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黑洞发生器

设计上的缺陷,这是谁也想到的。

一般来说,指挥系统要面对的都是数量差距不会太大的目标,在以前的战斗当中,两千基本上都已经是一个局部战场的数量上限了,而现在,舰队要面对的敌人数量则是以万为单位的,这明显不在指挥系统的常规处理范围当中。不过超载运行的指挥系统已经勉强工作了三分多钟了,对于这套系统的设计者来说完全可以自豪,他为这套系统留出来的系统冗余支撑住了二十倍以上的的运算量,虽然现在看来已经快崩了。

毕竟对于指挥系统来说,敌人的数据并不只是一个空间坐标然后一个类型就能搞定的,还需要实时计算双方所有船只的位置,结合外形来计算遮挡情况,以确认最佳的火力投射方案。当然方案最终是交由参谋来确认的,根据实际战场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火力方案分配下去。

确认各自指挥船只的计算机全都不正常之后,文海采取了一个很简单的方式为指挥系统提供额外的能量用于冷却,那就是武器停火。这个方法很简单并且很有效,温度上升速度瞬间就降低了一个等级,不过按照这个速度依旧支撑不到护盾崩溃的时候,所以还是得逃跑的。

还好逃跑过程都是有计划的,提前拿出来用而已,只是战果没有之前那么好了。

敲掉对方几艘严重干扰跃迁状态的船只,舰队开始统一朝着敌人加速。舰队将要直接跃迁到敌人后面,然后再转向朝着别的地方跃迁,当然护盾船只则是准备将自身变成大号炮弹砸过去。

随着文海的确认,参谋启动了舰队跃迁,在联合护盾系统关闭的瞬间统一跳出了护盾船只的保护范围,而护盾船只也根据程序从联合护盾状态切换到自身护盾状态,然后开始卸载加速轨道。

整个过程当中,有十六艘船被敌方火力击毁,七十多艘不同程度受伤但还能正常航行。在联合护盾系统关闭的瞬间肯定会漏进来一点火力的,凭借舰船自身的防御能力超过一定限度肯定撑不住。这点实际上已经有了准备,而这个损失已经比估计的要少了。比较走运的是,十六艘船的逃生舱都跑掉了,采用了新式技术的逃生舱跃迁启动速度更快,更便于规避伤害。在残骸的掩护之下成功启动了跃迁脱离战场。

另外有一点,在舰队开始跃迁的两秒之后,舰队在跃迁状态受到了攻击,虽然攻击强度很低,相对于护盾强度来说,还不到总额的万分之一,但这也说明对方开发出了能对跃迁状态的舰船造成伤害的武器,这点情报非常重要。

在预定跃迁点停下,文海开始观看之前投放的观察卫星传来的视频信息,看看自杀炸弹的效果如何,或者说这堆研究员除了反物质炸弹外还装了啥。

“注意回收逃生舱,各成员对船只进行自检,上传详细报告,舰队跃迁准备。”

说完这句,文海就专心看视频了。加速轨道展开的速度很快,几秒钟就完成了发射准备,然后按照预定程序将护盾船只弹射了过去。提前撤离时仍然保留的厚重的护盾让护盾船只的生存能力极大增加,除了一艘被集中火力击毁后启动炸弹啥也没炸到外,其他的都冲进了船堆当中。而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九艘船能有两艘钻进去就不错了。

根据之前研发人员的说法,这艘船上安装了一种实验型号的武器,基于可控引力技术衍生出来的,全程为黑洞炸弹。当然了,这东西根本就没有进行过实验起爆,所以实际结果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这回正好拿来试试,反正不在自己的地盘,并且这东西引力扭曲结束之后也算是无公害产品。

在敌方舰队当中,八艘船同时启动了引力扭曲系统,开始制造强引力点,三秒钟之后护盾船只就被强引力点吞噬了进去。由于光线被扭曲的关系,远距离探测卫星的影响也开始不大清楚,中间很大一片区域的光线等可以被探测的东西都被吸走了,而外围扭曲的光线则是需要等研究人员分析之后才能拼凑出当时的情况。

引力现象在持续了几分钟之后逐渐消失,在二十分钟之后彻底消失。

经过卫星的观察得出结论,那边最终形成了一团中子星物质或者类似的东西,不过又由于在引力点结束之后没有足够的自身质量来保证引力强度,所以逐步向外膨胀,最终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小行星的东西,只是这一团的小行星是由相当致密的舰船金属等材料构成的而已。

“话说,这么一团东西如果能拖回去就好了,这可是好多的材料啊。”一边关上视频信号,文海一边无奈的说道。当然,文海都不需要别人回答就知道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这么一团东西,想要轻易推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可是包含了大量的工业船只的,所以总体积大的惊人,倒是移民船只距离文海几个指挥官选择的地点有些距离,再加上开打之后一直在往外跑,所以所处位置受到的引力很小,没有被吸进去。

“伤害评估怎么样?”这就是参谋应该干的事情,所以文海现在问了。当然在文海的所有参谋当中,就数据统计来说也就白晶做得最好,毕竟是那个特殊的小脑袋决定的。

在文海的旁边,白晶打开一串数据屏幕,假装看了一眼,然后说道“战斗阶段直接消灭对方船只两千四百艘,距离四千艘目标差距较大,不过鉴于指挥系统过热提前撤离的缘故,按照战斗时间比例可以接受。后期黑洞炸弹歼灭目标九万四千三百艘各类型船只,由于侦察卫星数量过少所以只能精确到百。从吨位比例上看,这次战斗的情况我们全面占优,联合护盾系统和黑洞炸弹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提交报告进行批量生产。”

联合护盾系统批量也就算了,这个黑洞炸弹……有那么几个就行了,批量生产还不一不小心弄出个永久黑洞啊?要知道黑洞的强度可不是根据引力点的数量加法计算的。

“另外,那个星系的恒星在黑洞炸弹启动的时候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舰队一段时间内不要靠近。”

第184章 数据量超标第428章 回家休息第399章 无知者第438章 扩张的护盾第182章 新的巡洋舰第413章 启用导弹第325章 有钱的赞助商第138章 奖品是穿梭机第108章 破坏性超载第279章 计划抢芯片第40章 离开的快船第392章 骚扰战第49章 奇怪的东西第206章 巡逻开始第340章 脑控指挥方式第365章 半开放的实验第456章 新装置的效果第203章 培训后第6章 登记第319章 放电技术第31章 空的逃生舱第301章 三次扫描第154章 无人驾驶第76章 繁华的星系第380章 故意的限制第251章 第一场第87章 获得的权限第352章 获得补给第399章 无知者第301章 三次扫描第162章 去接人第9章 实际操作训练第72章 事后总结第226章 星系的猜测第115章 简单智能第313章 幸运的巡洋舰第103章 奖励的权限第272章 导弹船只第222章 太空植物第387章 闹腾的小国第350章 星系压制装置第107章 一个求救信号第392章 骚扰战第247章 考察环境第293章 战场拟真系统第440章 巨大的舰船第91章 手动开火第177章 交通工具第403章 还原第52章 被识破的隐形第307章 便携装置第373章 弹射第115章 简单智能第164章 军方的拦截舰第370章 准备开跑第383章 视频观测第444章 招人第9章 实际操作训练第423章 应付记者第342章 使用限制第391章 过多的舰队第132章 轻松的预赛第357章 辐射记录第308章 鞋子上方第405章 写异常报告第31章 空的逃生舱第169章 不想接战第412章 脆弱的表层第291章 拉练结束第400章 特殊的辐射第119章 代理人第37章 火控第388章 卫星满天飞第208章 殖民船第376章 凑合打一局第28章 伪装的探测器第185章 实习报名第58章 正常的升空第351章 补给计划第9章 实际操作训练第296章 晶体固定第131章 昏倒的白晶第173章 埋在墙里第53章 被跟踪第144章 游乐园第92章 中场的倒计时第349章 拆改炸弹第26章 人员运送第93章 投降的战术第232章 高速运输舰第458章 过多的敌舰第474章 无奈的情报第313章 幸运的巡洋舰第330章 全突击舰第181章 指挥舰的区别第444章 招人第106章 错误的出站第374章 出逃成功第126章 生物科技第67章 某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