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地府不装难受朱重八

“嗡嗡嗡……”

“看看看看!我老刘家的技术也不差!”

皇帝岛上,当刘邦激动的声音响起,与他同乘一艘船的老刘家宗亲们却脸色煞白。

皇帝岛的湖泊上,此刻充斥着十余艘三丈长的船只。

内燃机驱动的船只因为热效率不足的问题,满载之后时辰速度只有六十几里。

饶是如此,这样的船速却依旧能给人带来刺激。

刘邦、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各自驾驶一艘船,皇帝们跟着他们乘船,脸色煞白。

类似嬴政、杨坚则是因为人少而凑到了一起。

他们在岛上宽阔的大湖泊中激情玩耍,而岸上的朱元璋则是在继续秀。

“唉,算算时间,我大明朝也差不多三百一十二年了,时间到如此,其余王朝皆化作土,唯我大明还是依旧坚挺啊。”

朱元璋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种优越感,这让其他等船的皇帝们一头黑线。

除了裂成南北宋的两宋,还真没哪个王朝活过了三百年。

最尴尬的是,两宋还不是大一统。

一时间,大明朝还真成了独一份的存在。

加上大明科技比较发达,此界三百年来的大部分科技都是出自大明。

这其中,无线电的运用让此界各国的交流不再限制于皇帝岛。

每个王朝大陆的距离,短的不过几十里,长的则是二三百里。

过去的几十年,几乎每个王朝都在大明的指挥下,修建起了无线电站,以及维持电站的小型水力发电站。

相比较他们,大明的大型水电站则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

除此之外,一些电视节目也开始在朱高煦的指导下出现。

四寸的彩色电视机走入此界大明百姓眼中。

朱瞻壑这厮带着郑和等人拍摄了属于自己的电视节目,内容是驾驶汽车游览此界大明的疆域。

沙漠、雪山、草原、峡湾、河谷等等地形通过他们出现在了大明百姓眼前。

除此之外,朱祁钺、朱厚照两人也拍摄了观察自然动物的电视节目。

除了这些,说书唱戏的电视节目应有尽有。

当然,朱高煦也让人绘制了水墨动画,但精通的人很少,效果也就一般。

彼时大明朝人口已经突破三百万,尽管相比较疆域来说还很少,但各类人间该有的,此界也都已经有了。

朱高煦估计再发展个四五十年,此界大明就能进入二十一世纪左右的科技水平。

当然,这仅仅指的是民生和娱乐方面。

在朱高煦的畅想中,华光将他们送回了大明,而时间一晃就是三年。

这一日,朱高煦在奉天殿和老朱、朱棣他们聊天打屁,朱祁钺、朱厚照等人在野外拍摄纪录片,朱瞻壑和朱见深他们在外旅游,而华光却突然降临在了奉天殿前。

“来新人了,应该就是常清的儿子由校。”

朱棣蹭的站起来,朱元璋颔首道:“接他进来吧,这次时间挺久,应该来了不少人口。”

“好好统计统计,成都、昆明那几个城池也差不多可以派上用场了。”

朱元璋此刻心思都在此界大明的发展上,至于人间的大明如何,他其实已经看得很开了。

当然,这是他自以为的“看很开”。

“由校,进来吧,跟俺们汇报汇报你的功绩!”

朱棣开口叫嚷,殿内最小辈的朱佑樘起身向外走去,不多时就带着朱由校走进了奉天殿内。

“小子莫要怕,有什么就说什么。”

朱元璋摆出一副和蔼的表情,朱由校见状,也磕磕绊绊的将自己执政期间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他回避了伊犁贪玩的事情,只是讲述了人间的科技发展,已经人口增加情况和土地增加情况。

电话的普及,使得大批城镇信使不得不转行送乡镇书信,大量百姓因此失业。

这样的情况,使得许多百姓各寻出路。

大量的在大明生活不如意的百姓,开始主动迁到北洲与中南半岛,乃至西洲。

这些人口的流动打破过去以种族划分的地理概念,却也造成许多“大明代工厂”的轻工业国家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于此前的许多大明皇帝做的不错,所以即便民间出现不少“大胆”的思想,可百姓们终究还是觉得大明会一点点变好。

这话听到一般,朱元璋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毕竟十几年的执政,竟然还没有和权贵资本及官员发生冲突,这就说明了朱由校对他们限制不够。

果然,当朱由校说到他想要选朱慈烺为太子,却最终因为群臣压力远处朱慈煊的时候,自认为看开的朱元璋忍不住开骂:

“你一个皇帝还被臣子骑在头上,你执政三十多年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老祖宗息怒……”朱佑樘拉着朱由校跪下,朱由校也尴尬低着头。

“朱棣,你看看你的后人!”

朱元璋指着朱棣鼻子大骂,朱棣也连忙瞪着眼睛看向朱高煦:“老二,你看看你的后人!”

“我现在在骂你!”朱元璋看着朱棣就气不打一出来,拿起钢笔就摔了过去,结果朱棣走位灵活,直接躲了过去。

“伱还敢躲!”

“爹,饶命啊!”

朱元璋抽出革带,朱棣拔腿就跑。

俩父子追逐间,与见到华光赶来看热闹的朱允炆撞了一个满怀。

朱允炆脑袋晕眩,来不及反应就感受到了有人把自己举起来。

“朱棣!”

躺在地上的朱棣见到朱元璋挥舞革带,也不管旁边是谁,双腿双脚并用的将他举起来。

一时间,老朱愤怒的几革带,纷纷打在了朱允炆的身上。

“啊——爷爷!是我!”

老朱急红了眼,也不管是谁,一顿猛抽。

朱允炆的惨叫声如被杀之猪般声嘶力竭,朱棣也偶尔被老朱诡异的革带轨迹所抽到,疼的龇牙咧嘴。

等朱标等人赶到的时候,只看到了被抽的面红耳赤的朱棣,以及不成人性的朱允炆。

“爹……”

朱允炆疼得喊爹,朱标却啧啧几声:“没事,此界死不了,休养几天又生龙活虎了。”

说罢,朱标看向老朱:“爹您没累到吧?”

“呼……稍许再打!”老朱深吸口气,恶狠狠瞪了一眼朱棣。

朱棣小步小步往外挪,朱高煦则是看着一场闹剧道:

“三四十年不收拾,估计再想收拾就困难了。”

“嗯……”朱元璋心痛不已,自己的大明,恐怕也就三百多年的寿数了。

“爹,起码过了三百年,俺没撒谎吧?”

“你还敢提!!”

朱棣自以为幽默开口,气的朱元璋拿起革带就追着他跑。

朱棣见状三魂七魄被吓飞,背起地上的朱允炆就跑。

“四叔你把我放下!”

“允炆,我们叔侄得祸福同享啊!”

“朱棣!!”

“额啊——”

在朱允炆的惨叫声中,朱由校降临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时间一晃,便是十七年时间过去。

这一日,华光再度降临,崇祯皇帝朱慈煊出现在了奉天殿门口。

奉天殿内,干活的依旧是老朱和朱棣、朱高煦他们几人。

不过这次朱厚照和朱见深他们拍摄纪录片结束回到了大明,故此奉天殿没皇帝有些多。

“慈煊,还不进来见见老祖宗们,给老祖宗们汇报功绩?”

混沌中的朱慈煊听到了朱由校的声音,当即便带着疑惑走入殿内,而后见到朱由校的他瞪大了眼睛。

“爹、您……”

“都死了,这里是地府,但和人间没太大区别,快先说说你干的怎么样。”

朱由校着急询问着,不是觉得朱慈煊干得好,是担心朱慈煊把大明干亡国。

“儿臣即位后看了世武帝的无字书,虽然有意进取,但能力不足,只能沿着父亲您的政策继续下去。”

“期间,儿臣也修建了东洲运河和昆仑洲运河,使得贸易更为频繁,西洲彻底成为大明的代工厂。”

“不过强盛并不属于百姓和天家,而是属于沐淮、李贞等勋臣。”

“他们相互联姻,垄断了上升通道的,弄出间接税来征收百姓财富,对土地、国债、股市都插手,社会阶级矛盾与中枢及地方财政矛盾加大。”

“这其中,燕党的平虏伯李如松之孙李贞将自己的二十余子女都拿来联姻,其长子李怀琛被举荐为海军都督。”

“我若不愿意,财政便会出现问题,而南方拖欠税收也成了惯性,只能无奈点头。”

“十七年时间,儿臣无可用之人,名为皇帝,却无法推行新政。”

“我虽有心用浙党与燕党抗衡,但双方却始终没有爆发什么争端,直到我驾崩前,也并未收回太大权力,反倒是民间有了改制的思想。”

朱慈煊说罢,饶是暴脾气的老朱都不免叹气道:“时也命也,你去休息吧。”

所有的大问题,都是一个个小问题累积起来的。

朱慈煊能力平庸,能让大明不乱,便已经是一种能力了。

起码,老朱的大明还没亡,而是安安心心走到了三百三十二年。

按照这个势头下去,三百五十年也并非不可能。

这么想着,老朱又沉浸在了与朱高煦治理此界大明的政务中。

期间,由于航空技术跟进,大明也在南京修建了南京机场,并开通了前往大宋汴梁,蒙古哈拉和林的航线。

航线开通之初,铁木真生怕朱元璋记仇,开着飞机来撞他。

好在老朱早就不记仇了,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开通航线上。

当下的大明,除了朝廷的汽车、轮船和飞机使用石油,其余的民生科技都使用电力,所以只能接历朝历代的皇帝和主要功臣来大明参观。

在此期间,朱元璋他们也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些皇帝离开了他们的疆域后,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衰老,可一旦回去就能恢复到原本的容貌。

来了大明后,赵佶等人乐不思宋,毕竟大宋只能通过大明的科技人员来推进科技,而大明主要心神都放在了自己身上。

此时的历朝历代,虽然受到了大明的影响,都已经小范围的在皇宫用上了电力和电灯,但始终无法推广开来。

反观大明却修建出了一个用电车连接的都市圈,规模虽然不算大,但也生活着三百多万人。

夜间的大明霓虹闪烁,白天则是被电视、风扇、空调、电车等科技所充斥。

对于赵佶他们来说,他们就好像是一群从山里走出的野人,对大明的一切都充满了探索欲。

他们如此,铁木真等人也是如此。

自从航线开通并稳定下来以后,这群家伙干脆不走了,而是等十年皇帝聚会,被华光送回家里,不断重复。

如此过了四十七年,大明已经开辟了所有王朝的航班,并且大明的电视节目也开始前往这些王朝拍摄。

如果不是没把握发射卫星,估计此界所有王朝的百姓都能观看电影电视了。

“这个卫星啊,暂时还没有完全的技术能保障发射成功。”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卫星发射后,它无法停留在空中,所以我能得想想办法。”

“在此之前呢,诸位可以先将水电站、风力电站的技术吃透,先把用电问题解决。”

大明南京奉天殿内,朱元璋傲娇的侃侃而谈,殿内坐着的嬴政、刘邦、刘彻、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等人则是脸色平淡。

毕竟在科技这方面他们技不如人,让朱重八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当领头羊也没什么。

当然,要是放到其它场合,那他们就得和老朱争一争了。

“既然没有异议,那就……”

“嗡嗡嗡——”

熟悉的声音出现,殿内几十个王朝的皇帝代表纷纷往外看去。

朱元璋站了起来,虽然知道大明有可能会灭亡,但毕竟又熬了四十七年,他心底还是高兴的。

“唉,估计是不肖子孙降临了,我大明如今三百七十九年,算算也该到灭亡的时候了,让诸位见笑了。”

朱元璋这话说的许多皇帝翻出白眼。

“你这大明就不应该和我们算一种王朝!”

“没错,按照你孙子朱高煦说的,你大明已经是工业时代,活三四百年并不奇怪!”

“诶诶诶,此言差矣!”老朱单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摆手道:

“我大明在我在的时候还是农业国家,后来才进入工业的,所以我大明还是农业国家。”

“我知道诸位心理不平衡,但诸位也不用着急,毕竟我大明有可能是最后一个王朝了,以后就没有新人涌入了,不如让我大明多传几十年,也不至于让此界太冷清,你们说是不是……”

朱元璋这话说的众人没脾气,毕竟他们已经知道大明后面的事情了。

按照现在这种情况,大明很有可能会被自下而上的思想浪潮所推翻。

“话说回来,不如讨论大明如何灭亡如何?”

嬴政突然开口,刘邦也道:“对对付,依我看,这大明应该会因为宗室和武勋作乱,导致百姓揭竿而起而覆灭。”

“不会!”李世民捋了捋自己的八字胡:

“大明颁布了禁枪令,百姓没有枪,大明的权贵和资本又互相帮助,百姓很难揭竿而起。”

“依我看,大明权贵和资本中会有新的群体崛起,而后双方爆发矛盾,进而演变战争。”

李世民说的很有道理,铁木真也跟着道:“现在说那么多没用,先把外面那个明帝叫进来,问问大明这四十七年的变化!”

“对!”铁木真的话,赢得了众人的共识。

这群家伙,完全不顾老朱厚黑的脸色,把外面的朱和坌接了进来。

在他们接进来之前,朱慈煊已经找到了朱和坌,并和他说了下此界的一些规矩。

“晚辈朱和坌,见过诸位前辈……老祖宗。”

朱和坌毕恭毕敬作揖,朱元璋只能故作大度道:“说说吧,你执政下的大明如何,灭亡了否?”

尽管故作大度,可朱元璋心里还是有几分忐忑。

“大明并未灭亡,不过民间思想浪潮确实高涨,小子估计百年后的大明会因为思想浪潮而被推翻,但帝制会如无字书一般保留,大概率是虚君制。”

朱和坌说罢,也开始将自己面对的情况交代出来。

总的来说,朱和坌在位期间就是大事做不了主,小事能做主。

不过小事能做主的前提也是不影响到大事。

另外,李贞父子不断联姻,势力从燕党到浙党,而李贞的孙子李政也很有才干。

不过以朱和坌看来,正是因为李政有才干,所以李政才不会想着推翻大明,而会尽可能的维持大明的统治。

只有这样,他和他背后的那群人,才能不断趴在大明背上吸血。

除此之外,朱和坌更担心的是宗室和地方无爵武官。

这群人才是恨不得大明会遭遇危机的人。

只有大明放开限制,宗室们才能乘风而起,武官们才能有机会成为勋贵。

“其实儿臣最担心的,还是太子朱怡镇。”

朱和坌惭愧道:“大明朝现在只要不折腾,那还能有百年国运,可太子他锐意改革,这才是致命的地方。”

朱和坌话音落下,李世民捋了捋八字胡:“确实,大明的结局已经固定,若是你儿子胡搅乱搅,反而会把局势搅乱。”

“局势一乱,那就不去顺应天命,而是人祸而折了。”

李世民话音落下,刘邦笑着看向老朱:“明帝,看样子你的大明不好受了。”

“王朝中后期最怕折腾……”刘秀也补充一句。

几人的话,让朱元璋脸上表情难堪,可他还是故作大度道:

“罢了罢了,反正我大明也快逼近四百年了,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亡就亡了吧!”

朱元璋一句话,瞬间让殿内这群二三百年的皇帝露出尴尬。

“该死的朱重八,整天就知道装!”

第364章第23章 爷孙较劲第483章 恩赏难为第454章 北上之旅第452章 永乐十五年第612章 地府獐头鼠目朱老四325.第325章 永乐三年第472章 瓦剌西迁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50章 汉人皆说胡儿语第47章 东宫名录第82章 拓土之论第386章 波斯之乱第14章 常鳞凡介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484章 把控舆论第490章 担子难挑238.第238章 破阵胡儿第57章 入宫觐见第93章 谨言慎行325.第325章 永乐三年第340章 青藏驿道第506章 父强子壮258.第258章 杨清水驿之战325.第325章 永乐三年259.第259章 两线作战第446章 灭其国更其主第5章 洪武暮色第336章 未竟之业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变朱允炆第426章 疯狂作死267.第267章 拨乱反正第23章 爷孙较劲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第612章 地府獐头鼠目朱老四第76章 造船平倭第44章 为天子笔第493章 癸卯贪腐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第75章 魏国公府第494章 癸卯案终181.第181章 关外尚安第384章 九百将士归玉门第418章 明日条约第7章 便宜舅舅第515章 天家无情264.第264章 长江天险第97章 龙江船厂第408章 新老更替321.第321章 南北夹击第442章 环球航行163.第163章 归家亦苦第8章 徐氏治戎293.第293章 对日市舶169.第169章 西虏猖獗246.第246章 末路尽忠第99章 闭门思过第453章 棒鸡倭狗第535章 各怀鬼胎第599章 后记永历(2)229.第229章 破军如牧羊第99章 闭门思过第126章 百里无鸣第75章 魏国公府第97章 龙江船厂第497章 洪熙八年第366章 此子类父第7章 便宜舅舅262.第262章 京师震动第484章 把控舆论260.第260章 首战即决战246.第246章 末路尽忠第33章 金陵街坊246.第246章 末路尽忠第20章 靖难战神曹国公第365章 生擒阿鲁台第99章 闭门思过第103章 乱我家者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416章 琵琶湖之战263.第263章 驰骋淮南210.第210章 风雨前奏237.第237章 宁王归心第460章 好事成双第503章 洪熙之隆第337章 离经叛道第374章 好事不断228.第228章 战胜似败第604章 地府本性纯朴燕朱棣第596章 后记崇弘中衰第462章 孤家寡人第594章 后记隆庆第528章 民康物阜第119章 心态转变第69章 爷孙和睦第441章 父慈子孝249.第249章 海军朱成功第78章 何安瑶苗第592章 正德后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