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慰问

整个正月,邵勋都挺忙的。

正月初一天没亮去看望羊皇后,毕竟出征以来大半年没见到了,出于关心朋友的角度,也得去看看她的精神状态稳定了没有,是加大剂量还是出院,总得有个判断。

正月初七人日这一天,在家剪纸人。

立春这天,则在家挥毫泼墨,贴“宜春”二字。

正月十五,插杨柳枝,然后召集亲兵亲将吃吃喝喝,加深感情。

正月二十,在稍稍拖延了数日后,乐氏诞下一子。

邵勋被拦在外面,不能进去看,心情依然十分激动。

这一日,亲兵们每人领到了两匹绢的赏赐。

邵勋没多少休息时间。

二月二,他亲自带领绿柳园的庄客们展开春耕后,就又带着亲兵东行至阳翟县,从禹山坞开始巡视。

禹山坞建成已差不多七年时间,在邵氏辖下诸坞堡中,算是年头最长的了。

与宜阳县三坞最大的不同是,禹山坞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坞堡,除了牲畜数量多,粮食产量稳定外,这里还有一定规模的蚕桑业。

时值二月,桑叶尚未长出,但穿行在一片又一片的桑林中间时,依然让人赏心悦目。

蚕桑业有明显的地域性。

正如唐代诗文中提到的“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此时南方温暖地区可能已经准备采摘第一批桑叶了,洛阳这边却尚未长出,百姓们在春耕完毕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侍弄菜畦、修理农具以及给果园施肥。

桑林之外还有麻田,产出除了供坞堡三千余家使用外,还略有盈余,可对外出售。

禹山坞地近豫东平原,确实比洛水河谷的那三处坞堡强多了。

毛二跟在邵勋身边,来禹山坞“参观学习”。心细如发的他发现邵师的目光在桑林、麻田间停留许久,立刻说道:“邵师,云中坞也有桑林了,檀山坞有人在后山燎松鬻墨,金门坞的竹器上佳,梁县这边都有用的。”

邵勋哈哈一笑,拍了拍毛二的肩膀,道:“不错,今后邵师就靠你来赚钱了。”

毛二不好意思地一笑,抿着嘴,暗暗琢磨着有什么来钱的路子。

进入坞堡后,银枪军第七幢迅速集结完毕,在院场上列阵。

这是新组建的部队,成军三月有余,暂驻此地训练。

除了二十余名学生兵军官外,其他人看着有些陌生。

邵勋勉励了几句,一人发下一匹绢,顿时人人高兴,個个欢呼。

邵勋哈哈一笑,然后便挑了几户堡民慰问——基本都是银枪军士卒家属。

因为种种原因,银枪军各幢经常在四个坞堡轮戍,一年为期。

轮戍期间,很多士兵就地成家,娶了妻子,家也安在那边。久而久之,就比较散乱了。

邵勋打算过完今年,就把所有银枪军及其家属迁到梁、鲁阳二县,集中安置,然后派出士兵轮戍四大坞堡,以方便管理。

“杖翁今年高寿?”穿过走廊后,邵勋来到一间房前,看到一位老者正在太阳光下,眯着眼睛磨制马鞭,遂问道。

老者吓了一跳,慌忙起身。

有人大声说道:“此为材官将军、鲁阳侯、银枪军邵督。”

老者立刻行礼。

邵勋将他拉住,道:“令郎乃银枪军士卒,去年随我出征,奋勇厮杀,立得功勋。诸般赏赐可已到手?”

“赏赐?”老者想了想后,然后点了点头,道:“坞主给了一袋豆子。”

“多大的袋子?能否让我瞧瞧?”邵勋问道。

老者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马鞭,回屋寻摸了一会,拿出一个小布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正月十五全家吃豆糜,已经用掉不少了。”

邵勋接过袋子,比划了下,大概能装一斛的样子,顿时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问道:“豆糜可好吃?”

“好吃哩。”老者仿佛回忆起了那顿全家团圆的温馨晚餐,嘴角都笑歪了,露出几颗黄牙,道:“吃之前先祭了蚕神,我儿吃了两大碗,还有三片肉,那是他们队去山上打猎得到的野猪肉,香哩。”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邵勋亦笑,然后挥了挥手,两名亲兵提来一袋麦子,大概也是一斛的样子,送到老者屋里。

邵勋拉着他的手,道:“我的儿郎,只要奋勇厮杀,将来都会有富贵。”

老者下意识想要缩回手,但被邵勋紧紧抓着,不由地老泪纵横,道:“正月十五团圆吃豆糜,已是许久未有之事。我家以前也是殷实人家,老朽年少时还跟着家人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奈何世道不行,渐至沦落,食不果腹。幸有将军,幸有将军矣。”

邵勋叹了口气,道:“会好起来的。”

他又看了看老者已近完工的马鞭,拿在手中,道:“此鞭价值几何?”

“若去县里,可售十余钱。”

“何物制成?”

“三年桑木即可。”

“会不会制弓?”

“会一点。”老者说道:“不过,最少要十五年的桑木方可为弓材,禹山坞最老的桑木比这坞堡的年头还长,但也只有十年。”

“那就要等了。”邵勋笑道。

“十五年桑木任为弓材。”老者说道:“若五年后老朽还活着,定为将军制一把良弓。若十年后还活着,便带着徒弟为将军打制战车。二十年的桑木,是上好的犊车材哩。若将军等不及,明日老朽便去山上瞧瞧,或有年头长的枣榆树,挑挑拣拣,先做个车毂……”

“好了,好了。”邵勋拍了拍他的手,温言道:“有你们在,我便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下去。”

说罢,拿着马鞭走了。

唐剑路过老者身边时,掏出一把钱,数十枚总是有的,塞到老者手里,道:“将军很喜欢你的马鞭,特令我买下。”

随从们一个接一个离开,前往下一户人家。

老者捧着钱,愣怔许久。

当年石崇抢我家财货,杀我亲人,有冤不能申,有仇不能报,以至于此。

这天下,若都是鲁阳侯这等人,岂非清平盛世?

离开禹山坞后,邵勋又绕了一圈,去洛阳周边的三大庄园巡视。

对于是否把这里的人撤走,他还没下定最终决心。

尤其是邵园、潘园去年种了越冬小麦,要五月中旬才能收获。金谷园今年养护地力,只春播了一季粟——与粟相比,小麦可以越冬,这是非常巨大的优势。

粮食是很宝贵的东西。

洛阳近郊种经济作物的人太多,像邵勋这样把膏腴之地拿来种粟麦的,却少之又少。

实在危急的话,把人撤进洛阳城避一避算了。

王弥这厮,战斗力也就那样,他没有本事攻破有数万禁军把守的洛阳城。

邵勋在金谷园遇到了正在南下的学生兵。

他们是去年在河北收拢的,总计172人,被邵勋私下里称为“邯郸六期”。

他们的目的地是梁县武学,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金谷园,从今往后就是一个纯粹的农业生产基地。

在这里逗留了数日后,二月十五,司徒王衍驱车而至。

“再过月余,金谷园海棠花开,便是洛阳一处盛景,可惜君侯将此景锁闭于内,不让外人观赏,却是不美。”王衍信步徜徉在小溪流水之畔,看着遍布四周的海棠树,笑道。

“司徒若想赏景,随时可来。这金谷园内的仆婢,我都想遣散了,免得害了他们,只留山下的庄客与磨坊。”邵勋说道:“司徒若等不及,今日便可住进来。”

wωw ●ttk an ●¢ O 王衍呵呵一笑。

他是很喜欢金谷园,但真不至于夺人所爱。

不过,难得鲁阳侯愿意开放此地,那么时不时过来欣赏下美景,举办一些士人聚会,倒也不错。

金谷园盛会,已是许久未有了,几乎成了传说。

“南阳王模半月间连发两疏至朝廷。”走了一圈后,王、邵二人在凉亭内坐了下来,王衍开口道:“凉州张轨病风,口不能言,使其子茂摄州事。但陇西内史张越不服,与其兄酒泉太守张镇、西平太守曹祛,联名遣使至长安,请以秦州刺史贾龛代之。龛犹豫再三,乃止……”

简单来说,凉州内部有很多人对张轨不服。

他们先推举了贾龛,再举凉州军司杜耽摄州事,最后推举张越,反正谁当刺史都行,就是不能张轨继续当,可见有很深的内部矛盾。

朝廷弄不清楚情况,于是这些人选一个都不同意,决定让侍中袁瑜去当凉州刺史。

凉州听闻,遣治中杨澹驰诣长安,当着南阳王司马模的面,把自己耳朵割下来,置于盘中,担保张轨是被人诬陷的。

都督雍、凉诸军事的司马模被如此血性男儿给镇住了,上表请停袁瑜的任命。

“君侯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王衍问道。

这是考我啊!

邵勋理了理思绪,道:“张凉州一时名士,威著西州。对朝廷又很忠心。值此之际,当镇之以静,仍令其领旧职。仆听闻张凉州年少时住在宜阳女几山,我这便遣人挑些家乡礼物,朝廷可遣使携至凉州,善加抚慰。”

云中坞就在女几山上。

张轨少年时代住在宜阳,一度在女几山隐居,后得其叔父的门荫入仕名额,开启了官场生涯。在他的心目中,一直认为宜阳才是真正的故乡。

听了邵勋的话,王衍微微颔首。

这是老成持重的做法,他很满意。

张轨其实还是比较忠心的。

永宁元年,出任凉州刺史,到任后大破鲜卑贼匪,安定诸郡,并广施教化,局面为之一新。

三年后,听闻河间王、成都王攻洛阳,他甚至还派了三千兵东行,欲入卫京师,可惜被司马颙所阻。

在前年,他再度大破鲜卑,收降十余万口、牛羊马匹不计胜数,觅地安置。

这样一个人,至少明面上十分忠心,对朝廷百般恭敬,没有理由动他的位置。

况且,人家还很有统战价值。

“青州那边,贼势果然大炽。”结束了凉州话题后,王衍又道:“此刻宫中怕是正在议论此事呢……”

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三十章 塑造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十七章 先锋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一百零九章 借钱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镇(上)西晋爵位制度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发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一百九十一章 军镇(上)第十章 契机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八十九章 天渊池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议与分化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五十一章 我还会回来的第二十章 撤离第八十章 俸禄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一百四十二章 亲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权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章 官身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七十九章 白樱桃下紫纶巾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刘祐第三十三章 猜测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五十四章 拜访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九十章 变天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十章 契机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十七章 鬼话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变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八章 你怎么报答我?第九十二章 吉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