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

“不要让他们跑了!”

“杀光他们!”

“跑来颍川杀人,视我等如无物乎?”

府兵军官们做了简单的动员后,立刻让手下人翻身上马,也顾不得蝗虫的滋扰了,先追出去了一阵,待截住一部敌军时,又纷纷下马,将其击溃,任其自散。

如此反复,最终将敌军赶着大车的辎重部队给切下了大半。

陈有根拿长剑挑开了盖在车厢上的帘布,腥臭味扑面而来,夹杂着四处乱飞的苍蝇,让人直欲作呕。

“哼!”他冷哼一声,道:“粮食全收起来,归置到车上。肉脯埋掉,免得害人。”

府兵们立刻开始清理。

所谓的“肉脯”,马是肯定不吃的,他们也不乐意吃。

粮食很杂,从粟麦到豆子,可见贼人是有什么抢什么,尽可能收集每一点粮食。

连续两年,旱蝗交替,再加上战争,百姓的存粮确实被压榨得差不多了,今年大规模死人已难以避免。

这个悲惨的世道,几乎可与汉末闹黄巾那会相比了,但愿持续得没那么长吧。

与府兵一起追击的庾家部曲们咂了咂嘴,有些可惜。他们没吃过人肉,只是下意识觉得可惜罢了。

敌军辎重车队里还有一些财物。

一位庾家庄客头子见了两眼放光,下意识伸手去拿。

“嘭!”陈有根的重剑狠狠斩在车厢上,木屑横飞。

“滚。”他怒喝道。

庄客头子不服,想争辩几句,不过很快被人拉到了远处。

“这是个凶人,你惹他干嘛?”

“此人残暴嗜杀,还都是虐杀,别惹他。”

“贪财之人罢了,将来定没好下场的,坐看他怎么死就行了,先避一避。”

众人纷纷劝解,庄客头子这才息怒,满脸晦气地打扫战场去了。

陈有根单人独剑,在战场上来回巡视。

甲具、粮食、财货,他剑指到哪里,府兵们就将其拿走,庾家众人敢怒不敢言,只能避着他走。

“督军,这些人怎么办?”亲将陈金根跑了过来,指着一群被绑缚在车上的男女。

人不多,大概百余个罢了,突出一個特点:老弱病残。

要么是须发皆白的老人。

要么是年纪尚幼的孩童。

要么是衣不蔽体的女人。

陈有根走了过去。

他方才就看到了,只不过一时没来得及理会罢了。

正如庾家部曲所说,陈有根是个凶人。

战场上一把重剑,砍得血肉横飞,迄今为止,被他斩下的头颅、砍断的臂膀腿脚之类,若堆起来的话,似乎能堆满一辆大车。

他的外表也很凶,看人时喜欢盯着看,没有人不怕。

不过,这会车上所有人都用麻木的眼神看着他,既不害怕,也不欣喜,似乎早就已经失去所有情感,变成了行尸走肉。

“这是菜人吧?”他缓缓问道。

“是的……吧。”陈金根有些不确定地回道。

菜人这个称呼,许久没听到了。

公允地说,除了少数变态之外,没人喜欢吃人。

即便是当年张方的部队,撤军时从洛阳带走了一万多官私奴婢,那也是因为粮食实在不够,肯定不足以支撑他们回到长安,所以才杀人吃肉。

如果军粮充足,谁没事吃人啊?不膈应吗?

“老者、壮丁、健妇一人发一个胡饼,任其自散。”陈有根挥了挥手,下令道。

“诺。”很快有人去执行了。

“自散”就是自生自灭的意思,你吃蝗虫也好,吃土也罢,我管不了,也无能为力。

陈金根很快带来了一筐胡饼,都是冷硬粗粝的干粮,甚至浸透了汗水。

他让人给车上的菜人松了绑,然后一一发放干粮。

看到食物,菜人们才仿佛活了过来,眼神之中有了些许光彩。

“拿了饼就赶紧吃,吃下去就滚蛋吧。”陈金根大声说道。

菜人中响起了稀稀落落的感谢声。

老人、壮丁、健妇接过胡饼,立刻跑向远处,一边跑,一边狼吞虎咽。

没过多久,人就散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八九个年轻妇人搂着十余孩童,还留在原地。

妇人们乞求府兵施舍一点水。

陈金根叹了口气,将腰间的牛皮水囊解下,递了过去。

亲兵们有样学样,将水囊解下。

妇人们千恩万谢,先喂自家孩儿吃完,才自己吃了几口。

她们小心翼翼,甚至连洒落地面的胡饼碎屑都捡了起来,塞进口中。

陈有根在一旁耐心地等着。

许久之后,见他们都吃完了,才说道:“上车吧。”

妇人们一阵惊呼,下意识颤抖了起来。

这是还要把他们当菜人养起来?听闻有些兽兵就喜欢吃女人和小儿……

“让你们上车就上车,磨蹭什么?”陈有根提高了嗓门,大喝道。

妇人们不敢反抗,抹着眼泪,牵着孩儿上了车。

“驾车!”陈有根挥了挥手,当先上了一辆马车。

车上坐着两三个妇人、四五个孩童,哭哭啼啼。

陈有根充耳不闻,就像当年给天子驾车一样,载着满车的妇孺驶向了庾家坞堡。

及至大门前,停了下来。

他看了看大门口满脸愕然的庾家部曲,说道:“这些妇孺,一共二十四人,麻烦庾典学帮我养着,回来后再行搬取。”

顿了顿,他又指着战场上几辆堆满财货的牛车,说道:“资费在那里,庾典学自取即可。”

说罢,跳下了马车,转身走向府兵,道:“所有人上马,随我追敌!这次定杀他个人头滚滚。”

“杀他个人头滚滚。”府兵们欢呼雀跃,齐声和道。

******

长社方向,李重接到消息时,已经是两三天之后了。

蝗虫漫天,人马出行不易,能得到消息已然不易。

郑东、章古、余安等人眼巴巴地看着他。

“给禹山坞刘堡主传令,着其率堡丁三千,南下当道设栅。”

这是堵住经阳翟绕行梁县的道路。

“着楼权率鲁阳屯田军两千,进驻襄城。”

这是为了堵住另一条进入广成泽的道路。

“着邵慎率甘城坞丁壮两千南下,进驻绿柳园。”

这是为了保护邵勋家眷。

一般而言,这些二线部队不会轻易动用。

他们的战斗力相对较弱,平时散在各处为民,战时方为兵士。这会又刚闹蝗灾,粮食收割可能还没彻底完成,即便完成了,还有很多后续的活计要干,动用起来比较麻烦。

但既然已经决意率部追击,那么就不必瞻前顾后了,直接出动就是了。

“其余人,随我出击,前往阳夏。另,遣人报予君侯知晓。”

下达完命令后,李重便不再犹豫,直接率部东行。

看得出来,他的风格相对保守。

正如别人评价他的,想得太多,方方面面都试图照顾到。

他做不出那种放大自身危险,同时创造战机的事情,不够勇猛精进,但用来稳定后方是再合适不过了。

大军东行之后,蝗虫似乎又少了一些,但仍然较为阻碍进军速度。

一路之上,到处都是光秃秃的树木、田地。

豫州这种地方,种植冬小麦还不是非常普遍,大部分人家还是春播种粟。经历蝗灾之后,今年的收成算是废了。

唯一的补救办法,大概就是在蝗灾减轻之后,抢种一批短生长期的农作物,比如豆子之类,能收多少是多少,尽量挽回损失。

路边的流民似乎多了起来。

乍看之下似乎不奇怪,因为司州、豫州、荆州、兖州、徐州等地的流民一直很多,居民、流民之争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朝堂上的争论就不少,更别说民间了,火并事件经常有所耳闻。

但你再仔细一听,很多流民操本地口音,这就不得不让人惊异了,同时心里也沉甸甸的。

流民产生的原因,未必全是战争,甚至战争都不一定是主要因素,天灾才是真正的“杀手”。

如果说去年的严重干旱还能靠存粮扛一扛的话,今年再来一波创世纪的蝗灾,你如何应对?

或许有人还能搜刮家底,依靠仅剩的一点积蓄勉强扛过去,但扛不过去的人更多。

没有粮食,又受战争影响,更对前途绝望,流民大量产生就不稀奇了。

李重带着两千余牙门军外加三千丁壮辅兵,整整五千人的大部队,兼且器械齐全,装具精良,一看就不好惹,但依然有大量流民虎视眈眈,远远徘徊,不肯离去。

饥饿折磨着他们,眼睛里只有果腹之物,甚至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死亡的威胁,只剩下了吃的本能。

这样的状态,还能称之为人么?或许,他们已经变成行走的野兽了吧,因为他们连同伴都不放过。

李重是标准的职业军人。

平时待人礼貌客气,喜欢看书,温文尔雅,向来受人称赞。

在这个时候,他执行了或许是最合理同时又最冷酷无情的方略:派人远远放箭,驱逐那些胆敢靠近的流民。

每有流民被射死射伤,原野上立刻响起一阵欢呼。

身体完好的流民将那些死伤者拖回去,也不管他们有没有咽气,当场宰杀。

路边坐着许多形容枯槁的人,远远望去,仿佛一尊尊雕塑。

他们面前摆着大大小小的瓦罐,罐内咕咚咕咚煮着漂浮着的骨头,香气缭绕。

妇人衣不蔽体,叉着双腿躺在地上。每看到来人,眼中立刻闪现出希冀的目光,很显然,她们在用自己的身体换取一点果腹之物。

只要一点饼渣碎屑,或者一小袋蝗虫,就能对她随意施为。

在这个艰难的世道里,尊严不值一提。

一些老人在地上搓着“肉丸”。

肉的来历非常可疑,而且也不全是肉,起码混合了一半泥土,外加部分蝗虫——说实话,对这些快饿晕过去的人而言,蝗虫也不是那么好抓的。

而就这样的“食物”,依然被人哄抢。

沿途更时不时见到一些巨大的蒸笼,上面烟雾缭绕,笼中用布包着一团团“食物”,依稀见得小儿形状。

大军迤逦而行。

即便是见惯了杀戮的武人,在看到这样的惨状时,依然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不是害怕,而是觉得瘆人。

当人变成动物,变成野兽,抛弃一切尊严,一切礼仪时,是人都觉得悲哀。

就这样的世道,还他妈要挤出粮食、挤出资源来打仗……

到底是谁的错?

谁该为此负责?

谁来救救百姓?

“嘚嘚”马蹄声响起。

未几,两名信使远远驰来。翻身下马之后,快步将一份军令交到李重手上。

“君侯有令,兵分两路,轻兵疾进至阳夏、陈县,拦截漕船,扣一半放一半。”信使补充说道。

李重一怔,问道:“不追击敌军了?”

“君侯说石勒什么时候都可以打,先救百姓要紧,能救多少是多少。”信使回道:“若因洛阳缺粮而致匈奴窥伺,他带兵把贼人打回去。”

李重沉默良久。

响鼓不用重锤。

动人心魄也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

关键时刻,勇于承担责任就是了。

活公卿,不活百姓么?

练兵打仗,为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追求军事胜利的话,那就本末倒置了。

“散放部分军粮。”李重下令道:“告诉这些百姓,能跟上的,就去阳夏、去陈县。”

第十二章 又要卖命第一百四十三章 事情正在起变化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区域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四章 总要种地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一章 行路(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一百三十五章 酝酿第八十二章 迟到的惊喜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二十章 决定第一百七十三章 袭扰与前进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三十四章 当机立断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国第九章 各项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十四章 成长第三十五章 动员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断难做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一百三十五章 酝酿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四十九章 势力格局第九十六章 会玩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简单介绍下上一章的标题吧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六十四章 摆驾河内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关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头第九十八章 肃清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选第一百十六章 最后的墙角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八十章 最后时刻(上)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七十六章 怎么办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三十一章 起风第十章 乱兵第八十四章 规划与变化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零四章 宜阳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六十九章 双向奔赴(为盟主美酒甘薯我都爱加更)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一百五十三章 游戏第十四章 成长第二十四章 比烂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揽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静观其变第十七章 先锋第一百七十八章 邺第三十二章 盘账与应对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一百五十二章 谈判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五十三章 笼络第二十六章 谶纬第五十三章 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