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见驾风云

杨毓眼梢瞥着杨固尘的背影,马蹄溅起一片泥泞,缓缓放下车帘,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那笑声轻快而亮堂,如同春风拂面一般。

静墨笑道:“女郎,何事这般可笑?固尘言之有误?”

杨毓抿着唇,微微摇摇头,转眸看向静墨与祺砚,那眼神清亮的让人惊叹,她唇角的笑意也渐渐凝滞住,面色变得有些严正。

杨毓缓缓的道:“我不过陈述事实,表兄不愿听。”她微微垂下眸子,声音一如车外飘零的细雨般轻柔,缓缓的道:“这容貌,能掩饰几分是最佳的。”

静墨微笑以对道:“女郎容止过艳,着青蓝色最妙。”她伸手帮杨毓整整宽大的裙裾挂角,缓声道:“如此甚好。”

车轮戛然而止,杨毓不禁脊背一崩,一股威压隔着车帘压了过来,不似羽弗慕那般的令人窒息,却是实实在在上位者藐视众生的感觉。

透过朦胧的帘幕,杨毓微微探头看去,宏伟却只有五、六丈高的古朴城门上刻着“金陵”二字,城门下仪仗有数百侍卫,他们清一色身着亮灰色铠甲,将城门口围成半圆。

杨毓微微蹙眉,这么大的阵仗?

这是对王靖之示威抑或真心的欢迎?杨毓有些摸不准,毕竟皇族与士族站在权利的对立面。

众侍卫身前数名身着公服、头戴元服的公卿。贵族头戴白纱为多,而品级低下的官员,则带着乌纱。文官公服刺绣飞禽,武官则是走兽,如此一来,只从官服便可知晓品级。

士人公卿衣着得体清贵,容止清隽立在十几丈长宽的帷幕下,若仙临凡尘。

再向前看,一青年郎君,身着水红色九爪龙纹锦衣,头戴明珠发冠,将本就俊秀的面容衬出了几分威严,特别是那双澄澈的双眼,带着不言而喻的兴奋,让人不禁侧目。

这便是大晋当今皇帝,司马安。

祺砚惊叹一声道:“金陵的城墙竟还不及邛城宏伟呢!”

杨毓眸光依旧看着外间,一边低声道:“想来是今上认为有长江天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欲修葺城墙罢。”杨毓微微顿了顿,眼睛又看了皇帝一眼,喃喃道:“今上容貌似见过的。”

还未来得及深思,前方已有人下马下车。

杨毓不再多思,一手提着裙角,一手被静墨扶着下了车,祺砚撑着油纸伞等在车下,杨毓刚下马车,油纸伞便打在头顶,随着一众聊城士族的脚步,走到了十几丈长宽的帷幕里。

三呼万岁,行过礼。

年轻的皇帝司马安眉梢微挑,冲着站在人群最前头的王靖之,声音带着疏朗、慵懒,而字字抑扬顿挫道:“北方相比金陵如何?”

王靖之一袭华研的月色三梭锦袍,衣袍下摆绘着疏朗的远山景色,将他天生的清高淡雅烘托的尤为绝尘,只见他微微勾起唇角,慢条斯理的道:“秀雅不如金陵,壮丽略胜。”

司马安唇角微微勾起一个满意的弧度,轻缓的道:“回来了,便别走了。”

一众聊城士族纷纷侧目,而后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看向杨毓。那些目光有的复杂、有的巴结还有的带着浓浓的嫉妒。

这关注点,貌似错了吧?

杨毓颔首而立,恍若未闻,脸上始终挂着浅淡的微笑。而藏在宽袖中的双手,却已经不自觉的握紧。

王靖之眸光清亮而深邃,云淡风轻的道:“靖已有归隐之心。”只七个字,字字掷地有声。带着绝不附和的清傲不羁。

众人的目光焦点再次回到王靖之身上,杨毓的手却越握越紧,掌心冒出了虚汗。

杨毓身后站着几个低等士族的小姑子,只听一女用极细极低的声音道:“谪仙要归隐,可是为了与杨氏阿毓厮守?”

另一小姑发出轻笑声道:“谪仙这是何苦。”

杨毓一晃神的功夫,只见司马安笑的温和,那双漆黑的眸子中充满了探寻与思量,他的眸光微微朝着杨毓所在的方向一瞥,唇角扬起笑意,转头对王靖之柔声道:“王君真真多情。”这一句话落地,他似乎有些后悔,唇角微微向下,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油然而生,他笑着道:“留在金陵。”

杨毓心神失守,目光紧紧追随着王靖之,只见王靖之眉宇间微微一蹙,略微低下头:“是。”

司马安眸光却变得更为满意,笑着道:“离京三载,尔无一丝变化!”

王靖之笑道:“今上亦然。”

接下来的话,杨毓听得不甚清晰,她眸光微微一闪,他还是答应了,她不怨他,这是天子金口之命,就因为他出身高贵,不论他为了什么,这个回答,都是情理之中,只是这颗心,还是沉了沉。

王靖之眸光越过司马安,伴在司马安身后,一紫袍公卿,年纪四十上下,容色光彩,一双细长的眼微微一挑,眸光锐利森寒,左手不自觉的抚上长须美髯。

王靖之冲着那人抿唇而笑,拱手施礼,缓缓的道:“特进大将军神色朗朗,容止更盛从前!”

桓亮未想到王靖之竟向自己问候,此刻,他心中突然一颤,想起月前,谢安对自己的警告,他上下打量着王靖之,却见他气度清超高远,玉树兰芝之名绝无虚言。

桓亮朗声一笑,拱手回礼道:“王郎三载不见清高淡雅更甚。”

两人互相夸赞一句,再无下文,场面显得有些尴尬。

司马安狐疑的看着二人,眼睛微微一眯,笑着道:“王郎与桓公亮如此交好,真真大幸!”这叫交好?司马安眼拙至此?

司马安微笑着,接着道:“靖之出身琅琊王氏,家世自不必多言。铁焰军三载足可见君天材英博,便不需中正官评定。”他微微顿了一顿,似乎在思考。

静默一刻,他抬眸看向疏朗含笑的王靖之道:“授君二品大司空之职。”

王靖之双手负于身前,宽大的袖子下,左手不自觉的转动抚摸右手上的指环。

下一瞬,他缓缓的撩起衣袍,双膝跪地,双手双手拱于身前,腰线笔挺如月下松,朗声道:“谢陛下隆恩。”

司马安身侧的内监捧着官服官印慎重的递交给王靖之。

王靖之接过淡紫的官服与一方象征权势的官印,交给身侧的下仆,再未出言,垂眸立于司马安身侧。

杨毓见了这一幕,眸光微微闪动。

原就知晓,他归隐绝非易事,今日才知,不仅琅琊王氏不会轻易放开他。今上对王靖之有倚重,却也带着些防备的,更不允许他轻易归隐。

二品,大司空。

司,主也。空,无也。

这个官职极高,可以说位极人臣,但却是个无实权的官职。

晋人推崇容色美,风度佳,德才兼备,家世高贵的人,并且以此生出一整套选择官员的制度,称为“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通过评论贵族与寒门子弟的容止、德行、家世,来衡量官位。

大司空官位,承担的便是整个大晋士族与庶民德行标准的官职,可以说是个引领风尚的偶像般的存在。

无须繁忙于公务浊世,是真正的清贵之职。

司马安抬眸看去不远处,眼含笑意道:“回来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奏幽篁操第一百五十九章 山河不再第二百七十五章 桓七不俗第八十八章 隐忍第一百二十一章 良善忠仆第二百七十章 殊途之爱第二百六十一章 恶人伏诛第二百零九章 亦已焉哉第一百六十六章 见驾风云第一百四十五章 邛城所见第二百七十五章 桓七不俗第八十九章 野店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年下第三百五十章 何日忘之第二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九章 散财(3)第二百二十七章 纨绔之名第二百二十七章 纨绔之名第六十九章 蒹葭苍苍第十八章 算计不断第一百七十五章 何以不受第三百五十四章 玲珑粗人第七十九章 逃离(一)第二百六十九章 得赠宝琴第二百七十七章 翠笛曼歌第三百八十四章 回归金陵第二百七十二章 代帝出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险象环生第三十章 蝼蚁第三百八十八章 及笄之礼第三十三章 唤她卿卿第三百二十五章 箕山之志第三百一十二章 鲜卑细作第三百六十五章 深陷埋伏第二百八十二章 红颜祸水第三百九十七章 绝世之婚第二百零五章 与妓同游第三百零七章 调笑于他第二百六十四章 益友相伴第一百六十五章 品茶雀舌第二百五十四章 乃不入网第二百七十六章 意欲离去第三百二十一章 荒唐一次第三百八十六章 芳泽无加第一百三十八章 谁的谋算第七十四章 脸皮真厚第二百七十九章 金玉鸟笼第一百二十章 不过一妾第四十一章 上天示警第二百四十五章 以笛回应第一百七十六章 流言蜚语第二百零四章 谈经论典第二百五十六章 江畔遇刺第三百零一章 楚人之勇第三百三十二章 放火烧山第二百二十章 屠城之灾第二百九十五章 抱愧于他第三百九十九章 重见玉树第十章 卢家之主第三百零二章 高低贵贱第二百一十六章 深夜相谈第一百二十五章 阴私交易第三百九十五章 重访故友第七十三章 暴动第三百八十五章 坦白陈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要他了第十八章 算计不断第四十六章 以少胜多第二十二章 是谁下作?第三百一十一章 封侯拜相第三百八十六章 芳泽无加第七十六章 衢州惊魂第三百四十六章 珠联璧合第三百二十八章 玄牝伊始第三百一十七章 鹤鸣山上第九十六章 规劝桓七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年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训导宣学第三百章 九天落雨第二百六十章 权宜之计第二百五十六章 江畔遇刺第二章 病瘦郎君第二百七十三章 此琴玄牝第三百八十三章 去往何方第四百零三章 王郎诱情第二百二十三章 谁言无望第四十四章 带他回来第四十二章 又见故人第九十八章 蝗虫果腹第五章 割舍第三百九十三章 喜得麟儿第九十二章 冠以琴仙第一百九十七章 入世出仕第三百零三章 委屈至极第三百六十四章 取舍有度第一百二十七章 跛足第十四章 知情识趣第二百四十七章 赤石片矶第一百一十九章 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