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

说完话后,少年们按部就班,分派岗哨,在大殿内外警戒了起来。

邵勋则继续站在太极殿外等待。

捉拿行动结束,并不意味着事情结束了。这会的他不敢有丝毫松懈,直到东海国上军将军何伦接到消息,带着千余兵士入宫城接走司马乂时,方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个烫手山芋,早交出去早好。

“邵君又立功了。”何伦脸色复杂地说道。

他已经了解了大概情况,心中暗叹真是错过了好机会。

自己终究胆子太小,以为擒抓司马乂非常艰难,没想到他就带了这十来个人,三两下被拿住了。

不过,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

“司空运筹帷幄,督护缜密计划,我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邵勋说道。

“挺知情识趣的。”何伦笑了笑,道:“此番事了,糜晃出任中尉当无问题,君亦有前程。”

好家伙,连何伦都知道糜晃要当东海中尉了。

大家都不傻,盖因无论功劳还是门第品级,糜晃都够了。只要他争,何伦确实争不过。

此品级为中正品第,或曰“乡品”。

就此时的东海糜氏而言,乡品为第六品,称不上士族,算是“小姓”——品级是可以提升或下降的,由各郡中正三年一评。

糜晃有官身,如果外放可以当一个大县县令。

但东海国中尉也是第六品,仔细想想,其实不错。乱世了嘛,县令真不如中尉吃香。

东海老邵家没有乡品,一般而言,幢主就是他的天花板了。

但事无绝对,他固然没法像世家大族子弟那样直接门荫入仕(比如石崇),但还有察孝廉这样一个人家手指缝里漏下来的机会。

擒捉了司马乂,东海孝廉到手,做官的资格就有了。

这才是他想要的真正赏赐。盖因无论太守还是刺史,都是“朝廷命官”,不是“幕僚门客”,两者没有高低之分,属于不同的领域。

比如王导现在严格来说就不是“官”,而是司马越的幕僚——当然,他想当官很容易,琅琊王氏的门荫名额应该不少,再者,即便不门荫入仕,世家大族也有其他办法,比底层人容易太多了。

“好好干吧。”见手下兵士已经把司马乂押上了马车,何伦快步走到邵勋身旁,附耳道:“大王在洛阳重建王国军,你部要被并入,小心王秉。他的人被打光了,也没募到多少新兵,可能会盯上你。”

“何将军提告之恩,勋铭记于心。”邵勋行礼道。

“走了。”何伦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邵勋静静看着何伦的背影。

司空欲组建三千王国军,按制是上军两千人、下军千人。

有擒捉司马乂之功,走个流程,让糜晃当上中尉问题不大。

那么问题来了,上军将军仍然是何伦?这是眼瞧糜晃入局,干脆放弃争夺中尉了?

王秉是下军将军?自己这一幢并入下军?

从人数上来说,他手头实际掌握的部队可以编为两个不满编的幢,王秉会不会给自己搞事?

如果他真这么脑残……

邵勋的手下意识握紧刀柄。

旋即又松开了,他深吸一口气,习惯了用武力解决问题,杀心确实越来越重了。

杀王秉解决不了问题。

没了他,还会有张秉、李秉。

最好的办法,还是在糜晃的帮助下,与王秉好好谈一谈。

我带你飞行不行?

******

天子颁布的诏书很快传遍全城,并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有人痛哭流涕,呜呼哀哉,想要救出司马乂,但被左右劝阻了。

有人长吁短叹,神色怔忡,有心做点什么,理智又告诉他,都快要断粮了,还能怎么办?

还有人提前活动了起来,拜访东海王司马越,以及传闻与成都王关系较好的名士王衍,试图在接下来的政治洗牌中占得先机——司马家子孙们的内战罢了,何必那么死心眼呢?

至于更多的普通百姓或下级官僚,则巴望着赶紧结束战争,先把洛阳供水恢复了再说。

如果可能的话,能不能把被征走的父亲、丈夫、儿子、兄弟们放回家?

对了,赶紧让外界输送粮食进京吧,人饿得直打晃,撑不住啊。

基本可以说,从上到下士气涣散,投降在即了!

当邵勋带着手下出宫门,就敏锐地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守卫端门的禁军士卒交头接耳,喧哗不已,军官不能制。

远处驶来了一辆马车。

邵勋等人一齐望去,却见一士人下了车,朝这边行来。

“前方可是军校邵勋?”来人远远问道。

“正是。”邵勋行了一礼,回道。

来人并不回礼,只简略介绍了下自己:“幕府军咨祭酒、广陵戴渊,奉司空之命,接引邵军校入府。”

“好。”邵勋回道。

戴渊点了点头,又打量了一眼邵勋后,径自转身上了马车。

邵勋一行人在后面步行跟着。

抵达司空府后,戴渊下车,先入内禀报了一番,然后让其他人都留在外面,自己领着邵勋入内。

“你也不是第一次来了,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问的不要问。”一边走,戴渊一边说道:“司空可能要给你赏赐,这是天大的恩宠,今后定要铭记于心,为司空舍命拼杀,死而后已。”

邵勋连连应是。

对对对,你说得都对,什么人啊,这时候还摆谱。

二人一前一后,很快到了之前来过的书房。

这次王导不在,却多了另外数人,似乎在商议什么事情,见到有人过来,都停了下来。

邵勋悄悄看了眼,只认得一个潘滔。

潘滔还挺敏锐,注意到了邵勋一闪而逝的目光,竟然向他点头示意。

“参见司空。”邵勋躬身行礼道。

司马越看向戴渊,有些不悦,似乎怪罪他打扰了自己的兴致,又似乎怪罪他不分场合,他们在商议大事呢,你就不能等一等?

戴渊立刻明白了过来,连连告罪。

“罢了。”司马越冷哼一声,站起身来,走到邵勋身前,态度却好转了许多,笑道:“孤听说了,你亲手抓住了司马乂。好,很好!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战阵厮杀,擒拿敌将,实乃武人本分,不敢邀赏。”邵勋回道。

司马越哈哈大笑。

幕僚们亦凑趣笑了几声。

有人直言道:“兵家子喜欢的是金帛,司空赏些财货便是。”

还有人说道:“不如惠以宝甲,他们也就能用这些了。”

“可能还喜欢妇人。”有人促狭道。

不出意外,这句话引起一番哄笑。

看得出来,现在司马越幕府众人的士气很高,正处于意气风发的状态。

司马乂倒台,洛阳权力要重新分配。

成都王司马颖当上皇太弟几无悬念,但他不会来洛阳,而是在邺城遥控朝局。

河间王司马颙同样不会来洛阳。

这就是机会了。

只要司空收拾好洛阳残局,未必不能与成都、河间掰掰手腕。毕竟,洛阳才是京城啊,控制了洛阳,就有了号令天下的名义。

大伙都期待着这一天。

“休要胡言。”司马越斥责道。

说是斥责,但语气并不严厉,脸上甚至还带着笑。

“斥责”完幕僚,司马越便看向邵勋,道:“你立下大功,孤当然要厚赏。金帛是少不了的,但这并不足以酬功。糜子恢立下大功,我许诺他可任中尉,幢主之职就由你接替吧。”

“谢大王厚赏。”邵勋应道。

“糜子恢又在孤面前极力说你的好话,说你颇有选兵、练兵之能,一幢兵马个个精悍,如臂使指,故能斩将杀敌,势如破竹。”许是见邵勋非常沉稳,司马越愈发满意,又道:“下军兵士还没选满,不如就由你来替孤把关,多挑选一些壮士入营,如何?”

“诺。”邵勋应道。

这还用思考吗?还用犹豫吗?这是升官的节奏啊!

果然,司马越接着说道:“孤说过,东海今年的孝廉会是你,勿要令孤失望。 中尉司马你先担起来。”

很显然,这是违规操作。

中尉司马要等走完举孝廉的流程,再由朝廷任命,方能生效。

所以,邵勋现在只是个幢主,中尉司马还得等一等。

但司马越都这么说了,兵又是他找人募的,邵勋完全可以先兼任着,不会有人不承认他的身份就是了。

给邵勋这个官,幕府里不是没有反对意见。

不少人觉得给个幢主就够了。但一贯不怎么管事的军司曹馥说话了,认为此职很适合邵勋,他会选兵,知道怎样练出好兵。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司马越很信任曹馥。他是曹洪幼子,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可不比府里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强?

再者,邵勋是国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比起来历不明、心思叵测的外人,东海籍的军官显然更加可靠,更能委以重任。

何伦如是,王秉如是,邵勋亦如是。

当然,比起前两位,邵勋的重要性要差一些。

毕竟何伦、王秉出身名门,能够给司马越带来政治上的助力,稳固后方局势。所以,哪怕王秉吃了大败仗,该用还是得用。整军完成后,一个下军将军是跑不了的。

邵勋一没办法替他稳固东海后方,二没法提供部曲、钱粮,三没法摇旗呐喊,充其量是把刀子罢了。

何伦、王秉却是握刀之人,有本质的不同。

“下去吧,好生做事。”许完好处后,司马越挥了挥手,道。

“诺。”邵勋再行一礼,退出了书房。

第一百十章 本土势力第五十二章 南阳与秦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张第五十章 走(为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九十八章 他好会啊!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十四章 无能为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十章 围魏救赵(上)第六十八章 风雪之中的追袭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二十九章 迟恐晚矣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六章 裴氏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五十四章 亲迎第九十一章 会议(为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七十章 韩陵山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升平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二十一章 情报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略意图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动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三十九章 怎么打第七章 表态第三十五章 后悔来了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七章 表态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四十一章 结交与重整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六十六章 大风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九十六章 目标:大阳(加更求月票)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九章 一夜无梦第七章 表态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变第一百七十九章 对付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神速(上)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第一百十一章 耕战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结第四十三章 整军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上)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军神速(下)第五十一章 善后第七章 表态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三十九章 进兵方向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七十一章 名不见经传之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六十八章 统一思想第七章 阴结少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荥阳第五十二章 交接与赏赐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九十三章 谄媚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八十一章 慵懒的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