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后宫风云(中)

在见到盛怒而来的母后时,万历皇帝的酒意顿时就化作了冷汗,他整个人也立刻就清醒了过来,当即从床榻上滚落,规规矩矩地跪在了地上。

如今这皇宫之中有两位皇太后,一为隆庆帝的皇后陈氏,被尊为仁圣皇太后;另一位,便是眼前这位李太后,虽只是隆庆帝的贵妃,却因当今万历皇帝是她所出,故母以子贵,被尊为慈圣皇太后。

因为是闻得天子闹出如此丑事急急赶来,而且刚才已经准备就寝,故而李太后并没有穿着什么能体现太后威仪的服饰,只是简单地穿了一袭黑色的宽袍,里面则是一身贴身的棉衣。但是如此打扮,却越发显得她容貌之不俗,尤其是看到儿子后,更是气得大口喘气,让她胸前更是波澜起伏。

这位李太后才不过三十五岁年纪,正是一个女人最有韵味的时候。不过很可惜,因为丈夫早逝,她已成了寡妇,而且是天下间最大的寡妇,所以这一生都不可能再寻找到第二春了。而这,也让她更着重培养万历这个儿子,只想将他培养成一代英主明君,故而平日里对万历那是相当严格的。

正因有平日的威信摆在那儿,当万历见到愤怒而来的母亲时才会如此惶恐,同时心下也后悔不迭,怎么自己就一时糊涂做出了这等事情来!

在到了好一阵后,李太后才终于将气息喘匀,然后凤目含威地打从万历以及他身后那些太监身上一一扫过,然后才问道:“皇帝,你为何要将那几名内侍处死?”说着还四下里寻摸了下,看着像是在找那三名太监一般。

此刻宫室内的其他人是不敢插嘴皇帝与太后间对话的,便只能由万历自己给太后一个交代了。在太后目光的注视下,即便万历再是不愿与胆怯,也只能将事情发生的经过道了出来,不敢有一字虚言。好在他之前的醉酒也不是太厉害,倒还清楚地记得所发生的事情。

不过听他把话说完后,李太后的神色依然显得极其难看,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皇帝,你乃是一国之君,居然酒后失德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叫哀家伤心。”说是伤心,其实从她的表情来看,更多的怕是生气才是。

此刻,万历也已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里摆脱出来,见太后如此说自己,心下也不禁有些来气:“母后,虽然儿臣如此行径确实有不妥之处,但那几个奴婢也太不晓事了,岂不闻君命难违吗?儿臣又不是叫他们做什么为难之事,只是让他们喝酒唱曲儿助助兴而已,他们却总是推三阻四的。儿臣这才在一怒之下随口说了要将他们处死。事实上,儿臣不也没伤他们性命吗?”

这话一说,李太后原来已经平复下去的心情顿时又腾地翻涌了上来。若是万历就此认错,见事情也不算太大,她也不会进一步追究,只是小惩大诫地训斥一顿也就罢了。但现在听皇帝的意思是还在为

自己开脱,觉得错在那三名小太监身上,她就不能忍了。当时,李太后就以手指向万历道:“你……想不到都到了这个时候你居然还不知错!何为国君,那是一国之表率,你身为天子年纪轻轻就如此胡闹,长大了那还得了。你……气死哀家了!”

见母后生气,万历心下也颇为过意不去。但他这个年纪的少年往往又是自尊心极强的,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的母后,有时候也要坚持自己没错,便继续抱怨道:“儿臣不过是想惩治几个不听话的小太监而已,母后就如此大发雷霆,这皇帝做得也忒没劲了些!”

这话更多的是对自己如今处境的抱怨了。事实上,随着年纪一点点增长,对皇权的意识也在增加,万历就觉着自己这个皇帝实在是处处受人掣肘,无奈得很。所以才会有之前与杨震的相谈甚欢,所以也才会有今日对着母亲的如此抱怨。

但这话落到李太后耳中可就严重了,不啻于是一声晴天霹雳,直震得她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待她反应过来,眼中已有泪水流出,声音更是比之前又高了几分:“好啊,原来皇帝你是对眼下的处境不满,才拿这些小太监撒气的。没想到哀家这些年来尽心竭力地教导于你,却教出了这么个东西来。”

见太后大发雷霆,不但万历神色大变,周围的那些内侍宫女也一个个面如土色,呼啦啦趴跪一地,连头都不敢抬起。此时若他们有的选择,只会选择自己能变成个聋子瞎子了。

唯一还能在这个时候说上的话,也就只有冯保一个了。他见母子二人竟闹得这么僵,也是心下略微后悔,不该将太后搬来的。但现在说这些已经太迟,便赶紧冲万历道:“陛下您失言了,还请赶紧向太后道歉!”说着还连连朝皇帝使眼色。

他若不说话,在太后的愤怒下,万历或许还真就示弱了。但最近他对冯保那也是相当有看法的,又猜测着今日之事是冯保把太后给引来的,就对他更是愤怒,当即呵斥道:“你这个奴才给朕住嘴,这儿什么时候轮到你说话了!是想让朕真把你个杀了吗?”

冯保没料到自己好心劝阻竟换来这么个结果,顿时也呆住了。而太后在听到皇帝这番话后,更是勃然而怒,此时她根本顾及不到周围尚有这许多的内侍宫女,怒指着皇帝道:“好啊,你还真是翅膀长硬了,竟敢在哀家面前如此放肆。真当自己是皇帝哀家就拿你没辙了吗?”

万历虽然心下暗惊,却因为话赶话到了这儿也顾不了太多,当即一梗脖子道:“儿臣是皇帝,此乃父皇遗命,谁敢说个不字!”

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自己的母亲,但意思已很明显了。李太后这下是彻底失去了控制,当即回道:“皇帝你还真是好大的口气,岂不知汉书中有霍光传一节吗?”

“轰隆——!”太后这话就像是一道惊雷般在万历的耳

边炸响,直惊得他半晌都没能回过神来。

虽然他没怎么读过《汉书》,但身为皇帝对霍光这个汉朝的大名臣却还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霍光,西汉最大的一个权臣,其兄正是汉武帝时威震西域的大司马,封狼居胥霍去病。他自十多岁时于汉武帝时入官,之后历经数朝,待到汉昭帝时已成为大司马大将军,权倾天下。

在史书中,有大量的事实书写了霍光当政所做的种种事迹以证明他的不凡。但真正叫后人,尤其是万历皇帝所铭记的,却还是他在昭帝之后废除昌邑王的举动。

因为汉昭帝死时无子,身为托孤大臣的霍光便选了当时的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继任帝位。不想刘贺在称帝之后不但荒淫无道,将整个朝政搞得乌烟瘴气,更且还曾密谋对付霍光。

于是秉承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霍光在昌邑王还未集结足够力量时悍然出手,将他的皇帝之位给废黜了,并重新将其赶回了封地。由此,霍光得以与曾同样放逐太甲而史册留名的伊尹齐名,史称伊霍!

所以,当太后说出霍光这个名字来时,对万历的冲击就尤其之大了。而且,如今大明朝中可也是存在着一个几乎和汉朝的霍光有着一样实权的大臣哪——张居正!

见儿子终于感到了畏惧,李太后只觉一阵畅快。但为了给儿子一个难忘的教训,她还是打算把戏做足,便回头冲身后同样跪倒在地,神色却显得有些茫然的冯保道:“今夜张阁老可是在值房吗?”因为内阁大臣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总会有人留守在皇宫大内的值房里,就是身为宰辅的张居正也不例外。当然,这也是表示他们地位与寻常大臣不一样的所在。

因为刚才受到万历如此斥责,冯保一时还没有缓过劲来。他怎都想不到,这个自己打小看着伺候大的主子竟会如此对待自己,可说是极其伤心与震惊了。但太后的询问,他也不敢不作答,只好勉强道:“回太后,张阁老今晚确实留宿在值房之中。”

“那好……”李太后也没有太多的犹豫,当即吩咐道:“你这就去将张阁老带来这里,让他好好看看这个学生吧。”

“啊……”冯保一听这话,更是吃惊。但看到太后那张依然满是愠怒之色的俏脸,便不敢不从了。皇帝与太后,他还是知道谁的话更有权威些的。便在略作犹豫后,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见太后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万历才真个慌了,赶紧认错道:“母后,是儿臣错了,儿臣不该说那种话的。还请你莫要惊动张阁老。”若说李太后是万历最害怕的那个人的话,那张居正就是他第二害怕的人。而且刚才的话题又已隐隐扯到了废立一事上,此时把张居正叫来岂不是……

想到这儿的万历,只觉得浑身都如坠冰窖,忍不住就发起抖来……

(本章完)

第七百七十六章 攻与防(上)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仇旧恨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投罗网(中)第九百九十五章 凯旋(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进京(下)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有乾坤第五十四章 千户沈卓第十二章 事后余波(上)第二十五章 处心积虑第五百三十八章 将欲南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后宫风云(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冤家路窄(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试探(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蹊跷(上)第三百十二章 西行路上之巧断案(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西南大乱(中)第九百二十章 借刀杀人(下)第三百零四章 节外生枝(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变数(上)第七百七十二章 攘外先安内(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松罗镇(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四)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五百十五章 势同水火(二)第二百十六章 敲诈勒索第七百零六章 张文明之死(终)第六百二十五章 夜剿倭人(上)第六百十八章 知府驾临第八百四十九章 虚虚实实(下)第四十章 文艺太监第七百零三章 张文明之死(上)第六十九章 合作背后(还是三更求收藏啊!)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三百三十三章 明察暗访(下)第九百二十章 借刀杀人(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讯问(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审问第七百九十三章 冤家路窄(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长一日之酉时(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凯旋(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诞生第五百九十六章 内忧外患第四百九十四章 京营军演(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特殊身份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五百八十六章 谁是螳螂谁是蝉(上)第三百二十章 西行路上之追究(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来迟一步第六百四十五章 会审突变(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棘手的案子(上)第一千十九章 早朝激辩(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闯祸(中)二更继续求订阅!!第八十四章 要求第六百九十六章 夜闯镇抚司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八百六十章 返程余波(上)第二百零八章 扬威(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促膝长谈(上)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获(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烫手山芋(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王盖地虎(上)第七百八十四章 坐困愁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机会难得第一千十八章 早朝激辩(四)第九百五十八章 季孙之忧(上)第八章 郑方伯第一百五十三章 软红楼风波(三)第七百二十八章 讯问(下)第五百一十章 打草惊蛇(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姜是老的辣(中)第六百四十三章 喜与悲第二百七十三章 朝野震惊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点第二百十一章 林天德(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会试风波(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下)第四百十九章 转机与算计(下)第十七章 抄家第九百六十二章 破敌(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又一场大火第九百十九章 借刀杀人(上)第七百一十章 丁忧与夺情(中)第十三章 事后余波(下)第二十一章 气运与算计第四百八十一章 破东厂,擒人犯(中)第三百三十章 有客来第二百五十章 遭嫉第八百七十六章 问罪第一百四十四章 两情相悦(上)第一千零五章 郁闷的万历(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影响第八百七十六章 问罪第九百八十五章 宿命之战(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接头第二百零四章 立威(下)第二章 事有蹊跷第二百二十一章 阴谋与根由第四百二十八章 尘埃落定(下)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长一日之戌时(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祸水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