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

为革命倾尽所能

——彭灿碧

革命的烈火,给这世界带来光明。

——彭灿碧

彭灿碧(1918~1949),出生于四川合川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2月,担任古城支部书记兼任肖家乡妇女支部书记。1948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关押在重庆市石灰市监狱,后转到渣滓洞监狱。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渣滓洞监狱遭到杀害。

发展革命事业

1918年,彭灿碧出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地主家庭。但后来由于母亲早逝,父亲生病致残,家中的经济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彭灿碧从女子小学毕业后,父亲就给她找了婆家,逼着她结婚。渴望自由的彭灿碧对父亲的这种做法感到十分气愤,不久便逃离了家乡。

1943年,中共南方局派人到合川县金子乡建立革命政权,当时彭灿碧正在当地一户人家当家庭教师。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吸引了年轻的彭灿碧,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她很快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46年,彭灿碧应聘到金子乡中心小学教书。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她尽职尽责,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她更是尽其所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彭灿碧经常协助党组织做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思想工作,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后来还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开展情报竞赛活动。

1947年,党组织考虑到彭灿碧思想先进、革命积极,决定吸收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彭灿碧对革命工作更加积极努力。她每天晚上都要去夜校讲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参与革命斗争。到了星期日,彭灿碧也不休息,她下农村与学生家长谈心,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同年6月,金子乡农会总会正式成立,彭灿碧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三抗队”(抗丁、抗粮、抗捐)和“武工队”的工作当中。农会和农民武装的成立,使得国民党政府既收不到苛捐杂税,也派不动壮丁,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革命事业。

不幸被捕

1947年秋,国民党政府实行“清乡”政策,派出军队大规模清剿金子乡的农民武装。年底,彭灿碧被党组织转移到合川龙市镇小学任教,并继续从事地下工作。从这时开始,彭灿碧的具体工作就是掩护、联络各级党组织,传达党内的有关决定和工作部署。

1948年2月,彭灿碧担任古城支部书记。不久,党组织准备领导华蓥山地区的游击队,发动一次武装起义。一个接一个的任务落在了彭灿碧这个瘦弱女子的肩上

,她既要抓紧时间开展统战工作,又要通过各种渠道掌握敌人的具体情况,并及时向党组织汇报。由于彭灿碧还兼任肖家乡妇女支部书记,她还组织起肖家乡的妇女为起义游击队筹集经费、物资、药品,打草鞋,做子弹袋。彭灿碧把每件事都做得井井有条,在她的努力下,金子乡地区发动武装起义的基本条件逐渐成熟。起义前夕,彭灿碧怀着激动的心情,亲自绣了一面“西南民主联军华蓥游击第四支队”的军旗。

8月,武装起义正式打响。彭灿碧化装成农村妇女,不顾危险,日夜兼程地把筹集到的所有物资运送到起义前线。但起义军最终还是在武胜县黑尔场被敌人包围,经过连日激战才得以突围。这之后,党组织把彭灿碧转移到重庆,不久,她就接到了新的任务:回到合川县,转移在起义中受伤的战士。

武装起义失败后,整座华蓥山都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军队四处搜捕起义军战士,合川县和周围几个县城都是关卡林立。但彭灿碧为了革命事业,根本顾不上个人安危,她一接到组织交代的任务,便立即动身前往,毫不犹豫。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彭灿碧骗过了国民党守卫的眼睛,顺利完成了转移伤员的任务。

彭灿碧刚刚返回重庆,就又接到了第二个任务:再次返回合川县,为下一次武装起义做准备工作。然而这一次,彭灿碧却没能躲过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由于叛徒告密,彭灿碧在合川县被捕。

牢中英勇不屈

由于彭灿碧手中掌握着大批共产党员名单,国民党反动派对她十分重视。彭灿碧被捕后立即被送往重庆石灰市监狱接受审讯,当时她已怀有身孕,敌人为了从她口中挖出情报,竟使用了惨绝人寰的各种酷刑。彭灿碧咬牙坚持,没有吐露一个字。敌人为了撬开她的嘴,软硬兼施,无所不用其极,但彭灿碧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仰,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实施酷刑,敌人都未能从这位坚定的女共产党员那里得到任何情报,不久,敌人只得把她送往渣滓洞监狱。

渣滓洞艰苦的生存条件对怀有身孕的彭灿碧来说,简直如同人间地狱。然而她不仅存活下来,还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下了一个新的生命。1949年,女牢的牢门被封闭,与男牢隔绝开来,而彭灿碧的宝宝也要出生了。彭灿碧是高龄产妇,有经验的妇女从种种迹象判断:她极有可能难产。

据《红岩》书中孙明霞的原型曾紫霞回忆,彭灿碧生产时,女牢中的所有人都陷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为了让彭灿碧能出狱生孩子,大家把所有的招数都用尽了,求情、威吓、利诱……然而看守人员似乎是铁石心肠,他

们根本不理会女人们的眼泪。眼看彭灿碧就要分娩,整个女牢都慌乱了起来,所有人都神情焦急、手忙脚乱,如果真的出现难产,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大家又纷纷去哀求所方,保证只要把彭灿碧送到医院去生产就行,生完就立刻回来。可他们依旧没有同意,这些人的血好像是冷的,他们根本不管犯人的死活,哪管你是妇女还是小孩?彭灿碧闭着眼睛躺在床上,咬牙攥着床单,满头大汗,牢里的十几个女犯陪伴在她的身边,谁也不敢眨一下眼睛。所有人都在哭泣,守在彭灿碧身边的人哭声稍微小一点,坐在一边不敢入睡的人也在哭,因为分不到任务而钻进被窝的人,哭声比谁都大、比谁都伤心。

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人没在哭泣,那就是彭灿碧本人。她此时已经顾不上哭泣,只能用尽全身的力气痛苦挣扎。

几十年后,当曾紫霞回忆起这一天时,依然觉得历历在目。甚至当听到有人说起“女人爱哭”这件事时,曾紫霞都会立即回想起那天夜里女牢中撕心裂肺的哭声。

经过两天一夜的折腾,彭灿碧终于生下一个女婴,而且母女平安。女牢里的难友们都欣喜若狂,这在她们看来简直是个奇迹!大家给女婴起名叫苏菲亚。也许很多读过《红岩》的人还记得“监狱之花”——一个出生在渣滓洞的女婴。而小苏菲亚就是“监狱之花”的原型之一。

孩子出生后,女牢中的难友们又想尽各种办法,向所方要求改善彭灿碧的营养。监狱方面最终同意代买鸡蛋和糖,还特许女犯去厨房给产妇煮鸡蛋。在大家的帮助下,彭灿碧的身体渐渐康复,小苏菲亚也慢慢成长起来。然而,母女俩却没能活到胜利的那一天……

母女俩同时殉难

1949年11月,重庆即将解放。27日,国民党反动派在撤退前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重庆“一一·二七”大惨案。

当天晚上8点,渣滓洞中的难友们被分批押往松林坡枪杀。屠杀进行到第二天凌晨2点时,牢中还有将近百名政治犯。为了节约时间,国民党特务以“办移交”为名,把关押在渣滓洞中的全部犯人集中在楼下的8间牢房中,然后锁上牢门,用机枪疯狂扫射。

在这个危急时刻,彭灿碧把小苏菲亚牢牢地护在怀里,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当狱中的人们全部倒下以后,特务们又把牢门打开,一个个补射。这时,小苏菲亚突然爬起来大声哭泣,凶残的敌人竟连这个幼小的生命都不放过,一阵枪声过后,小苏菲亚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彭灿碧牺牲时年仅31岁,而小苏菲亚还不到1岁……

(本章完)

红色花木兰——区夏民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英雄母亲——陈若克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英灵不朽——八女投江英灵不朽——八女投江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红色花木兰——区夏民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英雄母亲——陈若克“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左联志士——冯铿英灵不朽——八女投江英雄母亲——陈若克红色花木兰——区夏民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闪耀的青春——陈铁军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左联志士——冯铿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正气凛然——李青林“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女游击队长——毛泽建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七月榴花开——张露萍红色花木兰——区夏民左联志士——冯铿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左联志士——冯铿女游击队长——毛泽建左联志士——冯铿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英雄母亲——陈若克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女游击队长——毛泽建英灵不朽——八女投江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正气凛然——李青林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女游击队长——毛泽建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红色花木兰——区夏民“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七月榴花开——张露萍“双枪老太婆”——邓惠中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革命女将——胡筠“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正气凛然——李青林“双枪老太婆”——邓惠中闪耀的青春——陈铁军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红色花木兰——区夏民女游击队长——毛泽建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正气凛然——李青林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英灵不朽——八女投江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红色花木兰——区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