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

祁山,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蜀汉诸葛孔明向后主上《出师表》后,以汉中为大本营,率师北伐,此后六出祁山,百折不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一日清晨,石壁崚嶒的北山道上,一支军队,正在顶着比刀子还利的寒风行进。此军戈矛映日,气势森严,远远望去真如一条长蛇在向前飞行。兵士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急步前进,没有说话,甚至没有咳嗽,只有唰唰的脚步声,回荡在逶迤起伏的山间。

队伍最前方,一人骑坐在枣红骏马之上,顶盔掼甲,沉默肃杀之气,凝于紧锁的剑眉之间,一双虎目中寒芒闪闪。他身后一尺距离,一员亲兵掣着将旗,那玄黑大旗在卷着劲风,猎猎招展,旗上五个大字,在朝阳中格外醒目::鹰扬将军高。

不用问,此人便是高岳了。昨日,在服完了最后一道药方后,冯亮仍然没有醒来。高岳扶榻大哭一场,当即便下令尽起军士,亲征武都。

诸将齐来劝阻,却连韩雍在内,皆被高岳严厉呵斥。遂令韩雍镇守襄武,令李虎再镇守首阳,相机助战;自带骨思朵、何成二将,尽发三千精锐,一路疾行,于昨晚抵达了祁山脚下,高岳嘱令安营休整一夜后,今日清晨便又开拔。

此刻高岳骑在马上,头脸被寒风吹得冰凉,脑中却是在冷静思索。兵者,大事也,不可凭借意气而行。他是打熟了仗,带惯了兵的人,对这一层,乃是时刻谨记在心。此时征伐武都,倒并不仅仅是因为冯亮的缘故,而是各方面时机,已经到了不得不出兵之时。

下属军士,操练拣选事宜,已经基本完成。勇武敢战、素质过人的禁军兵士,襄武城统共有两千五百人,加上李虎之前从首阳县所遣、由骨思朵带来的五百精锐,共三千人,也算是数目可观,尽可一战了。

正好冯亮及昝有弟,尽心尽责,乃至殉职,此番正可以此来激励和感化士卒,用以激发同仇敌忾的战意,可以使全军上下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这样良好的契机,若是错过,对于军队的战斗力而言,怕是会打个不小的折扣。

而且司马保那边,前日里刚刚发来了第三封文书,字里行间,已经有些严厉的意思,责问高岳是否有迁延时日、敷衍本王之意,还说若是实在困难,王府可以派出五千人马,前来助战。高岳本就警惕和抗拒司马保,会将手伸进陇西来,哪里会同意他派兵来,于是当即上疏回奏道,数日内出兵。

多柴和祁复延二人,躺了两日后,基本都无大碍。听闻冯亮凶信,俱是悲怒交加,强烈要求随军攻伐武都,为冯亮复仇。高岳坚决拒绝,命令二人当务之急乃是安心休养,尽快恢复,将内衙组建事宜,尽快抓起来。

高岳心中痛惜难忍,冯亮虽然不在了,

无奈内衙一事却还是要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他打算以多柴为正,祁复延为副手,将内衙事宜交由二人负责。

不过二人提供的情报,倒是很有价值。据悉,西和县背面多山,四五里内都是大小山头,怪石林立,到了十里之外,便是东西绵延百里的祁山,等于是西和乃至武都郡,一座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

山道虽然不长,但却分为南北两段。北段往北,一直可通往木门道,扼住上邽南下的唯一通道。南段便是直通西和到达下辩。若是武都方面,早有兵士把守,无论南北段,哪怕只有一两百人,便是将主动权牢牢的抓在手中,届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更加严峻,将会使高岳的陇西军不得越雷池一步。

出兵时,他命骨思朵为前锋,领兵五百,不带辎重粮草,轻装疾行,务求占据先机。此时,大军已经快走过北山了。骨思朵应该已经到了祁山南段,不知可会遇伏或被阻,目前还不见前军有情报传来,高岳面上自不动声色,四下打量一番陡壁如削、奇峰险峻的山峰,心中却已略微有些焦急起来。

“报……”

正自沉思间,前方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惊醒了高岳。

高岳霍然抬首,一匹马远远的扬蹄奔来,片刻便到了眼前,一个传令兵不待坐骑停稳,便已身手迅捷的跳下马来。

此前整军,有一百多名胡汉军卒,骑术精良,此行高岳便也令之同行,一方面使其从实战中磨炼,为日后骑军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战场情形瞬息万变,没有迅疾的传令,往往会坐视绝好战机的失去。

“禀告将军,骨校尉使属下来报,前锋已经通过祁山南段,敌军并无一兵一卒把守。目前,前锋军正在距此两里开外的一座废弃山堡里待命,请将军示下。”

高岳大喜,面上却淡淡的道:“辛苦了你。回去告诉骨思朵,原地休整,不得喧哗,我即刻便到。”

传令兵一声得令,复又上马,调转马头疾驰远去。

哒哒马蹄声响,却是何成从身后凑上前来道:“恭喜将军,先机已在我手,险关既过,前路无忧矣。”

何成是老兵,当年也曾在名将马隆麾下,四方征战过。经年的亲身经历,耳濡目染,让他在行军战阵之间,也粗通些兵法,窥明了平安通过祁山这此间的意义。

高岳赞赏的看他一眼,略点一点头,微笑道:“虽然如此,但我军仍不可松懈大意,可知道吗?”

“是。用兵当谨慎,末将记在心里。”何成在马上一拱手,恭敬道。

天助我也!高岳望着绝尘而去的传令兵背影,其实心中激动难耐。没想到武都氐人,置祁山这样天然的雄险关隘于不顾,只一味看重西和城与城门外土山的防御,行兵布防之间,目光短浅,呆板庸劣,竟让自己这般轻松自如的过了祁山,此战西和

已在手中矣!

不多时,高岳已率领部队,来到前锋所在的废弃山堡的山崖前。仰首望去,见这山堡坐落在祁山南的苍郁悬崖峭壁上面。只有一条羊肠山道曲折向上,且砂石遍地,陡峭难行。正面崖壁高峙,两侧山峦逶迤多姿,如苍鹰展翅,令人生畏。

高岳便下马,沿着小路缓缓而上。不多时,上了崖顶山堡前,早有骨思朵率同一班队主队副等十余人,出的堡来,意气昂昂的上前躬身参拜:“末将等拜见将军!”

骨思朵满面红光,目光明亮。他确实激动兴奋的很。他是个塞外胡人,天生对于征战厮杀便情有独钟,对琐碎的政务毫无兴趣,也不愿意去学,对城防诸事,也提不起多大兴趣。自首阳先期带了五百精兵来襄武后,骨思朵便不愿再回去,坚决要求跟随高岳出战。高岳见他战意昂扬,且本身也是勇武过人之辈,便命他为前锋,率部先行。

骨思朵大喜,慨然领命,一路开山而行,迅疾粗猛,大有所向无前之势,完全当得起开路先锋的份内职责。

高岳便将骨思朵扶起,对众将点头示意。骨思朵道:“将军,末将看这山堡,不晓得是什么时候建起来的,规模倒也还雄险,可惜荒废破败,不堪使用。”

高岳却也不知。他沉吟不语,走近观望,见堡垒墙砖经风雨剥蚀,争战击射,上面有很多斑驳,还有烽火熏烤的乌黑印记,深深的印在了砖石里。通过山堡前的最后一段石道,因为人马的践踏,简直成了一道深沟,可以想象,曾经有多少士卒的血汗,滴落在上面。

一股悲凉之感,顿上心头。这个山堡,就想一个多年征战,伤痕累累的老兵,如今年迈体衰,再也不复当年之勇,无奈困迫消沉的萎顿在此,不想再发一言。

高岳沉吟道:“这个山堡,我亦不知是何人所建。以我推测,当年诸葛武侯曾六出祁山,这里是必经之路,诸葛武侯智谋过人,熟稔军机韬略,在这样极妙之处修建堡垒,端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嗯,多半怕是此位先贤的手笔。”

诸将皆是点首称是。骨思朵出身塞外的匈奴别部,哪里知道诸葛武侯是谁,但他见大家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怎好意思出言询问,便也不停点头,一脸的凝重。

高岳又笑道:“且不论谁修建。总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便是。这座山堡,虽然破败,但根基还在,加以修整,便是我军扼住南北的战略要地。可传令后方厢军,留下一百人,暂且修缮,这里便叫祁山堡吧!日后也要留军常驻这里。”

旁边何成答应一声,便如此这般吩咐传令兵,速去后队传令。此次行军,高岳除了亲率三千精锐禁军外,还带了五百名厢军,负责运输粮草辎重、安营扎寨等后勤劳役事宜。此番他指示只留下一百名在祁山堡,也是见此地多石多林,修缮山堡的材料,绝不缺乏。

(本章完)

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绝境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谈第十一章 首阳小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难自已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四十七章 反败为胜第两百五十四章 堪做栋梁第一百四十章 议定奇袭第一百二十章 重焕生机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长安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处置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两百二十八章 花香满楼第七十六章 威胁逼供第两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七十二章 议立内衙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动第十一章 首阳小城第两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五十五章 不齿之事第三百零四章 要见主帅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为报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挡路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义士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雾重重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九十七章 会师宕昌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伦之情第两百六十七章 真实缘由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紧生意第二十三章 强力臂助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两百一十五章 击退来敌第八十五章 亲征武都第两百一十八章 无可奈何第五章 马匪之首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十章 三人密谈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六十六章 难遂所愿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场受降第两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烟第两百九十九章 秦军踪迹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四十章 两赵决断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则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四百零五章 当面告发第两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四百一十六章 动情晓礼第一百六十八章 长安危急第五十二章 陇西变天第三十六章 原来如此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三百七十章 并州军议第两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战北争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岭盛会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雾重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赵室遗属第四百一十三章 邺城方面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两百三十二章 直击上邽第一百八十四章 当朝新贵第五十章 陇西郡守第两百五十九章 灵魂出窍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联第两百五十五章 难言隐患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则第两百九十章 什么王法第两百八十八章 鸣沙柴堡第三十八章 安然无恙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门之后第三百零四章 要见主帅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阳蒲家第两百一十三章 陈安又来第三百二十章 贵何如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对勇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说客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顺第一百零二章 和议达成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两百六十章 再起争端第七十八章 粮仓重地第一百四十七章 觑机而退第两百三十九章 上邽长安第四十九章 郅平殒命第七十章 视察城防第两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间特殊情况说明第两百九十二章 秦国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