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态

战场打扫完毕之后,邵勋很快离去,前往考城。

统一思想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没有之一。

数日后,他抵达了考城西郊的镇军将军府。

在看到风尘仆仆的邵勋时,裴妃吓了一跳。

“赢了?”裴妃问道。

“赢了。”邵勋点了点头:“阵斩苟纯,苟晞单骑走免,俘其溃兵五千余人。”

裴妃定了定神,道:“我这便召集僚佐。”

邵勋点了点头,然后坐在房中默默等待。

召集幕僚花费了一些时间,及至傍晚时分,人才陆陆续续到齐。

邵勋听到蔡承禀报后,整了整衣袍,举步走向正厅。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他们的神色异常复杂。

有幸灾乐祸的。

有忧心不已的。

有事不关己的。

有苦思投机的。

总之,就没人为这件事气愤。

司马越的幕府,果然没什么忠臣,都他妈是和天子对着干的。

幕僚们按照身份落座。

左长史潘滔、右长史赵穆、左司马裴邵、右司马邓攸,这几位是秩千石的,

从事中郎刘畴、何遂、冯嵩、沈陵、眭迈,秩比千石。

主簿裴遐、江春。

东西曹掾光逸、程收。

东西阁祭酒王、曹胤。

参军邹捷、刘蔚、李兴、冠军夷。

记室督瞿庄、蔡鸣。

监军裴邈。

督护糜直。

除这些人外,还有诸曹掾、令史、舍人等。

除外放的、公干外出的外,在考城的僚佐基本都来了。

军将方面,帐下督何伦、营军督满衡、刺奸督唐剑、东海中尉刘洽等都不在。

原本在府中担任各色府吏的宗王们,已被天子勒令还京——司马越把宗王们带在身边,有时候也会给他们点事做做。

邵勋大咧咧地坐在裴妃下首,让众人有些侧目,就连嗣王都惊讶了一会。

“妾听政数月,深知做事不易。军民庶务,庞杂难断……”静了一会后,裴妃率先开口:“陈公智虑恢弘,精忠满腹,今愿聘其为军司,襄赞庶务,君等以为如何?”

众人一听,都没说话。

片刻之后,左长史潘滔、从事中郎裴邈、督护糜直三人几乎同时起身。

“兖州九郡,闾邑成墟、乡里亡散,非大智慧、大勇武之人不可整顿,仆赞同。”潘滔说道。

作为曾经劝说司马越诛杀天子党羽的幕僚之一,潘滔没有任何理由投向天子,他起来说这话,属实正常。

“陈公行义素高、才兼文武,实为军司之良选。”裴邈说道。

作为裴氏一员,裴妃亲眷,裴邈在越府的时间不短了,且深受司马越重视,给他的名头是“假节、监东海王诸军事”,是整个司马越一系各种军事力量的大监军。

他深度参与过各种谋划,其中不少是针对天子的,会不会被清算,他也没底。

“仆亦赞同。”糜直最后说道。

糜晃的儿子,继续了父亲当初在幕府的职位,但形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糜晃入越府,实在是司马越无人可用,于是从封国内拉人,糜直现在算是承父荫。

三人说完之后,其他人陆陆续续起身表态,基本都是赞同。

邵勋看了一眼,绝大部分都起身了,只有寥寥十余人没起来,看样子是不太赞同。

不过没关系,大局已定。

于是他也站了起来,道:“我事务繁忙,重任在肩,只是暂摄此位,诸事还是幕府英掾做主,我不过问。”

说完,他看着众人,从怀中取出一物,当众展开。

众人脸色一变。

谁他妈不认识这个啊!圣旨?

邵勋将诏书递给裴妃。

裴妃看完之后,不动声色,又递给嗣王司马毗。

司马毗看了也没什么反应。

其中有一段是写他父亲司马越“蓄奸作恶”、“悖违君命”,但他太“孝”了,竟没产生什么愤怒的感觉。

邵勋将诏书取回,又交到左长史潘滔手里。

潘滔飞快看完,轻笑一声。

作为天子报复名单上排在前几位的人,潘滔早知道无法幸免,这时候读起来,颇有种异样的快感——我就在考城,刚纳了房小妾,天天好吃好喝,位高权重,你能奈我何?

潘滔看完,直接起身,请示裴妃允准后,当众宣读。

读着读着,众人脸上的表情就精彩了起来。

天子说有人“构陷忠良”、“沮国大计”,一下子就让不少人对号入座。

这大概是说杀何绥那一帮人。老实说,幕府中参与的不少,有人走了,有人还在,这会就坐立不安了。

天子又说有人“弃我厚德”、“助其奸谋”,继续让人对号入座,尤其是那些曾有朝职在身,后投奔司马越的人。

天子最后还说要“穷其丑行”、“严申国刑”——绝杀,一下子让越府僚佐们如坐针毡。

不过,大家还是把目光投注在邵勋身上,因为诏书里一半以上在说他,是别人没法比的。

“天子欲尽诛我等,诸君有何良策啊?”邵勋扫了一圈,问道。

“天子定受歹人蒙蔽。”虽然在天子的必杀名单上,潘滔还是小心地引导着节奏,不让人把矛头直接指向天子。

“潘长史所言极是。”邵勋叹道:“昔年我在洛阳,观天子乃淳厚之人,此中必有奸人作梗。”

众人听了,暗暗思索。

“不过,此事我等不宜插手,须得朝中公卿出面。”潘滔又道。

“长史言之有理。”邵勋笑道。

“军司若允准,我可跑一趟洛阳。”

“辛苦阳仲了。”

二人一唱一和,很快确定了此事。

司马毗看得有些迷糊,欲言又止。

邵勋怎么当幕府军司了?还毫不客气地当众行使职权?

很多人可能都忘了邵勋是禁军将领这回事,但赵、邓二位曾经和他说过,邵勋的本官是督牙门军——也就他出身低,如果是世家子,“督牙门军”瞬间变成“中护军”,此为统领除宿卫七军(驻城内)外所有驻防在京畿近郊的禁军的大将。

以督牙门军(本官)、南中郎将(美官)的身份镇梁县,遵循的是三国以来的旧例,即在重要县份派将军出镇,如吕蒙(镇广德)、朱然(督山阴等五县),国朝成都王帐下亦有殄寇将军乔智明督林虑、共二县。

梁县是洛南重镇,附近有广成关,邵勋镇梁县,按理来说和兖州没任何关系,他怎么来当军司(军师)了?

军司这个职务,总揽军事全局,募兵、练兵、定策、指挥无所不包,另有军谘祭酒若干作为助手。

他一来,整個幕府的军事全归他管了。

阿娘为何这么做?司马毗又看了母亲一眼。

裴妃没有任何表情。

司马毗心中不是很舒服,联想到赵、邓二位最近的教导,微微有些失落。

阿娘这是铁了心与陈公捆绑在一起了吗?当众聘其为军司,退路都没有了。

“仆还有一事。”邵勋又对裴妃、司马毗行了一礼,说道。

“军司请讲。”裴妃说道。

邵勋拍了拍手,不一会儿,便有幕府小吏端着一个木盒走了进来。

邵勋接过木盒打开,然后取出一个散发着臭气的干瘪头颅。

司马毗一下子吐了。

裴妃脸色不是很好看,但还算镇定。

幕僚们则神色各异,但还维持住了体面,没有大惊小怪。

“此为苟纯之首级。”邵勋说道:“苟氏兄弟入范县时,惊扰先司徒之寝园,砸断墓碑,损毁铭文,可谓罪恶滔天。”

邵勋说这话时脸上没有任何异样。

究竟是砸墓碑这种事情恶劣,还是睡大嫂更恶劣,很难讲。

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下文。

“仆以为,当以此头颅祭祀,告慰幽壤之下的司徒。”邵勋说道。

裴妃眼圈有些红。

人是复杂的感情生物。她和司马越确实没什么感情,但到底是夫妻,看到亡夫的墓碑被损毁,难过是肯定的。

而在情绪激荡之时,她依然找准了重点,只听她说道:“军司所言极是。幕府僚佐,除必要留守之人外,当尽往范县,修缮寝园,告祭先夫。此事拖不得,尽快起行吧。”

“诺。”幕僚们陆陆续续应道。

聪明人都知道,这不是单纯的祭祀行为,而是集体政治表态。

谁不去,谁就自绝于这个集体。

一旦去了,身上的标签就被强化了,天子也会以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

太妃铁了心支持陈公,怎么说呢,在大家看来,不算坏的选择。

特别是那些得罪过天子的人,更是极力支持,如果不想南渡建邺,他们是真的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司马毗下意识看向赵穆、邓攸。

二人此时低头俯首,没有回应。

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二十二章 重臣们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六十一章 “负面新闻”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第三章 潘园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三十七章 平昌楼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西晋爵位制度第六章 裴氏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十八章 分工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六十章 关中闲子第三十章 勤王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三章 劝羊第五十章 大都督还要逃吗?(给盟主金角半岛加更)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届全体大会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业?第六十六章 大风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零九章 军议第九十一章 入见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阳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八十一章 “无主之地”第一百十三章 涧水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八十七章 过河第二十七章 庶务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一百八十一章 我意已决第一百十七章 慕强第一百十七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说个“斩”字吗?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六十三章 主业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六十章 南阳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五十六章 祭、抚恤第一百十三章 送粮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驾功臣第十五章 幕府第八十三章 水与旱(下)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乱第四十三章 兴废在此一举第六十章 关中闲子第一百五十章 遣还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一百零四章 后方(为盟主汉明帝加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四十三章 来了,都来了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点点病第一百五十五章 真·南阳王(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没有回头路第三十五章 追杀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十章 乱兵第十章 忠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