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

一连几天高朋满座的王衍府上,今日突然消停了。

用罢晚膳后,老妻郭氏早早睡觉,王衍一家子来到书房内,继续谈事。

“事已至此,司徒威望大跌,局面便有些操控不住了。”王衍捋着胡须,说道:“邵勋此人,素来无利不起早,他既然甘冒奇险来到洛阳,博取这个名声,便有所图。”

“对阿爷来说,这不是好事么?”王玄笑问道:“这几日来拜访的士人,多如江河中的鲫鱼,人人都在找后路。邵勋固然能打,名气也大,但天下人丁、钱粮、干才却不在他手中,洛阳朝堂终究还要阿爷来撑起。”

“有那么简单倒好了。”王衍摇了摇头,道:“况且,司徒还没死呢,他在一天,有些事就要延后一天。”

听父亲这么说,王玄有些踌躇。

确实,只要司马越活着,幕府那将近八十名僚佐就没法公然转投他人。

他们背后,可意味着大几十个世家大族啊。

这些家族往往还能带动更多的士族、豪强,潜势力不可低估。

而除了幕府僚佐之外,司马越还有两个附属势力,即关中的南阳王司马模,以及江东的琅琊王司马睿。

他们的向背也非常重要。

父亲若想顺利接手这股庞大的力量,着实需要费一番手脚——甚至压根接收不了。

“阿爷,鲁阳县公真不插手洛阳之事?”王玄问道。

“哪可能!说说罢了。”王衍轻笑一声,道:“至少,禁军他就想插手。”

“好大的野心。”王玄拍了拍桌案,意味难明地说道。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手握雄兵,有野心不是很正常么?”王衍瞥了眼儿子,说道:“你也别觉得人家有多过分。世间事,无非就是你进一步,我退一步,互相迁就,互相忍让罢了。邵勋控制不住朝堂,自然想拿住禁军。再者,经历了此番匈奴入寇,你觉得禁军适合交给谁?”

“不意阿爷竟如此看好鲁阳县公。”王玄惊讶道。

“天下或许还有其他擅长练兵、打仗的人,但老夫却只认得邵勋一人。不用他,又用谁呢?”王衍反问道。

王玄不能对。

洛阳被围了一次,父亲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但内心之中,应当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权术耍弄得再好,在匈奴人的屠刀面前,扛得住一时三刻么?

世道不一样了,若想洛阳朝廷不倒台,邵勋这样的人必不可少。

他已经有资格让衮衮诸公让渡好处来巴结他了。

换句话说,邵勋已经有资格步入核心权力圈子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能通过别人间接施加影响力。

“阿爷,邵勋控制得住禁军么?”王惠风插话道:“左卫还好,他应该很熟。右卫就有点麻烦了。至于左军、右军,与他几无关系,没那么简单吧?”

“人家也不是什么人都要。”王衍说道:“不可靠的部队招至帐下,不是自寻烦恼么?再者,他历来有分寸,不会吃独食,总会给别人分润一点好处。”

王惠风点了点头。

王衍看了女儿一眼,微微有些遗憾。

若邵勋娶了自家女儿为妻,这会合作起来,可就放心多了。

随即他又自失一笑。

在匈奴围城之前,他又如何肯舍弃脸面,认真思考这种事情呢?即便偶尔起了念头,也很快会被掐灭。

琅琊王氏,丢不起这人。

王衍心中又涌起一股冲动。

“昔年秦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妻杜氏留下邳。”王衍突然说道。

“后汉徐平娶两妇,二妻并存。”

“郑子群娶陈司空从妹,后隔吕布之乱,不复相知存亡,更娶乡里蔡氏女,徐州平定,陈氏得还,遂二妃并存。”

“安丰太守程谅先已有妻,后又娶,遂立二嫡。”

“贾公闾有左右二夫人。”

王景风吓了一跳,颤声道:“阿爷,你在说什么?”

王惠风也皱起了眉头。

王玄则认真思考了下,道:“阿爷,娶二妇、双妻并嫡者,汉末以来确实不少,甚至国朝更多些,然多事出有因。譬如,昔年魏征东长史吴纲亡入吴,妻子留在中国,于吴地更娶。后吴纲与后妻并子而还,二妇并存。但若无缘无故娶二妻,恐惹非议。”

王衍有些赧然。

老壁灯确实冲动了,还好是在自家人面前说事,没传出去。

不然的话,不但王氏丢脸,还会得罪庾家。

“阿爷,你方才难道——”王景风眨了眨眼睛,委屈地说道:“伱就算想这样,能不能先让邵勋给庾家退婚,再娶我啊。什么二妻并嫡,说出去很难听啊。”

王衍被大女儿说得脸上有点挂不住,斥道:“蠢材,人家鲁阳县公看上的是惠风,不是你。”

王惠风有些不悦,脸也有点红。

诚然,一女不事二夫,她不打算再嫁人了。但听到鲁阳县公居然看不上美若天仙的姐姐,而看上了她,心底便有一种奇怪的情绪。忍不住便要细究,他为什么会这样?他看上了自己哪一点?

“鲁阳县公慧眼如炬,看穿了阿鱼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哈哈。”王玄居然还大笑了起来。

王景风有些生气,不想说话了。

家里竟然没一个好人!

娘亲嫌自己吃得多。

父亲想把自己送出去结交一个兵家子。

兄长幸灾乐祸。

妹妹也不帮自己说话。

太难了。

“不谈这个了,唉。”王衍惆怅地坐了下来,自嘲道:“阿爷都这个样了,你们当知鲁阳县公在京中炙手可热的程度了吧?这人,不但会打仗,还会造声势、收人心,不简单啊。”

“此必卢志卢子道所教。”王玄判断道。

“卢子道不可能事事看顾得过来。”王衍说道:“我与邵勋打交道的时日不短了,这人有点手段,将来走到哪一步,很难说啊。”

“阿爷,有句话不知——”王玄迟疑道。

“当讲。”王衍潇洒地一挥手,说道。

“那我就说了。”王玄嬉笑一声,道:“阿爷能否再考虑下南渡建邺之事……”

“此事休要再提。”王衍伸手止住了儿子下面的话,道:“中国之事,并非不可为,奈何远遁吴地耶?还有没有点志气?若遇到难处就想着跑,阿爷可断定,去了建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你对鲁阳县公可真有信心。”王玄悻悻道。

王衍笑了笑,不想多说。

每个人总有点自己坚持的东西。

经历了这次匈奴围城,他有点醒悟了。

他固然不如古仁人远甚,但如果尽心做事,不崇尚虚浮,戮力以匡天下,未必不能一点点将局面扳回来。

好吧,可能现在已经有点晚了,但他还想试一试。

这辈子,他做的荒唐事太多了,醉心于权术的时间也太长了。

当在西明楼城头,看到邵勋劈波斩浪之时,他觉得自己的随波逐流有点过分了。

蝇营狗苟大半辈子,贡献还不如一个新近崛起的兵家子,情何以堪?

邵勋已经明确和他说了,洛阳朝堂还需要他来掌舵,大可放手施为,勉力匡扶天下,他将为自己的后盾。

若将来扫平乱世,廓清宇内,未必不能彪炳史册,为后人景仰。

王衍知道邵勋说的是真心话。

他现在也有点跃跃欲试。

人当然有私心,有私心并不可耻,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把吃饭的锅给砸了。

司马氏宗王,几乎把大晋这口锅给砸了个底朝天,现在需要他来修补。

“明日你随我入宫一趟,面见天子。”王衍看着儿子,说道:“时局大变,天子或许又有想法了。”

“好。”王玄应下了。

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十五章 幕府第七十章 应用题第六十六章 赏宅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一十六章 游艺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状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动!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 烂透了!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九十章 开诚布公(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随我东山再起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一百十九章 威胁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三十三章 鼓起余勇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点点靠近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二章 行路(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广成泽第二十三章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义第一十一章 人选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七十七章 纪功碑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七十九章 体系下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一十七章 后路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二十九章 赶场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十四章 统战价值急剧提升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西晋爵位制度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五十七章 高调入城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六十一章 蚕桑与河阳第一百六十一章 军议第一百四十二章 两路进兵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桥第一百七十八章 邺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气啊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一百六十章 稳定与返回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亲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五十章 看望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坞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