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经历

蓝生家房子是爷爷和他哥哥分家时分到的,有前后两进一共15间房子。前院院子比较大有东西房各三间,北房四间,后院有北房5间。父亲当年在县城上高中,爷爷想让他考上大学给家里增光。父亲说他当年面对乱局没多少心思读书,也没有考上大学。回村里第二年结婚时间不长解放军就来了,父亲参军当了一名文书。1949年5月姐姐出生时父亲在战斗中负伤,炮弹皮打伤右腿。在医院里接到母亲来信他非常高兴,马上写了一封回信。首长说你是部队里文化最高秀才,要是在战斗中牺牲太可惜,从医院出来后调他到供给部当会计。当时供给部多数人文化水平不高,父亲去了还要兼职当文化教员。部队战斗频繁在每个地方停留时间都很短,年底才到一个小城市驻扎下来。师供给部薛部长让父亲带着人先查看刚接收几家库房,清理缴获来各类物资,建立起正规账目。父亲所在部门负责保管和发放各类物资,住在一个原当地粮商仓库里。直接上级包科长文化水平不高,也根本不懂财务记账方法。父亲也没当过会计,经当地市委领导帮忙,在当地找到市**财政局一位老地下党齐会计教他记账方法。每周1,3,5晚上到师傅家去上课,跟齐会计学习半年基本掌握了记账办法。1950年供给部改为后勤部,年底突然有一天师张政委和薛部长一起过来召开全科人员开会,张政委宣布包科长因贪污公款,用公款吃喝给自己家里人买东西,被撤销职务移交上级军事法院处理。史副科长改任科长,从三团调一位丛指导员来任副科长。

丛副科长已经来到库房立刻上任,父亲说他以前从未见过丛副科长。后来听其他老同志说这位副科长1943年参军,1946年在战斗中负伤后,被送到后方一个干部培训学校学习半年。毕业回来后提干,当过副指导员。丛副科长个子不高,因为战斗中负伤走路有点踮脚。不过他口才很好,时间不长就把各类账目都弄清楚了,实际上负担起全师各类物资收发管理工作。1951年4月部队接到命令入朝参战,张政委批准父亲可以马上回家探亲一次,然后去安东(今天丹东)去与部队汇合。父亲回家第一次见到姐姐,母亲和爷爷奶奶都很高兴,爷爷给父亲一块新英格手表,全家一起去县城照相馆合影留念。部队供给制没有津贴,只给了父亲火车票钱。父亲在家里住了5天后收到史科长发来电报,告诉他去天津西站去找部队供应站,在那里等待部队专列。父亲在家里又住了两天,爷爷给他一些钱让他在城里给战友们买些礼物带上。父亲在北京城里买了10斤红虾酥糖,还买了三瓶菊花白酒,三瓶上义牌红葡萄酒(今天龙徽葡萄酒前身),五斤玫瑰饼。这次探家让母亲怀上蓝生哥哥,他于1952年1月出生。

父亲中午到天津西站找到供应站,出示证件后人家说你们那个师所乘军列明天夜里路过。我们这里有客房可以提供食宿,你办完登记手续后给你一个床位。不过记住不许外出,因为列车达到时间有时会有变动,每趟车到达前我们都会来通知客房里各位去上车。第二天父亲一天没敢出门,在屋里读一本新买的艾思奇《大众哲学》,有时候和同屋人聊天。住在一个屋里是一位姓田其他部队副营长,那个人看他手里拿的书就问你什么文化程度?父亲回答高中毕业,战斗中受伤后因行动不便改当会计。田副营长说他小学都没上完很羡慕你们这些文化人,他是回静海探家,他们那支部队专列明天上午到。吃晚饭时有人通知:父亲部队军列将在后半夜到达,让父亲收拾行李提前到站台等待。夜里一过12点父亲就带上行李到指定站台等候,军列刚过一点时提前到达。从车上下来二团董政委和后勤于科长,他们二位说蓝会计你就跟着我们一起走吧,师部那趟车估计明天也就是今天中午才能到。父亲跟着他们上了一节客车车厢,车厢里人很多没地方坐董政委让他坐在一个装子弹箱子上。

于科长说这节车厢里是团部人员和刚给派来的电台和电话班,还有一个医院和从驻地突击参军的医生护士。虽然人多没座位,客车比战士们闷罐车厢好,你带的大包是什么东西?听完父亲回答董政委说待会儿你拿出点来给大家尝尝,父亲回答给你们二斤糖和两瓶酒。军列要换机车停留15分钟,车上大部分人都下车到站台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供应站在站台上给战士们供应开水和一些食品。站台上电铃响起后大家赶紧上车,列车开动后于科长说蓝会计要给大家发糖和酒。车厢里超过100人,二斤糖和玫瑰饼一下子就分光了。车厢里只有父亲一个北京人,其他人都没吃过红虾酥糖,吃完后大家反应都不错。董政委说酒明天中午再喝,你深色这是什么酒?旁边有个人山东人说是红葡萄酒,我们山东有这种酒,你这是什么牌子酒?父亲回答说是上义牌,这是教堂法国神父开办酒厂,当然现在被**接管了。在车上父亲继续开课,教几位文化水平不高干部如何看地图,什么叫地图比例。根据上级发下来材料和报纸上刊登内容,讲解什么是喷气式飞机,苏联米格15和美国F86、F84、B29都是什么用途飞机。部队到朝鲜前线下车后立即开赴战场,董政委让父亲先在后边组织修路和装卸弹药物资。前线附近村镇全被美军摧毁一片废墟,白天美军飞机不断轰炸只能隐蔽夜间行动。

两天后师部全体到达父亲归队,8斤红虾酥糖拿出来分给大家,酒先拿出两瓶大家分了,另外两瓶部队向南越过三八线后举行庆功宴时给大家分了。后勤部白天隐藏在坑道里,天一黑就出去修路迎接送货汽车,卸车后父亲多次带人背着弹药箱和食品送往前线,送伤员后撤,也曾经拆卸美国飞机扔下定时**和未爆炸**。供给部也有伤亡,但比前线要少得多。一次夜里向前线送弹药和食物时,美国飞机在头顶投下照明弹,另一架美国飞机随即俯冲投弹扫射。史科长不幸被子弹击中受重伤,父亲放下箱子赶紧背起史科长把他送到后方卫生科。史科长立即被送回国内做手术,出院后留下残疾转业回原籍工作,上级从国内调来一位南科长接替。南科长是朝鲜族人到这里语言不成问题,与当地民众和朝鲜人民军打交道都由他出面。后来听别人说南科长原在县**任职,参加过抗联所以他一参军就是营级干部。部队先向南进攻然后又向后退,6月份前线战斗暂时减少,但美军飞机对后方道路和路上汽车轰炸没有减少,后勤部门每天都有伤亡。很快父亲被调到二团在于科长手下负责全团弹药和其他物资发放,一有时间就帮一些文化水平不高官兵写家信,附带收发信件,帮胡团长董政委写各类报告。收到母亲来信知道她二次怀孕父亲非常高兴,马上写信回家要她保胎把第二个孩子顺利生下来。

战斗最激烈时父亲也上过前线,当过机枪手,给无后坐力炮装填炮弹。他说无后坐力炮可以击穿M4,M24轻型坦克,但无法击穿M26和它的改进型M46坦克。部队在朝鲜作战一年多,1952年7月轮换回国。父亲调到军部财务科当会计,头一个任务是清理搬到新驻地后部队财务家底,为建设新营房和军官家属宿舍做准备,然后是为由供给制改薪金制,编制工资和津贴发放清单上报军区后勤部。第一次发工资父亲定为排级,拿到钱之后父亲把其中一半寄给母亲,做他们母子三人生活费。1955年初父亲从部队复员回来。村里成立合作社,蓝家土地交给合作社,父亲高中文化算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年轻人当上会计。1956年6月蓝生出生,父亲1957年2月到乡**当会计,成立人民公社后父亲继续当会计,1965年春天四清(农村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说他经手账目有问题,让父亲回村当农民。9月经县财政局派人来查账证明父亲经手账目没有问题,给父亲恢复名誉,调县财政局让他接替该退休房会计工作。父亲说房会计1928年毕业于一所会计学校,先在市区一家工厂当会计,后到**机关工作当过科长。1949年2月被免职,1951年底因为他老婆娘家在县城,他被调到县**财务科(后来才改叫县财政局)。

一次开会时遇上县武装部老葛,蓝生叫他葛叔叔。老葛也是本县人和父亲同时参军,父亲到供给部以后他跟着去领东西见面相识成了朋友。1950年初老葛曾找父亲帮他补习文化,通过文化考核后老葛被送到武汉学习8个月,回来后到师部无线电台工作。他和父亲一起去朝鲜前线,后来他说要不是在电台工作,恐怕很难从朝鲜回来。1964年他在政治学院进修学习毕业后,自己申请回乡到县武装部工作。1968年4月老葛调到市区卫戍区司令部上班,1973年调到军区通讯总站,1991年在北京军区办理离休手续。1971年底老葛帮蓝生哥哥参军,当时父亲感觉去二炮(今天火箭军)能学技术,没想到后来二炮不在裁军范围内。1974年哥哥上军校,1978年毕业后分配到驻西南二炮一个旅。1998年哥哥以上校军衔调到北京机关,嫂子柳呈燕带着侄女新虹来北京。一开始住在家里老房子里,新虹在附近上小学。2000年哥哥在清河军营分了房子,他们一家搬走。2002年哥哥在北医三院附近买个二手三居室,他一家还住在清河,那个房子用于出租。2008年侄女新虹结婚,把那个三居室收回装修后小两口住在里面,哥嫂还住在清河军营里。

1965年姐姐初中毕业考上市区一所部队卫生学校,穿上军装父母都非常高兴,后来姐姐说考这所学校也是为给父母省点学费钱。姐姐1969年毕业分配到市郊一家部队医院当护士,1973年7月和一位部队军官楚松江结婚。这位姐夫他爹也是军人,1955年授上校军衔后晋升大校军衔。他家原住在公主坟西边部队大院里,1966年从八一中学高中毕业年底参军。1968年秋天楚家离开北京搬到西宁,1972年底她公公又调回北京,搬到另一个部队大院里。结婚时姐夫正在军校学习,利用学校放暑假时间结婚。婚宴在部队大院食堂举办,蓝生跟着父母一起头一回走进部队大院,到姐夫家7间一套房子里看了看,乘部队一辆灰色华沙回家,这也是蓝生第一次乘小轿车。结婚第二天早饭后姐姐跟着姐夫和公婆,乘部队一辆蓝色伏尔加轿车,回河北玉田县姐夫老家去见楚家还在村里和县城那些亲戚,中午在县城一家饭庄请楚家亲戚吃饭。在村里住了两天第三天早饭后姐姐和公公一起坐车回北京上班,婆婆和姐夫在村里多住几天。

姐姐说第一次坐小车跑远路,那辆伏尔加清晨上路在京郊公路上时速达到了120公里,她第一次坐跑这么快小车。伏尔加送姐姐去医院上班,然后送她公公回部队大院上班。结婚后姐姐从医院宿舍搬到婆家,距离不远每天骑一辆小轮自行车上班。怀孕后为保胎不敢骑车改坐公交车,偶尔步行回家,1974年5月生个女孩儿,1977年生个男孩儿。1978年姐姐考上军医大学,她说当时拼命复习功课准备考试,军医大学毕业才能在部队医院干到退休。1983年姐姐军医大学毕业回北京到另一家部队医院,第二年考上在职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姐夫197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西北一个部队条件非常艰苦,1981年他考上军事科学院研究生回来上学,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一所军校任教。后来他说要没考上军事科学院研究生肯定要复员脱军装,到军校任教就可以干到退休,而且天津也不远可以每星期回一次家。姐姐公公1985年64岁才离休,1992年婆婆因病去世,三个儿女把他送回老家一个公墓。以后姐姐家搬进北四环边上一个干休所,用儿子名字在离干休所不远小区里买了一个新房三居室给儿子结婚用,当时每平米还不到5000元。后来哥哥姐姐都说没想到房价飞涨,比买房时涨价超过10倍。

1956年蓝生出生时正赶上农村好时候,农业生产逐年增长,虽然父母都是农民但家里有爷爷退休金,第二年父亲到乡**上班也有了工资。当时他家门窗上刷了油漆,全家人都有皮鞋和毛料衣服,家里有缝纫机和自行车、收音机、台灯。母亲在村里干农活,爷爷负责自留地奶奶在家做饭照顾三个小孩儿,有时候爷爷在家里给别人家孩子补习功课。***对这个村影响不大,粮食没有减产自留地蔬菜也够家里人吃。1963年9月蓝生开始在村里上小学,当时村里小学有300多位学生。一年级两个班每班30多位学生。蓝生分在二班班主任姓赛家住县城,骑一辆几乎看不出油漆颜色破旧自行车来学校。赛老师年龄较大有不少白头发,教他们这个班两年,三年级时才换成苗老师一位年轻女老师。每天放学回家由爷爷管着不许出去乱跑,一定要先把功课做完,而且爷爷要经常进行检查,所以从一到三年级蓝生一直是班里好学生。1966年暑假前学校停课,没有举行期末考试学生们就都回家了,哥哥也不用去县城上中学。得知学校停课兄弟二人回家没有学上,爷爷是连声叹气。“你们的姐姐上军校不能回家多少还有点正经事干,你们回家来干什么?都自己说说。”

哥哥说先等一段时间,要是学校还不开学就去生产队干活,蓝生说不知道该干什么。爷爷说你们两个每天上午帮我去收拾自留地,回来看书学习,中午帮奶奶做饭,下午继续看书学习,晚饭后可以出去玩儿。哥哥说有时候还要去学校看看,爷爷说也对要常去看看有没有该咱们去干事情。运动很快扩展到县城,哥哥偶尔骑车回中学一趟去参加运动,父母都告诫他不许动手打人,你和那些城里人家孩子不一样,没有人家那么好条件也没有值得骄傲资本。秋天爷爷带着哥哥各骑一辆自行车,到离家几十里外一座古庙前银杏树林里去拾银杏。到爷爷上班那个小镇附近山上去摘还没有开放野菊花,把那些野菊花装在**袋里运回来。院子里用板凳支起一块床板,把野菊花放在上面晒干冬天冲水喝,也给邻居家送些晒干野菊花。爷爷后来在遗嘱中说退休前他就在小镇山上,当地村民公墓边上选好了地方,并且取得了村干部同意。他曾带着父亲和哥哥到那里去看过,蓝生当时小没去过。从1967年春天起哥哥开始在生产队里干活,蓝生年纪小只在自家自留地里帮爷爷种菜,爷爷每天给他指定学习任务,还让他看家里存的那些旧书。

1967年11月学校重新开学,班主任换成女老师邱成雁。蓝生因为有爷爷监督他学习没落下功课,学习成绩首次在班里成为第一名。邱老师教他们这个班一直到1969年小学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县城二中上学。当时县城有三所中学,二中离家4里地算是最近的,平时都是步行去学校,偶尔骑家里自行车去上学。中学这个班里超过一半是农民家孩子,第一次期末考试蓝生成绩班里第二,农民家孩子里第一名,全年级4个班里第5名。班主任雷老师十分惊讶,特意到家里来家访一次。事后他对蓝生说虽然你妈是农民住在村里,可你爷爷是退休教师,你爸是机关干部,你不能算是完全的农家子弟。不过你有这样好成绩也值得祝贺,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1970年秋天爷爷在睡梦中去世,那天蓝生上学晚到两个小时。早晨奶奶发现爷爷已经走了以后在屋门外喊父母赶紧过来,蓝生到后院爷爷奶奶房间时,母亲已经把奶奶送到前院。父亲和哥哥正在给爷爷穿事先准备好的毛料衣服,爷爷嘴张着还没有合上,父亲说快去请西院你大哥他们来帮下忙。蓝生赶紧跑到西院近亲大爷家,他们也还没吃早饭。听蓝生说明情况,这家大哥二哥一起过来。母亲站在房门口让他们去东房南边一间屋里,把事先准备好上面有黄字水泥棺材盖子打开。

蓝生跟着他们一起进去,屋子里地上并排放着两口水泥棺材,上面都刷了黑漆。爷爷那个两头有一个黄色油漆符号,奶奶那个是粉红色。蓝生搞不懂那是个什么字,爷爷说以后你就明白了。村里还有几户买了水泥棺材预备给老人用,有两家就摆在院子里,爷爷说那样很不好。当初刚有水泥棺材时爷爷很高兴,说这东西埋在地下能长期不烂,就让父亲去县城买回两个存在屋子里。买回来后奶奶嫌水泥棺材外观不好看,让父亲带着哥哥给刷上黑漆。这回蓝生跟着两位堂兄把棺材盖子抬下来放到一边,回到院子里邻居大爷大妈已经来到院子里。蓝生带他们到后院房间内,父亲把盖在爷爷脸上床单打开让他们看一下,然后用床单把爷爷包起来,父亲和哥哥把爷爷抬出去。大爷让蓝生把爷爷用的被褥卷起来拿过去,褥子铺在棺材里,把爷爷放进去盖上被子盖上棺材盖子。父亲让蓝生去院子里墙角搬几块砖在院子里摆好,父子三人和大爷家父子三人一起,把这个重量很大水泥棺材抬到院子里,四角垫上砖头放好。父亲对大爷家人来帮忙表示感谢,从厨房拿来一瓶竹叶青酒给他们。院子里收拾好大爷家父子三人离开,大妈先留下帮着照看奶奶。

父亲让蓝生晚一会儿去上学,蓝家亲属和邻居等会儿会前来吊唁让他帮忙接待。很快家族里几位长辈带着孩子们前来吊唁,队干部也来了。接待完最早几批客人,父亲看下表说赶紧吃饭,饭后你带上钱骑车去县城邮电局,给你姑姑发个电报,给你大爷打电话让他们回来一趟。吃完早饭继续接待半个小时客人,蓝生背上书包拿着父亲给的地址和电话号码骑车去县城。发电报很容易填好电报内容交完钱就行,给大爷打电话比较麻烦。那个时候县城到市区属于长途电话很难接通,等了很长时间才把电话打通。接电话那个人说蓝老师正在上课,蓝生说您帮忙记一下我名字,等下课时告诉他我爷爷没了,让他赶紧回来办理后事。打完电话蓝生去学校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大爷大妈带着大姐二姐来了,还来了一位叫他三叔蓝家远亲。大妈说是这位远亲叔叔开一辆米黄色华沙送他们回来,他们家大哥在外地出差回不来。

晚饭由大姐二姐帮母亲来做,吃过晚饭大爷家人离开,蓝生跟着父母送到村外,看他们上了那辆华沙小轿车开走。哥哥问到他家要多长时间?父亲回答两个多小时,你们姑姑来电报明天坐飞机回来。要科长才有资格坐飞机,她当过小学校长,区教育局副局长也够资格了。蓝生问姑父回来吗?“回不来,他被送到矿山干活接受监督改造。本应下放农村可是工地需要翻译和技术指导,他把工地活干完又让他回矿山去干活。”第二天下午姑姑到家,还带来她家日本尼康单反相机,给大家照相留念。让她看过爷爷遗容后才把棺材盖子用水泥封好,等水泥稍干后抹上黑漆。送葬那天上午还是那辆华沙把大爷家人送过来,父亲还花钱租来两辆卡车,父亲和大爷等人把水泥棺材抬到一辆跃进卡车上,蓝生跟着哥哥姐姐也上了这辆车,让姑姑去坐华沙。其他人上了一辆灰色带帆布车棚小伊发卡车(1950年代原东德产品)。车到小镇沿着一条土路开到山坡一块空地上,村里几位爷爷教过学生也来参加葬礼,并且已经帮忙把坑挖好。水泥棺材放下去蓝生参加埋土很快葬礼结束,天上下起小雨。父亲给前来送老师那几位爷爷学生,男学生每人一瓶白酒,女学生送他们雪花膏和洗发膏以表示感谢。他说墓碑和下面基座已经去定作,等做好后再来安放。

葬礼结束大家上车回村,姐姐跟车回县城去坐火车回部队。中午由母亲和大妈大姐做饭,请亲友们在院子里吃饭。吃完饭大爷大妈坐华沙回城,姑姑留下给奶奶作伴住几天。吃晚饭时奶奶说要搁过去应该去请隆庆寺和尚来念经超度,如今庙成了居民院也没了和尚。蓝生问什么是超度?奶奶回答就是超越生死,让逝者不会落入地狱和苦海。姑姑说地狱和苦海并不存在,明天她骑自行车出去,和嫁到附近村里姐妹们见一面,十多年没回来过十分想念。奶奶说去吧,你和那几个姐妹小时候在一起关系都不错。晚上姑姑仔细询问了兄弟二人学习和在生产队干活情况,要求蓝生一定要努力学习,效仿蓝家先人中那些成功者,不说光耀门庭至少要衣食无忧。姑姑在家住了5天,由父亲花钱租来一辆灰色胜利20(苏联造小轿车)送她去北京火车站,坐火车回兰州。过了两个星期父亲又租了那辆跃进卡车,拉上家里人和一些亲友,先去离家30里外一个小村取做好墓碑和基座,然后去墓地挖坑把灰色石头墓碑立起来,基座周围填上碎石用水泥抹好。事情结束父亲拿出一个小铜香炉在里面燃起一把香,等香烧完把香炉用水冲一下装进一个麻袋里,大家上车回家。

过了几天晚上邻居莫二叔来串门时问父亲,你爹为什么选那么远一个地方?“我爹在那个村教书几十年一直到退休,他早就选好身后放那个镇山上公墓,并且经公社和大队同意定好地方。他说那地方风水好,你放在这平地以后公社为扩大耕地面积肯定要把祖坟全平了。”“可不嘛,咱村祖坟已经为扩大耕地平了一部分,你爹看的还真长远。”爷爷走后奶奶有几天很少出门也不说话,半个月后恢复正常。她说人都有最后一天,佛门并不讲究长生不老,就像我过去送走公婆和自己爹娘,送走蓝家各位长辈一样。一定把自己日子过好,不给儿女找麻烦。天冷后奶奶说想换个地方,父亲写信和大爷商量后委托县**司机老裴,进城送领导开会时顺便把奶奶送到大爷家。年底前大爷来信说奶奶准备在他家长住,暂时不回村里。1971年春节大年初一早饭后父亲带全家进城给奶奶和大爷一家拜年,先走到县城长途汽车站,乘长途汽车进城再上无轨电车,又换一次公共汽车到大爷家住的白芝麻胡同附近下车。走进胡同时蓝生特意仔细看了看胡同口路牌和那些四合院大门上门牌,他第一次记住了大爷家具体位置。

走到那个院子门前父亲走上台阶去按门铃,很快大哥打开大门从里面出来。“叔叔婶你们来了快请进。”到北屋里奶奶见到小儿子一家很高兴,挨个问你们在家里都干些什么?要蓝生好好学习将来最好能有个正式工作。大爷仔细问了问蓝生学校情况,他说不管外边情况如何都要努力学习,没文化将来不会有好结果。咱们和有背景有特殊才能那些人不一样,不自己努力奋斗啥都得不到。中午由大妈带着两个姐姐做饭,吃午饭时大爷拿出一瓶白兰地一瓶樱桃酒让大家都喝一点。蓝生在村里只喝过白酒头一次喝这两种酒,一样一小杯喝下去感觉脸有点发热不难喝。饭后姐姐离开回部队医院,大哥带着蓝生在胡同里走走,到外面大街上看看,他说市区大批人离开现在商店里比过去明显减少。回到大爷家父母已经在南屋上床休息,蓝生躺一会儿睡不着,起来后一家四口去一个过节不休息澡堂洗澡,父亲顺便理发刮脸。从澡堂出来一家四口先去一家规模不大商场,父亲看柜台上摆着女式皮靴就给母亲买了一双。“我穿着合适吗?会不会在村里太显眼。”“穿双皮鞋有啥不合适,男皮鞋没有,要有我们三个也应该每人买一双,就先每人买一双布鞋然后去买布买牛奶糖和糕点,明天好去你家拜年。”

买完东西回到大爷家里由母亲和哥哥去帮忙做饭,大爷让蓝生去他房间里读书。晚饭后到北屋看一个小时电视,当时市场上看不到电视机,大爷家这台上海牌电视机是在1965年底买的。电视节目开始前先出现一堵墙,上面挂着一块电钟(过去使用220V电源一种挂钟),到7点后节目开始。蓝生看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去看书,9点多洗漱后去南屋睡觉。初二在大爷家吃过早饭不到7点出来坐公共汽车,换一次车到长途车站。车到县城后下车加快脚步赶回家,父亲骑一辆车带着母亲,哥哥骑一辆车带着蓝生,带上买的礼物去姥姥家。姥姥家在相距16里一个公社所在地,她家是前后院一共9间房子。姥爷十几岁时由家族近亲资助到市区上药学讲习所,这所学校后来改叫卫生学校属于中专。姥爷说当时农村学校条件太差,以他学过那点东西根本考不上大学,家里也负担不起学费。毕业回村后姥爷一边种地同时行医,拜师学习中医。1952年进乡卫生所,以后卫生所改成卫生院,不过家里其他人都还是农民。姥爷1960年退休有退休金成了家里一宝,两个舅舅家有两个表哥一个表姐考上中专进城上学,各项费用都由姥爷退休金里出。

进姥姥家门脱下大衣后母亲说姐姐过节值班没时间,等春天她自己过来看你们。把带来礼物放到桌子上之后,姥爷拿起听诊器说你们四个都过来我给你们检查一下,检查之后他说母亲肺有问题需要吃药,父亲身体不错,你们两个小孩要注意保护好眼睛,争取不用戴近视眼镜。母亲和哥哥去帮忙做饭之后,姥爷让蓝生坐在他旁边,问他过去一年都读过哪些书,在学校里成绩如何,与同学们都如何相处。听完回答他说你应该都几本古医书,学学医古文。“我从没想过要去当医生。”“是个问题呀,你两个舅舅都没出去上学,但是都跟我学习过也去山上采药。只有你二姨考进我上的那所中专,现在在市区一家大医院上班。你表哥表姐和你姐上的也是中专,我就希望晚辈里能有人考上大学为家门增光。”快到中午时二姨一家5口也来了,中午三家在一起吃饭,喝下三瓶红葡萄酒一瓶西凤酒。饭后蓝生跟着母亲去厨房收拾刷碗,休息一会儿一家四口出门去村里姥爷家三户近亲家里去拜年,每家送一瓶竹叶青酒,一斤牛奶糖一斤红虾酥糖。他们都提了很多问题,还要父亲帮他们办事,父亲回答我不是科长处长无法满足你们要求,你们家里孩子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去才是正路。回到姥爷家母亲去和二姨聊天,吃过晚饭一家四口骑车回家,二姨一家住一宿明天回城里。

1971年暑假前期末考试蓝生排名全年级第五名,暑假期间大部分时间在家里做饭收拾自留地,有时候去地里帮母亲干活。秋季开学后9月13号发生一件影响深远大事,当时严格保密报纸上一个字都没提。大爷估计是从身居高位学生家长那里得到消息,19号给父亲来信通报了这件事,还叮嘱他在报纸没有公开前一定保密。蓝生看过这封信之后感觉有些难以理解,父亲说你记住严格保密不许外传就行。底哥哥参军后,平时家里只有蓝生在家,有时候姐姐回家来看父母和奶奶。1972年7月蓝生初中毕业回村干活,

婚后生活合同制婚姻蓝生应聘去发挥余热蓝生从村里招工进厂当工人婚姻合同到期登记结婚合同制婚姻先祖从江南搬到北京疫情前后去浙江海宁买房婚后生活罗氏来北京照看孙子艺林婚后生活蓝生应聘去发挥余热蓝生应聘去发挥余热去浙江海宁买房蓝生的大爷和姑姑罗氏来北京照看孙子艺林拆迁上楼前妻老简去世拆迁上楼前妻老简去世蓝生应聘去发挥余热先祖从江南搬到北京从工厂退休合同制婚姻爷爷的哥哥一家婚后生活蓝生从村里招工进厂当工人合同制婚姻去浙江海宁买房蓝生的大爷和姑姑爷爷的哥哥一家蓝生的大爷和姑姑父亲的经历婚姻合同到期登记结婚蓝生从村里招工进厂当工人合同制婚姻婚姻合同到期登记结婚先祖从江南搬到北京罗氏来北京照看孙子艺林疫情前后蓝生从村里招工进厂当工人罗氏来北京照看孙子艺林爷爷的哥哥一家爷爷的哥哥一家婚姻合同到期登记结婚婚姻合同到期登记结婚婚后生活蓝生从村里招工进厂当工人爷爷的哥哥一家婚姻合同到期登记结婚蓝生从村里招工进厂当工人父亲的经历去浙江海宁买房蓝生应聘去发挥余热父亲的经历蓝生应聘去发挥余热父亲的经历先祖从江南搬到北京爷爷的哥哥一家拆迁上楼前妻老简去世婚姻合同到期登记结婚蓝生应聘去发挥余热蓝生的大爷和姑姑合同制婚姻蓝生的大爷和姑姑婚后生活蓝生的大爷和姑姑拆迁上楼前妻老简去世合同制婚姻蓝生从村里招工进厂当工人爷爷的哥哥一家蓝生的大爷和姑姑先祖从江南搬到北京父亲的经历去浙江海宁买房去浙江海宁买房蓝生应聘去发挥余热父亲的经历婚后生活父亲的经历婚后生活爷爷的哥哥一家拆迁上楼前妻老简去世罗氏来北京照看孙子艺林婚姻合同到期登记结婚婚后生活先祖从江南搬到北京疫情前后蓝生的大爷和姑姑从工厂退休蓝生从村里招工进厂当工人蓝生的大爷和姑姑婚后生活先祖从江南搬到北京去浙江海宁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