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抱团取暖

第624章 抱团取暖

有整整三千抗倭军做护卫,沈毅这一路上自然太平无事。

他与程廷知共乘一辆马车,赶路的时候,除了闭目眼神休息之外,其他时间大部分都在跟这位福建布政使聊天。

主要是跟他聊一些官场上的事情。

布政使是正三品的文官,这个品级即便是放在中央朝廷里,也可以说的上是高层官员了,他的一些想法和经历,对沈毅这个“职场”新人来说,肯定还是有一些帮助的。

福州距离乐清,差不多六七百里路,虽然马车赶路的速度远不及骑马,但是众人走的都是官道,路好走,又没有怎么耽误事情,走了十天左右,就已经赶到了乐清。

不过抗倭军上下都是步卒,他们可没有马车,因此这三千抗倭军,大多数都还在身后,真正护卫着沈毅的,是抗倭军之中的五百骑卒。

一行人到了乐清之后,已经是下午了,沈毅的马车并没有停在抗倭军大营。

毕竟他的马车里,还有一个客人。

他的马车,停在了沈园门口。

下了马车之后,沈毅看了看一路骑马护送他们的凌肃,然后开口吩咐道:“凌将军,抗倭军兄弟大部都还在身后,你辛苦一些,也先不要回大营了,回去带着他们回来,记着……”

一路上虽然有一些波折,但是总归没有出什么大事,一行人在腊月二十六的中午,终于赶到了建康城下。

周抚台笑容满面,但是目光却有一些闪烁。

毕竟乐清到建康,只走官道不抄近路的话,恐怕要走一千多里路,这个距离,坐马车的情况下,即便快一些赶路,也要半个月以上。

沈毅进了暖阁之后,便对着暖阁里一个头发微微有些发白的小老头拱了拱手,笑道:“中丞大人,许久未见了。”

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不约而同的低头喝了口酒。

沈毅点了点头,微笑道:“那你这就回头去罢,早些回乐清来,忙活了一年了,也好好休息一阵。”

程老爷吐出一口白气,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说完这句话,他双手抱了抱肩膀,打了个寒颤。

右布政使在省里是个什么地位,他这个巡抚自然是清楚的。

薛威是军户。

交待完了凌肃之后,沈毅又看了看带人在沈园附近迎接沈毅的薛威,面色平静:“你带着兄弟们先回大营里去罢,稍晚一些我再过去。”

周义山,字德清。

这里,的确有一个朋友在等着他们俩。

这位周抚台本来正在喝茶,闻言立刻放下茶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先是看了一眼沈毅,拱手回礼,又看向沈毅身后的程廷知。

皇帝陛下要布局东南,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如果沈毅这一次南下福建,把那位福建巡抚给薅来一起上京,那么他一丁点都不会觉得奇怪,但是沈毅这一次去福建,带了个右布政使一起上京,倒让他觉得有些古怪。

三个人坐在一起,说笑了一阵之后,周抚台才扭头看向沈毅,微笑道:“沈学士,眼瞅着再有二十来天就是年关了,乐清距离建康不算太近,咱们什么时候动身去建康?”

沈毅想了想,继续说道:“你这一去一回,等你回来的时候,我肯定已经不在乐清了,到时候凌将军与薛威一起,把抗倭军大营打理好,年关休沐多长时间,也由伱们自己商量做主。”

“二位是今天面圣,还是明天面圣?”

于是乎,沈毅送走了周抚台,又给程廷知在沈园安排好了住处。

“我也觉得明天好一些。”

沈老爷笑了笑,没有接这句奉承话,而是开口道:“这里是我在乐清落脚的地方,名叫沈园,前两天我给乐清来了封信,此时沈园里,有一位朋友正在等着你我。”

“泰州程廷知,拜见德清公。”

凌肃恭敬低头,沉声道:“沈公放心,属下们会把兄弟们安排妥帖的。”

至于凌肃…

他看向沈毅,问道:“如何?”

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赶到建康的时候,距离年关,也就剩下几天时间而已了。

程廷知微笑点头,开口道:“难得德清公还记得我,算起来,上一次在建康匆匆一面,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程藩台跟着点了点头,他也长出了一口气,语气里不乏紧张。

“这建康的冬天…”

此时,程廷知也看到了这个“朋友”的真面目。

薛威比较命苦,父母都已经不在,他也没有成婚,因此沈毅才会说他无家可归。

凌肃大声应了一声,然后带着几百个骑卒,回马而去。

正是浙江巡抚周义山。

交待了薛威一些事情之后,一直到傍晚时分,沈毅才重新回到沈园休息。

周抚台与程廷知坐在一起,寒暄了好几句之后,才看向程廷知,笑着问道:“明理贤弟,不在福建当差,怎么跑到我浙江境内了?”

“是!”

而他既然继承了老爹的位置,就说明父亲早早的没了。

一行人下了马车,在路边一家小酒馆里坐了下来,点了一桌子菜,沈毅给两个地方大佬倒了酒,微笑道:“吃了饭,再走个小半个时辰,就能到建康了…”

这个朋友,沈毅在路上就已经提起过好几次,于是程廷知也就没有多问,跟在沈毅身后进了沈园。

薛威默默低头抱拳。

沈毅微笑道:“明日一早,咱们就动身启程。”

凌肃对着沈毅恭敬抱拳,开口道:“属下遵命!”

“今天让程藩台在沈园歇息一晚上。”

周抚台笑呵呵的给他倒了杯酒,微笑道:“店家温好的酒,喝一杯,暖暖身子。”

“明日罢…”

第二天一早,沈毅带着一位二品一位三品两个朝廷大员,从乐清北门离开,直奔建康而去。

因为有些老花眼,他认了半晌之后,才认了出来,开口道:“你是…福建的程明理?”

这座园子虽然沈毅住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却是他本人亲自设计的,因此倒也不用担心摸不着路,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沈园的暖阁里。

“今年年关,凌将军你多半是要回家过年的,薛威无家可归,多半要在大营里过年,到时候我给你们两个人拨一些银子,让薛威带那些同样在大营里过年的兄弟们一起,过个好年。”

程廷知看了一眼沈毅,见后者面带微笑之后,他才吐出一口浊气,开口道:“奉命随同沈学士一起,入京面圣。”

此时,他们距离建康,还剩下七八里路的距离。

甚至浙江都只有一个布政使,并没有左右两袁布政使。

说到这里,他看向周义山,问道:“德清公是?”

周抚台沉默了一会儿,声音有些沙哑。

程藩台两只手接过,微微低头。

然后他出门,去了一趟抗倭军大营,在大营里见了薛威一面。

沈老爷笑着说道:“好生约束将士,快过年了,不要生事,让他们都安全回家,过个好年。”

等到这一众抗倭军的将领陆续离开,沈毅才转身领着程廷知走进沈园,无奈道:“琐事太多,让藩台久等了。”

周义山低头喝了口茶,苦笑道:“那看来,咱们二人要同行入京了。”

周抚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两个人微微拱手,开口道:“既然如此,明天一早,咱们三人在乐清北门碰面。”

“嗯。”

沈毅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他连忙上前,也拱手行礼。

程藩台一边跟着沈毅走进沈园,一边感慨道:“沈学士如果不是受限于年龄资历,做个一省的首宪,都是没有问题的。”

“比起南方,是要冷上不少。”

“是!”

他爹虽然也没了,但是母亲却还在,也早早的在台州临海成婚生子,现在长子都已经十来岁了。

“老夫也是收到了圣上的诏命,与沈学士一起入京面圣。”

“多谢德清公。”

“贤弟太客气了。”

此时,这两位地方大员心里,都有一些对面见皇帝的恐惧。

这会儿两个人你一杯我一杯的互相倒酒,倒有了些抱团取暖的味道。

(本章完)

第337章 敲山震虎第1107章 毒药与苗头第991章 博弈第823章 力竭第970章 利害牵扯第1131章 故人迎门第1023章 丧钟响动第471章 盯仔细点第803章 撑不住了第432章 打招牌第300章 人造大官人!第1033章 南直隶第618章 沈毅的挑拨第339章 守口如瓶赵二郎第829章 他们不做我来做第702章 岁岁年年人不同第751章 首相陈平安第342章 最后一代侨民第907章 埋在燕都第1393章 南北二帝第954章 北望徐州第112章 亲政第623章 各怀心思第640章 天子宠妃(祝大家除夕快乐!!)第1003章 欺人太甚第25章 腿越来越粗了第480章 同龄人的对话第748章 恐怖至斯!第231章 让他读书罢第221章 一把团扇第707章 封赏来了!(补)第545章 去郁气!第1304章 征南讨北第747章 提携之恩第135章 满纸愤世意第704章 见君与见相第225章 沈毅的伟大理想!第1331章 全力配合第775章 别亦难第474章 皇帝的操作第1383章 沈党第1244章 突来的战事!第709章 沈子常第612章 刀来!第1381章 拜托沈卿了!第355章 谁拿的他!第1084章 意外的援兵第802章 大的要来了!第714章 有声有色第1081章 破心中贼第476章 有点飘了第1129章 刨夫子田第517章 排面第460章 沉疴痼疾第1057章 沈帅亲征第766章 家国前程第1108章 主教练热身了第1335章 计划天下第414章 将功折罪第282章 同龄人的对话第755章 忠心耿耿安平侯第680章 许员外第833章 真是义气第72章 见义勇为第4章 一张纸第1141章 陛下圣明第950章 是,沈公!第517章 排面第945章 五相之力 (端午安康!)第1231章 沈侯的威风第968章 我与沈贼不共戴天!第616章 官场的老与少第493章 国舅爷第160章 挖墙脚第1193章 准侯南归第1082章 小儿破贼第1107章 毒药与苗头第900章 入幕之宾第283章 侍寝否?第1397章 一份大礼第821章 报效沈公!第1199章 长辈与长辈第424章 皇帝的小心思第54章 敲打与争利第1030章 血正浓第326章 师恩深重第1074章 朝争与宗争第789章 刀兵起于斯! 【为盟主秋水尘不染加第685章 兴奋的饼哥第234章 与众不同!第1102章 夫子门下叛徒第581章 权势的诱惑第1327章 最后一声堂尊第1369章 真诚才是必杀技第1226章 致命诱惑第889章 割地求和第183章 朝廷对沈毅的处罚!第966章 聪明了一些第287章 三代富贵!第106章 年关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