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练兵为强

第27章 练兵为强

“……”

羽林左卫衙门内,当听到武官的自报家门,朱高煦愣了一下。

“燕嫡次子朱高煦,见过盛指挥使。”

朱高煦在短暂的错愕后回过神来,作揖回礼的同时,也不免仔细打量起了对方。

盛庸这个人是典型的江南人,身材不算高大,但也有五尺四寸(173)左右。

他宽脸阔鼻,浓眉长目,长相不算出众,但也有几分威严。

朱高煦如果没有记错,盛庸的战绩虽然没有像《明史》吹嘘的一样在济南、东昌两次击败朱棣,但他在夹河之战斩杀燕军大将谭渊,使得燕军一度不利确实是真的。

而且盛庸让朱高煦最记住他的,是他善于练兵。

他的训练的步兵被燕军骑兵贯穿数次而阵脚不乱,这对于古代军队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朱高煦倒是没能想到,自己居然会在盛庸手下任职。

另外让他更没想到的是,盛庸居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不奇怪,眼下还是洪武二十七年,距离盛庸登上史书还有四年的时间。

四年时间,足够一个能力出众的人往上爬几阶了。

盛庸没有朱高煦那么重的好奇心,他在朱高煦回礼后便拿出一块铜牌递出。

“这是羽林左卫甲字千户戌字百户的腰牌,日后便由殿下节制统帅。”

谈话间,盛庸也交代道:

“如今戌、丙、庚、辛等四字百户共同负责颖国公府和宋国公府的护卫,四百户轮流班值,殿下的住所也被安排在了两座国公府附近,这是钥匙……”

盛庸递出钥匙,朱高煦接过的同时,心里也不免升起了一丝微妙的感觉。

“老朱让我去看守颖国公和宋国公这两个国公府?”

听到这个消息,朱高煦第一反应就是激动,随后便是怀疑。

他激动在于颖国公傅友德和宋国公冯胜二人无疑是如今大明朝最能打仗的二人,自己如果能借机从他们身上讨教些本领,那恐怕会有益于自己的成长。

但这样的激动过后,剩下的便只是怀疑。

朱高煦很清楚,朱元璋不会无缘无故的安排一件事,而让郡王做百户去看守颖国公和宋国公,这显然有别的目的。

联想到自己的激动,朱高煦不免会想到朱元璋这么安排的意思,是不是想让自己从傅友德和冯胜身上学些什么。

只是,他一想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瞬间又觉得这样的事情似乎不可能。

因此,眼下的他脑中思绪万千,却又无法确定。

“殿下,今日你第一天报到,便先放你一天假期,明日请于辰时抵达颖国公府,率部班值。”

“具体的班值事宜,去到国公府后,会有试百户转告的。”

“班值甲胄,以及陛下赏赐丝绢,均已放到了住所。”

“在下还有军务在身,便不陪殿下前往住所了,门口的兵卒会陪殿下前往的。”

盛庸公事公办的交代完所有事情,不留给朱高煦一点套近乎的机会便作揖回礼,紧接着转身离去。

瞧着他的背影,朱高煦算是明白年过三旬的他为什么只是一个卫指挥使了。

“殿下,盛指挥使的脾气是这样,您别往心里去。” 带朱高煦进来的兵卒打着圆场,不过朱高煦却笑着摇了摇头:

“无碍,先带我去住所吧。”

“是!”见朱高煦没有记仇,这名兵卒不免松了一口气,紧接着自告奋勇的带着朱高煦前往住所。

他让人寻来了一辆驴车,并在走出衙门后让朱高煦三人乘坐,自家牵着驴车往住所赶去。

羽林左卫在紫禁城的东北角,而宋国公府和颖国公府在紫禁城南面的长安街。

按照正常来说,羽林卫兵卒的住所肯定会在羽林卫驻地附近,但为了照顾朱高煦,都督府给他安排的住所在府军前卫附近。

因此,他们乘着驴车走东皇城根街一路南下,转入崇礼街后,又绕了一下进入西长安街。

这一路上,朱高煦并没有见到太多人,或许是因为到了上朝的时候,贩夫走卒都远离了东城区,转而向西城区做生意去了。

路上,朱高煦能见到的就是负责巡逻的上直十二卫各卫兵马,以及行色匆匆的一些官员。

这些官员大多都是八九品,鲜有七品以上者能在这个时间来往街道上。

看了一会儿,朱高煦便不再关注,转而和牵驴步行的兵卒交谈起来。

“我瞧那羽林左卫都是街巷,难不成不用操练?”

朱高煦借着递水囊的举动和兵卒交谈,兵卒受宠若惊的接过水囊后便如实禀告道:

“回殿下,各卫兵马驻扎的地方并不全是兵卒及其家眷休息的院落,还有隐藏在深处的小校场。”

“小校场进深三百步,左右四百步,屯放月粮和火药、甲片,又圈养军马。”

兵卒回答的全面,朱高煦见状也不着急询问,而是等他喝完了一口水后才继续打探:

“我在大教场时,殿前豹韬卫和河州卫均是三日一练,十日一操,上直十二卫有什么区别吗?”

见朱高煦感兴趣,加之距离住所尚远,兵卒也如实回答:

“回殿下,没甚变化,上直十二卫的规矩和殿前两卫兵马皆一样,均是三日一练,十天一操,平日里不用班值巡逻的兵卒就在家中,亦或者小校场保养盔甲和武器,自行习练武艺便可。

说到这里,兵卒顿了顿,不由小了些声音道:“不过羽林左卫的规矩较为严格,盛指挥使要求我等隔日一练,七日一操。”

“这么严格?”听到兵卒的话,坐在车上的杨展和王瑄倒吸了一口凉气,毕竟地方卫所都是五日一练,半月一操。

“正是因为如此,军中兄弟不少皆有怨言,毕竟我等已经没了上战场的机会。”兵卒叹了口气。

瞧着他的模样,朱高煦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盛庸所部能被燕军骑兵贯穿本阵数次而军阵不崩了。

在古代,三五日一练,十天半月一操便已经算得上精锐了。

整个明代能做到隔日一练的只有戚继光,但戚继光也是给足了军饷才能让兵卒心甘情愿操练的。

明初上直待遇虽好,但也不过比其它卫所多领了一些杂物罢了,这样的练兵发放很难不激起兵卒们的怨气。

不过,倒是这兵卒的怨气给朱高煦上了一课。

“看样子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想让马儿跑,都得让马儿先吃饱。”

“日后我若练兵,不说银钱跟上,最少得让兵卒全家落得实惠,心甘情愿卖命才行,不然怕是不等靖难,便被朱允炆利诱投降了。”

朱高煦忍不住笑了出来,而这时他们也抵达了府军前卫的驻地。

(本章完)

238.第238章 破阵胡儿262.第262章 京师震动141.第141章 大破其贼第352章 永乐大阅兵187.第187章 螳螂捕蝉第104章 归北不远第83章 擅寡而长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278.第278章 年号永乐第439章 祖传画饼第455章 人在囧途141.第141章 大破其贼第507章 乱云飞渡196.第196章 穷兵黩武第62章 老丈难当156.第156章 兵临城下第22章 《削藩论》第56章 陈年往事第39章 敲山震虎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411章 喜上加喜第445章 解缙案288.第288章 永乐元年第370章 父子合谋第467章 朝鲜特供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463章 永乐十七年第451章 繁花似锦175.第175章 睚眦必报第126章 百里无鸣第61章 校台比试第36章 以利诱之第133章 让利移民第471章 西南事终第549章 形单影只237.第237章 宁王归心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398章 大发战争财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514章 南杨北王241.第241章 历史变动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224.第224章 靖难之役174.第174章 天子收网第519章 长治久安第115章 剑老无芒第443章 未雨绸缪299.第299章 南征北讨第444章 天家无情第44章 为天子笔第84章 帝王心性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236.第236章 演员陈亨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62章 老丈难当第129章 百废待兴279.第279章 永乐新政270.第270章 兵临城下245.第245章 真定之战第489章 仓攒吏250.第250章 瑞雪兆丰年第44章 为天子笔第523章 岁朝兆佳第26章 羽林左卫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第21章 权力游戏第402章 瓮捉野猪第2章 大教场第524章 以一持万280.第280章 安抚诸将第18章 小子野望281.第281章 螳臂当车者第476章 大明银行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第343章141.第141章 大破其贼第340章 青藏驿道第57章 入宫觐见165.第165章 偷梁换柱第475章 父债子还第99章 闭门思过第480章 携老扶幼第66章 宫中密谈第444章 天家无情第51章 孜孜不倦225.第225章 风起云涌第483章 恩赏难为152.第152章 姻缘自天降第374章 好事不断第385章 试点江南第549章 形单影只第27章 练兵为强第453章 棒鸡倭狗第431章 硬顶上138.第138章 欲要北征322.第322章 应对自如第536章 岁月催人老第85章 行钞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