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端庄贤惠

李密被册封为皇太子的典礼选在了六月初十的黄道吉日,皇子亲自检查了祭祀用各项祝版之后,以册立李密为皇太子,祭天地、太庙、社稷及刚被封为仁孝皇后的孙贵妃。

六月初十,皇帝领着众位皇子和文武百官入了太和殿举行了册立大典,御座前桌上放置了金致册、宝,皇帝落座后接受了众人三跪九叩之礼节。李密跪在皇帝面前行了跪拜之礼,平铺着双手接受了皇帝赠予的册、宝,又在御前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之后,皇帝率着李密、诸王、众皇子、宰相、尚书、大学士、侍卫等,诣太后宫中行了礼,太和殿行完礼之后李密正式的成为了皇太子。翌日,皇帝临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对册立皇太子的朝贺,并昭告了天下。

昭曰:

朕自登基以来,感怀天下,兢兢业业,克己律人,百姓安居乐业,中原一片繁荣昌盛。朕年事渐高,恐其百年之后无子嗣沿袭,故而必建立元储,固国之根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二子李密,天资聪慧,俊秀非凡,兹恪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今昭告天地、宗庙、社稷、百姓,于洪昌三十年六月初十,授李密以册、宝,立为皇太子。入主东宫,拥监国之权,系四海之心。

册立皇太子是普天同庆之事,遂一年之内百姓佃租全免,税收减半,特赦死囚,钦此!

告示一帖,百姓自然是心之所向,奔走相告他们可以减免一年的税收了,这才是最与天同庆之事,虽然现在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不过能减免一下税收百姓还是乐见其成的。

昭告一下,李密携着徐锦瑟入主了东宫,文武百官自然是携家带眷的往东宫祝贺了一番,不说东宫自是热闹了一番。

冯氏、孙氏和李氏三名吴府的媳妇围着已经身为太子妃的徐锦瑟,冯氏是满脸笑意的拉着徐锦瑟的手道:“太子妃娘娘,臣妇等在这恭祝你荣升之喜了。”

徐锦瑟拍了拍冯氏的手,笑道:“大舅母,你就别在这打趣我了,这里也没有外人,你还是像以前那样叫我锦瑟就好了,没外人在还叫太子妃就显得生分了,所以大舅母叫我锦瑟就好了。”

冯氏笑了笑,道:“礼不可废,你如今是太子妃了怎么还能说这种话?教人听见了徒增笑话,我们虽是你的舅母可到底规矩摆在那,就算我们是你外家的亲人礼也不能废了,所以该怎么叫还是怎么叫,不能仗着是你的亲人就胡来了。”

徐锦瑟嘴角浮现着淡淡的笑容,对冯氏的话并不反驳。

红绡一袭绯绿色的裙裳聘婷袅娜的走了进来,规规矩矩的给徐锦瑟行了礼:“臣妇见过太子妃,恭祝太子妃容颜常驻。”

徐锦瑟朝她招了招手,笑道:“无外人在,你无须这么客套了,而且你也从来不是个客套之人。”

红绡掩唇娇笑:“太子妃还是跟以前一样直爽。”

徐锦瑟请她坐在了软榻上,笑道:“爹爹近来身体如何了?”

“老爷身体不错,只不过要辅佐太子公务更加的繁忙了,不过人一忙起来反而更加的精神了,老夫人身子也还算硬朗,只不过就是念叨着你,这次你被册封为太子妃老夫人本来是想借此机会来看看你的,不过到底是年纪大了昨夜又积了食物今早整个人就提不起精神来,不过大夫已经看过说是没事,就是日后可要注意老夫人的饮食了,不能吃的太油腻,多以素食为主,不过在吃食方面老夫人倒是挺有自觉性的,而且听说王爷被封为了太子,你现在是名符其实的太子妃了就更加的吃斋念佛了,每日祷告你能在宫中过的顺畅一些。”

徐锦瑟关心道:“祖母年纪到底大了,叫她不要长宿在小屋里吃斋念佛了,我如今贵为太子妃除非是没眼色见的要不然无人敢欺负我,倒是祖母,若是宫外的大夫看不好的话我这边可以派刘御医等御医过去给她老人家瞧瞧,可别有什么问题,老人家年纪一上来了就得好好护着可别有什么差池了。”

红绡笑道:“太子妃无需太过担心了,老夫人身体硬朗着呢,而且外面的大夫虽比不上宫中的御医可到底不是赤脚的,还有我来之前老夫人还特意嘱咐我说是你如今贵为了太子妃行为举止就得更加的小心了,宫中到底不比寻常人家,太子可是未来的皇储,如若没有意外就是皇帝了,所以老夫人嘱咐我让你行事上多加的小心了,至于娘家如果有时间就回去看望她一下,不过不要时常的惦念着了,出宫一趟不易可得好好地珍惜,当了太子妃就得更加尽心尽力的伺候着太后,孝敬皇上,该有的威仪还是得端着,且不要看在娘家人的份上就对他们姑息养奸的,王爷能被皇上册立为太子实属不易,而且王爷刚成为太子总有党派是不服的,所以太子妃可得好好地助太子一臂之力才是。”

徐锦瑟执起杯子喝了口茶,笑道:“祖母说的我都谨记在心了,不过你还是让祖母好生的安享天年才是,至于其他的有我,有爹爹他们就行了,祖母年纪大了还是好好地颐养天年才好。”

红绡娇声笑道:“太子妃和老夫人的感情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门扉被敲了三下,从外面传来了夏昔的声音:“太子妃,太后有请。”

徐锦瑟歉意的对冯氏她们笑了笑,道:“大舅母,一会我派人送你们回去,改日我有空了再到徐府和吴府去看望祖母和外祖母。”

冯氏笑道:“你去吧,我们这就起身回去了,家中事务繁忙,还等着我们这群媳妇去收拾。”

徐锦瑟嫣然浅笑,在李嬷嬷的陪同下去换了一件彰显太子妃的宫服。

坐上轿子往慈宁宫方向驶去,宫内的半道上两轿子突然碰上了,张子悦走上前,冷着小脸道:“此轿撵是太子妃所坐,你们是何人?”

“这当上了太子妃架子就是不一样了,我看太子妃是要把皇宫当成自己的家了吧?”一个蔑笑的声音传来,一个环钗佩饰,穿着宫服的女子下了轿撵,此女子不是贡君仪还能是谁。

徐锦瑟这边的宫女举止得宜的给贡君仪行了礼:“奴婢参见魏王侧妃。”

徐锦瑟也在李嬷嬷的搀扶下下了轿撵,贡君仪身后的婢女也一一的行了礼:“奴婢参见太子妃,太子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徐锦瑟摆了摆手,道:“不必那么多礼。”

贡君仪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给徐锦瑟行了礼,嘴角冷勾道:“臣妾看太子妃是要往慈宁宫的方向去,是去给皇祖母请安吧?皇祖母还真的是厚此薄彼啊,对我这个魏王侧妃不假言令色,对你这个太子妃倒是亲切的很,这人啊果然是不能比人。”

徐锦瑟聘婷的走到贡君仪的面前,嫣然一笑道:“弟妹怕是对本宫有所误解。”

贡君仪冷笑一声,道:“太子妃还真是会说风凉话,如今贤王贵为了太子,你是高高在上的太子妃,可我们魏王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魏王因为太子的一个折子上奏不仅失去了一半的朝中权势还被关了禁足了三个月,可贤王就好了,不仅一朝鱼跃龙门的成了仅次于皇上的太子爷,我看朝中多半的大官都依附于太子爷了,太子妃现在高兴了吧。”

徐锦瑟嫣然浅笑,温和的说道:“魏王一事本宫也听说了,若魏王不与杭州刺史互相勾结贩卖私盐也不会惹父皇勃然大怒,按律法所云,行商者无朝廷亲授的公文,暗自与官员勾结私卖私盐被举者,轻者,没收了财产,举家发配西域之地永生不能折回;重者,财产没收,株连九族;皇子犯与庶民同罪,魏王明知律法的条件下还选择勾结官商贩卖私盐谋取暴利,如今被人举报,父皇只是令魏王禁足三月已经算是念及父子之情法外开恩了,本宫看弟妹还是多劝劝魏王的好比在这说风凉话的好。”

贡君仪气的脸色涨红,愤然的甩袖直接坐上轿子,没好气的叫道:“还不快走。”

四名轿夫匆匆地抬着贡君仪匆匆离去,李嬷嬷没好气的瞪着跑远的贡君仪,呢喃道:“真是不自量力!”

李嬷嬷凑上前,躬身道:“太子妃,我们可以走了吗?”

徐锦瑟点了点头。

慈宁宫内,徐锦瑟双手平铺在腰前给太后行了礼:“臣妾见过皇祖母。”

太后慈爱的笑道:“起吧。”

宫女也纷纷地给徐锦瑟行了礼:“奴婢等见过太子妃。”

徐锦瑟客气的点了点头。

坐在太后赐的椅子上,徐锦瑟端庄娴雅的笑道:“皇祖母,全段时间臣妾得了一支千年的灵芝,臣妾听宫人来禀说皇祖母这两天有些偏头痛,夜里睡不着觉,所以臣妾给你送来这支千年灵芝,一会臣妾命宫人给你熬成水来喝。”

太后慈爱的笑道:“还是你念着哀家,哀家有你这么一个孙媳妇这偏头疼的病也被你的孝心给治好了。”

李贵妃坐在太后的一侧,掩唇笑道:“太子妃真是端庄大方贤惠,母后,臣妾看了都觉得挺喜欢。”

太后睇了她一眼,笑道:“她初初成为太子妃,密儿又是刚成为太子很多朝务需要处理恐没时间顾及到她,你入宫多年,又辅助着皇上管理着整个后宫,后宫的很多礼仪规矩你都铭记于心了,在这一方面你好好的帮帮她,入主东宫一时半会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你贵为贵妃娘娘有搭得上手的地方你就多担待一些。”

李贵妃盈盈而立,柔和的笑道:“母后,你放心好了,臣妾记着呢,现在大家都是一家人臣妾能做得到的帮衬一下也是应该的,而且太子妃素来乖巧懂事,平日在宫中见到也是对臣妾恭敬有加,臣妾对太子妃可是喜爱的很,何况太子素来疼爱十八皇子,臣妾这个做母妃的心自然也偏向于太子。”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你代掌凤印管理着整个后宫,而锦瑟如今也贵为了太子妃,你有空的话就教教她如何管理后宫,毕竟百年之后皇帝势必是要传位给太子的,现在教她一些宫中的礼仪规矩,也不至于密儿将来有朝一日登上了皇位她这个后宫之主因为什么都不懂而显得手忙脚乱被人笑话了。”

李贵妃垂下的翦眸里闪过一丝的阴鸷,下一秒笑的端庄且大方:“是,臣妾谨遵母后之命。”

从慈宁宫出来之后,李贵妃叫住了欲要坐上轿撵的徐锦瑟:“太子妃请留步。”

徐锦瑟转过身,彬彬有礼的福了福身,道:“不知贵妃娘娘唤臣妾有何要事?”

李贵妃笑道:“太子妃若是不忙的话可随本宫到姝秀殿去坐坐,平日你进宫碰到本宫也不过随意的闲聊一下,本宫对你这人一直挺好奇的,能让与本宫斗了大半辈子的贤嫔败在你手里也算是替本宫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所以本宫想跟你交个朋友,太子妃若是不嫌弃可随本宫过去坐坐。”

徐锦瑟臻首轻点,客气有礼道:“贵妃娘娘能看得起臣妾那是臣妾的福分,能与娘娘到姝秀殿坐坐臣妾觉得荣幸之极。”

两人一同步行回了姝秀殿,两人容貌皆是上乘,李贵妃云英未嫁之前可是名动整个京城的第一美人,其形也,婉若游龙,荣雎秋菊。华茂春松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若流风之日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近而察之,灼若芙渠出鸿波。

所以两人一同前行一路上引来了很多人的侧目。

姝秀殿内,殿内的宫女准备了上等的茶水和点心,李贵妃端坐在主位上,笑道:“太子妃,这茶是本宫命人从外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你尝尝味道如何?”

徐锦瑟执起杯子浅尝了一口,笑道:“香醇可口,香气逼人,臣妾猜这应该是君山银针吧。”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

李贵妃掩唇笑了笑:“太子妃好见识,这正是君山银针。”

徐锦瑟搁下杯子道:“以前曾经品尝过君山银针所以对它的味道也是有所了解。”

两人无关痛痒的又聊了一下,李贵妃才回归了正题:“今日把你叫过来呢也不为别的事,主要是想交一下你这个朋友,本宫在皇宫里幻雨风云的度过了数十载,荣辱兴衰都有过,年轻时仗着貌美自恃高人一等惹恼了众妃被她们联合陷害差点毁了一生,逃过一劫之后本宫方知在这尔虞我诈的皇宫自己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本宫现在看似代掌凤印荣耀无比,只不过这份荣耀到底是皇帝给的,若皇帝有朝一日把它收了回去本宫就一文不名了,本宫虽身份高贵又有一子可以傍身可以说本宫的一生了无遗憾了,只是本宫皇儿年纪尚小,而且本宫也不瞒你,本宫皇儿打从生下来就身体不是很好,且资质平庸,所以本宫知道他难当大任,本宫也不是那种野心大的女人,想要的也不过是皇儿能够一生平安,长大后娶一门妻子生几个儿子给本宫抱本宫就心满意足了。”

徐锦瑟只是静静地看着李贵妃。

李贵妃继续说道:“皇上册贤王为太子本宫并不觉得很突兀,皇上与孙贵妃之间的情爱本宫也算是个见证人,皇上看着对什么都多情可真正爱过的也只有孙贵妃这么一个女人,皇帝的那份爱实在是太过深沉了才会在孙贵妃死了那么多年之后也未有立后的念头,当年皇上力排众议想要立身世背景很简单的孙贵妃为后,只可惜红颜多薄命孙贵妃没能在活着的时候当上了皇后,孙贵妃的死也造成了太子与皇上产生了间隙,当年对外说孙贵妃是因病去世,其实孙贵妃是被人陷害与人通奸羞愤自杀而亡的,当年皇上勃然大怒竟然把孙贵妃的遗物全都给封了,直到两年之后才查清楚孙贵妃其实是受奸人所陷害的,只可以皇上为孙贵妃平了反也没能唤回太子对皇上的怨恨,是而父子之间的关系很是僵硬,太子也放纵着自己出入烟柳之地,太子越来越过分的行径确实把皇上惹的勃然大怒,可本宫知道皇上一直对太子这个二儿子心怀愧疚想要补偿,本宫可以这么说这次立贤王为太子一方面是因为太子有这个能力,另一方面也肯定是皇上想要补偿一下这些年的愧疚。”

徐锦瑟喝了口茶,柔声道:“父皇和太子之前的恩怨臣妾不能妄下定论,不过臣妾也知道太子是关心着父皇的,至于立太子一事,臣妾想父皇一定是经过千思万虑才决定的,父皇是一代明君,克己律人,断不会因为自己的私心就把千秋万业的万里社稷断送在他的手中的。”

李贵妃笑道:“太子妃所言甚是,皇上确实是一代明君,礼贤下士,爱民如子,兢兢业业,百姓安居乐业,所以本宫知道皇上断不会因为自己心中的那点愧疚就把万好的江山送给了贤王,本宫知太子确实是个有才识之人,皇帝册立他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本宫想把自己和皇儿将来的命运都压在太子和太子妃的身上,只要你应允凶本宫等到太子日后登上帝王之位后佑本宫母女两个一世平安,待本宫百年之后能佑本宫那体弱的皇儿平平安安的,本宫也没有什么野心,就求本宫那皇儿能够娶一门妻子生几个儿子,他的子孙后代能够永世享平安福贵就好了。”

徐锦瑟肃起了脸,一脸正经的说道:“贵妃娘娘身份尊贵,娘家势力雄厚,如果娘娘有心皇位的话十八皇子未尝不能登上帝王之位,到时候由贵妃娘娘倾心教导,宰相名臣辅佐,十八皇子何尝不能作出一番大的功绩来造福百姓,贵妃娘娘为何不自己去争取拿个高高在上的帝王之位而是选择了太子?娘娘别怪臣妾说话不中听,哪个后宫的女人不是绞尽脑汁的想要得到父皇的恩宠,而娘娘可以说得到了后宫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娘娘难道就没有想过要自己的儿子登上那高高在上的位置?”

李贵妃苦笑一声,道:“本宫何尝没有想过,只不过本宫不像其他宫妃一样以自己的儿子为利器攀爬到那高高在上的位置,在本宫的眼中金钱、权势、地位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的东西而已,皇儿年纪小,资质也愚钝,担当不起这天下的重责,既然他无这个能力本宫又为何要强加在他的身上?本宫生他养他并不是想有朝一日借着生母的名号逼他做他不想做之事,所以本宫现在也想通了,只要皇儿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这点比什么都重要。”

徐锦瑟心里有一瞬间的动容,她没有想到在这无多少亲情的皇宫内还存在着这么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

李贵妃曾经是名动京城的第一美人,嫁入皇宫之后她也一直恪守妇道,贤惠淑德,一直尽心尽力的平衡着后宫的各种势力,确实是个难得贤惠温柔的女人,也难怪蒙受圣恩眷宠数十载而不衰。

徐锦瑟顾左右而言他:“宫中皇子众多,大皇子温和有礼,礼贤下士,三皇子外家虽然家世不是很显赫,不过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四皇子为人冷酷,心机也深沉,可也不能否认他是个有才之人,至于五皇子、六皇子和七皇子他们才识也是有的,贵妃何不选择与他们合作?”

李贵妃嫣然一笑,她容貌本就极美,即使已经年过三十肌肤仍是嫩如葱花,犹如二八年华的少女一样的滑嫩,这一笑当真是倾城又倾国。

徐锦瑟不由看的一呆,少顷才恍过神来,心里暗道:美人如斯,美人如斯,并没有因为韶华逝去而垂暮。

李贵妃笑道:“因为太子值得人信任,本宫相信他会让本宫母子两个安享百年。”

徐锦瑟疑惑的看着她。

第二百九十一章 气怒交加第一百七十章 吓第二百九十三章 怪异的感觉第六十九章 抓红绡第四十七章第三十一章 重见祖母(二)第409章 离世第九十二章 说道理第525章 报官反被人误以为是无理取闹第502章 背叛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谋第一百六十五章 盛赞第四十九章 箭弩拔张第440章 救出天牢第405章 故意受伤第十九章 别院游赏第397章 有情有义第二百二十七章 境况不佳第五章 不亦乐乎第五十一章 嘲讽的笑第七十三章 报仇第376章 误会解开第322章 拉拢人心第420章 钻猪栏去了第427章 母子两人第一次有分歧第542章 宵小之徒第366章 反击第七十六章 毁容第二百二十七章 境况不佳第六十三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六十四章 夫妻之情比不上利益第一百一十五章 愚蠢第433章 羞愤欲死第375章 左右为难第二百九十三章 怪异的感觉第一百五十章 告白第七十四章 失踪第一百七十八章 告诫第一百八十八章 耍流氓第341章 管家第一百六十一章 闹了个大红脸第一百四十四章 矫揉造作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夕月第六十九章 抓红绡第384章 最后还是结婚了第451章 上门讨要条件第十八章 告状第二百七十八章 替薰儿讨公道第308章 舌枪唇战第475章 拒婚第399章 性子爽朗第四章 教训第489章 蛮不讲理再升级第343章 中毒长达半年之久第518章 族规第329章 暗中帮衬一点第385章 告状第538章 逍园第一百二十一章 无暇第412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第一百一十五章 愚蠢第一百一十三章 恰似告白第450章 卸下太医一职第二百八十一章 痴情一片第569章 救走了第一百六十章 自取其辱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人比人气死人第514章 执意认为第二百二十五章 傻人有傻福第459章 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人竟然洞房了第437章 真容实在是不好看第411章 大快朵颐第二百零四章 替主解围第469章 李密生气了第327章 派人盯着第一百四十四章 矫揉造作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的不堪第424章 回溯第一百三十九章 闺誉要毁第317章 推杯助盏第一百九十二章 脓包第537章 巫灵族第二百四十七章 冲动第369章 端庄贤惠第577章 两派相争第七十五章 孺慕之情第345章 下场很惨第四十四章 正式结仇第九十二章 说道理第396章 准备就绪第343章 中毒长达半年之久第554章 郭迪第一百五十九章 美人如画第553章 拜访罢黜的官员第391章 修理第327章 派人盯着第465章 巫灵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