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

七月十九日,养精蓄锐了一整晚的大军离开了肥乡,折向东南,追击敌军而去。

邵勋临时收到消息,几乎是在他击败逯平、李乐的同一天,苟晞在阳平再破汲桑,杀数千人。

南北两线皆败,汲桑确实气数已尽,不像是能翻盘的样子了。

此时的驿道之上,打了大胜仗的银枪军士气高昂,每每看到邵勋策马而过之时,就自发地欢呼起来。

邵勋乐得他们如此。

自己花费五年时间,倾尽心血培养的私兵,终于有了点模样,可以上阵打仗,还能打胜仗,这巨大的满足感足以让任何人为之沉醉。

牙门军则有些不忿。

肥乡之战,他们担当侧击任务,没有得到什么出手的机会,只在最后关头追亡逐北,打了一次顺风仗。而此战最大的功劳,却落在之前一直被他们瞧不大起的银枪军身上,因此个个都不服气,心里憋着一团火。

而心里不爽,自然就要发泄出来了。

三天后,他们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了馆陶县。

城内只有区区千余义军,人心惶惶。

辅兵们花费一天工夫,简单打制了一些梯子,当天晚上突然夜袭,逾越墙垣,攻入城内。

贼众溃不成军,大部溃散。

二十一日,继续向东,一路追击,丝毫不停顿。

二十三日,行军途中得到消息,石勒从清河南下,救援汲桑,为苟晞大破,死者逾万。二人收拾余众,仓皇溃往清河。

于是大军调转方向,往清河而去。

二十五日,牙门军击败断后的义军夔安、桃豹部,二人仅率数十骑走奔。

二十六日,克复清河县,继续向北,追袭不停。

而这个时候,刘舆终于慢悠悠地抵达了邺城。

邺宫残破,难以住人。好在城内空宅子很多,不至于没法安排。

“好好的王宫,被一帮不知所谓的贼人烧毁,却不知何时得以恢复旧观。”

“若彦国在此,说不定还会去凭吊哭祭一番。”

“哈哈,彦国是個痴人。”

“看过彦国的军报没有?简直把邵勋吹成天下第一名将了。”

“苟道将不也打得挺好?俘斩更多,比邵勋的成果更大。汲桑五万贼众,基本溃散得差不多了。我听闻汲桑南奔茌平牧苑,此为找死。石勒带着数百骑向北,不知何往。”

“不知不觉,河北乱军终于要平定了啊。”

众人吵吵嚷嚷间,神色都有些复杂。

两个没有门第的人领兵,接连大破贼军,如秋风扫叶一般,将河北给收拾了一个遍。

但在他们之前,南阳王模控制不住局面,灰溜溜走避许昌,再至长安。新蔡王腾则更惨,父子四人只活下来了一个,家族几乎覆灭。

诸王之中,唯一有点本事的大概就是范阳王虓了,奈何他三十七岁暴死,不然也不至于多出这么多首尾。

每每想起这么些事,众人都有些不自在。

联想到原本关西第一大将张方同样没有门第,就更让人难受了。

这个世道,怎么竟是些不知所谓的低贱之人冒头呢?

“胡毋辅之的捷报,我已遣人发往许昌。”之前一直在看地图的刘舆突然抬起头来,说道。

“许昌?”有人不解。

“汲桑大败,太傅已离开官渡,返回许昌。”刘舆解释道:“河北大局已定,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

“那我们?”

“我们还不能走。”刘舆摇了摇头,道:“有成都王残部在广平活动,太傅有命,挥师北上,剿灭之。”

“那邵勋……”

刘舆脸色一沉。

其实他不太清楚前线的情况,胡毋辅之的捷报多有夸大之语,不能全信。但他看到邵勋死死咬着贼众追击的样子,就知道肥乡之战他们的伤亡并不大,故有余力、有信心追击逃敌,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是一支士气高昂的得胜之师……

很显然,消耗邵勋的目的没有达到。

相反,他可能还缴获了大量物资,俘虏了许多溃兵、工匠,实力比起战前还有所增强,更不好对付了。

“等等太傅那边的回应吧。”刘舆叹了口气。

他是真的担心因为这件事没办好,而在太傅面前失宠,让别人爬了上去——太傅最近对黄门侍郎潘滔非常欣赏,大有邀请他入幕的意思,刘舆很有危机感。

听刘舆这么一说,众人也闭嘴了。

阴谋诡计耍得再多,有人家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管用吗?想到此处,微微有些气沮。

“邵勋现在在清河附近吧?”刘舆问道。

“是。”

“他有没有说要做什么?”

“向北追击石勒,誓要诛杀此獠。”

“咦?”刘舆惊讶地喊了一声,自言自语道:“怪哉。汲桑、石勒大败,部众离散。汲桑南奔茌平,石勒北逃安平,邵勋为何舍汲桑而追石勒,难道石勒的价值比汲桑还高?”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费解。

是啊,为什么呢?汲桑的人头可比石勒值钱多了啊。

“令其见好就收,西进襄国,堵住石超等人北逃之路。”刘舆下令道:“其余诸军,随我北上广平,剿灭司马颖旧部。”

“诺。”众人纷纷应道。

******

捷报入许昌之时,太傅身体又不好了。

他将胡毋辅之的军报看了又看,心中愈发不爽利,暗暗决定:今年就把此人踢到兖州,让他去当个整日耍嘴皮子的大中正,终生不复入朝堂。

“太傅,此时当镇之以静啊。”主簿郭象坐在对面,轻声提醒道。

司马越叹了口气,微微点头。

打了胜仗,即便再不喜欢,也得捏着鼻子给赏。毕竟,禁军本来是不会出动的,邵勋完全出于“恩义”,才率师出征。他甚至连私兵部曲都带上了,任谁也无法指摘他的不是,你这时候再苛待他,可就说不过去了。

“邵勋在清河做了什么?”司马越突然问道。

“据刘庆孙查探,派捐钱粮,搜罗工匠。”郭象回道。

司马越冷哼一声。

邵勋当真是连掩饰都不屑了。看样子他对追击残敌也没太多兴趣,更多地是想捞好处。

“给军司王衍写信,就这般说……”司马越清了清嗓子,口述一番后,让记室参军孙惠润色、誊写,发往洛阳。

信件送走之后,司马越只觉一阵无力,头也有些发晕。

想了想后,又道:“着田甄、薄盛、李恽三人来许昌见孤。”

“诺。”

“邺城已复,何人镇之为佳?”司马越又问道。

他现在对宗王的能力已经不太信任了。更何况,也没有合适的出镇邺城的宗王人选——即便有,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去。

“太傅,或可致书王司空相询。”在这件事上,郭象不敢胡乱发表意见,只能推给王衍。

司马越点了点头。

其实他已经有人选了:中书令和郁和仲舆,和峤之弟,金谷园二十四友之一,素有清干之称。

名士、名人,或许能镇得住邺城。

“苟道将那边,不要拖沓了。”司马越说道:“既已侦知汲桑南逃茌平,就挥师南下,搜剿之。抓到之后,不必请示,直接挫骨扬灰。”

“诺。”郭象心中一凛,太傅对杀害他弟弟、侄儿的仇人,可真是狠啊,也真是记仇啊。

他有点怕了,第一次觉得在太傅身边当幕僚不是什么好事,但又舍不得权力的美妙滋味,一时间有些踌躇。

许昌“霸府”的信件以最高规格传递,一路换马不换人,第二天刚入夜即被呈送到了王衍案头。

郭象夹带了点私货,将他对《庄子》的一些新注解附在信中,一起送了过去。

王衍看完后,不置可否,将其交给女儿王惠风收了起来。

王景风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直打哈欠。

王衍嫌恶地看了她一眼,骂道:“除了容貌,当真一无是处。”

王景风不知道遭了哪门子无妄之灾,一时间愣在那里,嘴也撅了起来。

王衍扭过头去,长叹一声。

王惠风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信,清冷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王衍暗暗赞叹,到底是当过太子妃的,有点气度,可惜不是男儿,可惜了啊。

“你怎么看?”王衍问道。

王惠风摇了摇头,道:“女儿一介妇人,如何参预大事?”

“我就要听听你的看法。”王衍耐心地说道。

王惠风沉吟了一下,道:“邵勋锋芒毕露,譬如颙府之张方,盖过诸多士人光芒,必然惹得越府名士不满。太傅本人亦不想重酬邵勋,太守之职几无可能。那么,就只能给金帛赏赐、给爵位了。”

“唔。”王衍轻捋胡须,点了点头。

其实,他觉得司马越心胸过于狭窄,不利于驭下。什么人一旦被他恨上,那真是一地鸡毛,弄得太难看。

有时候,王衍都想跑到许昌,给司马越话疗一番,让他悠着点。

老夫还想靠你捞好处呢,别乱来啊。

“持公而论,邵勋的功劳,县侯够不上,除非他抓住了汲桑。但听闻汲桑奔向了茌平,那是苟晞大军屯驻的地方,这个功劳想必与他失之交臂了。所以,亭侯、乡侯就到顶了。”王惠风继续说道:“不过,如今四方多事,说不定会滥封。苟晞即便抓住汲桑,在以往最多封个县侯,现在却说不准了,可能会有郡侯。那么,作为战功第二的邵勋,封亭侯就说不过去了。”

其实,在国朝初年,杜预有灭吴定策之功,也就封了个县侯。

当然,这是正常的。

开国之初,爵位一般都比较吝啬,卡得比较严。越往后就越松,到了王朝后期,往往滥封,寻常事也。

“胡毋辅之说邵勋练得一手好兵,你怎么看?”王衍又问道。

“女儿不通兵事。”王惠风摇了摇头,说道:“但邵勋数百里奔袭刘乔,又于长安斩杀五千鲜卑,并不似那等庸碌之人。此番击汲桑,摧锋破锐也是真的,他的银枪私兵,应有几分战力。”

王衍捋着胡须在房间内走了半天。

王景风无聊地伸了个懒腰,美好的身段显露无疑。

王惠风静静坐着,轻轻摆弄着信件。

王衍停下了脚步。

老实说,他都有点心动了。

要想在洛阳作威作福,耍弄权柄,没有能打的部队支持,还是有点困难的。

太傅不要邵勋,我能不能私下里拉拢一番呢?

他为这个想法犹豫不决,因为邵勋这个人似乎有点难以驾驭,过于跋扈了。

但他在禁军中的名气十分响亮,王衍亲眼所见。

同时也能打仗,打胜仗,这就更难得了——不得不说,邵勋奋斗五年,硬生生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活出了巨大的统战价值,就连王衍都开始打他的主意了。

“先探探太傅的口风吧。”王衍下定了决心。

第一百二十一章 团建第八十八章 会见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二十章 撤离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二十八章 农官兵田,阡陌相连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一百七十章 新战术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万变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与选择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层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简单介绍下南北朝骑兵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变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七十二章 欢喜与哀愁第三章 潘园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一百十一章 不走!(为盟主小蔡想睡觉加更)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一百零三章 历史大潮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主角养兵数量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三章 劝羊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五十九章 关中与平阳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发第三十一章 起风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后的下落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