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二策

“功名本是真儒事。”

皇帝咂摸了一番这句话其中的意味,然后对着沈毅微微叹了口气:“子恒这一句话,几乎把朝堂上的读书人,统统得罪完了。”

沈毅摇头道:“并没有得罪他们。”

“功名,不一定非要在战场上取,如果朝廷里的人能够一心为国,实心用事,那也是功名。”

“地方上的官员,能够抚育百姓,教化一方,那也是天大的功德。”

皇帝轻轻点头:“沈卿说的都是正理,只是世人欲壑难填,良官难得。”

沈毅顺势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皇帝,然后开口道:“陛下,臣即将北上,光复山东,临别之前,臣有几个对朝廷的建议,想要私下里说给陛下听。”

他顿了顿之后,补充道:“只是臣的一己私见,很多不在臣的职权之内,未必是对的,也未必有用,但是觉得还是应该说给陛下听一听,陛下权且听听就是。”

听到这句话,皇帝才来了兴致,笑着说道:“沈卿从来老成谨慎,不在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从来不肯多说一个字,今天怎么愿意多说话了?”

“臣的这些建议,不犯忌讳。”

沈毅整理了一番思绪之后,开口道:“第一件事,新朝至今已经十四年,陛下亲政也已经八年,朝局已经安稳了。”

“先前陛下办工部侍郎程彬,建康上下吏治,立刻为之一清。”

“不过陛下碍于朝局,没有继续查下去。”

沈毅轻声道:“臣以为,朝廷肃贪,可以继续了。”

皇帝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沈卿是想,从那些贪官手里拿钱,以充作北伐之用?”

“不是只为了钱。”

沈毅轻声道:“朝廷贪腐之风,就如同暮气一般,暮气不除,就如同沧桑老人一般,手脚都会不太灵活。”

“刷新吏治,朝堂上下风气为之一新,再加上洪德朝的进士慢慢填充进朝堂,时间一长,朝廷的风气就会变了。”

“再有…”

沈毅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如今,地方上的巡抚,虽仍名为御史,但已实为封疆,与御史台没有太大干系了,地方上的巡抚衙门以及三司衙门,都需要新的机制监管。”

说到这里,沈毅不等皇帝评价,继续说道:“臣的第二个建议就是,朝廷出面,筹办农学院。”

皇帝也没有急着回答沈毅的第一个问题,而是问道:“农学院…”

“虽然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朕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个提法。”

“陛下,民以食为天。”

“天底下,吃饭的事情最大。”

沈毅沉声道:“现在,大陈多种水稻,但是稻谷的产量并不高,有些地力不够的田地,一亩地所出,只有二百斤出头,出米之后,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肥沃一些的田地,至多也就是三四百斤。”

沈毅神色严肃,开口道:“臣请陛下,以朝廷的身份,开设农学院,招一批有兴趣致力于农学的人进入,由朝廷供养,划给他们实验田。”

“稻子,麦子以及其他种种,只要是地里能种的,都可以交给他们研究。”

“研究习性,培育良种,再推行全国。”

“臣叮嘱过,许复他这一次下西洋,会带回来一些神州所无有的作物,也可以交给他们育种。”

“另外,还可以研究,如何增加土地肥力等等。”

沈毅抬头看着皇帝,沉声道:“陛下,臣当年在江都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问题,臣中举人之后,当时可以免二百亩田田赋,家里的族人找上门来,要把土地拖挂在臣名下,臣碍不过家里的长辈,就应了下来。”

“不过臣只挂了一百亩地在名下,给自己留了一百亩地,想着有一天回江都了,能有一些自己的田地,钻研农学。”

古往今来,对于农学有兴趣,并且深耕数十年,乃至于一辈子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些人还写出了《农经》这种大作,千古留名。

这些人里,有些人是真的对种田感兴趣,而有些人,则是抱着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投身于此。

一亩地多出十斤米,一年就可以多让许多人吃饱饭了。

虽然民间一直有人在研究这些,但是研究的方向还不成系统,也没有官方出面,因此在产量上,一直没有特别大的进展。

当然了,影响最大的,还是几千年的中庸,以及天道自然的思想。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然是一体浑圆的,不增不减,今年多收一点,明年就会少收一点,还有种几年地就要修养一段时间,恢复地力的说法。

这个思想,甚至延绵到了意识形态上。

很多主政的官员,都觉得人世间财富恒定,不增不减,商人多得一点,百姓就会少得一点。

于是,不少主政的宰相名臣,都对商人嗤之以鼻,很是不屑。

但在沈毅看来,财富是通过生产资料来锚定的,只要生产资料变多,社会财富的总量,自然也会变多。

当然了,沈老爷上辈子,也不是什么经济专家,他对于财富的认知,也就到这里为止了。

但是他对于粮食,还是很有执念的。

毕竟关键时候,一碗米饭乃至于一碗粥,就可以活人性命。

另一个世界挨饿已经不多见了,但是来到这个世界的八年时间,挨饿的人,沈老爷见了太多太多了。

而许复这一次出海,沈毅已经开始让他搜罗一些作物回来,比如说红薯和玉米。

皇帝认真考虑了一番,然后开口道:“这个农学院,朕会让人办起来,在民间搜罗农学大家。”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朕刚才想了想,沈卿提的这个农学院,或许可行,但是等到见功的时候,朕恐怕已经看不见了。”

不管是育种还是培苗,还是研究人工肥料,都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事情,毕竟一次简单的实验可能就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

这注定是一项慢工,但是不一定出活的行当。

沈毅微笑道:“陛下,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开头的。”

“哪怕二十年三十年,只要略有成效,便是天大的功德,不仅功在本朝,更是泽被万世。”

“后世之君,也会永远记得洪德朝的好处。”

皇帝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说话还是沈卿你会说话。”

“一个农学院,不是什么大事,明年上半年,朕就让人做起来。”

沈毅低头道:“陛下做好要千金买马骨的准备。”

皇帝若有所思。

“沈卿的意思是?”

沈毅回答道:“高官厚禄。”

皇帝微微摇头,开口道:“恐怕不成,这样一来,那些科举出身的人,便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科举一乱,国本就乱了。”

沈毅想了想,说道:“至少要五品官才成,给予重禄。”

“科考一途,之所以无数人去走,就是因为有个高官厚禄可奔,如果从事农学也有前程,将来也会有人投身于此。”

“人多了,便不用再以千金买马骨了,可以以成果论功劳。”

“臣私以为。”

沈毅低头道:“农事,才是真正的国本。”

皇帝哑然一笑:“沈卿你这个两榜进士,却是后生反骨。”

沈毅低头,说了声不敢。

皇帝开了句玩笑之后,正色起来,问道:“沈卿当初考学是为了什么,为了高官厚禄?”

沈毅想了想,摇头道:“当时没有想那么多。”

“考学,只是为了求个出身,有朝廷庇护,不至于死在范家人手里。”

皇帝摸了摸自己的下颌,问道:“后来呢?”

“范家人没了威胁之后。”

沈毅面色平静:“臣就想着要为国家,做点事情了。”

皇帝不再追问,而是看向桌子上的那张白纸,开口道:“这似乎是水龙吟。”

“只是只有上阙,沈卿何不填上下阕?”

沈毅也看向那篇水龙吟。

他想起了那位一生意难平的词中之龙,微微低头。

“下阕臣暂时还没有想好。”

“异日扫荡北廷之后,臣再为陛下…”

“填上这下阕。”

第629章 更北边第238章 春礼左?第1035章 天子讨饼第982章 一家欢喜一家忧第1313章 昏头了!第710章 建康没有秘密第1210章 十年前的线第480章 同龄人的对话第1061章 膨胀的沈老爷第918章 好消息!第835章 太迟了第1234章 算计第1390章 不得好死!第612章 刀来!第667章 让她来伺候老爷!第1077章 新思路第466章 沈老爷的舞台!第719章 趁年轻第1383章 沈党第1276章 沈叙的关系第162章 泼茶事件第182章 介绍信第646章 胆大包天沈七郎!第433章 大的要来了!第869章 沈侍郎第1223章 沈家的新宅(补)第1327章 最后一声堂尊第28章 赵公子第546章 无耻之尤!第977章 给老子撞啊!第435章 人性有私第1296章 天子呕血第98章 公然挑拨离间第1210章 十年前的线第574章 结亲家第469章 丢尽了我的脸!第620章 皇帝的回信第1105章 众矢之的第157章 邀月楼第157章 邀月楼第759章 撒币人第682章 悬棺何时入土第52章 世态炎凉第1369章 真诚才是必杀技第1079章 三线作战第1096章 争正统第1231章 沈侯的威风第578章 研究研究第559章 沈毅没有退路第461章 管事太监第1068章 衍圣第364章 荒诞的选择方式(二合一章节)第912章 红人玉真子第940章 想当节度使?第643章 标题哥与饼哥第183章 朝廷对沈毅的处罚!第1268章 坐观决战除夕快乐!!昨天少更一章,一会补上!!第1219章 记仇第714章 有声有色第263章 天塌不了第186章 奸臣之相!第767章 豁然开朗第73章 人性如此第752章 踢皮球第613章 程藩台的大计划第1337章 世祖皇帝第1380章 二代们第228章 得名分!第620章 皇帝的回信第159章 北齐装修大队第631章 是天子谋耶?第1251章 中原已定第83章 敢不敢要!第988章 杀人放火第466章 沈老爷的舞台!第261章 怕您冻着!第1010章 北帝病危第680章 许员外第1032章 训桑斥槐第716章 人情关系网第627章 强势的皇帝第1166章 害苦我了!第839章 臣谋与君谋第532章 关键的圣旨!第82章 范家的狠人!第1206章 情商差距第1066章 人心险恶第1149章 人心浮动第449章 人间的两端第853章 扩人与扩编第168章 深夜的书信第330章 沈司正的业务第1374章 又一张大饼第293章 倭寇!第383章 捉拿归案!第206章 归乡计划第759章 撒币人第139章 别样的图书馆第527章 车轮以上立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