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推演

如果只是培养中下级军官的话,战场上的实用知识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就靠他们自己积累经验。

如果能悟出一些东西,就可更进一步,当方面大将。

如果在方面大将的位置上还能再进步,悟出新的东西,就可当大都督/元帅之类的顶级军官。

活到老学到老,并不是一句虚言。

邵勋很清楚,他教的这些学生兵大部分会止步于中层军官,只有极少数人能脱颖而出,承担方面大将的重任。

至于大都督、元帅之类,那就要靠运气了。

但该教的还是会教。

“今日推演,出此门便不能再提,违者军法处置。”邵勋看着席地而坐的伍长以上学生兵,语气严厉地说道。

“诺。”众人大声应道。

“设使司空奉帝北伐——”邵勋开幕就是雷击。

众人脸色一变,但都没有说话。

“以洛阳中军两万人为精锐,辅以四方丁男、世兵,坞堡部曲,以降兵为先锋,众至十万以上。”邵勋一边观察着少年们的表情,一边说道。

说是“推演”,但这推演也太真实了一些,比起之前讲的秦汉以来的战例,更能让人提起兴趣。

“太弟司马颖大失众望,中外皆怨。而今只能聚起五万兵,以万余中军为精锐。”

“王师于七八月间大举北上,天子乘舆亲征,百官、诸王随行。”

“比至河北,众至十余万。”

说到这里,邵勋停顿了一下,看向众人,问道:“设若你是司马颖,该如何应对?”

众人默默思考,一时间没人答话。

这个场面对他们来说太大了,没接触过,需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问题了,还有很多战略方面的东西。

邵勋故意等了许久,让他们有时间思考。

良久之后,他点了一人,道:“金三,你来作答。”

“诺。”金三起身,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很快就一脸决绝的模样,说道:“坚壁清野,把野外的粟麦都收了,百姓存粮搜刮干净,牲畜尽数宰杀,然后退守邺城。王师野无所掠,邺城又城高池深,久而久之,王师疲敝,定然退兵。此时便可以养精蓄锐之兵出城追击,或可大胜。”

此话一出,场中议论纷纷。

金三也太狠了。这样来一次,自己的损失也很大,即便打赢了战争,好像也失了人心,位置更不稳了,属于两败俱伤之策。

“此法其实不错。”邵勋先鼓励了一下金三,让他坐下,然后说道:“但司马颖不能这么打。邺府内部,人心各异。他已失了众望,再坚壁清野,怕是大半个幕府都要反了,所以他只要不想死,就不能这么做,至少不能坚壁清野。还有没有谁来答题?”

“邵师,我来答。”毛二站起身,说道:“司马颖既失人望,或有挽回之法。”

“继续。”邵勋鼓励道。

“幕府、官员、将领中,有谁人缘较差,又名声不好的,或可杀之平息众怒。其家财、奴婢分赏诸将佐,再振作一番,刷新吏治,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可挽回部分人心。”毛二说道。

这是直线型思维。

失了人望,那就往回找补,不能说错,对大局肯定是有点帮助的,至于有多大效用,那就很难说了。

“毛二所言,不无道理。”邵勋没有全盘否认他的话,让他坐下后,说道:“若太平年景,司马颖这么做,

或有奇效,因为他有的是时间来抚平动荡。但箭在弦上之时,这样做可就利弊参半,一言难尽了。此不失为一个方法,但于大局无补。还有谁?”

“邵师。”王雀儿起身,信心十足地说道:“邵师讲过建春门之战。我闻邺师前军大败之后,诸营皆溃,生怕落在后面,当了别人的替死鬼。如此,或有一法,可解危难。但还有些不明,望邵师解惑。”

“说。”邵勋很干脆地说道。

“王师集兵十余万,各来自何处?”

“禁军两万,司州丁男世兵两三万人,大河南北或还有各路坞堡帅、豪强乃至贼匪之流,不下五万之众。范阳王亦可能征调两三万豫州世兵,奉天子出征。唔,或许还有一些降兵。”

“如此庞杂之兵,如何指挥?”

“你说呢?”邵勋笑着反问道。

“我不知道。”王雀儿惭愧地摇了摇头。

“我给你补充几点吧。”邵勋说道:“坞堡帅、州县豪强并没有什么忠心,他们或是出于无奈,或想博取出身、官职,故伴驾随征。朝廷没把他们当一回事,只想驱使他们送死罢了。他们也没把朝廷太当回事,只想着打打太平仗,趁机捞点好处,绝对不会死战的。本钱是他们自己的,打光了朝廷可不会对他们有好脸色。”

“至于贼匪、降兵之流,更不可能死战。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可能逃跑。”

王雀儿一听,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当场说道:“既如此,司马颖有一法可破王师。”

“说。”

“邵师,我还有一事不明。”王雀儿正打算说出自己的想法,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道。

“你事还真多,说吧。今日只是推演,并非真事,你说什么我都能给伱解答。”邵勋开了下玩笑,但不以为意,因为王雀儿想得越多,意味着思维越全面,这不是坏事。

“大军出征,有前、中、后之分,却不知王师以何人为先锋。”王雀儿问道。

十几万人,行军时不可能聚集在一处,总有人先走,有人晚走。这些人又来自各方,互不统属,前后拉长至百余里也很寻常。甚至于,有的部队已到邺城,开始交战了,有的才刚从临时驻地出发。

“以降兵为先锋。”邵勋说道。

其实,他也不知道司马越会以谁为先锋,只是用了一个时人惯用的套路来做“设定”,毕竟这只是“推演”啊,并非真事。

“降兵是河北人吧?”

“是。”

“那就真的有机会了。”王雀儿眼睛一亮,道:“若是我,就调集主力,迎敌而上,先打垮先锋,这应该不难做到。待前锋军败消息传回去后,中军如何不好说,但那些坞堡帅、豪强、贼匪一定会慌乱,逡巡不进,甚至散布谣言,向后退却。这时候,无需停顿,直扑中军就行。我军方胜,士气高昂。王师新败,定然气沮。坞堡豪强贼匪不战而退,会极大动摇军心,强如洛阳中军,也会疑神疑鬼,觉得所有人都抛弃了他们,因为周围友军全在后退。司空若能振臂一呼,令洛阳中军尊奉号令,迎敌死战便罢了,但若做不到……”

邵勋走到王雀儿身旁,拉着他的手上了前面,赞道:“有点意思了,怎么想到的?”

“方才我说了。”王雀儿小声道:“建春门之战。”

“那你如何肯定此战会与建春门一样?”邵勋问道。

“只是觉得有可能这样。”王雀儿不好意思地说道:“退守邺城,多半死路一条。不如主动迎敌,胜就胜,败就败,如此而已。”

“你倒是胆大心细,勇猛精进。”邵勋笑道,说完又看了看金三,道:“金三过于狠辣,不把人命当回事,为了打胜仗,无所不用其极。”

众人低声哄笑。

金三面红耳赤。

“金三也不错。”邵勋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道:“战伐之事,性命攸关。如何取舍,殊为不易,你等今后各自体会。”

“诺。”众人纷纷应道。

“今日这场推演——”邵勋拍了拍王雀儿的肩膀,让他回去坐下,随后便道:“你等觉得,谁胜谁败?”

“王师败。”

“王师胜。”

“王师败。”

“王师败……”

粗粗一点,觉得王师会败的占一半,三成觉得王师能赢,还有两成觉得王师顿兵坚城之下,无奈撤退,不胜不败。

总体而言,觉得王师的赢面不大。

对这个结果,邵勋是满意的。

马上就是北伐之战了,大伙可以通过战争进程来不断修正自己的看法,强化印象,获得新的感悟。

这一次,培养的是全局意识,而不是之前的军事常识。

就他个人而言,也觉得赢面不大。

诸部互不统属,匆忙召集,从未演练过一天配合,指望他们打胜仗,不如指望邺城内乱。如果这十几万大军中有一部被击败,其他人听闻败报,一哄而散各回各家的可能性很大。

历史上这类例子不少。

苻坚淝水之战,几十万大军之中,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与晋军接触,他们败后,其他人本就对苻坚没太多忠心,自然撒丫子跑路了。

说白了,苻坚从来没真正整合过这些军队——事实上,他更没有真正整合过他的国家,他只做到了表面统一。

另外还有唐朝九节度使围攻相州之役。

安史叛军节节败退,死伤惨重,士气低落。结果唐廷不设总指挥,九节度各自为战,一人败了,其他八个就会跑路,根本不会死战。因为他们没有总指挥,不知道谁断后,谁阻击,谁迂回,反正不要相信友军就对了,免得自己当炮灰。

司马越要想北伐成功,只能临时纠集各路杂七杂八的人马,因为洛阳的兵太少了。

临时纠集就罢了,关键还互不统属,山头林立,各自独立性很强,你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你,都想别人去送死,我来捞好处,这是最要命的。

如果带着这些人北伐,容错率太低。

前锋吃一场败仗,正常时候无伤大雅。他们本来就是探路,摸清敌人兵力部署的嘛,败了重整就是,等主力上来再好好打。

但这时候却可能引起大范围的连锁反应,导致北伐失败。

大溃退之中,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活下来。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种“友军”各怀鬼胎的战争,还是不要参与为妙。

有那工夫,不如留在洛阳培养学生,整训部伍。

他绝不能像司马越这样打仗,一定要有一支相对纯洁、如臂使指的部队。

简而言之,学生军是嫡系,其他人马是杂牌,倚重谁心里要有数。

第二十七章 拉拢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四十五章 靳准在哪?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七章 表态第三十章 快控几不住我寄几了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一百十一章 围魏救赵(下)第十二章 无题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口锅谁敢背?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二十章 密诏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断难做第一百四十四章 责任主角养兵数量第一百零八章 两园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四章 摊子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七十三章 撤军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十九章 不堪一击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干!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怜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张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十六章 汲桑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将第九十章 变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酒家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第一百十二章 农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十九章 一鱼两吃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与公事第九十八章 嚣张(下)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战罢了!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一百四十一章 杀张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斗而不破第三十九章 问对第二十八章 大汉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于司空第一百五十五章 宝藏第四十四章 接战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满座第十一章 成果汇报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八章 项目推介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六十一章 荥阳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关于凉州入援洛阳兵力第五章 风暴之眼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一百零七章 三关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九十九章 结交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七十二章 以拖待变第六十章 关中闲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换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四十八章 斩出个未来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四十八章 服从性测试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五十五章 辞别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讯录第九十六章 指点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七十四章 影响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爱玩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六十四章 猎物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第一百二十章 分赃第一百三十章 特权阶级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九十五章 政绩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三十九章 他回来了第一百十八章 运气第二十六章 但随我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