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建康尹

第115章 建康尹

沈毅回到了王府之后,跟老爹一起吃了顿饭,又说了一下早上那个小丫鬟的事情,确定没问题之后,才回到了那间客房里休息。

回到了客房之后,沈毅用小丫鬟送过来的木块,点燃了房间里的炉子,顿时房间里暖和了起来。

这些精致的火碳,实际上只是晋王府客房的低配。

只要是住在客房里的,随便招呼一声,就会有人打满满一大桶洗澡水过来,而且只要沈毅愿意,还可以找类似于早上那个小丫鬟一样的小姑娘过来“暖床”。

毕竟这腊月天,实在是太冷了。

当然了,沈某人目前既不了解晋王府的这些服务,也完全没有这个心思,点上了炉子之后,他又自己弄了点热水,简单洗漱之后点了盏灯,翻出了陆夫子与秦先生临别前送他的那几本“考试资料”,开始一点一点认真翻看。

毕竟他这次来建康,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该温书还是要温书的,不能本末倒置。

沈毅的基础很牢,四书五经之类的书已经烂熟于心,不用带在身上,因此这一次只带了这些考试资料,以及一些历代大贤对于书经的注解。

此时寒冬元月,沈大公子在晋王府里点着炉子,挑灯夜读,颇有一些浪漫色彩。

而正当沈某人在后院客房里读书的时候,晋王府前院正门口,一顶轿子缓缓停下,轿子停稳之后,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穿着一身紫衣的中年人迈步从轿子走了出来,中年人下了轿子之后,大踏步朝着晋王府大门走去。

这会儿,王府大门依旧没有打开,不过侧门已经开启,晋王府门口的几个首位以及门房,见到了这个中年人之后,都恭敬作揖行礼。

“见过王爷!”

这个中年人,正是大陈王朝的晋王李睿。

这位晋王爷,乃是先帝的亲兄弟,比先帝只小了不到一岁,六年前先帝暴病而亡的时候,朝中不少大臣认为太子年幼,想要请晋王李睿入主朝廷,成为大陈的新皇。

不过先帝留了传位的遗诏,再加上孙太后态度强硬,相国杨敬宗为了自己的权柄,也不想让一位成年的王爷即位,因此这件事最终没有能成,大陈的皇位依旧是当时年近十岁的太子继承。

面对这些下人的行礼,晋王爷面无表情,迈步走进了自家王府之中,他刚刚走到王府前院,一位身穿紫袍的年轻人就迎了上来。

年轻人看起来十八九岁,容貌清秀,同时还带着几分难掩的贵气。

“父王,您回来了…”

这个年轻人,正是晋王府世子李穆。

晋王爷虽然比先帝小,但是他生孩子却比先帝要早,这位晋王世子比起大陈当今天子还要年长三岁多,同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六年前皇权顺递的时候,晋王爷才会成为热门人选。

而这位世子殿下在这里迎接老爹,也是有原因的。

今日下午,晋王李睿被皇帝召进了宫里,在皇宫大院整整待了一个下午,这才回到府中,老爹被皇帝约谈,自然是有什么事情,因此世子李穆才这样关心,知道老爹回家之后,立刻过来迎接。

晋王爷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沉默了片刻之后,沉声道:“书房说话。”

世子恭敬低头:“是。”

于是乎,父子二人迈步,来到了晋王府的书房之中,此时书房里已经点起了炉子,进了书房之后,晋王爷褪下身上的袍子,将袍子丢在一边,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

坐下来之后,晋王府闭目深呼吸了好几口气,然后才慢慢平静下来。

李穆低头,给老爹倒了杯茶,然后开口问道:“父王,陛下找您过去,是为了?”

“为了他亲政的事情。”

晋王府低头,喝了口茶水,然后缓缓说道:“小家伙已经年满十六岁,也是时候接手朝纲社稷了,去年他就明里暗里的示意,让杨敬宗自己滚蛋,今年他年纪也到了,自然是要准备彻底接手朝政。”

李穆也坐了下来,他看向父亲,问道:“可是这跟您有什么关系?”

晋王爷在六年前“落选”之后,便沉寂了下去,这就六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王府里,身上已经没有任何公职。

如果不是三晋大地早已经落入北齐手里,估计朝廷都已经让他这个晋王去晋地就藩去了。

因此,按照道理来说,朝廷里的事情,已经与这位晋王殿下没有任何关系了才对,但是偏偏,今天皇帝又把他请到了皇宫里去,皇叔长皇叔短,叫了整整半天。

“本来是与为父没什么关系了。”

晋王爷坐在椅子上,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缓缓说道:“但是今天,皇帝请为父过去,说什么为父身为宗室,理应当替朝廷担下一点责任…”

世子殿下听明白了,他看向自家父亲,缓缓说道:“陛下他…想让您出仕,是什么差事?”

晋王爷微微低眉,吐出了三个字。

“建康尹。”

建康尹虽然名字里还带着建康,但是建康现在已经是大陈实际意义上的首都,这个所谓的建康尹,实际上就是京兆尹。

这个差事的实职是三品官,但是实权不小,不止能主理京城里的大小事情,更是可以节制京畿诸府,也就是说包括江都府在内的几个府,都归建康尹管辖。

这是个十分权重的位置,一般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必然是皇帝的亲信,或者是当权者的亲信。

比如说现任的建康尹,就是杨敬宗杨相国的学生。

世子殿下皱了皱眉头,他看向父亲,低声道:“父王,他怎么突然这么大方了?”

晋王爷微微眯了眯眼睛,冷声道:“还能是什么原因?皇兄去后,杨老头把持朝政太久了,现在他想要清除杨老头的势力,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建康尹这个位置,他需要一个坐上去不会有人说闲话的人选。”

“很显然,为父就是这个人选。”

世子殿下坐在父亲对面,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低声道:“父王,六年前孩儿十三岁,他十岁,孩儿记得的事情,他不至于不记得,按理说他不应该对父王这么放心才是。”

晋王爷先是皱眉,然后微微叹了口气。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为父早已经熄了那个心思,不管这一次他是真的大方,还是试探为父,反正为父都已经应下来了,等开了年,为父就去做这个建康尹。”

说到这里,晋王爷抬头看了看儿子,低声道:“咱们大陈,终究还要姓李,而不能姓杨。”

“为父唯一担心的是…”

晋王爷又叹了口气:“他年纪还是太小了,杨老头退下来之后,不知道他能不能把持得住,能不能忍得住。”

“如果他忍不住。”

晋王爷微微低眉:“生灵涂炭不说,只恐怕国祚不稳。”

(本章完)

第872章 一个口袋第1360章 大太监的下场第553章 事功!第518章 换汤不换药第947章 推门第100章 延医问药第867章 恭贺陛下!第1038章 诚良师也第1042章 朝与野第1255章 割裂的北齐第682章 悬棺何时入土第218章 真良师也第608章 福州士族第1260章 建康的外使第303章 气喘吁吁第756章 给钦差的“证据”第1007章 五仙乱燕都第441章 不是援兵的援兵第1343章 势胜与智胜第1122章 怎么不早说!第74章 你县试作弊!第870章 着蟒第243章 守望相助第596章 东南谁做主?第1062章 圣人之城第709章 沈子常第935章 赋权第577章 小夫妻第41章 言而有信沈七郎第1338章 人性如此第1257章 互相试探第1339章 束鹿第202章 热情的赵二第1378章 天子流泪第115章 建康尹第54章 敲打与争利第415章 问题在哪?第1144章 十年权柄第985章 最稳的宰相第565章 天无二日第995章 大开四门第758章 说走就走了!第912章 红人玉真子第438章 拱进包围圈里第1209章 旧时代的新东西第275章 伤神与费力第751章 首相陈平安第599章 周相与沈相第507章 《水师总要》第664章 三法司办案!第1331章 全力配合第978章 沈平死在今夜第524章 他乡遇先生第808章 沈老爷的权威第579章 沿海都司第25章 腿越来越粗了第27章 老愤青第476章 有点飘了第1063章 孔天真第237章 互相被需要第617章 博弈与抄家第472章 安平侯爷第804章 为天子立心第977章 给老子撞啊!第925章 圣意昭昭第1216章 报复第1294章 历史的弄潮儿第119章 挣快钱第380章 婚夜险事第1000章 破城之法第661章 朴实无华的政斗第1294章 历史的弄潮儿第467章 两个月后第157章 邀月楼第149章 寄人篱下第1128章 民动如烟第1068章 衍圣第1082章 小儿破贼第1242章 第四路军第1071章 兖州的花火第640章 天子宠妃(祝大家除夕快乐!!)第1142章 压服宰相第559章 沈毅没有退路第1389章 穷途末路第221章 一把团扇第676章 沈滑头第582章 分人大会第107章 做官的一套第850章 沈桑子与陆安世第692章 牢不可破的枷锁第1094章 心连心动脑筋第549章 怀疑产生罪名成立第1414章 离敌人很近第1348章 不择手段(补)第667章 让她来伺候老爷!第245章 谋前程!第1349章 战火淬骑兵第92章 齐公主第289章 生子当如沈子恒!第1268章 坐观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