所谓比丘,最初的意思是靠一边乞食一边修行的男性出家人,后来标准的定义是接受佛教戒律的约束年满20岁的男性出家人,俗称“和尚”。比丘尼就是女性出家人,俗称“尼姑”。当时,五百比丘聚集在王舍城的七叶窟,由记忆力最好的阿难根据回忆把释迦牟尼的言论记录成册,成为佛经。第二次结集是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一百多年,由七百比丘参加。阿育王时代又在华氏城第三次结集,有一千比丘参加。早期的佛经,基本上来自这三次结集。
为什么把释迦牟尼的学说称作“经”?“经”在梵文里是“sutra”,意思是用绳贯穿起来,所谓佛经,就是把释迦牟尼的言论集中起来,用一条脉络贯穿,可以永远流传下去。
中文的“经”,指的是织物的纵线,有绵延的意思,引申为“常道”,就是一般的规律性的不变的道理。所以,佛经所讲,或者说,释迦牟尼所讲,都是一些“常道”,不会变化也不会被破坏的真理。
早期佛经,大抵使用巴利文(佛陀时代摩揭陀国一带的大众语)。佛经翻译成汉语,最早大概是汉朝翻译的《四十二章经》。魏晋南北朝到唐朝,佛经的汉语翻译达到巅峰,目前我们所读到的大多数汉语佛经,都是那个时期翻译的。
那时候,一方面,是中国的僧人往印度寻求佛法,每次西行回来总是带回很多佛经,然后翻译成汉语,比如唐朝的玄奘和尚;另一方面是印度或西域的僧人来到中国传播佛法,带来不少佛经并译成汉语,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和玄奘在中国佛经的翻译上有重大贡献。鸠摩罗什出生于龟兹国,其母是龟兹国王的妹妹。七岁那年和母亲一起出家。后来迫于压力,娶了龟兹国的公主。战乱中来到中原,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他的门徒中有很多位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影响。
《金刚经》最早的汉语译本就是鸠摩罗什的翻译,后来有菩提流支、真谛、达摩笈多、玄奘、义净的译本,但无疑,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本书解读《金刚经》,也是以鸠摩罗什的译本作为范本。
怎样降伏自己的杂念?
相比其他佛经,《金刚经》显得篇幅较短(不过一万字左右),文字简单而平实。一般佛经往往有华美的想象、神奇的隐喻、层层的排比,而《金刚经》却不过是一部很平实的问答录。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很平常,大约某一天,释迦牟尼和弟子先去外面挨家挨户乞食,然后,就回到祇树给孤独园静静地坐着。
这时,大弟子之一须菩提突然站起来向释迦牟尼提了一个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就循序渐进地回答了他的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又不断有相互的提问。释迦牟尼回答完须菩提的问题后,有趣的是,须菩提又重复问了一次同样的问题,然后,释迦牟尼又作了一次解答。
所以,《金刚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整部经书描写的场景,很像一出舞台剧。结构非常简单,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是释迦牟尼回答须菩提的提问,后面部分是释迦牟尼再次回答须菩提的提问。
须菩提到底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须菩提问的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清朝以前均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大意是:请问世尊(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如果有向善的男子和向善的女子,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彻底解脱之心,他们如何才能保持这个发心常住不退?他们应当怎样去降伏心中的妄念?
释迦牟尼的回答有两个重要的点:第一点是你要发心救度所有的众生,但同时你的心中并没有众生的概念;第二点是你在布施的时候并没有布施的概念,并没有觉得你和受施者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