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又是年节至(上)

与之前数个中原王朝的官员,以及后世那些公务人员有着叫许多人为之羡慕不已的公休假期不同,大明朝的官员在这方面实在可算得上是苦逼了。

因为自身本就出自食不果腹的赤贫阶层,太祖朱元璋一直以来都对官员没有什么好印象,即便是他后来当上了天下之主,成了九五之尊,在这方面的观感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正因如此,他创立了监察百官的一切举动的机构锦衣卫,并兴了不少大狱,借此铲除了大批他认为不那么安分的开国之臣。同时,为了使官员们更好地为天下子民服务,他在官员的待遇方面却是极尽苛刻之能事,不但每年的俸禄少得可怜,工作的时间还特别长,即便是到了年节里,也就只给他们三五日的假期,大年三十这天下午才能封衙放假。似乎在他看来,在自己手下当官的人就该是群少拿多干,不作计较的活雷锋。

而这样的待遇自然是不可能叫百官心服的,没有合适的俸禄,那咱们就自己想法子呗,反正手中有权,难道还怕找不来钱?于是乎,即便是洪武帝在位时,对贪污之风深恶痛绝,创出诸如剥皮萱草之类的酷刑来,也依然难以杜绝层出不穷的贪腐之事。

而另一方面的待遇,官员们却有些难以应对了。制度摆在那儿,你总不能自说自话地给自己放假吧?于是在那段苦难的日子里,官员就只能苦捱。好在,很快地,这个时代就变了,皇帝换了人,对他们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虽然朱元璋早有准备, 将这些规矩都定成了祖宗家法,但人总是要变通的,尤其是传承了两百来年后,之前的那些规矩也就不被人所重视了。

如今,官员的俸禄除了原来那点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其他补贴,比如火耗,比如冬天的冰敬炭敬……同时,多少年传下来的贪腐之风也是愈演愈烈,官员的腰包更鼓,而国库里的银子倒是比以往更少了。

至于公休假期,也被聪明的后人们进行了改革。每过半来个月,就会有一到两天的休沐日,每逢节假日也会有相应的假期。至于年节时,虽然三十下午才封衙的规矩还是传了下来,但这假期却是可以一直放到十五上元节的,另外,一些并没有多少公事的衙门,也会提早就有人以各种借口请了假。

如此一算,事实上到了万历这会儿,大明朝的官员在待遇方面也就不比前后那些同类们要差上多少了。

不过今年的情况却显然有些特殊,往年到了腊月中旬之后,各衙门都已冷冷清清,但今年这些人却几乎都没见离开京城的,一切只因为一个原因,年后,天子就将大婚了。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结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大事,这表示着一个男人真正成熟和成-人了,是他自立的开始。而皇帝,在这方面就

更加为人所重视了。

一般来说,幼年继位的天子在成-年后,一旦大婚,帮着摄政的顾命大臣就得把政权归还皇帝,让他真正亲政。这种成-人仪式可不是小事,而是足以改变整个朝局的,大到不能再大的事情。

对此,官员自然也是心中有数,所以在面对这一大事时,几乎所有人都选择留在京城,等着这一刻的到来。

当然,大家对此的目的和看法又各有不同。有人抱着一些幻想——张居正所以能凌驾于群臣之上,除了他是当朝首辅位高权重之外,更因为他本身就有先帝所封的辅政大臣的身份,他帮着皇帝处理决定政务是理所当然的。而现在,皇上即将成婚成-年,是不是也意味着张居正就得把原来极大的权力给放一部分出来,从而不再那么的权势熏天呢?

另有些人则看事情更明白些——以张居正的强势作风,别说皇帝现在才十五六岁,即便是到了 三十已是盛年,他也是不可能把到手的权力让出来的。既然如此,那这对之前一直相安无事的君臣就必然会起冲突,到时自己就能借这个机会和张居正斗上一斗了。因为局面已然和以前完全不同。

当然,这两者都不是官员中的大多数。绝大多数的官员只顾着自己能过好日子,能有个好前程,至于这天下到底是谁做主,他们并不在意。而能叫这些人选择留下来的,是因为大婚之后的封赏。

既然皇帝成婚是天大的喜事,自然是要普天同庆的。如此一来,大赦天下和对参与婚礼庆典官员的加官进爵自然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所以说,这次过年留在京城,完全是一个包赚不赔的买卖,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正是在这种氛围之下,万历五年的年节反倒不那么被人所看重了,即便是寻常百姓,在茶余饭后谈得最多的,就只有天子的婚礼,因为这本身也是极难得的,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此也只是听自己的先人们提过当初的盛况。

一般来说,天子继位都已成年,更是早已娶妻生子,比如先帝穆宗隆庆帝就是这样,还有世宗嘉靖帝,虽然即帝位时年纪不大,但在安陆老家却也早有了妻子。倒是更早些的武宗正德帝,却是在即位之后才成的婚。

可以这么说,皇帝继位的大典虽然少见,但相比起来,他的大婚庆典却更少,物以稀为贵,这自然就更为百姓所关注了。可怜徐家上下百来口人的悲惨遭遇才过了不到一两个月,就已被百姓们彻底给抛到了一边……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把全副心思都摆在了皇帝大婚这件事情上面,比如杨震,就对此有些麻木,在他看来,不过就是一场婚事而已,至于被人看得如此隆重,这还有好几个月呢,就把近在眼前的年节给摆到了一边,实在有些不合适了。

所以在这段时日里,他

和家里的人倒是将自家宅院收拾得停停当当的,还从各处市集里买来了各种欢庆用品,只等着和家人一道过上一个难忘的年。

另外一些显然对年节更感兴趣的,就是孩子们了。这个时代的物质水平自然远不如后世,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孩子们才能吃到以往做梦时才会尝到的肉食,穿上簇新的花棉袄棉裤,在热闹的街巷中追逐打闹,同时还放上几个小巧的炮竹,倒也是一番童趣童真。

当杨震和张静云带了不少家中奴仆从市集采买了不少东西归家的途中,便看到了这叫人会心一笑的场面,尤其是张静云,见此情景后,一双眼中更是现出了热切与歆羡之色来:“真好啊,我以前和爷爷在外面过年时,也总想跟他们一样放几个炮竹,只可惜我是个女孩子,爷爷总不让我跟着买……”

听了她这话,杨震的手便伸了过去,捏住了她那只柔软的小手:“原来你不但性子活泼,还有这么个想法哪。怎么早不和我说呢?”

“二郎……”张静云听出了爱郎话中的意思,心里是既甜蜜又有些羞怯。

杨震拉着她的手,轻轻地道:“我知道你在顾忌什么。但我早说过了,在咱们家里,没那许多的臭规矩,你想怎么样,直接说便是了,我会尽量满足的。不就是想过年放炮竹么?在外面放或许会叫人说闲话,但在咱们家里面放,谁敢说半句废话?”

“嗯……”听他宠溺自己地说着这番话,张静云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忍不住就靠在了爱郎的肩头,用鼻子轻柔地应了一声,心里却大为雀跃。

“而且,我会让你看到比这些炮竹更好的烟花。之前你不是一直羡慕悦颍么?听她说起当时在杭州我给她放的那些求婚烟花,这次过年,我也会让你看到这一切的。”杨震揽着张静云的腰肢再次做出了承诺。

别的事情杨震或许还没这么大的把握,但在这烟花一事上,他还真能夸下海口,只因为在镇抚司内,此刻已秘密组建起了一个专门研究烟花与火器的机构,而这一机构领头的,正是之前在杭州为他制造了释放漫天浪漫的祝思元。

这位祝思元确实有着青出于蓝的制火器手段,再加上杨震这个有着后世经验的人在旁点拨,这段日子里对如今大明军用火器的改造已有了不小的进步。虽然现在还造不出决定性的大杀器,但只要有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使这个时代的武器再上一个档次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这事当然是锦衣卫内部最大的秘密,别说被外人所知了,就是锦衣卫内部,也就只有极少量的杨震亲信才知道。不然光是私造火器这条罪名被张居正抓住,就够杨震和锦衣卫上下脱层皮了。

但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杨震却还是决定假公济私一番,想来在这个年节里,也不会有人来注意自己吧?

(本章完)

第八百四十章 逝去第九百六十六章 破敌(五)第二百八十九章 围捕(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暗夜杀机(上)第四百零二章 挑拨离间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速之客(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阴谋与陷阱(下)第一章 杨氏兄弟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毒攻毒(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问罪第五百八十七章 谁是螳螂谁是蝉(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契机(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与防(中)第五百零四章 水患亦人患(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后宫风云(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君臣论案 第二更第七百二十四章 棘手的差事(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司会审(上)第五十四章 千户沈卓第二百三十五章 双面间谍?第八百七十三章 变数(上)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牢狱内外(中)第三更第六百八十四章 现世报第九百零一章 漫长一日之丑时(下)第七百一十章 丁忧与夺情(中)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网打尽(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里逃生第六百七十一章 会试风波(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对手第九百零一章 漫长一日之丑时(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开杀戒(上)第六百七十七章 求助上门(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七百零八章 艰难抉择第九百零三章 漫长一日之寅时(中)第三百零二章 人选问题(上)第七百八十七章 请君入瓮第二季(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以牙还牙(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公然为敌(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勾心斗角(下)第八百章 暗夜杀机(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后记第九百六十四章 破敌(三)第四百六十章 简单的真相第四十九章 突袭(下)第六百六十六章 会试风波(一)第七百十六章 师生(上)第七百七十二章 攘外先安内(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祸水东引第六百十七章 山雨将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两年之约第七百四十五章 似有蹊跷(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棘手的案子(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事不好第三十章 山雨欲来(4月最后一天求收藏)第七百四十六章 惊悉阴谋(上)第八百六十七章 国本之争的序曲第一百十四章 各有盘算第九十五章 未尽全功第八百六十七章 国本之争的序曲第四章 计连环第二百六十三章 陛下错了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陈家坳(下)第八百九十章 漫长一日之酉时(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于谦祠中明心志(上)第五十二章 到达第二百三十八章 审案(上) 第三更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试牛刀(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察暗访(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灾(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故人来第四百一十章 主持大局(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漫长一日之戌时(中)第七百六十七章 请君入瓮(下)第七百十五章 四面楚歌(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世事总难料(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攻与防(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佳期将近祸亦近第五十二章 到达第二百四十五章 世事总难料(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临别前夕(一)第五百九十章 走投无路(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夜乱靖王府(上)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后的真相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北去第九百零一章 漫长一日之丑时(下)第五十八章 蔡鹰扬(下)第五十八章 蔡鹰扬(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软红楼风波(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原李家第八百三十八章 阮通的自述(上)第五十九章 青龙堂(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登之围(上)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乱(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财色动人心(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