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求援

匈奴大军修建了颇为标准的营寨,这却是与流民义军本质的区别。

但终究有些大意了,没想到垣延这种人来骗、来偷袭。

真的,他送了好多酒肉,让大伙开开心心吃了一顿。再加上楚王聪对他的赞誉,不知不觉间,戒心就放下了许多。

哨戒肯定是安排了的,但整体放松的情绪下,难免有些懈怠。再加上弘农降人懂事,专门给他们送了吃食,就有点虚应故事了。

当然,他们最终为自己的懈怠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黑夜之中,大群甲兵急冲而至。没有任何废话,先把这些外围的岗哨给摸了。

巡逻的游动哨早就不见踪影,少许几个暗哨还没来得及发出声音,就被知道他们位置的弘农郡兵给杀了个一干二净。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夜袭的军士们脸色发白,浑身有止不住的战栗,但没有人停下,只跟着火把的指引,朝辕门方向冲去。

辕门外先是传来高亢的喝问声,随后便是箭矢破空声及人临死前的惨叫声。

门板被放在壕沟上。

数十名勇士冲上前去,有人拈弓搭箭,瞄着人影憧憧的营墙射。

有人挥汗如雨,拿大斧斫门。

有人将绳索系在营门上,另一头则套在牛马身上,使劲拖曳。

弘农郡兵的进攻,已经惊动了营内的匈奴守军。他们再放松、再懈怠,毕竟是常年打仗的,这会也知道有些不对了。

于是,很快便有军官带人冲了过来,试图搞清楚状况:是有人夜袭,还是干脆炸营了?

迎接他们的是劈头盖脸的箭雨。

这个时候,不用再怀疑了,定然是有人夜袭,而且多半是近在咫尺的弘农郡兵!

匈奴军官大怒,立刻组织人手还击,同时派出多位传令兵,吹响号角,叫醒全营。

“呜——”低沉又高亢的角声响起。

“咚咚咚……”聚兵的鼓声也响了起来。

匈奴大营一片哗然,军官、部大、头人们连打带骂,将士兵们整队完毕,源源不断去增援营墙方向。

一部分人已经取来了马匹、弓箭、器械,准备出营迂回包抄——不管逮不逮得住贼人,先把人吓跑也是好的。

而就在此时,只听“轰”地一声巨响,营门不堪重负地倒落地面。

“杀!”垣延抹了一把冷汗,大喜过望,立刻带着士兵们冲杀了进去。

他是真的身先士卒,不避锋刃。

从略阳老家带过来的数十子弟、部曲也勇不可当,亡命搏杀。

在他们的带动下,两千郡兵士气大振,高声呐喊,鼓噪而进,杀得仓促集结起来的匈奴人节节败退。

在队伍最后面,还有数百人抱着柴草、火油,举着火把,每至一处,立刻堆放柴草,燃放大火。

在他们的努力下,军营内的起火点不断增多,一处、两处、三处……渐至熊熊大火,将小半個营垒尽皆吞没。

刘聪从睡梦中匆匆起身,酒已经散了不少,但浑身酸软无力,仍有些宿醉之感。

不过,在听到垣延诈降,举兵杀来的消息时,立刻清醒了大半。

“奸贼!”刘聪的声音中满怀悲愤。

他还有些不信,一掀帐帘,大踏步走了出去,就着熊熊火光,赫然看到了正披着铁铠,手持步槊,呼喝厮杀的垣延。

“好贼子!”刘聪的眼睛都红了,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垣延碎尸万段。

“来人,速速点兵,随我冲上去,不杀此贼誓不罢休。”刘聪抽出佩刀,大吼道。

“殿下!”

“殿下息怒!”

“殿下快走吧。”

将佐七手八脚拉住刘聪,苦劝道。

不是他们不想打,实在是无力回天了。

如今是什么个情况?

其一,晋人诈降,骤然杀至,这边措手不及,没有准备。

其二,晋人四处纵火,制造混乱,夜色之下,浓烟之内,很多人不辨敌我,乱杀一气。

其三,营垒外还有隆隆的战鼓声,其他营门处还有喊杀声。诚然,这可能是敌人使出的计策,但混乱之下,指挥不灵,架不住有人信啊。这不,已经有部大带着本部落士兵,拍马出走了。

“殿下,军争之事,不可强来。不如暂先退去,整顿军伍,返身再战。”

“是啊,殿下,现在很难召集得齐人手,不如先退避一下,收容一下溃兵,再定行止。”

“殿下,咱们马多,垣贼追不上的,先退吧。”

众人七嘴八舌,将当前形势说明白了。

从这里也可看出,这些匈奴军将的经验较为丰富。

未叛晋之前,部落之间有争斗,积累了大量小规模战斗经验。

八王之乱中,作为雇佣兵参战,又积累了不少大规模战斗经验。

而今与晋军、鲜卑打了好几年,成长起来了一大批将领、老兵,军事实力每年都在进步。

他们说的,都是很中肯的意见。

刘聪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在瞥到不少匈奴兵敌我不分,自己打自己之后,长叹一声,上马离开了。

亲兵、将佐们簇拥在其身后,从东北边的营门逃窜而出。

刘聪走后,匈奴人彻底崩溃。

找到马匹的上马逃窜。

找不到马匹的撒丫子狂奔。

总之狼奔豕突,惨不忍睹。

烈火仍在燃烧,渐渐吞没了整个营垒。

心高气傲、屡战屡胜的刘聪,以一种可笑的方式兵败弘农。

太守垣延,就此一战成名。

******

邵勋得到消息的时候,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比起诈降,垣延真降的可能性更大。

再者,他对此人也不太了解,着实无从辨别。

“如你所言,垣府君昨天夜里就动手了,现在让我过去,何意耶?”邵勋背着双手,在金门坞内走来走去。

唐剑带着亲兵,虎视眈眈看着两位信使,仿佛只要邵勋一声令下,立刻会将此二人斫成肉泥。

这两人带了数匹马,从弘农一路急而来,花了足足一天一夜才把消息传递过来。

仗早他妈打完了,现在喊我们过去,到底是什么意思?

“匈奴势大,刘聪所将不过万人,乃先锋耳。至多下月,其主力部伍便可集结完毕,大举南下。”使者恳求道:“府君请邵都督即刻率军北上,助守弘农。”

邵勋不置可否,而是走到墙边,看着挂在上面的地图。

他所将之兵共两万,离弘农最近者乃府兵一部,屯于回溪坂,督促宜阳诸坞丁壮伐木设栅、取土筑垒。

战术意图很明显了,将相对最好走的一条山路堵住,阻拦匈奴大军南下洛水河谷。

至于其他山间小路,只派人监视,甚至连监视之人都不派。

匈奴人爱走山间小路的话,放心走,不拦着你们。反正后方有足够的机动部队养精蓄锐着,你一绕道出现,直接上去干就是了。

回溪坂的这支兵马,说是离弘农最近,但也有二百里之遥,且要经过崤山山道、陕县土塬间那弯弯曲曲的小路。

正常行军的话,一天走二十里,十天能抵达都算不错了——其实地图上已经很明显了,二百里路程大部分是在山间。

见邵勋久久不回话,两位使者有些失望。

其中一人激将道:“久闻鲁阳县公骁勇善战,屡破顽敌,今日一看,不过尔尔。”

邵勋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仍旧看着地图。

反倒是诸将怒了,纷纷破口大骂。

“垣延动手之前,连知会一声都不懂么?”长剑督陈有根骂道。

“陈将军,战机稍纵即逝。”李重忍不住说道:“刘聪什么时候来难以预知,若拖延时日,弘农郡兵被驱为先锋,南下宜阳,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使者感激地看了一眼李重,觉得这人是明事理的。

“李白脸,你到底站哪边的?”陈有根怒了,质问道。

李重不和他吵,扭过头去看着邵勋,道:“都督不妨率众北上,屯于崤山。若匈奴已溃,则大举西进,分兵把守浢津、茅津、潼津三渡口,阻河拒敌。若刘聪仍在,或可击之。”

“国镇,你怎么看?”邵勋转过头来,看向陈眕,问道。

陈眕不意邵勋居然问他,想了想后,答道:“李督所言,老成持重,或可北上看一看。大军于东西二崤山相汇之处立寨,山间有平地,可屯数万人。此时雨水渐密,山间取水想必不难。”

“国镇怎如此清楚?”邵勋颇感兴趣地问道。

“以往在朝中为官时,多次往来长安、洛阳间,崤山坂道乃公私必经之路,朝廷置有驿站。东西二崤山之间,其实有不少村落,而今却不知还在不在了。”陈眕回道。

邵勋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山间有村落,那么必然有田、有水,可供大军短时间驻扎。

其实那地方邵勋也去过,几年前陪糜晃去的。

屯兵于崤山之上,俯瞰山腰以及山下的道路,这可比马谡条件好多了。

至于越过崤山,继续向西前往陕县、弘农这种河滨平原地带,还得再看情况。

陈眕方才说李重老成持重,其实邵勋也差不多。

他非常清楚己方的优势和劣势,一直试图把预设战场放在山间,大大削弱匈奴骑兵的威力,与他们拼步兵。

去到河滨平原上,不是不能打,而是没必要。

他的任务是不让匈奴绕道宜阳,走平坦的洛水河谷迂回攻击洛阳,而不是守住弘农。

豫西山区的地形,一定要好好利用。

在这里,步兵的两条腿不一定比马儿的四条腿差,有些时候甚至更好使。

“传令,天明之后,全军北上。”邵勋下定了决心,吩咐道。

信使大喜,赞道:“明公若北上,弘农安矣。”

邵勋淡淡地笑了笑,问道:“汝何名?胆色不错啊。”

“垣喜。”信使回道:“略阳人。”

八月二十日晨,长剑军副督常粲率回溪坂驻军北上,是为先锋。

邵勋则带着主力部队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开往崤山。

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六十八章 造桥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桥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八十七 驱虎吞狼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一章 征辟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点点靠近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态度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一章 县令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十五章 幕府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八十九章 开诚布公(上)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第一百五十七章 卖官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与选择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十五章 幕府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二十四章 许昌与洛阳第六十四章 虫豸第七十一章 推演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异(为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略与战术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一百三十二章 坚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张方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将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八十八章 话疗(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九十章 变天第四十四章 入见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四十九章 检验第五十章 看望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决第一百十章 夜袭第八十五章 认清形势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八十四章 掀桌子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