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败

女眷们凑在一处,总少不了东家长西家短。官宦女眷们也不能免俗。谁家内宅后院有个风吹草动,很快就会传开。

赵元仁随口问:“你听到什么传闻?”

孙氏凑过来,低语数句。

赵元仁全身一震,眼睛陡然睁大:“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事关天子颜面和皇室体面,这等事可千万不能胡说。”

孙氏低声道:“这是周夫人悄悄和我说的。还特意嘱咐我,不要告诉任何人。这里只我们夫妻两个,我才敢小声说几句。此事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清楚。”

自徐靖赵夕颜来了京城,赵家和周家的关系就密切了许多,孙氏时常去周家走动。

今日是新年初九,周夫人设了小宴,给孙氏下了请帖。宴后,周夫人私下和孙氏说起了宫中传闻。孙氏也被惊住了。

赵元仁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眉头几乎拧成了结。

无风不起浪。周夫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再想想永明帝为人……这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老天!

万幸月牙儿躲过一劫。

“这件事不论真假,和我们都没什么关系。”赵元仁低声嘱咐:“你权当没听说过,和谁都别提。”

孙氏点点头:“放心,我知道轻重。”

赵元仁心里莫名的窝火,忍不住低声怒骂:“四处打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这一场大雪,不知要冻死多少人。皇上倒还有这份闲心……哼!”

昏君!

……

宫中,福佑殿。

永明帝重重打了个喷嚏。

蒋公公忙捧着温热的毛巾上前,伺候天子擦拭嘴角。

永明帝又是一声阿嚏,唾沫星子溅了蒋公公一脸:“这是谁在背后说朕的坏话。”

蒋公公连擦的闲工夫都没有,就这么腆着脸应道:“皇上为了国事操劳,连新年都过得不安稳不消停,每日都召众臣进宫商议政事。谁要是敢说皇上半个字不是,奴才拼了这条命,也得让他闭嘴。”

永明帝被这一通马屁拍得身心舒畅,哈哈一笑。

其实,永明帝根本就不想理国事。奈何战报一封接着一封,连大雪封路时都没停过。可见战事之激烈。

众臣心急如焚,纷纷进宫觐见。所谓“每日召众臣进宫商议政事”,不过是为永明帝脸上贴金罢了。

马公公瞧不上蒋公公那等无耻逢迎的嘴脸。他读过史书,对大晋眼下的处境看得更清楚,心里也颇为忧虑。

要是大晋亡了国,他们这些无根的内侍,连个活路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富贵权势了。

内侍小喜儿悄步过来,在马公公耳边低语数句。马公公略一点头,立刻上前禀报:“启禀皇上,冀州那边送了战报来。”

永明帝一听冀州二字,就皱了眉头。

骁勇善战的忠勇侯高鹏,领兵去冀州平乱,竟未能速战速决。两万骑兵被拖在冀州,每日士兵战马吃喝嚼用都是一个极可怕的数字。朝廷供给粮草十分吃力,已经下公文令冀州各郡为大军供应军粮。

马公公捧着战报来了。永明帝再昏庸无道,也得打起精神看上一看。

看完之后,永明帝的脸又黑了三分,将战报扔到了地上。脸上的肥肉因气恼不停抖动。难得主动下令:“传朕口谕,立刻宣召六部尚书觐见。”

读了顿又道:“让慕容将军也来,还有,召武安伯一并前来。”

“将太子叫来,一并议事。”

……

能让永明帝大动肝火的,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这个新年,兵部上下几乎都住在官衙里。陈尚书熬得两眼通红,迈步如飞,第一个进了福佑殿。

永明帝咬牙怒道:“这个忠勇侯!枉朕这般器重信任他,竟吃了败仗,骁骑营损伤惨重。整整死了三千骑兵!朕要砍了他的头!”

陈尚书面色也霍然变了,从马公公手中接过战报,这一看之下,心惊动魄。

百战百善的忠勇侯,打了个大败仗,死伤多达三千之众。

这可是每年要耗费几百万银子才养出的骑兵啊!一个骑兵两匹战马,军饷足足养活十个普通士兵。

这般损伤,别说永明帝大发雷霆,他这个兵部尚书看了心里都在滴血。

很快,户部尚书等人也来了,看了战报同样面色惨烈。

禁卫大将军慕容尧和南城兵马司指挥使武安伯先后进殿,太子殿下也进了福佑殿,个个看完战报,都是一脸凝重。

永明帝胸膛起伏不定,面色如阴云笼罩:“你们都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陈尚书沉声道:“冀州战败,也不能全怪忠勇侯。忠勇侯领兵在前打仗,后面不停有百姓叛乱。就如扑火,一处扑灭了,又起另一处。大军来回奔波,就是铁铸的也禁不起这般折腾。吃败仗也在情理之中。”

实话总是有些刺耳。

永明帝脸色霍然阴沉:“照陈尚书这么说来,打仗是打不完了,打一次败仗不算什么,接下来是不是要接连吃败仗。朕的两万骑兵都死光了,也怪不得任何人。”

陈尚书低头告罪:“臣失言,请皇上息怒。”

永明帝怒道:“朕不想听这些废话,朕现在要你们商议出个对策办法来。”

六部尚书里,陈尚书掌管兵部,也是文官中真正懂战事的人。陈尚书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其余几位尚书也都不吭声了。

还能怎么办?

唯有继续增兵。

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

调派各州郡的驻军,是个法子。不过,驻军多在几千到一万,兵力有限,这般调兵,要是再有更多的民乱,又该派谁平乱?

京城一共十万兵力,现在忠勇侯领了两万平乱,忠勇侯又带走了两万。三万禁卫军绝不能动,就只剩铁卫营三万精兵。

大军要出动,谁来领兵?军饷粮草从何处来?速战速决还好,万一这三万大军也被拖住,再有乱民冲击京城该怎么办?

这些在朝堂上已经激烈争论了几个月。

太子殿下忽然上前一步:“父皇,战事如火,不能再犹豫了。请父皇立刻派兵去冀州增援,儿臣愿亲自领兵前去冀州。”

……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九章 对阵(一)第一百八十章 进宫第476章 番外之鹊羽(六)第五章 憎恨第五十六章 战事(二)第377章 诏书(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相聚(一)第364章 丧事(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行踪(一)第372章 狼子(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亲事(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流言(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勾心第397章 匿藏(二)第469章 番外之五年(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亲事(三)第七十六章 家事(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赐婚(一)第二百零二章 灵犀第一百九十五章 倔强第七十一章 一吻第413章 心服(一)第397章 匿藏(二)第九章 书信第一百二十章 姑嫂(二)第467章 番外之平平(三)第381章 刺客(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赐婚(一)第343章 责罚(一)第359章 纷乱(一)第二十章 和好第269章 新婚(三)第二十二章 夜袭第318章 惊变第337章 请战(一)第341章 册封(一)第388章 生死(四)第305章 雪难(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对阵(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折服第二百二十章 流言(三)第363章 早夭(二)第306章 雪难(二)第361章 等待第269章 新婚(三)第392章 死路(二)第376章 诏书(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言第一百三十三章 折服第九十二章 缘分(二)第358章 良缘(二)第407章 暗杀第338章 请战(二)第384章 派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传信第335章 下注(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太子(二)第361章 等待第一百三十章 平平(二)第七十三章 家事(一)第五十九章 不同(一)第445章 皇后(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赏荷(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婚期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闱(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胜(一)第377章 诏书(二)第263章 风光第一百六十一章 虎斗(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进宫(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意(二)第273章 请安第一百二十五章 爱护第378章 荒唐(一)第470章 番外之五年(二)第九十二章 缘分(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桃色(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密室(二)第406章 拥立(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云涌(一)第五十四章 剿匪(二)第337章 请战(一)第二十二章 夜袭第353章 满月(一)第五十一章 牵扯(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相聚(一)第八十八章 离去(一)第293章 病发第一百三十章 平平(二)第二十六章 追逃第449章 轻重(二)第十一章 情敌第二百五十七章 亲事(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295章 醒悟第一百二十二章 姑嫂(四)第八十二章 生天第五十八章 人亡第二百五十一章 坑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