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厂规划

金光祥先向已经在这里上班的几个人介绍了一下新来的倪总工程师。何辉、洪秀英、姜现成和康玲都是年轻人,自然对倪总很欢迎,很尊重。洪秀英接到通知,今天有个总工过来,所以她今天来轮胎厂上班。

很快到了吃饭时间,金光祥带大家去金布四厂食堂二楼吃饭。因为离四厂食堂还稍微有点距离,所以平时只有金光祥一人开车去吃。其他人都在建筑工地食堂吃中饭的。这个食堂属于建筑队的,是一个临时食堂。其实吃得还不差,只是食堂本身条件差一点,没有桌子和凳子,大家都是站着吃饭的。

金光祥是开车带大家去吃的中饭。六个人一辆车本来坐不下,金光祥就让四个年轻人在后排挤一挤,让倪总坐副驾驶位,这样勉强坐下去了。

饭后,金光祥与姜现成带倪总工去厂房工地转了一圈。工地刚刚完成打桩,厂房还没有开始建,轮胎生产的六个车间大致区域是有了,再加上办公楼,仓库等区域。工地看完后,便回到办公室。

现在这个状态,其实只有倪成华与姜现成还有点事。倪成华要筹划设备与人才,生产工艺等各种准备,这样筹划出来后还得与财务科一起搞资金预算等事情。而姜现成配合施工与监督质量进度,自然每天都是有事情的。

金光振为了达到增加率50%的目标,指示财务部把集团总产量按7.5亿汇报。因为去年报的是5亿,今年报7.5亿,正好增长50%。那么1993年集团产值只要达到11.25亿就可以了。这样比达到12亿的目标难度也低了好多。

集团发展部这段时间忙着筹划摩托车三厂和电器三厂。不光筹划工厂,还得筹划两个公司,就是摩托车公司和电器公司。按照金光振的设想,两个三厂和两个公司在四、五月份注册好。而两个新公司的办公楼放在两个二厂里面。两个二厂的工程建设都定于6月6日竣工交付,而两个三厂的开工也定于那一天。因为6月6日对金光振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既是他自己阳历的生日,也是创业起始日,还是集团成立日。金光振打算今年在这一天稍微庆祝一下。

金光振在年初要求摩托车产业产值达到两个亿。为了这个目标,摩托车厂的全体员工紧急行动了起来。余贵负责总体规划,他算了一下,实现两亿目标,摩托车的产量是3万辆,平均一天是100辆。从原来摩托车厂的规模设计来看,是能够达到的。当时设计正好是一天100辆。但是一天达到这个产量目前还有难度,主要在配套件方面,供应商跟不上。还有人员问题,不断地进新人,导致装配质量不稳定,调试时间长。所以目前的日产量是平均60辆摩托车。

余贵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每天的产量提高10辆,这样到六月份,一天的产量就会达到100辆。那么前5个月欠缺的怎么办?当然靠摩托车二厂来弥补。摩托车二厂厂房是6月份竣工,计划8月份投入使用。摩托车二厂能否把产值弥补回来,主要取决于新型号的摩托车,也就是JG125型号的摩托车能否取得生产许可证。

JG125型号的摩托车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之中。现阶段余贵完成了整套图纸的审批工作,并下发到各部门。计划是3月份让配套处完成零件送样,4月份完成发动机的组装测试,5月份完成摩托车的组装,六月份取得摩托车许可证。这个计划进度比原来JG80型号的摩托车进度要慢一些。其实可以理解,毕竟JG125比JG80大得多,零件多,性能要求高,试装成功率要低一些,而且人员、设备、场地都被JG80型号摩托车紧张的产量任务所占用,JG125的研发工作自然要慢一些。而当初JG80型号的摩托车,所有人员、设备、场所都集中为它研发开路,当然要快一些。

再说电器厂的任务,金光振要求年产值达到6千万元。刘富规划了一下,也是要生产热水器3万台才能达到这个产值,也是每天100台。这个产量属于能达到而有点困难的状态。困难在于测试来不及,再加上销售能不能跟上去。热水器测试是每台都要测试,就象摩托车每辆都要调试一样。不同的是,热水器测试必须在测试台上完成,一台测试时间是5分钟,加上拆卸时间,平均测试一台热水器要8分钟。这样一天就只能测试60台。要想达到100台一天,要么让测试员加班,要么增加测试台,这是容易做到的。还有一个困难是销售。热水器的需求量比摩托车可要小得多。一天一百台能不能卖出去,这是个问题。刘富跟陈浩商量,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让采购跟上,多招工人,产量在四月份达到每天100台,让测试员晚上加班。第二步,再买一个测试台,规划一个地方,有两个测试台,测试就来得及了。两个测试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万一测试仪器坏了,不致于不能测试。第三步当然是电器二厂投产,两个厂一天就可以生产一百多台了,把前几个月欠缺的补回来。陈浩笑道:“我们达到这个产量不难,难的可能是销售了。”刘富点头称是。

轮胎厂当然倪成华负责做规划。他是按照年产量100万个轮胎来规划,倒推算出需要多少台设备、需要多少人员。然后与财务科算出了设备投资金额,比较吓人,达到了1.8个亿。人员数量需要三千人。为什么需要这么大的投入呢?倪总跟金光振进行了解释汇报。因为只有达到这个量,轮胎厂才会赢利。100万个轮胎,产值达到5个亿。但利税估计只有八千万元左右,收入成本需要2年多。如果年产量低了,比如50万个,利税就不是减半,而是降为0。产量再低,企业就亏损了。

金光振听了,八千万的利税也行,主要是产值大,可以拉高整个集团公司的产值。投资虽然大,可以找银行贷款。集团公司钱是有,但主要是金布公司,用于摩托车产业投资,轮胎厂的投资还是找银行贷款好一些。

第二百六十九章 销售网点(2)第四十四章 参观工厂第八十八章 接来专家第三百六十八章 加薪加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足浴第七十章 半夜醒来第二百一十五章 摩托产线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自就位第二百零一章 两天游玩(2)第二百九十一章 最后两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坚持发展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厂工程第一百三十七章 设立顾问第一百三十一章 云天酒店第二百三十三章 几件喜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练习跳舞第三百五十五章 分别发言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才之楼第四章 走村窜户第三百七十三章 厦门旅游第二百九十七章 青岛招人第一百零九章 两桩私事第三十一章 幸福之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飞去济南第三百零六章 两个三厂第二百一十八章 五月准备(1)第一百八十九章 四厂准备第十章 发家秘诀第二百三十四章 去刘家庄第八章 鸿雁传书第二百三十七章 国庆婚礼(2)第三百六十九章 内部调人第四十五章 酒店谋划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喜之日第二百五十五章 陈浩结婚第一百三十一章 云天酒店第一百六十九章 访陈村长第二百零九章 学生来谈第二百五十三章 总结计划第二章 做爆米花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厂工程第十一章 再去徐家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新合作第三百二十八章 三月惊喜第七十八章 竣工交付第五十七章 开始学车第一百二十章 讨论新房第二百八十七章 游张家界(4)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厂准备第四十一章 宁洲商谈第七十四章 济南一天第三十一章 幸福之年第一百零七章 筹划三厂第二百八十四章 游张家界(1)第二百二十一章 集团成立(2)第二百四十九章 返回寒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喜之日第三百五十一章 青岛旅游第二百零三章 两天游玩(4)第五十八章 一次通过第一百一十二章 飞去济南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光电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年初大会第二百一十三章 摩托车厂第一百四十三章 半夜打扰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才座谈(1)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自就位第一百四十六章 难忘之夜第二百五十四章 专家到岗第一百五十七章 销量分配第三百四十七章 准备婚事第一百零九章 两桩私事第一百六十七章 坚持发展第六十章 工程进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去利镇第一百七十九章 金光大道(1)第二百八十八章 凤凰古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烤漆设备第三百四十三章 金光大厦(1)第九十一章 静河买胶第二十六章 最后准备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年喜事第七十七章 设备人员第二百二十章 集团成立(1)第二百三十四章 去刘家庄第二百八十七章 游张家界(4)第三百一十二章 庆典酒宴第十一章 再去徐家第六十九章 两个厂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同时庆典(2)第三百一十章 同时庆典(1)第二百八十六章 游张家界(3)第三百六十章 金星电子第五十八章 一次通过第二百四十五章 再游故宫(1)第一百八十九章 四厂准备第二百二十八章 学生报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涨工资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厂准备第一百六十五章 集体婚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