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宁海的闲话1

五天后的宝林寺祈福法会,就是福安长公主做的法事。

李桐还记得福安长公主的模样,只是有些模糊,晋王即位第二年,刚刚出正月,福安长公主就死了。

那一年的春节,十一月里皇上驾崩,正月里,刚刚升位做了太后的宁皇后,暴病而亡,刚刚出了正月,福安长公主又没了……

今年,福安长公主应该是……二十七岁。

后来,她听杨太后说过无数回,关于福安长公主在修行和亲事上是如何如何的不孝。

杨太后提起福安长公主,唯一的话题就是她的亲事,她的没嫁人,她的亲事当年如何是周太后最大的心事,就连周太后的病故,渐渐也成了因为她这亲事总不能成,周太后心情郁结,才病起来的。当然,因为福安长公主的婚事和修行,最难过、伤害最大的,是先皇,她要修行,先皇是如何如何的难过,她不嫁人,先皇又是如何如何的痛心……

听的多了,恍恍惚惚中,仿佛杨太后才是被先皇宠爱了一辈子的那个人,而不是一回之幸后,再也不记得她是谁了。

后来,很久之后,她知道了一些事,包括宁太后是被杨太后强灌了一碗毒酒死的,包括福安长公主是自己吞金死的,福安长公主之所以吞金,是因为杨太后强行替她挑了一个夫婿,连出嫁的日子都定好了……

她只远远看见过几次福安长公主,和她连话都没说过,可不知道为什么,在听说她是因为抗婚吞金而死那天,她一夜没睡着,头一回,她觉得杨太后的嘴脸是那么可恶。

头一次看到福安长公主,就是在宝林寺的祈福法会上,那是晋王刚刚册封了太子那年,作为晋王府旧人,姜焕璋顿时炙手可热,绥宁伯府和她,也晋升为京城的红人。那一次,是安远侯夫人墨氏请的她,请她和她一起,去参加宝林寺的祈福法会。

在那次祈福法会上,她认识了墨夫人的母亲、墨相夫人钱氏,认识了先季皇后的母亲白老夫人,认识了吕相长媳袁夫人……

那次祈福法会之后,她真正踏进了京城权贵人家的圈子,在之后的十几、几十年里,和她们周旋交际,有些,相交莫逆……

五天后的宝林寺祈福法会,她想去看看。

宝林寺的祈福法会开始的早,天还没亮,文二爷就催李信赶紧走,李信带着刚到他身边当差没两天的宁海,以及自小跟在身边的小厮清平、随喜,和文二爷一起,骑马往宝林寺去。

李桐和张太太比他们晚出发了两刻来钟,坐了车,慢慢悠悠往宝林寺去。

宝林寺离紫藤山庄不算远,李信和文二爷等人纵马,也就一口气,就到了宝林寺山门外。

宝林寺隐在一座景色清幽的小山半山,山门外是一条不大不小、很是热闹的长街,宁海指着和宝林寺山门斜对,一座朴拙阔大的石木二层楼介绍,“那就是福音阁,和城里凌云楼一样,都是陈家的本钱。”

宁海边说边瞄着李信,见他听到陈家的本钱,却没什么反应,忙接着解释,“就是广德陈家,最早是做茶山起家的,咱们家从老太爷那时候起,就跟陈家在生意上常来常往,如今陈家的当家人叫陈斌,跟咱们太太差不多年纪。”

文二爷上上下下打量着宁海。

李信身边多个长随管事,这是零碎琐事,他懒得理会,可这会儿看,这个宁海,好象有点不一般。

“从前咱们还在湖州时,和陈家常来常往,这位陈斌陈爷,认过咱们老太太做干娘。”

李家上下所称的老太太,是指张太太的生母,已经故去的严老太太,当年张太太开始和整个李氏族人打那场争产的生死之战时,严老太太就卷包袱搬进女儿家里,给女儿定心压阵,后来张太太带着女儿搬到京城,严老太太自然也跟着进了京城。

“当年咱们家从湖州进京城,这事不用细说,大爷最清楚,那时候咱们家生意上很艰难了一阵子,陈家也趁机难为咱们,想要咱们家在杭州的那几座茶山,这个陈斌,当年才二十出头,因为这事,跟他爹大吵了一架,虽说没帮上忙,可老太太和太太一直记着他这份人情。”

文二爷的眉梢开始往上抬,抬的老高,十几年前,陈家家主和儿子大吵了一架这样的事,这个宁海都知道,他怎么知道的?这小子有几分门道!

“十二年前,陈爷的爹一不小心,惹了不该惹的人,横死在外,陈家其它几支趁机发难,是老太太和太太出手,帮陈斌稳住陈家,接下了这家主之位,因为这个,陈爷面上不显,心里感激得很,城里的凌云楼,还有这福音阁,咱们要去,差不多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比陈爷自己去,还多几分面子。”

“陈家当年惹了什么人?”文二爷问了一句,宁海急忙转向文二爷答道:“听说是当时的两江安抚使樊伯韬樊帅司。”

“嗯,樊家现在还有什么人吗?”文二爷看着宁海问道。

“没听说有出色的子弟,京城的宅子也早就卖了。”

文二爷露出几分满意的神情,这个宁海,相当聪明。

“开国以来,一品大员中,象樊伯韬运气这么好,却蠢成这样的,不多。”文二爷一边和李信说话,一边勾勾手指,示意宁海跟上听着。

“樊伯韬是皇上开府那年,点进王府的侍卫,福安长公主出生前几年,皇上极其艰难,那时候,王府里头,但凡能找到点门路的,都找门路走了,樊伯韬半点门路没有,人又笨,只好老老实实在王府呆着,没想到,后来皇上做了皇上,樊伯韬就走了大运,先是做了京衙府尹,后来又做了殿前都指挥使,樊伯韬这个人,没本事有脾气,贪婪,睚眦必报,做府尹时,官声就极差,后来做了殿前都指挥使,就更招人厌恶,朝廷里几乎没有跟他通气连声的官员,可至少半数以上的官员,都想把他弄下去,可就是这样,樊伯韬还是稳如泰山。”

第二十八章 挑事2第七百二六章 聚与散第五百六三章 就要吃饺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往大了挑第四百八一章 老气横秋第429章 逛过去第三十八章 头号敌人第五百五九章 狠心狠手第二百四七章 庆贺第二百二三章 远在江南第六百四六章 说上进就上进第七百零八章 说不清的失落第八十五章 旧仇第三百六九章 高爷英明第七百一二章 无巧不成书第一百八十一章 双喜临门第九十九章 宁海的闲话1第二百二三章 远在江南第一百七七章 钩鱼第二百五七章 富贵最重要第五百七二章 吃饱穿暖就行了第九十九章 宁海的闲话1第三百六一章 二爷的段位第二百六六章 一叶知秋第四十七章 十万银4第二百五七章 富贵最重要第五百二三章 喜怒之间第七百二一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五三章 纷乱第八十五章 旧仇第二百九二章 姜伯爷的感想第449章 父子第二十八章 挑事2第六百七零章 孝子第406章 腊八的酒第一百七七章 钩鱼第三百二九章 二爷回来了第六百五二章 近站远观第七十三章 过继第七百二零章 大火第四百七十一章 玲珑心窍第一百章 宁海的闲话2第一百九十八章 累坏了婆子第五百六八章 旁观者第468章 牵动第一百六一章 雨中闲话1第一百章 宁海的闲话2第六百七九章 毕竟是外家第464章 上元节第一百一一章 远道而来的祸害2第六百六二章 喜事连连第439章 延庆宫第四百九二章 别找借口第413章 跑偏了第六百零四章 雾里看花第六章 又一个宠妾第三十一章 一个坑第七章 起心算计第六百五四章 雨急第457章 都有心事了第四百八六章 一点儿慈悲第三百七一章 有理变无理第二百九五章 天然与不天然第七百零四章 认亲第一百九六章 一个重要的决议第二百二三章 远在江南第389章 从前的知交第九章 两只姨娘第三百一十章 这章才是揭短要当众第六百六八章 地狱第五十九章 杨舅爷其事第七百零五章 皇家也是家第一百六六章 长公主的友谊第五百六八章 旁观者第五百一十章 闲话第六百二九章 都为自己第五百六二章 灰第五百二三章 喜怒之间第五百三三章 一群小娘子第一百七三章 试探第五百八七章 尺有所短第六百四一章 掉下去了第十四章 天黑逛园子1第四章 他也回来了第七百二一章 兄弟情深第433章 泼冰水第434章 吕相的闲话第六百五三章 围观第六百六四章 要求真低第464章 上元节第五百八八章 小儿女的小心思第六百四五章 挑事第五百二二章 自家生意第六百十六章 技术活儿第五百一六章 文二爷的意见第五百九六章 父母第三百零一章 会审第一百五五章 浑不吝第二百二五章 哭出风情第二百零八章 脸皮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