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国被平

石生退走不过百里,身后杀声大起。回身张望,远处烟尘滚滚,旌旗旋舞,乃是秦军出关来追击了。石生忙令全军暂停,让蒲洪去前锋冲突,自督中军压阵。

不多时,秦军铺天盖地疾速而来,声势惊人。阵中主将旗席卷舒展,上有‘平东将军’的军号,旗下一员黑面浓髯、乌盔铁甲的上将,纵马舞刀,嗔目厉呼却叫石生留下头来!蒲洪仔细看去,那秦兵主将,竟是雷七指。

雷七指本来就任秦州都护,晋升为平东将军。但考虑到今后可能将持续地对东方用兵,高岳便使彭俊替任秦州都护,将雷七指与杨坚头两名骁勇冠绝一时的悍将,都调到长安来,随时出征军事。此番高岳因李大眼败死,弘农丢失,局势一时紧张,便委派雷七指去反击,指望他旗开得胜,振奋军心。

雷七指挥兵大进时,抬眼便瞧见了迎面而来的蒲洪。虽然诧异此人消失许久,如何又出现了,但因为从前每次打蒲洪,雷七指几乎都是得心应手鲜有败绩,时间久了便有种能专门克制他的傲然感觉。眼下见是蒲洪来迎战,雷七指很是不屑,拍着马狂叫道:“蒲洪!你被老子撵得像狗一样跑没了影,眼下竟然还有胆子来与我战么?老子今天一定杀了你,省得你再东躲西藏到处乱窜!”

而蒲洪亡国败家,到了如今寄人篱下,都是拜雷七指从前屡次予他重创所赐。当下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又仗着石生在后督阵为援,蒲洪羞怒交加,也不答话立时便与秦军战做一处。

厮杀一阵,蒲洪果然仍是不敌。但他的反应速度与保命的本领,经过多年的历练,早已是纯熟无比,见势不妙当即便将马辔扭转,亲自去向石生告急。

石生虽然已经贵为王公将相,但他从年少时便真刀实枪的在战场上厮杀,也挣下了猛锐的勇名。当下听闻来者乃是久有耳闻的秦将雷七指,还口口声声叫着要来取自己的性命,石生当即便跃跃欲试,起了不忿之心,便策动全军攻击,自己在亲兵护卫下,直奔雷七指而来。

“本公便是石生!无名之将怎敢猖狂,速来受死!”

千军万马之中,飞矢如蝗刀枪并举。石生面无惧色,一行纵横似电,所向披靡。临到近前,石生嗔目攘臂,整个人探出身去,奋起丈八钢矛,恶狠狠便往雷七指胸前刺来。

见他来势非同小可,雷七指也不敢托大,扭身便闪过的同时,大刀早已换到左手,逆着方向便往石生脖项处横斩而去。石生果然武技精良,在上身前探

、冲刺之势未消时,竟然能够在马背上硬生生地立时收手,将钢矛斜刺里迅速回护,堪堪架住了雷七指的大刀,只听‘铛’的一声巨响,那刀从钢矛上直溜溜得滑开,擦起了一串刺眼的火星。

手下各自亲兵护卫队,也急促地相互一阵乱砍乱刺。两人将马拨开,同时将辔头连纵,又复撞在一处。刀来矛去,两人便战过了百余合。雷七指刀势照旧,嘴里却一直在不停地辱骂石生,从祖宗十八代问候到亲生父母,啰里啰嗦毫不间断。那粗鲁刺耳的聒噪声,终于扰得石生心烦意乱气急败坏,有心回嘴又骂不过雷七指那般行云流水,当下分了心,被雷七指一刀照头砍来,石生慌忙缩起脑袋,森寒的刀锋立时削掉一块头皮,将那盔帽砍落在地,像个人头般滴溜溜滚出老远。石生吓得一个激灵,顾不上揩去流了满面的鲜血,披散着乱发,急忙拨马便走。

雷七指立时便挥兵追击,追出百余里,趁势抢回了弘农郡西的湖县,方才罢手得胜而归,倒俘获了两千多后赵兵卒,连带着一批数目客观的军械物资。

石生失利而回,石勒无奈,便写了封亲笔信给高岳,言道只要能交出传国宝玺,那么不要说弘农郡,便是洛阳都可以割让给高岳,甚至虎牢关以西,都可以转赠给秦国。不多时高岳便回信,只有十个字:足下本无天命,强求何用?

石勒恚怒,发兵数次西去攻打,秦军毫无畏惧,频频反击,后赵兵将占不得什么便宜,两军相持了小半年,石勒觉得没有益处,便就下令暂且作罢,让司州牧石生镇守洛阳,自己率了大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襄国。

赵军方退,北方代国已被秦军略定。北伐军主帅樊胜,自率军围攻代国都城盛乐以来,不仅屡次强攻,更且断水断粮断绝一切援助,使盛乐成为孤城。惟氏也曾派死士潜出,四方求助,但代国曾经得罪近邻远邦太多,值此危急关头,竟没有一家愿意来救他,都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看起热闹。赵王石勒虽然已与高岳敌对,但更厌憎代人,情愿看着他亡国,也不想派出一兵半卒。

城中惊惶动荡不堪。太后惟氏没有办法,再投书于樊胜,言道自去王号,远避东北,哀求放一条生路。樊胜拒绝。惟氏又觍颜道,自己虽然年过四十,但容颜及身体都保持良好,只要樊胜饶恕她,她愿意以身侍奉。樊胜此番远涉而来,眼见大功即将告成,更不容半点疏忽纰漏,此番发了狠必欲要拿住城中代王等宗室以奏功劳,故而见此信,简直是又好气又好笑,

严词斥责再度拒绝,要求惟氏以下拓跋王族,只有献城投降,去向秦王当面请求,才是唯一的生路。

惟氏连连答应,但到了约定时日,又首鼠两端起来,找出种种借口,不愿就降。樊胜当然愤怒不已,于是再不与她啰嗦,下了死令,只管让大军猛烈攻城,并传令回朔州夏州,再发粮秣援兵过来,樊胜决绝地与杨韬以下各级将领立誓,不破盛乐城,便情愿死在这里。

盛乐满城绝望。在巨大的压力下,各种情绪终于爆发。某夜,拓跋屈之弟、宗室拓跋孤率同党等发动政变,直闯禁宫,将衣衫不整的惟氏从暖帐中揪起,令众人淫辱后便一刀砍死,又将代王拓跋贺缛也杀毙,继而索性将王宫洗劫一空,再放起火来焚烧。乱兵失去控制,开始在城中肆意劫掠烧杀,奸*淫掳掠,盛乐城火光冲天,哭喊嘶叫声响彻夜空。

秦军警醒,严阵以待,并推断城中必然是出了重大变故,或者有暴动而起。到了五更时分,拓跋孤果然派了使者出来,献上惟氏及代王的人头,向秦军请降,并求饶恕。

樊胜进占盛乐,并饬令军队迅速控制住城中局势,并随时扑灭余火。天明时,樊胜知晓了具体情况,以拓跋孤残暴无义、杀戮过甚为由,严词斥责一番,下令绑缚城中,公开问罪斩首示众。又为收买及安抚民心,秦军贴出告示,三令五申严禁再有各种暴行发生,并派出大量兵卒巡视,一旦有不良份子,立时捕获处死,于是城中反而因秦军入驻而稳定下来,居民不恃代兵,反而皆以秦军为安全屏障。

惟氏本来就不得人心,身死之后,国家跟着覆亡。很多从前的反对派,畏惧秦军强大,有的远远逃走代地终身不返,有的便向樊胜请降,只要保住部落首领的富贵,管他谁做主子也无所谓。樊胜顺势申明只罪主犯,余者不问,并飞书报捷长安。

代地平定,使高岳欢慰不已。连番征战,其实他已经捉襟见肘难以支持。从前,河套地区立州之后,能手曹莫替他全权负责农粮之事,仗着河套水土丰美,资源丰富,又大力招揽四方流民以充户口。仗着西凉的不断贡献与曹莫的竭尽所能,才保证了秦军与前赵的经年厮杀中后勤基本无忧,并随后源源不断的供应荆湘、河洛、代北等多处连续的大小战争,秦国国库中的钱粮积蓄,已经开始所剩无几。不久前,曹莫终于来信,直截了当的向高岳诉求,屡屡这般入不敷出,无论如何也得暂且缓上一两年,否则将要坐吃山空无以为继了。

(本章完)

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见第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一百二十五章 献出阴平第九十七章 王储行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一百一十章 情凄意切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儿有策第三百章 穷途末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见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六章 小试身手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三百一十章 伤人暗箭第三十二章 无端示好第三百八十八章 总戎军机第三百八十五章 传话而已第十七章 汉兵式微第两百二十章 金屋有娇第三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二十七章 谆谆以教第三百八十三章 双双获赞第六十二章 当务之急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约而同第两百零三章 螳螂黄雀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香满楼第两百三十章 多日未见第三十九章 要事相商第两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标第四百零五章 当面告发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不相容第一百六十八章 长安危急第两百六十九章 后园之请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二十四章 驻兵陈留第一百零一章 机锋涌动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国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济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愿终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预备第八十三章 惊惧难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两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两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杂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圣第十一章 首阳小城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势第两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难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九十五章 战还是和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四百零五章 当面告发第两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两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两百零八章 见机避祸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四十一章 小心为上第三章 来之安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六十章 帝业终成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三百三十八章 随意处置第两百一十三章 陈安又来第两百六十四章 实在难料第两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不相容第四十九章 郅平殒命第十三章 首阳主官第一百三十章 运回好马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九十四章 陇南氐王第两百八十一章 各种内斗第九十二章 单打独斗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谈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两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烟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围洛阳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五十五章 与荆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