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无端示好

过了半个月,这一日,潘武都作为首阳县军中主将,在兵营校场的大营里,召开队主以上会议。

高岳这边,除他本人,韩雍、李虎、何成、彭俊依次而坐;潘武都这边,莫胡卢和车鹿回却歪七扭八的斜坐着。

郅平麾下也有直属两百人,但没有队主,只归郅平一人指挥。

大营正中,潘武都舒舒服服的靠坐着,他扫视一眼众人,开口道:“今日,将大家召集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我听说东边的匈奴人摩拳擦掌,又将要挑起战事,非要与我大晋朝比个高低,所以,仗也就快开打了。”

莫胡卢道:“陛下在长安即位,皆是天下都来勤王,大家发奋报国,定然能一举荡平匈奴小丑,收复中原也不是惧空话。”

潘武都点点头,嗯了一声,直起身道:“这个是自然。那些匈奴人,从前不过是朝廷的边奴,侥幸胜了些仗,便也耀武扬威,称王称帝,如今这等没有自知之明的狂妄悖逆之徒,到处都是,哼。”

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情绪的变化,赶忙克制了一下,放缓了语调,复又往椅背上一靠,道:“到时候仗打起来,那是举国都要参与,人人都会有份。虽然咱们是在后方,却也不能不多用心,城中军务都在你们手上,不可松懈了。”

潘武都说了半天,话锋一转道:“我的意思嘛,届时大家会辛苦很长时间。所以给大家先放个三天的假,三天之后,全体都要动员起来,修缮城池,加强巡逻,重视防务,随时等候长安的勤王诏旨等等,那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了。”

高岳闻言,不由一怔。他坐着不动,心中却开始思索起来。要说打仗,如今世道,大仗不断小仗不停,已是司空见惯,不比承平时日,一听说打仗人就高度紧张,手足无措。

潘武都这么郑重地强调战争的即将到来,实际上没有多大效果,在座的人,都是见惯了刀枪。而且,他说了半天,重点却又不是具体的军务,而是给大家放三天假。一个人说话,都有目的性,那么,潘武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但到底哪里不对呢。

高岳剑眉微颦,不由抬眼望向潘武都,潘武都也正望向高岳,两人视线一对接,潘武都立马移开了目光,但很快又转回来,神情平静,若无其事。

高岳抓不着头绪,目光游离,看向车鹿回,车鹿回冲他笑了笑,转头又去看潘武都,认真聆听。

潘武都又道:“明日起,给大家三天假,放松放松。不过不许出城,只要是在城内,我敞开了说,吃喝嫖赌,随便你们,本都尉只当没看见。”

他的目光又移到了高岳面上,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挤了些笑意,道:“不过高司马倒是例外。本都尉听说你的家乡,就在城北的白岭村,家中可有年迈的亲人,你不妨回家看一看,尽点孝心嘛。”

高岳脑中电光一闪,他终于找到了什么地方不对劲了。是笑容!

车鹿回冲他笑了一笑。潘武都竟然也冲他笑。但是依照以往,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潘武都等人,每每碰面,要么满面不屑,要么一脸厌恨,从来没有一丝的好颜色,更不要说,不久前,双方刚刚在大街上,公然发生了冲突,彻底撕破了面皮。

而且,看他们的或歪或靠的松散坐姿,也是刻意透露

出一种随性和轻松,不像从前那般动辄剑拔弩张。

事出反常必有妖。虽然暂时不晓得潘武都等人的真实目的,但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走一步想三步,总不会错。

但是能回家探望胡老汉,总是一桩好事。高岳略略思忖,不动声色道:“如此,谢过潘都尉好意。我有一弟冯亮,不知可否一同回乡。”

“可以,可以!”潘武都一口答应,非常爽快。

李虎闻言,不由意动,他离乡日久,心中牵挂老父,也想回家探望一番,踌躇片刻,还是忍不住站起道:“潘都尉,属下也想告一番假,和高司马一同回家探亲,还望潘都尉成全,属下感激不尽。”

潘武都想一想,出人意料的竟也答应下来,。他强调除了高岳等三人可以一同还乡探亲外,其余一将一卒,都不准离开首阳县。

潘武都又交代了几句望大家同心戮力,为国效忠之类的场面话,便径自离去,车鹿回和莫胡卢跟随离去。

剩下众人,见高岳仍然端坐不动,若有所思,便也都不离去。韩雍道:“今日这会议,倒是有些奇怪,总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高岳脑中风车般转动,望着营帐外明亮的阳光,略微眯了眯眼,口中言道:“你们也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彭俊撇撇嘴,冷笑一声道:“那姓潘的,平日里见了我等,只恨不得一口全吞下去。今日怎么突然喝错了汤药,变了一副和善的面孔。只是再怎么和善,老子看了也还是觉着厌烦。”

“就是。不过他今日这般示好,会不会是上次被咱们闹了一次,确实有些想和咱们罢手言和?”何成疑惑道。

韩雍沉吟道:“不。此必有隐情。让高司马回乡探视,这是善举。但是潘武都主动提出,却很不合情理……难道?”

韩雍陡然一惊,急向高岳道:“难道,他想在你回乡路上,暗中埋伏,欲行不轨?”

韩雍果然心思缜密,眼光长远,冷静而沉稳,考虑问题能迅速抓住要害,这是他优于众人的特点所在。

高岳也已想到了这一层,听韩雍所言,颔首沉声道:“我也正有此想。明日回乡,我左右不过三人,只要埋伏一支早有准备的队伍,趁我不备,突然袭击,必能得手。”

李虎勃然变色,大怒道:“他妈的。这狗贼如此歹毒,老子还当他转了性子,变得好心起来,原来不是想咬人,而是开始想吃人了。”

何成、彭俊也破口大骂起来。彭俊被潘武都所部,欺压多时,一直双拳难敌四手,胳膊拧不过大腿。如今投在高岳麾下,有了强大靠山,也有了战友臂助,再也不愿隐忍,便提议干脆率兵,出其不意将潘武都擒下再说。

高岳摆了摆手,制止了几人的躁动,道:“彼等既欲图我,焉能没有防备之心,冒失出击,难有胜算不说,也落了个主动挑衅的罪名。”

高岳转目一瞧,见韩雍仍然沉默不语,兀自皱眉思索,便一扬头道:“韩兄,有何指教?”

“啊。我确有所想。”韩雍轻轻摩挲八字浓髭,深陷的眼窝里,目光闪动,缓缓道:“假设潘武都确实心存歹意,意欲半路埋伏袭击。那么有一节,我却想不通。”

他站起身来,走到营门前,伸出头去,装作不经意的左右看了看,除了带来的一队亲兵仍在不远处等候,

并无闲杂人等。

韩雍大步走回众人身边,低声道:“我想不通的是,潘武都再三明令禁止,不准有任何人出城。届时,他若是派的人少,偷偷出城也可掩人耳目,但依着主公身手,他定会担心事有不成,更会露出马脚。”

“若是派的人多,百八十人的话,众目睽睽之下,他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动静一大,也必然会引起我们警觉。所以,他应该是不会派一兵一卒出城。那么,他到哪里再去找人手,来行这暗中刺杀的鬼蜮伎俩?”

高岳本来坐着,听闻此言,霍地起身,赞赏的拍了拍韩雍肩膀,沉声道:“韩兄所言,正是我心中疑惑纠结所在。”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高岳冷笑一声,“潘武都一定有所图谋,这一层上已经毋庸置疑。我和韩兄所想一样,无非是在半路上截击于我。但是,他能指使谁来具体行动,我也实在想不出所以然。”

众人商议一番,没有什么结果。想多派人手相随保护,又想起来潘武都再三强调过,除了高岳、李虎、冯亮三人特许回乡之外,再不准有一人出城,故而无奈放弃。

彭俊抓了抓头,粗声粗气犹豫道:“主公,咱老彭还有手下七十多汉兵,都指望着主公做靠山,跟那姓潘的狗贼到底拼个输赢。要是太危险,要不,先别回去了。”

高岳言道,白岭村,无论如何也要回去一趟。一则家中父老确实要去探望一番;二则便是龙潭虎穴,吾也不惧,走一遭又有何妨。高岳豪气陡升,倒要看看潘武都到底能玩出什么花样。

韩雍面色严肃,直言不讳道:“主公一人安危,牵扯到我等这么多人。胆小畏缩,人所不取。但是浮躁冲动,更容易招来灾祸。总之万勿掉以轻心,我等众人,还望主公今后一路提携。”

何成从靴中摸出一把匕首,递给高岳道:“这是我到哪都随身带着的家伙事,上次在冬春楼街上,没有它,我怕是要吃大亏。主公既然要走一趟,便先带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时候出其不意袭击敌人,效果很好。”

高岳接过匕首,顺手也插进了靴筒。感受到大家的关心和担忧,他不禁心中感动,展颜笑道:“诸位情谊,高某牢记在心。此行无论什么遭遇,高某必能平安归来。日后还要与众位兄弟携手并肩,共闯天下呢。”

他正色道:“我不在城中之时,所有上下军卒,一应大小事务,皆听韩司马节制调遣。若有违令之人,韩司马自行处置;若是突发紧急事件,韩司马也可自行决断,并遣人去白岭村速报我知。”

“另外,所有人等,也要加强戒备,不可独自行动,万一潘武都是趁我远离,而来图谋你们,也未可知。总之,大家都牢记警醒二字,可知道吗?”

韩雍以下,纷纷站起拱手。高岳的强大自信心和镇定自若的气势,总是能不知不觉地感染别人,让人慢慢地把心放下来,觉得跟在高岳身后,没有什么事办不成,搞不定。

第二日大早,高岳三人出的城门而去。此前麾下众人,相送至兵营外,便被韩雍制止,不再远离兵营,以防万一。

韩雍望着高岳远去身影,心中满是忧虑。但他不愿在一众部下前,露出不良情绪,干扰军心,便故作轻松,指派大家各回岗位。只剩他一人之时,还是忍不住,轻轻的叹了口气。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十七章 汉兵式微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一百五十一章 换个思路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三十八章 陈安之谋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两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两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十七章 汉兵式微第两百八十章 平阳之乱第两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乱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献一计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岂愿顺服第一百一十章 情凄意切第五十四章 痛贬庸吏第四百一十七章 铁石之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进爵为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三百二十九章 东西夹击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六十章 帝业终成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来使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国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赏私赠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许期待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还第三百三十五章 乱平之后第两百五十二章 消释疑虑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不相容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两百六十二章 靖边城主第两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二十三章 强力臂助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五十一章 换个思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敌军如蝗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两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两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四十一章 小心为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请圣裁第四百二十八章 黄粱一梦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敌袭第两百三十章 多日未见第十六章 针锋相对第两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杂第五十七章 军法如刀第三百三十八章 随意处置第两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军第两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两百五十章 皇帝遗旨第三百七十九章 总不服气第八十九章 下辩来援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三百零一章 形势逆转第两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彻第两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百九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难解危第一百六十九章 绝望不已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后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间失败第八十二章 军制商议第两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两百六十章 再起争端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对勇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尽灯枯第两百五十八章 开个玩笑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枢之险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两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六十五章 史载大贤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请圣裁第三百八十六章 当面秘奏第一百九十一章 热情似火第三百五十五章 与荆州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劲敌东来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两百五十六章 末路殇情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