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地下水工程

李世民叫住马周,拍拍新做的龙椅,非常满意,很有意味地说:“两仪殿上的龙椅也该换把新的了吧?”

马周心领神会:“臣遵旨!”陛下这是含蓄地向自己要新龙椅,怪不得赏赐自己六百匹绢帛,原来付的是预定款啊!天上就没有掉馅饼的好事!

走出太极宫,长腿和熊猫全身才放松下来,有些后怕地对马周说:“掌柜的,咱们看陛下对人也很和气的嘛,为什么你们这些做大官的,见了他都非常害怕?”

“陛下的话就是圣旨,同意不同意都不能轻易的违抗,他一人掌管着天下生杀大权,要你三更死,活不到五更,在某种角度上说,比追魂夺命的阎罗王还要让人恐怖。何况,陛下征战沙场,浴丶火重生,你们只看到了他和气的一面,却没注意到他身上还有一团浓重的杀气。就你们这样的小老百姓……就算让你们进了朝堂,混不了几天也得人头落地!”

“哟——掌柜的在背后非议陛下,我等现在回宫去告密,升官发财就指望今天了!”二人说着假装扭头回去,故意吓唬马周。

马周根本不在意,哈哈一笑,说:“不要忘了,你们是我的家人,小命攥在我手里,我让你们三更死,你们也一定活不到五更!”

二人吐舌头一笑:“那算了,我们还想看到明天的日出呐!”

长腿和熊猫赶做新龙椅时,马周也没闲着,抽空到长安城内察看工部清理排水渠的进度和情况。

长安城的常驻人口接近一百万,包括来来往往的过客。超过一百万也有可能。这么多的人口,包括家畜等,每天的消耗的水量大得惊人。

唐朝时候没有自来水,全靠地上挖的露天沟渠把城外的河水引进来,解决人畜用水问题。到了夏季。这些排水工程全是露天式的,加上排污的脏水,味道刺鼻难闻,更兼滋生蚊蝇,使人难以接近。

长安城内有条永安渠横贯南北,还有几条浅漕渠、乾首渠、清明渠、曲江池等解决四个方向的居民饮水问题。但是却解决不了排水问题。

每家每户都有一条小小的排水道。有时称作暗井,有时称作猫道眼,每天的废水倒入暗井中,千家万户的暗井又在地上相连,排到坊外的大排水渠。

因此。时间久了,废水污染了长安城的地下水。百姓从井中打上来的水带着一层油渍,水的味道也发苦发涩,吃了以后身体容易得病。

隋文帝在位时,隋朝国力强盛,在长安旧城东南方向,又新建一座太极宫,才解决掉地下水污染的问题。

现在。大唐长安占用的就是隋朝的太极宫,也叫大兴宫。如果不有效解决城内饮水和排污水问题,很有可能。不远的将来,也要新建一座城池。这意味着,必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马周来到工地发现,工部解决污水排放,仅限于清理沟渠里的污泥。也就是说,把沟挖得更深更宽了。并没有效解决污水下渗更为严重的问题。

这样以来,不仅解决不了地下水受污染。反而会加大加速。马周找到负责工部的一个官员,表明中书舍人的身份。想劝他们不要怕麻烦,既然做了,就做到长远一些,使以后的百姓不用再为排水而担心。

那工部的官员对马周还算客气,点头同意马周的意思,说要向工部尚书禀报,得到他的同意再这样做。

此时的工部尚书是段纶,李渊的四女婿,李世民的四姐夫。段纶能娶到高密公主,还要感谢隐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见到段纶,非常喜欢他的为人,把第四个妹妹高密公主嫁给他。段纶在益州做地方官,因为李渊对他下过命令,有一定的自治权,使他办事大大咧咧的得罪过不少人。后人告发谋反,李渊派人去查,没有查到不利的证据,就调到长安任光禄大夫。段纶经历这件事,心灰意冷,闭门谢客,开始炼丹修道,不再过问朝政的事。

李世民登基以后,封他为工部尚书,段纶连续辞了好多次,都没能辞掉,只好接任工部尚书。不过,他对下属相对放任,给属下很大的自由权,自己很少过问政事。

那名官员之所以这样应付马周,就是打定主意不得罪,也不按马周的安排去做。

马周也知道他在应付自己,没办法,为了全城一百万人口能喝上干净水,住上安全的环境,马周只好来到太极宫立政殿向李世民禀报。

工部挖渠清淤泥是多大点的事儿?非要向李世民禀报?李世民根本不在意,把马周的建议驳回去了。

马周本想找魏征出面,让魏征提这个建议,又一想,总不能事事靠魏征吧?便硬着头皮提谏议,把不及时治理污水的严重性,一一向李世民禀明。又拿出隋文帝新建太极宫作反面例子,以引起李世民的注意。

李世民是个善于纳谏的皇帝,一听马周说的十分在理,就说:“如果按照马舍人的建议去做,恐怕这将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大唐新立不久,国力不倡,强行开展大型工程,百姓吃不消。这事要从长计议,明天上朝时让大家一起议论议论再做最后的决定。”

马周一片欣慰,又问:“这事是不是要请工部段尚书一起参与?”

“……”李世民没有直说,考虑一会儿,才说:“就按马舍人的建议,明天让段尚书一起参与朝议,不得以任何借口不参与朝政。”

很明显,李世民对这位姐夫段纶的为官之道也心知肚明。

第二天早朝时,工部尚书段纶应约上朝,还有工部的将作大匠阎立德,也就是阎立本的兄长一起参与。

因为事关长安城的饮水问题,几乎没人提出意见。于是,李世民命令工部尚书段纶挂帅,阎立德负责设计构勒整个工程图。提出这个建议的马周,代表朝廷进行监督,兵部尚书候君集派一部分府兵,参与开沟挖渠。

在多方配合下,一项重大的工程开始了,长安城马上沸腾起来。

第69节 癌症第30节 活泼的玫瑰第11节 竹林约会第120节 隔墙偷听第13节 原来是她第23节 必有回响第81节 疑无路第5节 族长的面子第26节 下崽儿的钱第83节 风云变幻大王旗第164节 武才人第125节 城门作乱第134节 满载而归第184节 诛心杀第58节 啼笑皆非第73节 化敌为友第21节 念念不忘第63节 谁告秘第71节 敲竹杠第111节 血雨腥风第8节 奇怪小娘子第23节 必有回响第189节 归位第182节 万万没想到第168节 用药如用兵第79节 吵架第47节 双料忽悠第88节 石化第137节 不争之争第171节 道德经第147节 地下水工程第166节 刺杀第33节 杀人不见血第123节 解甲归田第16节 第一桶金第83节 风云变幻大王旗第79节 吵架第169节 木牛流马的启示第15节 约法三章第19节 强人所难第82节 地包天第4节 堂兄的阴谋第48节 一波三折第28节 开门见红第126节 枯木盘根第152节 大明宫第130节 移花借木第35节 一吻定乾坤第176节 三权分立第57节 重口味第39节 一败涂地第42节 灵魂飞升第32节 投送怀抱第50节 学霸第23节 必有回响第174节 外儒内法第116节 马踏飞燕第132节 反打一耙第174节 外儒内法第47节 双料忽悠第155节 金童玉女第148节 高人第65节 荣归故里第152节 大明宫第156节 皇帝赐婚第183节 系铃人第145节 重操旧业第51节 新四大发明第132节 反打一耙第80节 意外的战斗第96节 短兵相接第7节 猫腻第90节 绝妙之计第183节 系铃人第31节 横刀夺爱第169节 木牛流马的启示第124节 是非之地第8节 奇怪小娘子第14节 灵异事件第58节 啼笑皆非第84节 淮安王第51节 新四大发明第139节 奉旨完婚第38节 文人决斗第52节 搭戏台卖线头第109节 宇文士及第185节 杀与藏第184节 诛心杀第94节 风满楼第58节 啼笑皆非第86节 佛祖叫你回家吃饭第114节 一桩奇案第100节 余音袅袅第113节 六亲不认第176节 三权分立第86节 佛祖叫你回家吃饭第76节 狗男女第176节 三权分立第45节 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