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开港招抚

第342章 开港招抚

“他说什么?”

郑和炮击陈祖义麾下武装商船的第三天,当一道惊讶的声音响起,一个四十多岁,身穿苏锦圆领袍的汉人表情不可思议的质问着面前跪着的商船掌事。

他坐在一座中式建筑的会厅中堂内,左右各自坐着二十余名身穿各类绸缎圆领袍的汉人。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而在他们之外的中堂前,近一亩前院空地上站着数百名身穿铁札甲的兵卒。

这群兵卒身材健壮,腰别长刀,手执长枪,所有人脸上都有着一股戾气,就好像下一刻就会拔刀杀人。

他们脚下的前院空地由青砖铺设,所处的这个府邸说是宫殿太寒酸,说是府邸又太大。

真的要说,那就好像是一个富户的府邸,只不过各类规制都被扩大了数倍。

就好像正常一丈的院墙在这里足有两丈高,一丈厚,活脱脱是一个缩小版的城池。

府邸内的所有屋舍也是普通四合院房屋的等比例放大,说好听点是简朴,说难听点就是放大版的民屋。

忽的,收敛笑容的陈祖义主动开口,这让众多头领都察觉到了这一事情的严重性。

梁道明安抚着自己麾下的汉人、马来人军队,与军队们静静等待着那三艘沙船的靠近。

当他们与巨港守军距离不足五十步的时候,文官才抬手作揖:“在下大明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谭胜受,广东南海县人,今日奉大明皇帝陛下旨意前来招抚巨港华侨梁道明,同时赦免出广东渡海百姓,准许其日后可往来海上,回家探亲。”

很快,三艘沙船抵停靠在了拥挤的港内,船上走下一名穿着文官常服的文臣和五六十名披甲执锐的明军将士。

“这是朝廷的船,所有人都不要轻举妄动,等他们的沙船靠岸,问清楚他们什么来意再说。”

如果朝廷真的要抓他梁道明,那大可以直接派兵镇压,毕竟他们偷渡南洋是重罪。

那文官手里拿着一份东宫的教令,带着五六十名兵卒就向着巨港城区走来。

“他们有多少兵马和战船?”一名头领询问,掌事听后脑中也浮现出了那支庞大的舰队。

巨港作为马六甲通往爪哇航道的几座主要城池,来往经过这里的各国商人很多,因此港口修建的也足够大。

此时此刻,梁道明身旁的左右两名武将纷纷开口,梁道明却摇摇头:“我觉得朝廷不会对我怎么样,北边的事情你们又不是没有听说。”

有些头领并不相信,可王邱闻言却着急的快哭了出来:“是真的,如果你们不信可以找弟兄们问问,他们隔着二三里就用火炮打我们,一眨眼的功夫我们的船就被打得散架了,当场被打死了一半以上的人!”

尽管只有三艘船只停泊近海,但那庞大的船体还是引起了整个巨港港口的恐慌。

“国主,让我去交涉吧。”

可就是这样的地方,却是此刻南洋海贼王陈祖义的住所,南洋上万海盗的权力中心。

跪在中堂内,掌事哆哆嗦嗦的把话给交代了,左右的二十余名头领闻言纷纷痛骂,反倒是坐在主位的陈祖义轻蔑笑道:“要围剿我?”

在他们紧张的注视中,一名身穿中式扎甲,身材并不算高的阔面狮鼻男子率领数百名身穿扎甲的军队赶来。

他们兴许觉得自己是最忙碌的,可此时此刻,整个南洋最为忙碌的不是他们,而是距离他们二百余里以外的巨港城。

“发消息,召集所有船。”

“他们的船太多了,打出的石弹威力奇大,足有数千枚,战船太多以至于整片海都是,密密麻麻的像是一块移动的大岛。”

“不知道,他们的战船起码三千料以上,光是甲板上的火炮就不下二十门,每一艘船起码四五百人。”

见到这个男人出现,所有人似乎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样,而这个身材不高的阔脸狮鼻男便是新三佛齐王国的国王梁道明。

正因如此,他们十分担心自己偷下南洋的事情会被论处。

很快,整座城池就忙碌了起来,许多信鸽被放飞,还有的则是驾驶船只出海,准备去通知海上的弟兄。

“铛铛”作响的钟声让整个巨港变得慌乱,海岸上的数十座投石机准备就绪,同时上千名身披铁甲的男丁与数千名手持兵器的男丁也紧张的躲在街巷中准备备敌。

谭胜受的话一经开口,巨港城区内的汉人兵卒面面相觑,激动之余又带着些狐疑。

兴许是看到了他脸上的老实,原本还在叫骂的头领们纷纷闭上了嘴,就连先前轻蔑的陈祖义也收敛了笑容,略皱眉头。

“放他娘的屁!”

“他们说……朝廷下了旨意,国主要么接受招抚,要么就地剿灭……”

同为南洋海商,作为守护巨港的“新三佛齐国王”,梁道明早早就得知了朝廷的舰队正在南下的消息。

“这……”两名臣子闻言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来劝阻。

原本梁道明等人也觉得是夸大,可随着郑和他们逐渐南下,接触的国家越来越多,接触的外国商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地他们觉得下西洋舰队即便没有那群商贾吹嘘的数万,也不会少于万余兵马。

这掌事的性格他清楚,因此对于明军舰队的规模,他现在也有些吃不准了。

下西洋的事情从去年开始就被传的热火朝天,尤其是在大明平灭安南胡氏父子后,南洋诸国更是在本国商贾的消息流通中得知了下西洋舰队的规模。

在他们的注视下,三艘船只上放下了三艘小沙船,并向着巨港的港口泛舟而来。

“王邱,你是不是夸大了!”

“国主!”

如果朝廷的战船愿意,那完全可以进入港内停泊,现在派出三艘沙船,显然是有别的意图。

掌事没有添油加醋,而是实事求是的交代了明军舰队的规模。

就在同一天的正午,高悬大明旌旗的一艘宝船、两艘马船南下,并抵达了巨港港口近海。

他们之所以对朝廷船队的到来如此警惕,主要原因在于自从海军都督府设立,大明海军为了杜绝倭寇,几乎将大明近海拦截,这样的做法使得巨港内汉人的许多亲人无法南下,他们也不敢北归。

他的话说的真实切急切,那份急切都被众人看在了眼里,让众人心里止不住的犯嘀咕。

“我带一百兄弟去,你们两个留下。”

梁道明说完就行动,起身示意身边的兵卒跟着自己走出城区,出现在了谭胜受等人的视野中。

谭胜受见状也没有趾高气扬的站在原地等待,而是笑着走上前去,用家乡话与梁道明交流道:“你我皆出身南海县,也算是同乡,正因如此我才主动请缨来见你。”

“谭大人言重了。”梁道明也没想到,他曾经一个南海县的小商贩能做到今天这种程度,更想不到自己居然能和朝廷的官员平起平坐的交谈。

“坐下谈。”

两个明军兵卒端来了凳子放好,谭胜受便主动开口道请梁道明入座,同时说道:

“朝廷这次下西洋,想来你已经听说了。”

“草民听说了。”虽然已经是国王,但梁道明心里还是对朝廷心怀敬畏。

“这样就好。”谭胜受松了一口气,同时双手将那份东宫的教令递了出去。

“这是东宫太子监国殿下的教令,殿下已经赦免了所有南下南洋的百姓,准许他们回乡,同时也准许他们带家人来南洋居住。”

“不过日后要下南洋,只能乘坐朝廷的官船,另外殿下的意思是准备招抚你,将巨港设为朝廷的旧港宣慰司,日后朝廷南洋海军的驻地。”

谭胜受倒是没有遮掩,只是笑着说出这让所有人紧张的一切,因为他知道自己背后是什么。

不过即便他一直笑脸相迎,那话里的意思还是让跟随梁道明而来的兵卒们面露怒色。

“招抚我?”梁道明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对,努力缓和这气氛,同时打开了那份东宫的教令。

教令上内容很多,主要是讲述了现在南洋的情况,以及未来南洋的情况,还有新三佛齐国的困境,以及朝廷对满者伯夷国的态度。

最后,朱高煦说出了招抚梁道明等人的条件,其中包括了谭胜受所说的赦免,并提及了梁道明等人接受招抚后的待遇。

梁道明将会被授予南洋卫指挥使的实权官职,以及正三品上轻车都尉的散阶。

凭借这一个散阶,他的后人起码十代都有保障。

除此之外,梁道明手中还会有六个千户、五十六个百户、一百一十二个总旗的官职建议权。

虽然说是建议,但只要上面不出现危害过朝廷的人名,那都可以被录用,或者梁道明可以用这些名额来换取一些触犯过其它律法罪犯的赦免。

至于朝廷接收巨港后,巨港上百姓生活的变化,朱高煦也细致的写了出来。

按照山东等地的新政一样,只有商税和田税,并执行十税一的税制。

所有商船不得走私,只能经营对西洋的贸易。

朝廷会在巨港设置官学,具体设置多少,根据巨港有多少人口,多少孩童为主。

此外,两广闽浙等地百姓也可以将自己亲人接到南洋,或者自己选择返乡。

对于他们在巨港的财产,可以处理的就处理,处理不了的就由朝廷接手,等价兑钱。

除了这些,朱高煦还对日后巨港的建设和开荒工作进行详细规划,以书面形式呈现给梁道明。

对于梁道明来说,通过这份教令,他可以感受到那位监国太子殿下对巨港的重视,同时对于这些内容的规划十分佩服。起码就他在位时期,他从来没有精力去改变这些,光是维持当地的军队,抵抗满者伯夷和海盗的入侵就让他心力交瘁了。

他的手下里,只有郑伯和施进卿两个人可堪大用,也正是先前试图阻拦他的那两人。

郑伯他清楚,心里实际上是想衣锦还乡的,至于施进卿则是希望待在巨港,并让巨港发展壮大,野心不浅。

“此事,我需要与城中百姓商量。”

梁道明没有贸然做主,谭胜受闻言也表示理解,但还是提醒道:

“朝廷的舰队明日会抵达巨港,不过我们不会入港,会在海上停泊四天,等待兄台伱的好消息。”

谭胜受的话无形中给了梁道明一丝压力,也让他想到了怎么做施进卿的思想工作。

“我已经为大人安排好住所……”

梁道明说着不存在的安排,谭胜受也知道对方是在客套,因此抬手打断,笑道:“不必了,我先返回船上,待明日舰队抵达后会再上岸询问兄台的。”

谭胜受作揖行礼,而后转身带着数十名兵卒返回沙船,划船返回海上战船。

瞧着他们离开,梁道明也返回了城区,并在命令全军戒严的同时,带着巨港能说的上话的汉人、马来人等官员前往曾经的三佛齐王宫。

他们在城内穿梭,巨港的道路并不算好,基本都是土路,哪里坑坑洼洼就用海上的沙子填充一下,十分简陋。

相较于道路,街道左右两侧的房屋则是文化繁杂,各有不同。

清真、马来、南洋、中式等各种建筑应有尽有,虽然修建面积不同,但这种多种文化碰撞而形成的城镇很有特色,放在东南亚其他地区可以说绝无仅有。

正因如此,三佛齐内部的矛盾也和文化一样丰富。

梁道明与大明官员交谈结束后一言不发的就带着众人往王宫赶回,这让众人心情忐忑。

很快,他们来到了一处石砌的褐色古朴宫城前,他们穿过了那具有马来和部分清真风格的城墙,来到了鲜有中式风格的宫殿之中。

说是宫殿,但面积也不过二三分地,仅够容纳百人站立,如果都要坐下,那甚至只能有五六十人在内。

梁道明坐上了自己的椅子,随后才将手中的大明东宫教令递给了身边的男人。

那男人年纪五十上下,整个人就好像一个地里刨食半辈子,休息不过三五年,身上还有浓厚农民气息的老农民。

他看了看教令,脸上表情有些愕然,随后将教令传给其他人。

众人一个接一个的查看教令内容,直到他们所有人都看完,已经整整一个时辰过去了,效率缓慢。

“国主,您怎么看?”

人群中,先前劝导梁道明的另一个人开口询问,众人纷纷看向他,这让他感受到了他肩头的压力。

“明天朝廷的舰队主力会抵达巨港,不过他们承诺会在海上停泊三日,等待我们的消息。”

“我的意思是,先看看明日的朝廷舰队规模到底如何,然后再判断是要接受招抚还是对抗。”

“想来你们也都看到了,太子殿下对巨港的治理确实很有见解,如果巨港在朝廷手中,肯定会比在我们手中要好,而且满者伯夷也会因为惧怕朝廷而停下对我们的进攻。”

“也就是说,只要朝廷来了,并且能执行教令上的各种条件,那巨港和就近的百姓都能享受太平了。”

“到时候,我们可以前往朝廷任职,余荫后代。”

梁道明话里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尽管他说要等明天看到舰队才做打算,可众人都知道他是偏向于接受招抚的。

这也并不奇怪,能以卫指挥使的身份返回家乡,这对于追求舒坦的人来说,可比在海外当所谓的国主要舒坦多了。

“我赞成!”

“我也是!”

一时间,附和梁道明的人众多,毕竟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元末明初战乱才南下,亦或者因为家境贫苦才南下。

如今可以带着富贵光明正大回乡做官,还能继续在家乡享受富贵,免去自己的罪刑,这样的选择谁都知道怎么选。

汉人想要衣锦还乡,马来人则是想要和平。

他们已经和满者伯夷斗了整整八年,谁都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现在大明的出现,确实是他们所能触及的曙光,而且就大明开出的条件来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马来百姓也难以拒绝。

施进卿看着这一幕,虽然有意反抗,但却不得不点头附和。

目光一直停留在他身上的梁道明见他附和,眼神立马就柔和了起来。

说到底来到南洋讨生活的都不是什么良人,如果施进卿为了一个人的私欲而害得大家错过这个机会,那大家不会介意除掉他。

“既然这样,那就等明日清晨去港口等待,看看朝廷的舰队的规模到底有没有那群商人吹嘘的庞大。”

“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纷纷哈哈大笑,但不是不相信,而是为了事情能敲定而高兴。

整整一夜,这一夜里许多人辗转反侧,有的人睡着了,有的人则是熬了整整一夜。

翌日清晨,在天色还没亮的情况下,许多三佛齐的头领就出现在了靠近港口城区的一些屋舍之中焦急等待。

时间一点点过去,伴随着太阳高悬当空,巨港西北方向的海域也出现了黑点。

“铛铛铛——”

港口的大钟被负责侦查的水兵敲响,所有头领纷纷走出了屋舍,隔着远远地眺望西北方向。

只见西北方向的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渐渐的形成了一条黑线。

“那里就是旧港,看规模不小?”

“对,可以叫旧港,也能叫巨港,不过我们来后就叫旧港了,毕竟还得在北边建设新港城池。”

经历了数月的艰苦行程,眺望着远处的巨港,甲板上的郑和几人在拌嘴之间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

当他们的舰队出现时,随着时间流逝,舰队越来越靠近,巨港岸上的百姓与梁道明等人无不震惊于这支舰队的庞大船体和规模。

他们的舰队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当舰队入港后,战船都会因为紧密一起而发出摩擦声。

那摩擦声有种惊心动魄的震撼力,而战船上的明军数量更让他们受到了震撼。

就好像故意展示肌肉一样,杨展指挥舰队在尽可能靠近梁道明等三佛齐军民的港内游弋一圈,最后才返回了谭胜受等人停泊的海域。

“太…太多,太大了……”

此时此刻,就连见过世面的梁道明与郑伯、施进卿等人都惊讶于舰队的规模。

现在他们总算明白,为什么郑和可以那么轻松的带着这支舰队去册封、招安诸国和酋长,谭胜受又为何敢于带着几十个人就来谈判了。

他们的自信和轻松,来源于他们那比大炮还大的拳头,以及战船之上那数不过来的火炮。

梁道明他们不敢想象,如果这支舰队要对巨港城区进行炮击,那巨港城区会变成何种人间炼狱。

对于习惯了弩炮、投石机作战的他们来说,偶尔看到火炮开炮就已经惊讶于火炮的威力了,可现在看到那数不清的火炮,他们一瞬间居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

“真天兵也……”

梁道明憋了半天,最后只能憋出这么一句,而与此同时,郑和也接见了提前一天到达的谭胜受,同时从他口中得知了梁道明的心思。

“他应该是准备接受招抚的,现在看到了朝廷实力后,心里动摇估计更大了。”

郑和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对谭胜受道:“趁热打铁,你现在带人去找他,看看他是什么态度。”

“如果他愿意接受招抚,那就让他乘船来我坐船,与我面谈。”

“是!”谭胜受作揖回礼,随后激动返回自己的坐船,乘船向着港口驶去。

这次他没有驾驶沙船,而是直接驾驶三千料的战船,因为在下西洋舰队面前,他的这艘战船根本不算什么。

在巨港军民的注视下,谭胜受的战船缓缓靠岸,并在之后放下船梯,从容走了下来。

这次的他仅仅带了二十名兵卒便向着梁道明他们的方向走来,不多时便走到了城区边沿,没有一个人敢于阻拦他。

他所经过的地方,军民纷纷退让,指引着他来到了梁道明众人的面前。

面对梁道明,他依旧彬彬有礼却不失礼节,脸上露出笑意,抬手作揖:

“兄台,考虑如何?”

 

247.第247章 三方拉拢第549章 形单影只第518章 颜李案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420章 亦步亦趋第414章 张弛有序第491章 各有心思224.第224章 靖难之役283.第283章 兄友弟恭213.第213章 大局始端320.第320章 高歌猛进第339章 帖木儿东征第107章 会厅议倭第486章 为人三思197.第197章 西南战起242.第242章 势必不还323.第323章 讨债兄弟第118章 未雨绸缪第549章 形单影只第134章 以待天时170.第170章 野人来投第356章 永乐二征236.第236章 演员陈亨第56章 陈年往事263.第263章 驰骋淮南289.第289章 郑和下东洋329.第329章 感情甚笃201.第201章 丧子之痛154.第154章 烽火将至第92章 鸟尽弓藏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第431章 硬顶上153.第153章 大婚告急第94章 朝夕祸福第113章 功臣末路第446章 灭其国更其主第425章 人君姿态第542章 以博直名第35章 位高权重第97章 龙江船厂250.第250章 瑞雪兆丰年166.第166章 父子相见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238.第238章 破阵胡儿第397章 哀毁骨立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第60章 岳婿矛盾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546章 愚蠢至极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8章 徐氏治戎272.第272章 各怀鬼胎第63章 书房论兵第62章 老丈难当第41章 兄仁侄狠第109章 云南告急第439章 祖传画饼第390章 皆为利攘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第412章 天神的孙子第60章 岳婿矛盾237.第237章 宁王归心第363章 诱敌深入第415章 战争序幕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327.第327章 太子监国223.第223章 战火奋燃323.第323章 讨债兄弟第80章 紫金山下第5章 洪武暮色第486章 为人三思第377章 明灭锡兰165.第165章 偷梁换柱第367章 调停诸国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322.第322章 应对自如第96章 孙帮爷背锅289.第289章 郑和下东洋306.第306章 定额之争第405章 怨种父子168.第168章 茁壮成长329.第329章 感情甚笃第503章 洪熙之隆第406章 东洲第一人第109章 云南告急288.第288章 永乐元年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第5章 洪武暮色第69章 爷孙和睦第34章 战乱之苦第355章 忘恩负义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102章 西南欲乱第356章 永乐二征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第367章 调停诸国第383章 河中风云190.第190章 百步穿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