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贤后(一)

这一场简薄的皇后册封礼,被记载于大晋历史。被后世誉为大晋第一贤后的赵皇后,就此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做皇后到底是什么感觉?

新年元日,赵鹊羽随亲娘进宫觐见皇后娘娘。一开始规规矩矩,一派大家闺秀的端庄。等到了私下里,便恢复了活泼的本性,扯着赵夕颜的衣袖好奇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赵素馨也好奇地看了过来。

赵夕颜想了想笑道:「比我想象中简单得多。宫中事务,有太后娘娘操心。我管一管椒房殿就行,每日时间都用来陪伴小果儿小花儿兄妹。」

赵素馨露出了然的笑意,轻声道:「太后娘娘贤良能干,待你好得很。你一心教养孩子照顾皇上衣食起居,说起来和以前的日子差不多。」

没有挑剔刻薄的长辈,没有碍眼的小妾美人之类,夫妻一心,这样的惬意日子,自是轻松愉悦。

至于宫中用度紧张,每顿饭少吃六道八道菜,用例减半,过年时少做些新衣。

这倒不算什么了。

赵鹊羽听得津津有味,不忘小声八卦:「六堂姐,我听说你经常晚上去福佑殿,陪皇上一同批阅奏折。这事是真的么?」

赵夕颜还没吭声,赵素馨便瞪了过来:「这话也能胡说么?后宫不得干政,皇后娘娘岂会明知故犯。」

就是有,也不能明着承认。

赵鹊羽在五堂姐满是警告的目光中闭上嘴。

赵夕颜轻笑一声:「其实,这事也不是什么秘密。我确实每晚都去福佑殿。皇上看奏折,我在一旁伺候笔墨罢了。」

宫中人多嘴杂。她每晚去福佑殿,根本瞒不了人。这才一个月,就已经传到宫外,都传到赵鹊羽的耳朵里了。

赵夕颜早有心理准备,此时睁着眼睛扯谎,扯得无比顺溜。

赵素馨和赵夕颜对视一眼,顺着赵夕颜的话音笑道:「皇上忙于政务,晚上还要看折子。皇后娘娘伺候笔墨一二,也是应该的。」

以赵夕颜的能耐,看些普通的奏折,模仿徐靖的笔迹,根本不在话下。

赵鹊羽就没那么委婉含蓄了,直白地说道:「六堂姐擅书法,会写十几种字体,看过一回的字,就能分毫不差地写出来。皇上批阅奏折忙不过来,六堂姐帮着看一看,批阅几本,也是为皇上分忧了。」

「说不定,六堂姐批奏折比皇上更快更好哪!」

不得不说,这一刻赵鹊羽真相了。

赵夕颜默默看赵鹊羽一眼。

赵素馨立刻笑着扯开话题:「过了这个年头,七堂妹也该说亲嫁人了。现在大伯母可愁得很,登门提亲的人家实在太多了,根本挑不过来。」

赵鹊羽半点不羞臊,理直气壮地说道:「我堂姐是皇后,姐夫是皇帝,我爹是礼部尚书。我又这般水灵标致活泼可爱,相中我做媳妇是他们有眼光。」

赵夕颜扑哧一声乐了,伸手捏了捏赵鹊羽的鼻子:「说得对。我们赵七姑娘,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快说说,有没有相中的少年郎。」

赵鹊羽又苦恼起来,叹了口气:「要么油头粉面,要么装腔作势,没一个看着顺眼的。」

五姐夫吴绍是温柔体贴的好男人。六姐夫徐靖,更是深情专一,堪称大晋第一好丈夫。

珠玉在前,这让赵鹊羽的眼光无限拔高。再看那些登门来提亲的毛头小子们,哪里还能看得上眼。

赵夕颜又是一笑:「终身大事,急躁不得。既然没有相中的,就再慢慢等着。或许,良缘很快就会来了。」

自家姐妹说话,不必多思多虑,随口而出。赵夕颜今日格外高兴,留赵素馨赵鹊羽在椒房殿里用晚膳。

赵鹊羽看着桌上的六道菜肴,有些震惊:「娘娘平日晚膳就吃这些?」

这和赵府的晚膳也没什么区别嘛!

赵素馨也心疼不已,轻声叹道:「娘娘也别太苦着自己了。」

赵夕颜微微一笑,神色坦然:「有肉有菜有羹汤,面点有五六样。这样的晚膳不算简薄了。太原郡在打仗,宫中用度省一些,就能省出更多的钱粮来。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拼命。」

所以说,做皇后也不是易事!

徐靖这个天子要为大晋安稳殚精竭虑,赵夕颜身为皇后,要同进宫退同甘共苦。

晚膳后,赵鹊羽和赵素馨一并告退离宫。坐在回程的马车上,赵鹊羽一直没出声。

赵素馨笑着瞥她一眼:「怎么不说话了?」

赵鹊羽转过头来,有些闷闷的样子:「我今日进宫待了一日,才知道六堂姐日子过得这般辛苦。我很想出些力,可仔细一想,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存的私房银子也不多。都拿出来,也不够做什么。」

赵素馨颇为欣慰,低声笑道:「你有这份心,就足够了。放心吧,皇上和娘娘能撑得下去。」

赵鹊羽嗯一声,想了想,又忿忿不平道:「大晋就是个烂摊子。之前打了几年仗,早就把国库掏空了。现在各州郡还有流匪民乱,不出兵不行,出了兵银子就像流水一般花出去。国事朝事繁琐,姐夫坐龙椅也不省心。就这,一个个都觉得他运道好,白捡了个皇位。真该让他们睁开狗眼瞧瞧,要不是姐夫及时稳住局势,大晋或许已经亡国了。」

「也不能这么说。」赵素馨轻声道:「能顺顺当当地继承皇位,确实有运道。大晋是烂摊子,得慢慢收拾。现在日子艰难,等熬个三年五载,朝廷安稳,百姓能安居乐业,就有好日子过了。到那时候,皇上和娘娘也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赵鹊羽还是闷闷的,又转过头,对着车厢一角发呆。

赵素馨也不再多言。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如果大晋富庶平安,臣子们何必拥立徐靖做皇帝呢!

从宗室里挑一个幼童过继到东宫名下继承皇位,臣子们伸手揽朝政不好吗?

正因为大晋千疮百孔,需要一个英勇无畏心地仁厚的天子。

所以,徐靖才能顺利上位。

第411章 哄劝第412章 三郎第480章 番外之重生(三)第二十二章 夜袭第一百六十章 探望第八十八章 离去(一)第375章 光芒第一百九十四章 少年(二)第333章 母子(一)第278章 北海(一)第四十一章 自荐第一百四十六章 纷乱(二)第326章 阴险第十九章 仇敌第六十四章 呸,滚!第六十章 不同(二)第二百零六章 搜寻第449章 轻重(二)第295章 醒悟第二百二十一章 夜话第一百四十三章 苦主第一百七十八章 悍将第一百五十六章 徐三第429章 连襟(二)第二百三十章 疑惑第一百二十章 姑嫂(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闱(二)第309章 释然第一百六十四章 相聚(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请帖第443章 皇后(一)第六十八章 破寨(二)第380章 援兵第二百零一章 对阵(三)第十六章 余波第一百五十章 鹤唳(二)第405章 拥立(二)第二百五十章 新军(二)第299章 风云(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接风第473章 番外之鹊羽(三)第七十七章 眼红(一)第371章 狼子(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亲事(二)第七十四章 家事(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姑嫂(三)第465章 番外之平平(一)第270章 新婚(四)第377章 诏书(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天日第七十九章 十万第396章 匿藏(一)第265章 拜堂第375章 光芒第398章 诊脉第一百二十章 姑嫂(二)第七十章 密道(二)第382章 刺客(二)第十章 生辰第九十四章 提亲(二)第304章 周隋(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了之第467章 番外之平平(三)第271章 日常(一)第一百一十章 疾苦(二)第411章 哄劝第一百二十六章 恶客第二百一十六章 行踪(二)第432章 良将(二)第308章 凌迟第375章 光芒第367章 苟活第二百零七章 跗骨第363章 早夭(二)第322章 恼怒(二)第二百零七章 跗骨第442章 离京(二)第四章 竹马番外之如愿第279章 北海(二)第三十三章 怒火第297章 心扉(一)第三十章 惊魂(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战败第二百三十四章 亲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纷乱(二)第六十章 不同(二)第337章 请战(一)第395章 夫妻第七十章 密道(二)第五十四章 剿匪(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相聚(二)第三十四章 老巢第一百四十四章 传言第二百零四章 姐妹(一)第七十四章 家事(二)第274章 色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赵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鹤唳(一)第389章 残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