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与燕都共存亡

朱里真人,或者是朱里真政权的崩溃,进度是比沈毅预料中还要慢上一些的,因为朱里真人不仅在战事上全面溃败,在经济上也早就已经差不多崩溃了。

北齐的很多军队,这一两年时间都没有拿到军饷。

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来说,北齐军队早就应该溃败,可是事实上,这些北齐军队一直到现在,依旧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军事素质以及服从性。

甚至不少汉人,还在死心塌地的为朱里真人出生入死。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概念了,那就是权力的惯性。

朱里真人主掌北边七十多年,带来了巨大的权力惯性,这种惯性导致了哪怕维持权力的根基骤然消失,但是因为巨大的惯性,七十年维系下来的权力并不会消失。

一直到现在,朱里真人的权力也没有完全消失,不过随着权力底座消失的时间越来越长,到现在,北齐内部终于出现了大问题。

他们已经绷不住了。

洪德皇帝拆开这份没有拆开的情报,认真看了一遍之后,然后抬头看向沈毅,微笑着说道:“沈卿怎么看?”

沈老爷站在皇帝面前,微微欠身道:“陛下,所谓困兽犹斗,如今齐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时候咱们只要维持现状,北齐就会自然崩灭,没有必要再有别的动作。”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臣以为,可以传令前线将士,继续有序往燕都逼近。”

皇帝点头,他摸着下巴想了想:“既然前线王师不用特别大的动作,沈卿就不要再来回奔波了,就跟在朕身边。”

他笑着说道:“陪朕泰山封禅之后,沈卿再去谋算燕都罢。”

这个时候,对于皇帝来说,封禅泰山明显是更要紧的事情,泰山封禅之后,天下正统重新确立,皇帝回建康之后,剩下的事情,就要简单很多的。

皇帝都这么说了,沈毅自然没办法多说什么,再加上前线几个主将现在也都能独当一面,他也的确没有再动身赶到前线的必要,于是沈侯爷低头应是。

他回头看向身后的骆勇,开口道:“骆司正,你去通知前线各军,以前该怎么打还怎么打,不可急功近利。”

“凡有主动投诚的北齐军队,一律接纳,但不要立刻收编,收缴兵器甲胄,看管起来。”

骆勇低头应是。

皇帝陛下这会儿也在打量骆勇,他微笑道:“骆司正是建康人罢?”

“是。”

骆勇低头:“臣是建康府人,但家不在城里住。”

“唔。”

皇帝摸着下巴,微微点头:“等北边的事情安定下来,朕让孙谨他们,给你弄个宅子,安置家里人。”

骆勇跪在地上,低头叩首:“臣,叩谢陛下隆恩。”

“不必多礼。”

皇帝微笑道:“你先退下去罢,朕与沈卿还有事情商议。”

“是。”

骆勇起身,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

骆勇离开之后,皇帝陛下示意沈毅坐下,然后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有些苦恼:“刚才陈靖进来跟朕说,南方几个省有人生乱闹事,甚至有造反的势头。”

沈毅闻言一怔,随即低声道:“与北齐有关?”

“大约是。”

皇帝眯了眯眼睛,缓缓说道:“这几年,北边这几个省赋税或减或免,南边几个省就有人借着这个事情大做文章,今年朕派了几个人到南边富庶一些的地方去募捐筹款,又有人借此生事。”

“这么多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北齐清净司在咱们大陈内部,也一定势力不小,多半就是他们,在南边闹事。”

沈毅想了想,随即回答道:“咱们大陈现在国势愈好,这些跳梁小丑再怎么闹腾,也生不出大乱子,更不可能救得了北齐。”

“朕已经下令让各省都司以及臬司,镇压叛乱了。”

洪德帝叹了口气:“这个时候,主要就是缺钱,不然这些小乱子,朕都不会放在心上。”

君臣二人又说了好些朝廷里的事情之后,等到时间已经很晚,沈毅坐在皇帝面前,想了想,开口道:“臣有一件事情,想要奏请陛下。”

皇帝看着他:“你说。”

“臣早年在淮安的时候,开办了一个淮安学堂,教授学生术数杂学,以及天文物理,器械农事。”“至今,已经小有成效。”

沈老爷沉声道:“淮安学堂选拔良株,培育良种,将水稻与小麦的产量,都提升了近两成。”

“臣以为,这些法子可以在全国推广,以造福天下。”

“朝廷应当积极兴办农学,奖励农事。”

“在未来的京师,还可以筹办讲武堂,教授学生兵书武事,为朝廷培养人才。”

皇帝陛下闻言,低头考虑了一番,然后看向沈毅,缓缓说道:“沈卿,这讲武堂的事情好说,你想办就能办起来,但是兴办农学…”

他叹了口气:“这地力终究有限,庄稼多长一成,就会多吃一分地力,不可能凭空长出来。”

“即便本朝能够多收成几成粮食,也只会虚耗子孙地力,朕以为不可取。”

沈毅闻言,心里有些无奈。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洪德帝都可以说是一个开明的皇帝,但是毕竟是这个世界土生土长的人,他的思维模式,还有眼界见识,都不够广阔。

当然了,他说的话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在工业化肥没有出现之前,粮食产量的提升,一定是有局限性的。

沈老爷想了想,回答道:“陛下,培育良种,地力不失的情况下,多收成几成,不会是什么问题,至于地力…”

“只要能够坚持奖励农学,将来未尝没有提升地力的法子。”

洪德帝叹了口气:“天下盈虚有数…”

“罢了。”

皇帝对着沈毅笑了笑:“沈卿坚持要办,那就办就是,过两年朝廷钱粮轻松了,就筹办这件事,到时候专设几个官职就是了。”

沈老爷这才松了口气,低头拱手:“陛下英明。”

…………

几日之后,皇驾到达济南府。

这是皇帝陛下第一次到这座山东府城,在一众臣子的陪同下,在济南城里四处游玩,兴致很高。

而与此同时,北边的昭武皇帝,已经焦头烂额。

大将军郎琰跪在昭武帝面前,低头叩首道:“皇上,禁军叛乱已经镇压,叛乱将领已经全部伏诛,请皇上放心。”

昭武帝剧烈的咳嗽了两声,然后抬头看着自己的舅舅,半天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之后,他才声音沙哑的开口说道:“诺勇这会到哪了?”

郎琰低头道:“回皇上,诺勇已经在回燕都的路上了,估计两三天就能到燕都。”

昭武帝闭上眼睛,继续闻到:“宣府三卫那里呢?”

“南贼薛威所部,正在袭扰宣府三卫,不过宣府三卫应该能够支撑的住,皇上不必担心。”

“不必担心…”

皇帝“嘿”了一声,抬头望天:“淮安军现在,是个什么动向?”

“淮安军凌肃与苏定所部,在缓缓逼近,不过速度很慢,一年半载,都不一定能打到燕都。”

昭武帝面无表情:“等诺勇到了,舅舅跟他合议,准备退出关内罢。”

郎琰抬头看着昭武帝。

“皇上,您…”

昭武皇帝脸上看不出表情。

“朕与燕都共存亡。”

第285章 稳如老狗!第1110章 夜色里的马与箭第1197章 辽东王第146章 得罪不起?第869章 沈侍郎第1190章 你继续说第491章 得罪人第916章 战事搅动四方第196章 今天是个好日子第878章 两个皇帝第400章 皇家大饼第1284章 分派指标第70章 进身第一阶第356章 这事没完!第280章 找麻烦!第91章 畏相不畏君 (第五更!!求订阅!!第72章 见义勇为第228章 得名分!第1050章 温柔与铁血第59章 疯狂的新知县第455章 皇帝的法子第797章 缺甲四千第360章 有消息了!第1111章 无力感第1096章 争正统第458章 脱壳与圣旨第193章 合租?第451章 皇权第346章 北斗七星司?第662章 请你离场第945章 五相之力 (端午安康!)第704章 见君与见相第130章 坦然受之第578章 研究研究第330章 沈司正的业务第102章 沈家的新芽第742章 试探与反试探第220章 漏买礼物事件!第401章 钦差中的钦差第946章 朝堂之道第1362章 互相算计第830章 有人夜来第1238章 决战缓步而来第681章 都帅驾临第651章 有空来坐第81章 刨根第931章 朝堂上与朝堂下第895章 圣人与事功第931章 朝堂上与朝堂下第22章 心机深沉沈七郎第881章 杨党之死第150章 平阳郡主第123章 内卫的注视第762章 我烧我自己第1390章 不得好死!第538章 记账第422章 抗倭军三禁第836章 好大口气!第673章 沈钦差的官威第551章 受贿的皇帝第76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410章 糜烂的卫所第1372章 与燕都共存亡第1220章 梭哈第743章 又忠又孝第1321章 建康建康第1383章 沈党第868章 来自淮安的良药第590章 话里与话外第476章 有点飘了第1212章 信任危机第978章 沈平死在今夜第460章 沉疴痼疾第133章 勇于敢和勇于不敢第18章 明察秋毫第1163章 不遭人忌是庸才第469章 丢尽了我的脸!第713章 取回邸报司第87章 三七才子(第一更!)第935章 赋权第168章 深夜的书信第347章 聘礼?岁币!第227章 八百个心眼子第333章 看你房倒屋塌!第176章 正视耻辱第758章 说走就走了!第1334章 家事与国事第218章 真良师也第1310章 人心为瓮敌入阵!第114章 建康大市场第446章 亲自炮制他!第265章 打秋风的世子第1347章 人心不再第167章 新东西第998章 烧冷灶第594章 大败还是大捷?第120章 建康城的第一桶金第610章 自荐枕席!第792章 风骤雨急第1165章 攻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