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引导

其实方建军说的这些情况,有些是王晨宇事先就从李伟东那里了解到的,但同时有一些情况是王晨宇来之前所不知道的。

不过一个好的销售必须要有很强的临场应变能力,王晨宇思索了一小会,这才笑着说道:“情况既然是这样,我想提出一个问题,还请方主任方便的话解答一下。目前贵公司生产业务系统的数据既然增长那么快,已经给贵公司这套系统的运行带来了一些未知的风险,那么方主任为什么只考虑进行数据备份这种方式呢?莫非是这些以前的数据以后很少需要再次查看?”

方建军闻言一愣,他倒是一门心思只想解决目前服务器上的数据容量问题,所以考虑这些以前的数据备份只要不丢失就好,没有对这些数据以后会不会被再次查看和使用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这算是他的一个思维盲区,只不过王晨宇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不得不顺着王晨宇的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这种以前的数据重要性是肯定有的,不然方建军也不会考虑用备份的方式保存下来,而且很多时候也需要对以前的数据进行查看,特别是以前生产出来的药品如果出现什么质量问题,公司内部的质量控制部门是一定需要检查该批药品在生产时是不是按照规范来生产的。

因此方建军回答道:“以前的生产数据肯定是需要查看的,只不过并不是需要实时查看而已。所以我考虑上个数据备份系统,将以前的生产数据保存起来备查。”

王晨宇似乎对于方建军的这种回答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既然是这样,那方主任考虑上数据备份系统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无论采用哪家的备份软件和磁带设备来保存备份后的数据,在需要恢复数据的时候流程很多,这中间的过程是有一点麻烦的。比如说,在备份系统建好以后,备份软件将以前的数据进行备份到磁带设备上,这个时候的数据格式是各个磁带设备厂商的专有数据格式,而各个磁带设备厂商之间的数据格式并不通用,无法被应用系统所识别,只能进行数据恢复,而且恢复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很长。不过可以肯定,这些数据是一定能被恢复出来的,问题是贵公司的服务器上硬盘容量都会被新产生的生产数据填充,那么被恢复出来的以前数据会存放到什么地方呢?没有空间可供这些被恢复数据的存放。所以,我个人认为,贵公司考虑数据备份这个思路是没有错的,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贵公司信息系统上的所有问题。”

方建军仔细琢磨了一下王晨宇的说法,发现还真是有些道理,但是他同样有点疑惑,如果连上一套数据备份系统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那么应该怎么办?难道还需要采购一些什么其他方案所需要的产品和系统?可是要知道,就单单是买塔斯备份软件这一项,就已经超出了他们公司以前设定的预算了。

于是方建军疑惑地问道:“那按照王经理的意思,我们上一套数据备份系统还不够?”

王晨宇还是没有正面回答,继续启发道:“其实按照方主任的介绍,我发现贵公司目前真正面临的难题是生产数据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以前的预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存放数据的容量不够,那我们就增加存储数据的容量就好了。”

方建军直接摇头道:“我们6台服务器的硬盘已经是购买满了的,全部抵达了这些服务器所能容纳硬盘颗数的上限,而且每块硬盘也都是采用了服务器硬盘容量的最大规格。你应该知道,服务器的硬盘插满了以后是不能扩展的,而且服务器上的硬盘全部都是采用的SCSI硬盘,最大容量也不会有IDE硬盘那么大,因为我们还得考虑硬盘的读写速度,IDE硬盘响应外部读写请求的平均时间大大高于SCSI硬盘。所以你提出的这种办法不可行。”

李军自从进了方建军的办公室后就一直坐在王晨宇的旁边没有说话,因为王晨宇是他的上级,方建军的注意力一直是放在王晨宇的身上,所以李军没有说话的机会。

不过李军听到了现在,心中已经明白了王晨宇今天在方建军面前说的话全都是有其用意的,他已经看到现在方建军已经一步步被王晨宇引导到了王晨宇所希望的方向上,心中不禁对王晨宇暗自佩服,同时也对方建军不知不觉的入瓮暗自感到好笑。

王晨宇一本正经地说道:“不不不,方主任,其实我们不要陷入一种思维盲区,认为数据只能存放在服务器上。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来思考问题,这些数据为什么不能存放到存储数据的专业设备上呢?比如磁盘阵列这种产品方主任应该听说过吧?”

方建军有些意外地问道:“这种产品我倒是听说过,但是没有深入了解过。磁盘阵列这种产品会不会有故障的风险?毕竟生产业务系统所有的数据都存放到一台设备上,总归风险较大,不如分散存放到服务器上保险。”

王晨宇费劲心思一步步引导方建军的思路到了自己所熟悉的领域,现在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他微笑着否定了方建军的这种考虑,解释道:“这个问题我们公司作为专业性公司,是有很强的发言权的。磁盘阵列这种产品的出现,主要就是要解决大容量数据的存储问题,不然这种产品也不可能问世了。现在不管是哪个厂商,都有磁盘阵列这样的产品提供给用户,因此您对磁盘阵列安全性的疑虑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实话实说,其实从数据安全存放的角度来说,数据存放在服务器上比存放在磁盘阵列这样的专业设备上风险更大!”

第240章 弱项第114章 人心有点散了第58章 谢羽的难题第32章张航的新消息第558章 态度大变样第551章 勉为其难第526章 没有意外第592章 异常强势的用户第42章 黄明生的试探第243章 伤害第146章 了解用户很重要第467章 初次拜访第199章 让人意外的态度第491章 不爽第530章 再大赚一笔第481章 初见蔡忠第374章 郭永恒的示好第45章 情况有变第535章 第一感觉不怎么样第1章 晴天霹雳第447章 摊牌第598章 李军的第一次独立上阵第230章 公司的现状第90章相互推诿第243章 伤害第142章 张静在行动第65章 上套第252章 例会第171章 王晨宇的小算盘第80章 顾建国很自信第107章 最后一次沟通第310章 项目有了新进展第253章 任务和划分市场第334章 突然冒出来的‘惊喜’第606章 特价给还是不给第387章 态度坚决的支持第518章 私下密会第88章 原来在这上面有坑第51章 释疑第272章 公司内的信息源第231章 要账的人堵门了第36章培训第564章 解决工作效率的手段第119章 第一次接触数据存储技术第71章 马晓樵的无奈第612章 与陈刚的交流第613章 挑拨离间第63章 权衡以后的办法第386章 有人心里没底气第19章 顾建国伸手了第145章 小手段第436章 闻到味道的黎敬第172章 一条挣钱的新路子第483章 周例会第633章 周善成的袒护第368章 头绪太多第587章 最后的确认第171章 王晨宇的小算盘第128章 放权是利益交换第506章 初见唐主任第197章 另有心思第528章 戴军着急要出货第226章 终于有信心了第9章 初到春城第407章 疑惑第440章 用户的意图必须要遵守第103章 一拍即合第390章 朱山这人不地道第469章 初见方建军第661章 并不出人意料的结果第325章 解释和抱怨第173章 解释和安抚第136章 情况越来越不妙第281章 惊喜第426章 一个时机很好的危机第291章工作还没有做完第95章 明知是坑也只能认栽第651章 需要采取的策略第590章 用户的坚定支持尤为重要第575章 态度再变第425章 借力打力第304章 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第271章 态度恶劣的蒋煜礼第478章 送礼的方法和时机很重要第624章 支持与否有点难选择第628章 一个不妙的变化第106章 只欠东风第71章 马晓樵的无奈第206章 气急败坏第386章 有人心里没底气第42章 黄明生的试探第133章 到处都是坑第347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266章 错觉第552章 无奈的选择第458章 一个沉默的狩猎者第489章 低级错误第388章 外企人员总是牛哄哄的第324章 急中生智第211章 马晓樵很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