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四请圣贤

千牛卫请常何进两仪殿,趾高气昂,不可一世。出了两仪殿,千牛卫态度大变,对常何鞍前马后,极尽献媚之能事。日日呆在李世民身边,他们千牛卫深知,皇帝不轻易表态。今天为尽早见到马周,态度大大反常,已顾不得皇帝身份。

马周一进朝堂,表现不差劲,等着他的就是火速提拔升官。他由常何举荐上去的,常何也水涨船高,跟着风光无限。千牛卫见风使舵的功夫炉火纯青,当然明白,这个时候巴结常何,日后等他放了外官,又多一处玩耍取乐的好地方。

镇守玄武门,掌管皇城安全,常何的身份也不算低了。可见千牛卫,得陪着笑,有气不能撒。现在受他们恭维,常何才觉得心里的气顺了。归根结底,这些事情还来源于马周的谏书起到良好效果,心里对马周愈加敬畏!

一行人回到常府,见到马周,把事情讲一遍。马周听了大喜,没有跟着千牛卫立刻进宫,而是沐浴更衣。常何一瞪眼:“读书人就是麻烦!直接进宫不就得了!”马周正色以告:“前段时间,为熟悉宫中礼仪,常中郎还四处找读书人传授。现在轮我自已,怎能不收掇干净体面面见圣上?”

“此一时,彼一时!圣上还在两仪殿候着,你在家里磨磨济济洗澡更衣?让陛下等着你,你好大的架子!”常何有些不满。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礼是家国之根本,见圣上必需隆重对待。满朝文武两只眼睛都盯着咱们,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被无限放大。指不定哪里不留神出了差错,被御史撞见参一本,吃不了兜着走!”马周仍然不慌不忙,整理着自已的衣服。

约一顿饭功夫,终于收拾停当。一行人刚出常府,又遇到一拔千年卫。这帮人见到常何,苦笑一下,言称常何等人刚出宫门,陛下就又派他们来催促。赶紧上殿面见圣上,千万别再耽误了。

两帮人合成一伙,把沿途百姓赶得远远的,火速赶往皇城。还没到皇城前,又遇到一拔人,这帮人也是来催促马周的。三伙人觉得非常滑稽,又不敢取笑,只是一个劲催马周加快步伐。

好不容易赶到皇城门口,第四拔人早候在这里。一见人到了,他们二话不说,架起马周放在步辇上,就往两仪殿奔跑。步辇是皇帝专用,任何人来到皇城,都必需步行,也不允许带刀剑。可为了及早见到马周,李世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马周心里非常感动,坐在步辇上,打量皇城两旁。宽敞的大道约有二百步宽,简直就是一个广场,又兼两侧宫殿巍峨,一个人走在这里,只显得单薄而瘦小。皇家气派,就是这般宏大而崔嵬。

通道两边虽然宽阔,也不植一棵树,就这么光秃秃的。其实,这都是有非常深刻的含义的。

皇城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威严和风度,建得小了,显得国力虚弱。外官进京,外邦参见,难免小看大唐和皇帝的威严。皇城建得越宏大气派,越证明大唐国力鼎盛,威不容侵。两边不种树,是担心万一有人造反攻入皇城,蓬松的枝叶遮挡视线。这么宽阔的广场上一根草木也没,叛军攻进来,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挡皇城守卫的反击。对叛军来说,这是极为不利的局面。

正想着,来到两仪殿,马周赶忙下步辇,进了殿门,立刻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上前二十步!”殿内当值的千牛卫接到李世民的命令,一层层传下来。

马周起身,目不斜视,昂道阔步,迈了二十步,又跪倒请安。

“为何去了这久才到?”居中正前方皇帝龙椅前传来一声威严的问话,不用猜,这就是一代大帝李世民在问。

马周再拜:“回陛下的话,圣命传至常府,草民颇为惊讶,沐浴焚香,收拾利索才赶到。是故耽误了一些时间。”

“唔?——”李世民对马周的回话不置可否,却发出疑问的声音。这个年轻人说话的声音好生熟悉,似乎在哪里遇到过一样:“抬起头来!”

“回陛下,草民不敢抬头!”马周声音宏亮回道。

殿前上朝,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每人站在哪个位置,是提前安排好的,不允许私自调换,更不允许交头接耳。违者以大不敬之罪惩罚,轻者杖刑,罚俸几个月,重者流一千里,永不录用。也不允许私自抬头看皇上在做什么,违反规定的也是大不敬之罪。

“孤让你抬头,你就抬头,何错之有?”李世民问道。

“是,草民遵命!”马周这才抬起头,看向皇帝宝座。

马周发现跪的地方处在最低层,再向上三台阶,才是李世民放置御案的地方。自上向下,第二个台阶前,站立两名身穿紫袍的官员,估计丞相一级的高官,才有资格站在离李世民最近的地方。第三个台阶上,站着一群官员身穿红色官袍,大概他们都是六部官员,以及身有军功和大理寺丞等。第四个台阶前,有穿红袍的也有穿绿袍的。这些人可能就是长安城内的小官员,临时有事才招集过来。

李世民打量马周一会,看不大清楚,把眼前的珠帘掀起来打量,觉得相貌和新丰客栈见到的丁男非常相似。可是二人离得太远了,看不清楚,又下令让马周往前十步走。

这次,李世民终于看清楚了,眼前跪着的不正是他!心里虽然一阵激动,脸上并不表现出来,问道:“谏书二十一条,是你亲自书写?这些内容,你是从哪里听来的?”

“回陛下的话,谏书上的字,确实草民一笔一画写下的。有常中郎将可以作证。谏书第一条内容是:节俭治国,力戒奢侈。夏、商、周三朝国祚数百年,而魏、晋、隋治不过百,皆缘于‘节俭于身,恩加于人’,天下百姓对朝廷“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

第二条:以‘百姓苦乐’为国家兴衰之标准。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而在百姓苦乐也。隋朝虽积蓄用不完的仓米、布帛、金银,但这些却成为造反者的财物。而今,战乱刚息,百姓积蓄无多,再强敛暴征,则人有怨言,重蹈覆辙。故此‘百姓苦乐’才是决定‘国家兴亡’的唯一标准。”

马周一边朗声背诵,李世民一边仔细聆听,背得果然一字不差!但这并不排除别人代笔,马周背下来的嫌疑。必需亲自问一问,不在谏书上的事,才能分辨出,马周是不是有真本领!

...??

第98节 一波未平第103节 恍惚如梦第109节 宇文士及第155节 金童玉女第90节 绝妙之计第172节 培养第46节 送子观音第130节 移花借木第91节 暗室密谋第43节 读天书第102节 道袍飘飘第174节 外儒内法第127节 身处漩涡第105节 英雄落泪第25节 一种手段第9节 敌我不分第23节 必有回响第150节 竹躺椅的象征第177节 减法第79节 吵架第103节 恍惚如梦第19节 强人所难第138节 赤诚相见第94节 风满楼第3节 真相第146节 新龙椅第188节 艰难修道第22节 刺探第183节 系铃人第80节 意外的战斗第96节 短兵相接第144节 考较第144节 考较第186节 事了拂衣去第76节 狗男女第154节 吃醋第12节 诡异的约会第13节 原来是她第69节 癌症第181节 阴谋第62节 告秘第106节 李代桃僵第87节 人间妖孽第132节 反打一耙第67节 空手套白狼第107节 四请圣贤第83节 风云变幻大王旗第123节 解甲归田第63节 谁告秘第119节 皇宫闹鬼第62节 告秘第155节 金童玉女第161节 布局第144节 考较第89节 过山车第170节 马拉火车第128节 制造声势第153节 祛疾第98节 一波未平第10节 狗啃屎第150节 竹躺椅的象征第152节 大明宫第93节 专等尔来钻第137节 不争之争第118节 秦琼倒霉第73节 化敌为友第131节 顺藤摸瓜第42节 灵魂飞升第78节 倒贴第109节 宇文士及第170节 马拉火车第58节 啼笑皆非第76节 狗男女第160节 往事并不如烟第171节 道德经第92节 布下天罗网第14节 灵异事件第148节 高人第129节 满城风雨第140节 洞房花烛第47节 双料忽悠第139节 奉旨完婚第115节 百鸟朝凤第150节 竹躺椅的象征第148节 高人第94节 风满楼第126节 枯木盘根第37节 鼠狼霸道第83节 风云变幻大王旗第120节 隔墙偷听第146节 新龙椅第136节 公主求婚第111节 血雨腥风第85节 见鬼说鬼话第9节 敌我不分第61节 意外补偿第38节 文人决斗第30节 活泼的玫瑰第116节 马踏飞燕第168节 用药如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