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春天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如果降水稀少,必然会影响产量。

邵勋首先来到那一千三百余顷恤田查看。

去年秋天种下了越冬小麦,这会正是拔节孕穗的时候,万万出不得差池。

还好,广成泽有水。

雨水少了,就苦一苦冀州屯田军六千名屯丁了,让他们手动灌溉。

其实,在有完善渠网系统的地方,人工灌溉并不算太麻烦。广成泽的田,至少有一半以上可通过水渠灌溉,剩下的一半今年也会陆续完善。

“麦收之后,抽四百人调往鲁阳,交予王阐等人统带。”邵勋看着正在田间挑水灌溉的屯丁们,说道。

“诺。”大农褚翜、侍郎陈有根、典书丞毛邦同时应下了。

恤田当然由大农负责,但涉及到俘虏转为辅兵,又需要郎中令这个部门参与了。

简单来说,这就是两个机关的业务交叉部分。

另外,此命令需典书令(第八品)统管的衙门来发布,此时典书令不在,由典书丞(第九品)记下,回去操办。

国主向国内发布的文书曰“令”,典书令负责起草和发布。

国内各处的文书,同样由典书令接收并提交给国相、国主。

有的时候,典书令甚至可以对呈递上来的文书提出修改意见,不合格的就退回重来。

此外,典书令还负责人事招聘——在鲁阳国,这项权力被邵勋拿在手中。

典书令有五位佐官:典书丞一人(第九品)、治书四人(第九品),属吏若干。

毛邦就是毛二,太学学历,今年十八岁。

新年过后,邵勋让他上任典书丞。

典书丞主要工作是协助典书令起草、发布命令,一般是比较重要的事。

四位治书则处理比较繁杂的日常事务,比如这里需要多少农具,那边需要多少耕牛,今年要哪些屯丁要去哪里锄草开荒之类。

典书令是羊茗,这会去洛阳公干了。

从典书丞到四位治书,全是有太学学历的东海一期、洛阳二期学生兵。

其实就是之前跟着毛二的那批人,他们中大部分去阳城、阳翟、梁、鲁阳四县当吏员历练了,少数佼佼者被授予公府官职,已经与老同学们拉开了差距。

“恤田事关战死、病殁、伤残将士抚恤,不得马虎。去岁收了多少粟?”邵勋问道。

“二十七万八千余斛,皆已存入永安仓。”褚翜刚接手大农职务不到四个月,就已经把这些理清楚了,只听他说道:“永安仓可储粮百万斛,去岁七月完工。”

广成苑去年的主要工作是永嘉仓城以及附属建筑的建设。

永嘉仓城非常大,历经两年建设,可驻兵数千人,储粮三百万斛——目前基本还空着。

永安仓城算是比较小的了,且不在朝廷规划上面,所以用来储放私人存粮。

恤田产出扣掉一年约三万斛的抚恤开支后,大部分可用来支付银枪军士卒的军饷——绢帛不够,很多时候是用粮食折色。

恤田会增加到一千五百顷,然后固定于此,短期内不会增加了。

看完恤田之后,邵勋一行人跨过两道木桥,向西南方走了三四里路,来到了另一片田地旁。

庾亮已等在路旁,见到邵勋后,立刻行礼道:“邵公。”

他身后有四名小吏,同样行礼。

邵勋被他的称呼雷得不行。

我才二十二岁,就被人称为“邵公”了吗?

但严格说来,他现在确实有资格称公了。

有些人没有爵位,但因为德高望重,或者官做得比较大,别人会称其“某公”,邵勋是正儿八经的鲁阳县公,称公没有任何问题,就是有点奇怪。

“你现在管的是禄田了,事关公府官吏福祉,可不能出差错啊。”邵勋一把拉住他的手,边走边说。

大舅子的待遇就是不一样,庾亮心中很受用。

为了给邵勋干活,他从颍川征辟了两名依附庾家的豪强子弟,又接收了河北过来的两名寒门、豪强出身的小吏。

一共四名属吏,全由他一人开支,付出非常大。

二月份他刚被授于学官令(第八品)一职,主要负责鲁阳县公亲属的教育。但这会显然无需他干这個,管理好禄田就是他最主要的工作。

邵勋爬上一处高坡,看着正在田间浇水的屯丁们,问道:“这是青州屯田军第五、第六两营吧?”

“正是。”庾亮吭哧吭哧地爬了上来,回道:“尚余七千七百余人,乃王弥残众,多来自青、徐、兖三州。”

“一年下来,干得如何?”邵勋问道。

眼前这片地总共一千四百顷出头,前年秋冬时开辟,去年种过一茬粟了,收成嘛就不谈了,反正邵勋没留下一粒米,全由垦荒的役徒带走了——甚至还倒贴了点。

秋收后由青州屯丁接手,种了一茬冬小麦。

“还算卖力。”庾亮说道。

话音刚落,田间传来一阵哭喊声。

邵勋寻声望去,却见庾家部曲正拿着刀鞘朝一名屯丁劈头盖脸砸下去。

部曲一共十人,领头一人身强体壮,腰间挎着步弓,身上居然有铁铠。

他身后还有两名身披皮甲的部曲,手拄着枪,腰间悬着刀。

其余七人则无甲,但刀枪齐备,其中两人甚至还背着步弓。

这配置,可以啊!

管理“集中营”的屯丁完全没问题,比大侄子带的那帮庄客强多了。

“夏收之后,把干活最卖力的四百人调出来,发往鲁阳,交给王阐等人。”邵勋吩咐道,说完,又提了句:“每人发五斛粮作为赏赐,银枪军借出车辆,为他们运到驻地。恤田那边的四百人同此办理。”

“诺。”褚翜等人齐声应道。

禄田今年也会扩充到一千五百顷,然后维持这个规模。

当然,叫是叫做“禄田”,但其中九成以上的田地还是给公府产出粮食的。毕竟现在才给出去十几个官,总共划拨了49顷禄田而已。

“那是韭菜、菘菜么?”邵勋遥指一片树林旁的田地,问道。

“回邵公——”庾亮答道。

“喊我郎君。”

“回郎君。”庾亮说道:“那是崔相的禄田,共六顷。有五顷是去年秋收后种的小麦,今年又划一顷空地,崔相家人赶至,令种菜。”

理论上来说,官员是可以选择他家禄田种什么农作物的。官府其实就是出田、出人,收成归你,作为你俸禄的一部分而已。

刘宋之时,陶潜为彭泽令,有禄田三顷。

当时很多官员懒得管自家禄田种什么,于是有司统一安排种“秫”(shu,糯稻)。

但陶潜家不同意,“妻子固请种秔(jing,粳稻),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

西晋这会,禄田有时候被称为“菜田”,更不一定种粮食了。

随你自便,收多收少都是你的,吃亏了不要叫唤就是。

“崔相经营有方啊。”邵勋笑道。

众人凑趣笑了两声,同时暗暗思索,自己是不是也该考虑下禄田如何经营呢?

只要他们这个集体不被人消灭,只要广成泽没遭到严重破坏,只要他们没叛投他人,这些禄田就是他们的。

一般来说,即便熬资历也能慢慢升官,禄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种粟麦确实不够来钱,种菜、种瓜可能更赚一些。

“我怎么没禄田呢?”邵勋看着田野中都有人浇水之后,紧张的心情大为缓解,于是开了个玩笑。

“明公——”褚翜上前一步,说道。

“停,你也喊我郎君。”邵勋无奈道。

“好。”褚翜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说道:“郎君有十顷禄田,惠皇后遣人种了牧草,这会已经返青了,长势很不错,有隶役四十人打理。”

邵勋有些惊讶,这事他却不知道,于是问道:“哪来的牧草?”

没想到褚翜更惊讶,说道:“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今西州(关西)田野有之,年年自生。二月生苗,刈苗作蔬,一年可三刈。”

邵勋点了点头。

原来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汉武帝为了养马,真是费了好大心机,连牧草都考虑到了。只可惜三百多年了,一直没在整个北方推广,至少广成泽就没见到多少高质量、高热量的牧草。

牧草当然也可以人工种植。

事实上,人工种植的产量、质量远远高于野生的,且一年可割三次。羊献容让人种了十顷苜蓿,显然是为了饲养牲畜。

这女人!

邵勋提过一回垛田,羊献容记下了,然后努力操作,像模像样。

邵勋说喜欢吃肉喝奶,羊献容又记下了,居然专门种了十顷牧草来养牲畜。

邵勋都有点感动了。

他又看了一眼长满苜蓿的农田,然后对褚翜说道:“广成泽有七条大河补水,伱遣人专门盯着这些河,再找人记录下雨水多寡。今年这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郎君是说有可能大旱?”褚翜惊问道。

“难说。”邵勋也不敢肯定,只能叹道:“过来转了一圈,稍稍放心了些。但若真有大旱,广成泽数百个大小湖泊多半存不住几个,届时灌溉农田就要走很远了。有些提水车,怕是也用不上了。先盯着吧,今年不知道要减产多少,唉!”

说完,带人往北边去了,那是垛田、湖泊的密集区域。

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五十九章 底气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七章 表态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传统之人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七章 表态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六十章 谈妥第七章 新人旧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七章 表态第八十章 俸禄第六十章 谈妥第一章 县令第一百三十六章 东燕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业?第十章 忠于什么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为盟主吾命维新加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离去第二章 行路(下)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七十六章 讨价还价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七章 表态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将第四十一章 侦查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一百五十八章 置气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进步的机会第一百三十二章 坚持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诱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三十六章 莫敢敌者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