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志士——冯铿

左联志士

——冯铿

在阴霾四布,

太阳和月亮都失了他的踪迹时,

地上一切的一切,

都笼罩在这黑暗的幕里。

呵!这可怕的地狱般的漆黑呀!

在那里,魔鬼伸着他们的脚手,

猛兽张着它们的爪牙,

……

呵!我们中华民国!

诞生已经十四周年了!

今天——这个要万分庆祝的纪念日子,

我们应该如何的赞美欢颂偷乐呢?!

可是,又是如何的惨痛悲哀呢?!

……

——冯铿《共和国的纪念》(原载1925年12月15日汕头《友联期刊》第五期,署名冯岭梅)

冯铿(1907~1931),原名冯岭梅,生于广东潮州一个贫穷的教师家庭。192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加入“左联”,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止。1931年初与柔石、胡也频、李秋实、白莽等人同时被捕,2月8日牺牲。

个性的新青年

冯铿是笔名,她的原名叫冯岭梅,取“十月先开岭上梅”之意。冯铿的父母都出身官宦人家,父亲是个传统读书人,酷爱饮酒赋诗,却不懂谋生理财之道。冯铿家兄妹众多,并都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但其中大多也同父亲一样不善谋生。生活的重担全落在冯铿母亲的身上,家庭生活贫穷困窘。

冯铿排行第八,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因受家庭环境影响,冯铿自幼便喜爱文学,小学时就请求家人将她送进新式小学读书。她早期文学兴趣多源于她的三姐素秋。三姐教她读了不少旧诗词和古代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小小年纪的冯铿渐渐被文学的世界所吸引,沉浸在文学创作的绮丽世界之中。

有一件事,对冯铿的一生影响极深。冯铿还小时,一向文静懦弱的三姐素秋为追求恋爱自由,迸发出如同猛虎一般的反抗情绪,与家人,与封建礼教勇敢地做斗争。三姐的这次抗争,惊动了当时那个古老的潮州城,同时也震动了尚且年幼的冯铿的心。后来,姐姐胜利了,她也感到欢喜,但她发现姐姐有时却仍旧暗自流泪,最后甚至郁郁而终。她不明白姐姐为何明明抗争成功却还是不能获得快乐,为何不能像书里的英雄一样用自己的武器与勇敢去斩断痛苦。

三姐去世后,冯铿成为了最得宠的女儿。她没有恃宠而骄,相反,仿佛继承了三姐的抗争精神,成为了一个思想独立,有着如男子般坚毅刚强之心的新青年。她还热爱文学,整天不是读书就是唱歌,从来不注意衣服、饮食这些小事。她浓眉大眼,长得惹人喜爱,学校里有着众多追求者。她对此既不拘谨也不放纵,大方地面对。母亲对冯铿的“新派”做法有些不满,但冯铿坚持自己的原则,完全不理会母亲的“旧式”教导,母亲失败几次以后,只得放弃。

冯铿敢爱敢恨,既有着如男子一般刚强的一面,也有着如女子般温柔善良的一面,她将烈火般的性格和秋水般的心灵融汇于自身,使她由内而外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1921年,冯铿从岩石正光女校转入汕头友联中学学习。友联中学是在五四运动中,汕头华兴教会学校师生脱离华兴另组成立的,是具有战斗传统的学校。受五四新文学浪潮影响,友联中学成立了文学社团“友中月刊社”,冯铿是其中骨干。冯铿的文学作品受新浪潮影响极深,她15岁时便开始在许美勋主编的汕头《时报》副刊上发表白话小诗和散文小品,后又在许美勋和她四哥冯瘦菊创办的《火焰》周刊上发表过大量作品。

五卅惨案发生后,冯铿在学联的领导下,印传单、编刊物、组织演剧队筹款支援工人的罢工运动。1925年冬天,汕头总工会领导人杨石魂被反动派非法逮捕。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抗议游行,反动派被迫释放杨石魂。冯铿作为学联代表出席了欢迎杨石魂回归的大会。在会上,杨石魂亲自讲述了敌人对他施以的残忍酷刑,用慷慨激昂的陈词揭露了敌人的丑恶面目。这次演讲激起了在场所有群众的愤慨与斗志。会后,十万愤怒的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次经历,使冯铿的心灵深受震撼,她第一次认识到群众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这之后,冯铿参加了多次革命浪潮活动,浑身都散发着革命的火焰,成为潮汕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的积极分子。如果说

冯铿早期有着三姐给她留下的影子,那么接受了革命思想以后的冯铿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新青年。她不再是为个人的自由而战,而是为着劳苦大众的解放奋斗,释放自己的生命光彩。

文学斗士

共产主义对冯铿来说,是一片绝无仅有的、美丽的新天地。那里的人们朝气蓬勃,人人依靠劳动来获得幸福,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充满欢声笑语。她渴望所有穷苦大众都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中。为此,她要将文字化为武器,做一名英勇无畏的斗士。

冯铿不仅担任友联中学校刊《友联期刊》的编辑与发行工作,自己也积极为《友联期刊》与《岭东民国时报》写稿。她的政论文有一个统一的主张,那就是:革命要彻底。以她的一篇文章《破坏和建设》为例,她在文中这样说道:“那时的伟人,烈士们,误以为把‘大清帝国’改名‘中华民国’,就算达到目的!所以容溥仪依旧安居皇宫,受遗老们的朝拜,因而惹起复辟的乱子出来;一般旧官僚依然让他们占着势力,施行旧的政策、思想,因而酿成这十四年来的祸乱……”冯铿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就在于对旧思想、旧势力“毁灭、铲除”得不够干净,要想革命成功,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必须要对旧的体制“破坏得彻底”。

冯铿还提倡女性打破封建礼教束缚。她曾写过多篇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抨击旧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迫害。她的小说故事素材往往来源于生活。在当时的年代里,有许多女性在被迫接受着旧思想、旧礼教所带来的痛苦。

冯铿有个同学叫瑞芬,瑞芬母亲的夫家家境富裕,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瑞芬母亲18岁的时候,瑞芬的父亲死了。夫家的人为了维护自家人的“好名声”,不许瑞芬母亲改嫁。从此,瑞芬母亲被禁闺中,一禁就是20年。20年的青春岁月因禁锢变得灰暗,瑞芬母亲皮肤惨白,脸上终日看不到一丝笑容。冯铿对瑞芬母亲抱有无限同情,经常鼓励瑞芬动员她妈妈挺身出来抗争。她还把这对母女作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通过文学的形势让众多受苦的女性燃起对抗旧礼教的斗志。

没多久,冯铿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旧封建礼教的漩涡之中。冯铿与父亲的学生许美勋因志趣相投,逐渐相知、相爱,打算结为夫妻。这桩婚姻遭到冯铿家中的极力反对。因为许美勋是个穷学生,母亲想让冯铿嫁给一户有钱人家。受过新思想洗礼的冯铿当然不会接受母亲的安排,等到高中毕业后,冯铿就离开家与许美勋一起前往许美勋出生地桑浦山下潮安县安红旗底村,在那里二人开始了新的生活。冯铿与许美勋在乡间的生活虽不富裕,却极为惬意。二人白天在当地一所小学教书,夜晚就在家中读书写作,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

好景不长。不久,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冯铿与丈夫许美勋流亡他乡,几经风险,幸得农友的掩护相助才得以成功逃亡。这次流亡生活,使冯铿对革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为深切的体会。在她之后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关于逃亡生活中的经历以及感受。在文中,她还经常谈到她逃亡在农村时的生活,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农民具有的质朴与真诚的赞美。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恐怖气息还未散尽,冯铿与许美勋就悄悄潜回汕头。此时这座他们长久生活过的城市四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天天可以看到囚车从街道中驶过,夜夜可以听到撕裂寂静的枪声。冯铿虽然无法确认,但她知道,她曾经的师长、校友渐渐从她身边消失,有的被捕,有的失踪,有的牺牲,还有的落荒而逃,或是成为了国民党麾下的“新贵”……

城中的变故、动荡,就犹如整个社会的缩影。冯铿陷入长久的思索,她想,究竟什么可以拯救这个不断沦陷于黑暗的国家。在这期间,冯铿写过四篇散文,以《海滨杂记》为题发表于上海的《白露》。其中的《毕竟是玩物》与《滑稽》提到了“某些时代女性”,满口“革命”“爱国”的新名词,却转身甘愿去做“穿着军服”的男人的“玩物”,文中尽是对这种虚荣、虚伪现象的猛烈抨击。

冯铿向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壮烈斗争,她坚信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她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用文字武装自己,成为一名为解放人民而战的真正的斗士。

冲破白色的文化“围剿”

1929年的

元宵节,冯铿与许美勋来到上海。上海曾被称为东方莫斯科,爆发过五卅运动,是冯铿一直向往的地方。

冯铿到上海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游遍每一个可以寻找到革命同志足迹的地方。她到南京路凭吊五卅惨案的遗迹,她在老闸捕房、四大公司周围的大街小巷来回跑着,心中思绪万千。

上海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富人可以恣意地享受灯红酒绿的生活,住着一夜150块大洋的旅馆,可以买30多万两银子一栋的大房子,而穷人只能窝在阴暗的角落,为吃饱饭而耗尽心力。明明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却仿佛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冯铿为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而感到痛心、愤怒。

冯铿渴望学习,她认为学习是革命最重要的武装。初到上海,她还曾到复旦大学读书,不过最后因忙于工作和经济拮据而辍学,但这并没有影响冯铿对学习的热情。她利用一切工作之外的时间,读共产党的书籍、唯物主义哲学、文化理论、苏俄的文学作品……她还在百忙中自学日语和英语。她认为通过外语可以了解外国人的一些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回过头来两相对照,可以更深刻地体会祖国语言的特色。

酷爱文学的冯铿到了上海以后,依旧致力于写作。除了写作外,她还将精力投入到实际的革命工作。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斗争。她第一次参加五卅纪念示威游行,与几千人一同行进,他们手挽着手,迈着整齐、稳健的步伐,仿佛自己与众人已经化为一股汹涌的力量,足以摧毁一切邪恶势力,所向披靡。

每参与一次斗争,冯铿对革命的信心就增加一分,虽然革命形势越来越紧张,不断有同志被捕,但冯铿的信念却从未有丝毫动摇。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左联”是革命文化战线的一面鲜红的战斗旗帜,是白色的文化“围剿”战线上的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

“左联”刚成立,冯铿就参加了。加入“左联”后,冯铿接触了许多当时的优秀革命文化者。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学习,冯铿对革命、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而这段时期也是她创作力极为旺盛的阶段。她在繁忙紧张的革命斗争中,利用一切时间进行写作,有时甚至几份稿子齐头并进或穿插进行。

1930年5月,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冯铿与柔石、胡也频三人被推选为“左联”的代表出席大会。与会的还有各红色根据地、各地红军和游击队,以及各大城市红色工会、革命团体等的代表,共五十余人。会后,冯铿根据在会上的所见所闻,以及过去的生活积累,写成了小说《红的日记》和《小阿强》。

刊载于1930年6月《文艺大众》上的《小阿强》讲述的是革命根据地一个少先队长的英勇事迹。这篇作品与《红的日记》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一批直接反映和讴歌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战斗生活的文学作品。

国民党掀起的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革命同志接二连三地被捕。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广大革命者的斗志非但没有被抑制,反而越来越高涨。冯铿更是被锻炼成一位身经百战,可以巧妙与敌人周旋的优秀革命工作者。她经常与同志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掩人耳目。她有时可以是一位能歌善舞的音乐教师,有时也可以是某个前来参加宴会的宾客……

正当冯铿才情焕发、斗志昂扬,向着革命与创作的胜利殿堂迈进的时候,敌人的屠刀无情地向这位青年女作家挥去。

1931年1月7日,冯铿与李伟森、柔石、胡也频、殷夫等人作为“左联”的代表,前去东方旅社出席中华工农兵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预备会议,与所有与会者一起被预先埋伏的国民党特务抓获。

国民党想尽办法,妄图从冯铿这批被捕者当中找出破坏当地地下党的线索。特务们夜以继日地威逼利诱,一边用残忍的酷刑逼供,一边用高官厚禄诱惑,但冯铿等人始终不为所动,宁死不屈。以宋庆龄、何香凝、杨杏佛等为首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济难会等组织,出面为营救被捕作家而进行了不懈斗争,然而均以失败告终。

1931年2月7日午夜,冯铿与柔石、胡也频、李伟森、殷夫等23位共产党员在龙华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她牺牲时年仅24岁。

冯铿与她的战友们用生命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呼喊出震撼心灵的最强音!

(本章完)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英雄母亲——陈若克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闪耀的青春——陈铁军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英灵不朽——八女投江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女游击队长——毛泽建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革命女将——胡筠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双枪老太婆”——邓惠中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英灵不朽——八女投江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左联志士——冯铿“双枪老太婆”——邓惠中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红色花木兰——区夏民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左联志士——冯铿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七月榴花开——张露萍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红色花木兰——区夏民“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革命女将——胡筠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女游击队长——毛泽建左联志士——冯铿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女游击队长——毛泽建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英雄母亲——陈若克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英灵不朽——八女投江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七月榴花开——张露萍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七月榴花开——张露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七月榴花开——张露萍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英灵不朽——八女投江英灵不朽——八女投江英灵不朽——八女投江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革命女将——胡筠“双枪老太婆”——邓惠中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坚贞高洁井冈兰——伍若兰正气凛然——李青林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正气凛然——李青林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女游击队长——毛泽建革命女将——胡筠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正气凛然——李青林英雄母亲——陈若克革命女将——胡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