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章 宝林寺1

李桐和阿娘一辆车,说着闲话,不紧不慢赶到宝林寺,车子停进福音阁后院,这会儿时辰还早,娘儿俩上了二楼雅间,先喝杯茶吃几块点心,歇一歇再上山。

雅间在福音阁转角,三面有窗,一面窗户对着宝林寺山门,另一面窗户是对着京城过来的方向,还有一面,对着福音阁挑空的大堂。

两个人刚刚净了手坐下,从京城方向,不紧不慢过来了几辆车、一队人,最前一辆车旁边,一个二十出头,面容清俊中透着丝丝峥嵘的男子骑在马上,目不斜视,神情冷峻,男子身上的靛青薄斗蓬不时迎风扬起,露出里面的月白长衫。

“这是哪家的哥儿,气势不凡,就是看着有点不合时宜。”张太太和李桐一起看着越来越近的男子,低声评价,她们娘俩一向说话随意。

“车上有徽记。”李桐顿了顿,示意男子旁边的大车,“是季天官家的,这大概是季天官的儿子。”

“是先季皇后家?怪不得气度不凡,季皇后……唉,也是遇人不淑。”一个季字,让张太太敏感的联想到了女儿的遇人不淑,顿时神情黯然。

李桐没留意阿娘的黯然,她还在盯着季天官长子季疏影。

早些时候,甚至早在晋王立太子前,季疏影和姜焕璋就相交极好,绥宁伯附庸风雅,季疏影相当捧场,送了许多锈迹斑斑的破烂青铜物件儿给绥宁伯。

他和姜焕璋翻脸交恶,是什么时候的事?好象是在追封周贵妃为庄懿太后时,是因为用哪个字,还是因为追不追封,她记不清了,她只记得,从周贵妃追封为庄懿太后之后,姜焕璋时常恶骂的人中,就多了个季疏影。

后来,她从钱老夫人支离破碎的话里,听出了点滴端倪,季家,因为季皇后的死,极恨了周贵妃,以至于深恨整个周家,可皇上和杨太后,特别是杨太后,却一直对周家礼遇有加,周家的荣华富贵,一直绵延到她死那天,杨太后的述说里,从周贵妃其实对她不差,至少让她活着了,渐渐到周贵妃待她如姐妹,总之是一年比一年待她好,以至于后来,周贵妃对她,就到了极其敬重、视她如姐、恩重如山……

“桐桐,坐下歇一歇,尝尝这个,清香得很。”张太太柔声叫着倚着窗台,怔怔出神的李桐,李桐恍过神,坐回到张太太旁边,掂了只张太太指点的白菜包子,确实,清香得很。

两个人喝了一会儿茶,起身下楼,从宝林寺正山门一路往上。

虽然贵客们多数还在路上,可宝林寺里已经布置妥当,这会儿的寺里,经幡招展,香火缭绕,宝相庄严中透着光鲜富丽,却几乎没什么人,相当清静。

这是这一生,李桐头一次踏进神佛之处,李桐提着心,跨进殿门,提着颗心,跪到了弥勒佛面前。

这样的经历,为什么会降到她身上?难道是佛祖怜悯她?给她这一次改过的机会?李桐仰头看着笑看世间的弥勒佛,佛祖目视三千大千世界,她渺如蝼蚊……

她没恨过谁,她一世悲凉,都是因为她自己的愚蠢,半分怪不得别人。

而且,她的悲凉,只在她心里,在世人眼中,她那一世富丽繁华,一生都活在烈火烹油、锦上添花之中,一个女人能有的尊贵,她都有了……

无智大和尚说过,一切皆是因果,有果必有因,那她这样的死而复生,因在哪儿?果又在哪儿?

佛祖洞晓百事,却一言不发。

张太太默然看神情痴呆的女儿,心疼如刀绞,看着女儿慢慢恍过神,缓缓磕了头,站起来。

“腿麻不麻?”张太太不敢多问别的,又心忧难忍,弯腰拍了拍李桐的裙子,低低问道。

“阿娘,我没事。”李桐心酸难忍,伸手挽住阿娘,和阿娘一起,往后面正殿进去。

正殿前巨大的红铜香炉旁边,两个二十多岁的年青女人正在擦拭亮的发光的香炉。

两人都是一身麻灰缁衣,手里举着块厚大的细白布,在香炉上仔细而慢的擦来擦去。站在香炉那边,面对李桐和张太太的女子身材略高,眉眼清淡,靠近李桐这边的女子,身形娇小玲珑,只看背影,透着浓浓的柔软娇弱之意。

听到动静,靠近李桐这边的娇怯女子抬头看过来,李桐迎上女子的目光,愕然呆住,这不是福安长公主么?

福安长公主盯着李桐满脸的愕然,微微蹙眉,下巴不由自主往上抬起,一股子睥睨傲慢,扑面而来。

李桐急忙深曲膝到底,行了个极其庄重的曲膝福礼。

福安长公主手里的抹布离开香炉,目光微冷,微微侧头打量着李桐和张太太,以及随行的诸人,李桐行了礼,头不敢抬,拉着张太太,往后退了一步,又退了几步,退进了门槛,拉起莫名其妙的张太太,转过身,急急从原路返回到前殿。

福安长公主轻轻‘哈’了一声,重新将抹布按到香炉上,心不在焉抹了两下,看着探头看向她的心腹使女绿云,努嘴示意李桐消失的方向,“让人去打听打听,这是哪家女眷。”

“嗯。”绿云答应一声,招了招手,一个婆子从殿内飞奔而出,领了吩咐,很快就回来禀报,“说是绥宁伯府世子夫人李氏李桐和母亲张太太。”

福安长公主‘嗯’了一声,心不在焉的不知道在想什么,又抹了两把香炉,看着绿云蹙眉问道:“咱们以前见过她?”

“我觉得没有。”绿云皱眉摇头,她记性极好,但凡见过一面的,都能记得很牢。“也许是常来宝林寺,她看到过公主,公主没看到她。”

“要是那样,她恭恭敬敬避开就是了,那一幅见了鬼的样子是什么意思?”福安长公主嘴角往下扯了扯,“你看到她了?你看她有多大年纪?”

“十几岁吧,小得很。”绿云只看到了曲膝行礼,和垂头避开的李桐,她没看到她的神情和目光。

第四百九一章 托付大事第四百七五章 底儿掉第383章 理想很丰满第五百七七章 踩一脚准点第463章 拆台专家第七百二六章 聚与散第五百一五章 气色第381章 秦家一海和一山第439章 延庆宫第五百八八章 小儿女的小心思第四十章 秋媚的建议第447章 哭崩的形象第七百一九章 急眼的兔子第一百九十章 最好吃的饭菜第五百六六章 腿疼第464章 上元节第六百七零章 孝子第二百八六章 背后之刀第392章 直面第五百八二章 不请自来第六百零八章 京城之美第二百四七章 庆贺第六百零一章 背锅萝第七百二五章 新朝第五十九章 杨舅爷其事第一百七十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第一百四二章 福安长公主的难题2第六百六七章 一碗汤第424章 无敌之勇第二百一一章 苏家的心思第六百四零章 寻死觅活第三百七三章 也就是闹一闹第一百五十章 寺外寺里第二十二章 人人都有小九九第一百七五章 搭话第六百九三章 最难的题第六百九二章 认知第五百六一章 祸水东引第四百八三章 河东和河西第三百五八章 太外婆外婆阿娘和桐第二百八六章 背后之刀第430章 以心忖心第439章 延庆宫第二章 阿娘第一百九十章 最好吃的饭菜第九十章 钱婆子3第一百一二章 远道而来的祸害3第四百九八章 贺家娘子第九十一章 静寂安宁第410章 敬业的阿萝第四百九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七八章 围观与入局第六百九四章 选择第406章 腊八的酒第五百九八章 平安终老是奢望第五百八七章 尺有所短第五百六五章 罚跪专家第二百零四章 钦命祈福第一百五三章 顾姨娘的好意1第六百三五章 相见欢第三百二九章 二爷回来了第一百六三章 雨中闲话3第二百八八章 钦差第九十九章 宁海的闲话1第三百五六章 宴开软香楼第二百七九章 统统扯进来第一百五九章 一篇文章的推论1第二百九七章 借劝相劝第一章 重生第九十章 钱婆子3第三百四四章 长公主的教导第五百五一章 小娘子们第六百六八章 地狱第一百六章 偶遇2第六百九七章 一句问第六百八二章 乱拳打死老师父第431章 一切都变了第五百八一章 帮忙的人第405章 困顿和愧疚第五百九五章 祸害精第三百零三章 先撒一块糖第六百三三章 调貔貅离屋第七百零八章 说不清的失落第468章 牵动第三二三章 抬嫁妆先断个亲第383章 理想很丰满第二百八六章 背后之刀第461章 懒散第十一章 统一思想很重要1第八章 头者精明之府第一百九六章 一个重要的决议第二百六一章 坑那个最好坑的第三百五九章 气势变化第391章 逼嫁第五百六八章 旁观者第二百七二章 飞来横财第六百七七章 等到第一百二二章 奉旨赔礼2第六百七八章 自以为好第二百八六章 背后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