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有备无患!

沈毅应下来之后,这位大太监便点了点头,默默回宫里伺候皇帝去了。

看着高明慢慢走远的背影,沈毅心里也颇为感慨。

旁人不知道,高明跟许复这一对异姓叔侄是怎么来的,但是沈毅这个当事人却是一清二楚。

可以这么说,当初这两个人,是完完全全因为利益关系走到了一起,成为了莫名其妙的叔侄关系。

而许复,也是凭借着这一层明面上的关系,拿到了皇商的身份,开始了他的发迹人生。

不过这几年来,许复按照沈毅的吩咐,一直把高明当成亲叔叔来对待,不管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逢年过节该给的礼一直没有断过,偶尔约高明出来吃饭的时候,也是礼数周全,一口一个叔父称呼着。

太监无子,可能这位内廷的大太监,也的的确确动了些真感情罢。

不过高太监这一次主动给许复好处,主要原因还是琉璃厂办的很好,不仅给宫里带来了大笔收入,还帮着朝廷弄出了望远镜。

虽然这玩意儿,是沈毅一手主导的,但是沈老爷只是个甩手掌柜,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许复在做,许复在忙。

而许复,在皇帝那里,除了是跟沈毅绑定之外,也是跟高明绑定的。

“十来个也差不多了。”

与此同时,皇帝陛下下令都督府和兵部,商议沿海都司要防守的具体河段。

他本来,是应该见首相陈靖一面,跟他说明说明情况的,毕竟他出发之前,宰相也抽空见了他一面,不过想到陈靖那厮对自己的态度,以及想要让自己去对抗皇帝的恶行,沈老爷撇了撇嘴之后,没有进中书,而是回家睡觉去了。

随即,陈老头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老臣以为,沿海都司的将士们,这几年虽然剿倭卓有成效,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与北齐的兵,或许还有一些差距…”

在兵部晃悠了一圈,巩固了一下自己的地位之后,沈毅又走到了中书门口,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没有进去。

皇帝陛下坐在帝位上,瞥了一眼坐在下首的五个老头,咳嗽了一声之后,开口说道:“诸公,前几天赵大将军匆匆赶回建康,见了朕一面,诸公想必也都知道了,不过赵大将军跟朕说了什么,诸公估计不太清楚。”

搞定了这些望远镜镜之后,沈老爷摸着下巴,又开始琢磨了起来。

走进了琉璃厂之后,沈老爷开门见山的说道:“上次给你写信,让你多弄一些望远镜出来,现在弄出多少个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调起来,也很费时间,现在比较好用的望远镜,只有十来个…”

沈老爷点了点头,拿起了其中一个望远镜看了一眼。

很快,十几个望远镜,就被装进了沈毅的马车里。

说完,皇帝陛下先给这场会议定了调子:“朕,已经答应赵大将军了。”

“他们又没有跟齐人打过仗,懂得什么?”

“赵大将军说,淮河水师的兵力不足,他请求朕,把在松江府集训的两万沿海都司将士,暂时借调到淮河边上,替淮河水师,守卫其中一截河段。”

感慨了一番之后,沈毅才摇了摇头,离开了德庆宫。

“让他们支援淮河水师,自无不可,不过是不是交给赵大将军统一指挥调度为好?这样才能够进退一体,不至于顾此失彼…”

沈毅对着他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多礼。

许复点头,开口道:“公子放心,我已经找了二三十个匠人,专门琢磨这个了。”

毕竟,谁也不想用自己的身家,去挑战皇帝陛下的脾气。

皇帝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开口道:“朕觉得,淮河水师拱卫大陈边境数十年,赵大将军也已经守卫淮河十几年了,自然不会有错。”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直接回家里去,而是去兵部转悠了一圈,先是拜访了一下兵部的三个堂官,然后回武选司看了一眼。

“事情,就这么办罢。”

他陈平安不来请沈毅,沈老爷绝不去见他!

次日一早,不用上班的沈老爷,还在家中睡觉的时候,几位宰相就被皇帝请到了甘露殿议事。

沈毅想了想,又说到:“尽量多做一点出来,再让人专门研究这个,看的越远越好。”

他抬头看向皇帝,开口问道:“陛下是不是…请都督府还有兵部的几个堂官,一起来议一议为好?”

沈毅松了口气,开口道:“全部装进盒子里,等会我带走。”

“今天请诸公来,就是为了议一议这件事情。”

说完,皇帝扫视了一眼五个老头,目光炯炯。

“他们随时有可能,越过淮河。”

最起码短时间之内,不会被后起之秀孙谨给冲击到了。

虽然依旧没有另一个世界的望远镜那么好使,但是比起他给皇帝看的第一代望远镜,已经好了非常多了。

他看向几个老头,缓缓问道:“诸公可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

许复微微低着头,开口道:“公子,东西不难做,镜片跟木框,都能够做得出来,就是这镜片,打磨起来很费时间…”

皇帝坐在帝座上,皱眉道:“陈相的意思是,赵大将军的想法错了?”

而身为事件主角的沈老爷,此时刚刚起床,坐上了马车,出了家门。

四个“同事”都默不作声,不敢说话。

于是乎,这个几乎有些荒唐,而且不怎么“靠谱”的决议,在皇帝近乎胡搅蛮缠之下,顺利的在中书通过。

这会儿就只有陈靖一个人站着,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四个同事。

并且,很快从中书印发,再由中书印发兵部,然后圣旨连带着兵部文书,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一起火速发往了松江卫大营。

“陛下圣明。”

于是乎,五位宰相一时间都没有说话,过了片刻之后,身为首相的宰相陈靖,才缓缓站了起来,他先是对皇帝陛下拱手,拍了一句马屁。

“以减轻淮河水师的压力。”

皇帝缓缓说道:“近来,齐人异动频频,淮河以北的齐兵越来越多,据情报,已经有十四五万人。”

现在代管武选司的,是武选司员外郎郑岭,因为是沈毅提拔上来的,他见到了沈毅之后,表现的极为热情谦恭,还一定要请沈毅吃饭,被沈老爷以事情多为理由拒绝了。

“现在,还缺大量的火药,以及火炮,这些都是内廷兵仗局下属火药司才有……”

“后面,我会让人尽快赶制…”

好家伙,你都应下来了,还问我们有什么意见,难道要中书封驳圣旨不成?

虽然中书的确有这个权力,但是基本上没有哪个宰相会动用,大家主要还是以劝服为主。

“军情如火,不能耽搁了。”

许复点头应是。

赵禄是前线的大将,而陈靖从来没有掌过兵,甚至没有在兵部待过,自然没有发言权,他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一声,开口道:“陛下,老臣没有带过兵,自然不敢说安平侯错了,不过老臣觉得,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也不能仅凭赵大将军个人的想法…”

皇帝打了个呵欠,懒洋洋的说道:“回头,朕让人拟了旨,下发中书,诸公盖了印,立刻下发下去办罢。”

沈家的马车,离开了沈宅之后,一路出了建康城,最后在城外已经更名“琉璃厂”的庄园门口停了下来,一身布衣的许复,毕恭毕敬的站在门口,迎接沈毅,见沈毅下来之后,他立刻上前行礼,微微躬身道:“公子。”

另外四位宰相,这才纷纷站了起来,齐刷刷的拱手行礼:“陛下圣明。”

听到皇帝这两句话,几位宰相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奈。

于是乎,陈相只能叹了口气,默默低头拱手道:“陛下…圣明。”

许复事情办得好,高太监的地位就稳固了不少。

“这一次,皇帝赶鸭子上架,这火药…”

沈老爷有些忿忿不平。

“非得多给我一些不可!”

第1083章 成长与代价第249章 以礼相待!第159章 北齐装修大队第121章 这里是晋王府?!第940章 想当节度使?第766章 家国前程第1120章 纳妾与进兵第600章 抗倭军的未来第1028章 巡抚与布政第7章 见利而不舍身第709章 沈子常第814章 互喷的结果第404章 倭寇猖獗第82章 范家的狠人!第592章 都长大了第226章 做官嘛…第243章 守望相助第836章 好大口气!第472章 安平侯爷第982章 一家欢喜一家忧第616章 官场的老与少第134章 本钱第1070章 钓鱼比赛第1230章 一代人长一代人去第875章 算人心第906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1059章 围点打援的点第1228章 一碗水难端平第50章 颠倒黑白!第1199章 长辈与长辈第1178章 乌龟伸头第1239章 速战与慢战第1238章 决战缓步而来第843章 兄弟父子第1260章 建康的外使第630章 调职?第1105章 众矢之的第972章 奇兵第126章 一力当之第798章 杀人第650章 炫耀与玩笑第606章 正面冲突第1073章 人前显圣第756章 给钦差的“证据”第522章 薅洋人第1179章 鲜血涂装的火炮第653章 狠人第714章 有声有色第719章 趁年轻第553章 事功!第1200章 图穷匕见第1145章 互相托付第500章 来路不明的礼物第52章 世态炎凉第644章 母子平安!第81章 刨根第955章 进兵的机会第1306章 凌山谷的气度第949章 监军(补)第883章 怒不可遏第210章 皇帝的雨露第61章 优秀的二世祖第354章 大生意明天结婚啦,今天事情很多,今天晚上尽量更第638章 老相国的影响力第624章 抱团取暖第1218章 借钱第955章 进兵的机会第494章 步步落子第552章 皇帝的手段第1166章 害苦我了!第1053章 小清洗(补)第69章 开心的县尊第1259章 我劝过您第1290章 草包将军第94章 说漏嘴第443章 内卫的本事第431章 文武之争第962章 时机成熟第660章 新巡抚与旧巡抚第148章 朕记住了第1332章 军情如火第371章 大义凛然章御史第243章 守望相助第572章 我不爱听第738章 情商奇低第572章 我不爱听第1092章 天子的心思第632章 年终奖第292章 皇帝的妥协第969章 布局第349章 去“敬香”第1375章 刺客刺人心第942章 顾事第289章 生子当如沈子恒!第893章 两岸猿声啼不住第822章 割肉杀敌!第1251章 中原已定第76章 把事情捂住第156章 书院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