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

天空突然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寒风劲吹之下,直往人脸脖子里钻。

崎岖的山道之上,大群武士正在进军。

他们器械齐全,装备精良,面容更是严肃无比。

但看起来也不是很紧张。

银枪军六百将士是上过阵的,还不止一次,虽然打的仗都有点取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积累出一定的自信,特别是在面对贼匪的时候。

教导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是各队挑选的精兵,打仗经验十分丰富,当然不会把小场面放在眼里。

上山这条路明显有人工开辟的痕迹。

最初可能是野兽趟出来的,后来变成了山上众贼匪行走的通道。

贼匪下山的原因是——种地。

抢劫也是有的,但光靠抢劫养不活自己。为了生活,每个人都打几份工,都身兼多职:农民、土匪、商人等等。

山道之外的密林里,还隐隐约约有人活动的痕迹。

那是银枪军和王国军的斥候,一共数十人,早早就上了山,仔细搜检各个适合藏兵的地方,以免被人埋伏——虽说真被埋伏了也没什么,山寨内就百十号贼兵,能怎样?

雪越下越大了。

贼人看样子今天不会下山了。邵勋已经远远看到了山寨那粗犷的墙体,以及围墙内部那袅袅升起后,又很快在寒风中飘散的炊烟。

“催一催辅兵,让他们快上来。”邵勋吩咐道。

“诺。”战场信使很快离开。

辅兵当然是王国中军的辅兵了,银枪军还没配这玩意,此时只是借调罢了。

吴前在后方督带五百辅兵,人人气喘吁吁,扛着梯子(爬墙)、大斧(斫门),背着火油(纵火)、门板(跨壕)等等杂七杂八的物事。

另有百余匹驴马骡等役畜,背着箭矢等消耗品。

至于食水,只能士兵自己随身携带,一般就几天的干粮。

攻坞堡的现实困难就在这里。

地形狭窄,展不开兵力,来一万人和一千人的效果,差别不大。

道路崎岖难行,辎重车辆没法上山,负重之下的骡马一不小心还会滚落山谷。

作战无法持久,几天的干粮吃完,就得下山,或者山下的人送上来,消耗很大。

如果没法一鼓而破的话,基本就只能谈判了。

坞堡主象征性交点钱粮,送质子,表示恭顺,进攻方见好就收吧。

当然,这是豫西山区的坞堡,平原地带的容易展开兵力,但人家的规模也更大。

山里面的坞堡可能就聚集着几百户人,但平原上的可不止。

后汉末年,满宠在河南连下二十余坞堡,得民二万户。

这还是坞堡尚未大举成风的汉末呢,平均一个坞堡就一千户了。在这会,三五千户人的坞堡都不少见。

“快点,快点!”吴前脚底一滑,老腰差点闪了,连滚带爬起来后,不住催促道。

常见的攻城器械没法用,只能靠这些梯子了,如果前面开打,他们还没赶到,今天不掉几個脑袋是难以收场的。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正当辅兵们加快脚步,闷头赶路的时候,前方山林间传来了惨叫声。

吴前心中一个咯噔。

他很清楚,那是斥候在杀人,但手底拖泥带水,让人叫出声了。

果然,片刻之后,寨内响起了清脆的铜锣声,那是有人在示警。

吴前低声骂了句,大声道:“快,别小心翼翼了,都给我冲,快点!”

一时间人喊马嘶,粗重的呼吸声、沙沙的脚步声随处可闻。

辅兵们不再遮掩身形,奋起余力,加快速度冲向山寨。

“啊……”惨叫声此起彼伏。

当吴前背着一袋伤药赶到前边时,银枪军已经展开了战斗。

两百余名刀盾手、长枪手身披铁铠,阵列于前,正对着大门方向。

三百多名弓手手持步弓,瞄着墙头,连连施射。

吴前一时间看愣了。

终日在辅兵里头厮混,已经很久没看到战兵操练了。怎么一下子蹦出来这么多穿铁铠的重甲步兵,将军从洛阳武库倒腾了多少东西啊?

“嗖!嗖!”一支支箭破空而去。

贼寨墙头一开始还有寥寥七八个弓手还击呢,很快就在大规模的箭雨覆盖下,惨叫着跌落墙头。

吴前知道,银枪军不是一般的军队。邵将军要求所有人都要练习射箭,成军一年以来,大部分人的箭术很差,只能说会射箭,谈不上精通。但三百多人一齐施射,打的还是小小一个贼寨,已经不需要你射得有多准了,铺天盖地的箭矢飞过去,贼人在低矮的墙头完全立不住脚。

鼓声响了起来,所有人齐声大喊了一声“杀!”

“辅兵,填壕,架梯!”

“第一队刀斧手,斫门!”

“第二队、第三队准备登寨。”

“第四队、第五队继之。”

“第六队、第七队列阵等待。”

“八至十队,停止齐射,以队为单位,轮番施射。”

督伯金三涨红着脸,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仔细看看,身躯似乎有轻微的颤抖。

那不是怕,金三属于傻大胆,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怕,那是兴奋或激动。

邵师站在一旁,没有干涉,任凭他自由发挥。

同为督伯的陆黑狗带着弓手,同样在执行他的命令。

金三没飘到天上去,已经算他身材敦实,体重够大了。

银枪军士卒们入伍时或许什么都不会,训练起来经常让人气得七窍生烟,但有一点,服从性好。金三说什么,那就是什么,执行起来丝毫不打折扣。

命令一下,门板已经铺在窄窄的壕沟上,甚至还垫上了茅草。

刀斧手们如出笼猛虎一般,直冲寨门。

有人拿大斧劈开木门,有人拿绳索绑缚于门上,然后让骡马拉拽。

木梯也架好了,两队甲士手持短兵,快步冲了上去。

城头终于出现了守兵。

他们冒着银枪军弓手的箭矢,大喊大叫,试图将木梯推倒。

还有几个幸存的弓手射箭还击,制造了几声闷哼。

很少有人不怕死。

银枪军士卒入伍前,要么是集市里搬运重物的苦力,要么是码头上卸货的力工,要么是伊水、洛水上的纤夫,都是普通人,基本没见过杀伐场面,军事技能更是接近于零。

一年时间,即便打了几次烈度不大的战斗,也不足以将他们训练成勇猛无畏的老兵。

但在严格到严酷的军令之下,纵然心中害怕,这会仍然下意识冲了上去。

服从命令,几乎成了本能——当然,不服从也不行,教导队那帮杀人如麻的狠人正盯着他们呢,后退者死!

敌军幸存的弓手很快被消灭干净。

邵勋也拿起步弓,找了找手感,三箭毙杀三名守兵精锐——只有他们三人身上有铁铠。

墙头很快展开了短促血腥的战斗。

一开始,双方还互有伤亡。就邵勋所见,银枪军这边大概有七八人栽落墙头。

但随着时间推移,训练、装备乃至配合方面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贼人一个个被斩杀,痛苦惨叫。

银枪军甲士越打越有信心,越打越勇猛,很快就把梯子提了上去,架到墙内,汹涌而入。

“轰!”就在这时,已经被斫得面目全非的寨门,在几匹挽马的拉拽下,轰然倒地。

寨外的军士们齐声欢呼。

邵勋也哈哈大笑,欺负小朋友挺爽的。

首次担任前敌指挥的金三看到寨门破开后,立即下令所有人都冲进去,迅速结束战斗。

邵勋不动声色地点了点陈有根。

陈有根会意,带着二百名教导队长剑手上前列阵。

如果有可能的话,任何时候都要尽量保留充足的预备队,即便用不上。

金三第一次独立指挥,着急了,后面会提醒他。

王国军的辅兵们也列起了阵。

他们没有甲,只有一杆木矛,战斗力相对差一些。这会看到银枪军战兵三下五除二破寨而入之时,颇有些震撼。

这就是一年前连左右都分不清的苦力?

当然,他们只能看到表面。

真实情况是,这些兵一开始确实没有什么军事技能,但并不代表他们一无是处。

码头上的力工,搬运货物时,往往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一群,互相之间配合默契,效率很高。

拉纤的纤夫同理,十几个人之间,如何分工协作,都有讲究。

简而言之,他们其实是有一定组织度和分工协作意识的。

现代工业社会,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工业生产中的一环。整个社会是一台精密运行的机器,大家各司其职,在生产生活中,每个人都习惯了分工协作。

这是什么?这就是组织度。

工业国家比农业国家强的不仅仅是生产力,他的每个国民都被驯化出了相当的组织度。在工厂里能分工协作,上了战场一样可以,比自由散漫的农民强多了。

这就是隐藏在水面下的秘密。

战斗很快结束了。

金三入内巡视了一番,然后出来禀报:“邵师,我部共杀敌四十四人。战死什长一员、伍长两员、兵九人。”

“负伤者呢?”邵勋问道。

“一共十人,都是小伤,不碍事。”

“战死者遗体收敛,伤者尽快医治。另,清点俘虏及缴获。”

“诺。”

邵勋没有立即入寨,而是登上更高处,俯瞰周边。

贼寨名“云中寨”,名字很响亮,但邵勋却看笑了。

他笑贼众无谋少智,没好好利用周围的地形。

如果将山寨扩建一下,即可东、西、南三面临沟,北枕洛水。其中,西侧壕沟深七八米,宽近二十米,乃天然形成。东、南两面则可人工改造,深挖壕沟,用吊桥通行。

简单来说,山寨位于一座土塬上。

塬这种地形,在西北地区很常见,弘农也很多,说白了就是高出地面的一块台地,人们可在上面耕作、定居。

有的土塬两两相望,中间是一条深深的沟壑,驿道往往修在沟壑中。

土塬万般好,唯有一点比较致命:缺水。

当然,弘农的土塬又比后世陕北地区强太多了,至少这里草木茂盛,森林密密麻麻,一片连着一片。在塬上打井,应不至于像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旱井那么困难。

而且,土塬北面就是水势雄浑的洛河,东北面是渠谷水,挖井取水并不难,足够百姓生活所需。

但种地的话就要下山了。

洛水南岸、渠谷水两侧零零散散开辟了部分农田,应该是云中寨贼匪及其家属们耕种的。

白天沿着南侧山坡下来种地,傍晚收工回寨。

这里,其实很适合建坞堡啊——大体位置在后世宜阳县张坞镇西南的苏羊寨,即南北朝时“云中坞”所在地,《水经注》有载“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经云中坞,左上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

此时尚未建,因石材资源丰富,南北朝时云中坞曾豪横地用花岗岩做寨墙以及上下山坡的台阶。

这个地方,他要了。

贼寨只有百十户人家,其实绝大部分地面并未用到,任其长满草木,稍稍扩建一下,住个千余户不成问题,甚至更多也住得下。

这就能养两三百半脱产士兵了。

好地方!以后就命名为云中坞。

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三十八章 转变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八章 担了干系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十五章 禽兽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四十二章 两路进兵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第一百十二章 捐资助粮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二章 行路(下)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七章 表态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势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镇(上)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三章 潘园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会玩啊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阳王(下)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三十八章 慰问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将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五十五章 昏礼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二章 行路(下)第四十章 人设(月票加更6)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九章 火并第七十章 应用题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九十七章 嚣张(上)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七十七章 挺进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点点靠近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一章 县令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一百七十四章 猪队友们第一百三十五章 酝酿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