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定

太子身在军营里,也十分忙碌。

冀州各郡县,每日都有奏折和公文送来。太子看完后,一一批复送还。也就是说,太子这几个月来做的是冀州刺史应该做的事。

说起冀州刺史,不得不说一句,这也是一个倒霉蛋。冀州民匪猖獗,当日章冲投了土匪后,占了粮仓和武库。后来令人冲进刺史府,将此刺史一家上下杀了个干干净净。

冀州大乱,也因此而起。

被俘获的土匪,粗略一算,有一万多人。

负责后勤的武将愁眉苦脸地来见太子殿下:“启禀殿下,军中粮草已经不足。下一批粮草,得十日后才到。军营里俘虏太多,粮食根本不够吃。该怎么办?”

为了支应冀州战事,已经抽空了附近十几个郡县的粮食,充做军粮。

再养活这么多俘虏,哪里养得起啊!

只有一个法子,杀了俘虏。至少,也得杀一部分。

以心地仁厚著称的太子殿下,没有出声,只抬眼看了看慕容大将军。

慕容大将军目中闪过森森杀意,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愿为殿下分忧。请殿下将这件事交给末将去办。”

忠勇侯和定国公世子对视一眼,没有出声。

自古以来,杀俘都不是什么好事。一旦传出去,对太子殿下声名有损。谁动这个手,也会落下屠夫之类的恶名。

这差事,他们就不和慕容大将军争了。

“堂兄,”徐靖难得张口为慕容大将军说话:“慕容将军率禁卫军留守军营,长刀还没见血。就这么回京城,确实不太好看。这差事就给慕容将军吧!”

太子终于点了头:“也好,慕容将军,你领一千人去俘虏营。记住,年龄低于十八的留下,超过四旬的也留下。其余的一律杀了。”

慕容大将军面不改色,拱手应下。

定国公世子和忠勇侯,面色各自微微一变。

太子殿下不杀人则已,一旦下定决心,倒是狠辣。这是要将俘虏营的青壮年都杀了,只留老弱之辈。

龙就是龙,哪怕再温和,略一现身,就是风起云涌血流成河。

这一日,俘虏营里惨呼声不绝于耳,鲜血浸透地面。一万多俘虏被杀了七千,青壮都被诛杀,只剩四千多老弱。

此事一传开,冀州各郡县的文官们心中凛然,对太子殿下愈发敬畏。那些原本不太好安置的“刁民”们,忽然也变得温顺听话了。

太子亲自写奏折,送往京城。

……

这一封奏折,在朝堂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武将们对杀俘一事司空见惯。文官们反应就激烈多了,有几个胆子大的,写了奏折弹劾太子举止残暴。胆子小一些的,私底下也少不得唏嘘。

太子殿下平日看着温和得很,怎么杀心这般重?

土匪杀了不可惜,不过,既然已经投降了,充作军奴也行啊!就这么都杀了,是不是太血腥了。

一定是有小人对着太子殿下进言。不然,太子殿下这般仁厚,怎么会大肆杀戮?

肯定是慕容将军!他想和定国公世子和忠勇侯争功,所以在太子殿下耳边进献谗言。

千错万错都是慕容尧的错!和太子殿下无关。

也不知这传言从何而来。总之,短短几日,就传得铺天盖地人尽皆知。就连街头巷尾的百姓,提起慕容氏,也要呸一声骂上几句。

慕容慎敏锐地察觉出不对劲,私下令人查探,却查不清流言是谁传出来的。

就连信重慕容氏的永明帝,也有些不满,下了一道圣旨,怒斥慕容大将军。

太子仁厚好脾气,肯定没有错。错的人一定是慕容尧!

去冀州传旨的,正是孟御史。

孟御史去年挨了一顿廷杖,在家中足足养了小半年才痊愈。回朝堂还没半个月。

永明帝丝毫没有自省己过的意思,看孟御史左看右看都不顺眼。索性打发孟御史跑一趟苦差。

对孟御史来说,宁可跑去冀州见太子,也不想留在京城。

孟夫人忙着为孟御史打点行李。孟御史去了一趟赵府,然后皱着眉头回来了。

“你没见过赵六姑娘?”孟夫人有些惊讶:“赵六姑娘没在赵府吗?”

孟御史皱着眉头说道:“赵侍郎说,赵六姑娘染病,去了庄子里静养,已经一个多月了。”

赵夕颜平日极少出门。眼下大晋战乱纷纷,除了亲友,也没人会刻意去关注一个闺阁少女的行踪。

所以,赵夕颜“养病”一事,并未传开。孟御史也是今日才知道。

孟夫人叹了一声:“老天真是不开眼。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偏偏就病了。”

“幸亏是在这时候生的病,早些将病养好了,不会耽搁婚期。之前就延迟半年,再延期可就不太吉利了。”

孟夫人口中絮叨着:“等到了冀州,见了北海王世子,你少提这些。免得世子心里牵挂不宁。”

孟御史随意应了一声。

隔日,孟御史就启程去往冀州,沿途辛苦不提。

令孟御史心情沉重的,是沿途所经郡县,有许多百姓抛家舍业地去逃荒。饿殍遍野,尸骨累累。

冀州是勉强安定了,还有其他十二州数百郡千余县,万千黎民百姓在受苦。连口饭都没了,哪有不反的道理!

大军每日行军六十里,一个月才能到冀州。孟御史只带了几个家丁,赶路就快多了。每日早起晚睡,骨头都要被马车颠散架了。一行人短短十几天就赶到冀州。

太子殿下率众武将相迎。

徐靖见孟御史憔悴清瘦得厉害,忍不住啧啧一声:“孟御史是不是在路上又烂好心,将粮食都散出去,自己也不留口吃的?”

孟御史充耳不闻,先向太子殿下行礼聊:“臣孟溪知,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立刻亲手扶起孟御史:“孟御史这一路辛苦了。”又以目光冲徐靖示意。

别撩拨孟御史生气啦!

徐靖这才笑嘻嘻地住嘴。

孟御史目光一掠,落在慕容大将军的脸上:“皇上有旨,请慕容将军接旨。”

慕容尧立刻上前一步,跪下听旨。

第276章 惊变(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亲事(一)第465章 番外之平平(一)第十五章 两断?第404章 拥立(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子(一)第403章 婆媳第五十章 交锋(二)第446章 皇后(四)第三十六章 鹤唳(二)第395章 夫妻第424章 众臣第269章 新婚(三)番外之贤后(一)第373章 野心(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进宫(二)第六十九章 密道(一)第三十六章 鹤唳(二)第九十六章 离别(二)番外之贤后(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军(一)第408章 朝会第330章 争宠(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谋算第299章 风云(一)第318章 惊变第417章 诀别第五章 憎恨第三十六章 鹤唳(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禁足第二百零九章 不安第286章 三日(二)第一百二十章 姑嫂(二)第六十二章 相许(一)第一百零五章 离别(一)第377章 诏书(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病愈(二)第七十六章 家事(四)第353章 满月(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对阵(一)第291章 追击(二)第422章 问审第279章 北海(二)第328章 疯癫(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相聚第四十三章 成长第七章 祖母第二百一十八章 流言(一)第382章 刺客(二)第295章 醒悟第二百零三章 疑心第422章 问审番外之大胜(二)第401章 藩王(一)第384章 派兵第二百五十章 新军(二)第290章 追击(一)第296章 兄妹第269章 新婚(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亲事(二)第420章 落网(二)第九章 书信第二百零三章 疑心第四十二章 亲事第269章 新婚(三)第337章 请战(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言第二百五十七章 亲事(二)第394章 归来(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请帖第七十九章 十万第393章 归来(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骄兵第六十一章 热闹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三第308章 凌迟第二百四十六章 赐婚(一)第388章 生死(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心意(一)第一章 年少第二百六十一章 惊喜(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刺客(二)第二百零一章 对阵(三)第一百六十章 探望第四十三章 成长第一百九十九章 对阵(一)第445章 皇后(三)第276章 惊变(二)第一百零二章 圣旨(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胜(二)第287章 有喜(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谋算第二百二十六章 病愈(二)第421章 死别第442章 离京(二)第378章 荒唐(一)第277章 忧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悍将第十九章 仇敌第一百二十八章 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