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篇_第二百二十九章 开业

杨阿若再一次见到这个“董真”时,正是在云落坊中。

冬日的阳光,微薄而淡白,透过枝干的间隙,投入这织室的角落中。“他”俯身在一架极大的织机前,修长柔润的十指,沾满了灰尘泥污,灵巧地在织机中跳跃,所用的工具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大大小小的刀凿有序地堆在“他”身畔的地上,长有一尺,短不盈寸,便是杨阿若在金市中也见过不少织坊中专司修理织机的匠人劳作,也不曾有他这样多的工具。

远远望去,织机的硕重巨大,越显出了“他”的硕长秀美。穿着一袭宝蓝色的长袍,袖口与下摆均已卷起,露出白晰的臂部肌肤,远远看去,似乎泛出如玉质地般的光芒。

墨鬓如裁,眉似远山,当真好一个清俊的少年郎。

清俊之中,那明媚的眼、微翘的唇,又有着柔丽之韵,但那柔,却不是他平素看多了的那类娇弱,如附于大树干上的菟丝子般,只需把它扯开,立时就断了根茎。

像是濯龙园边的柳条,随风轻拂时那样柔软,去折却怎么也折不断。

砰!

隔壁传来脆响,杨阿若正在出神,没有留意,一时不禁吓了一跳。但看董真时,却是俯身正在以一把簪子粗细的小锯条,在小心翼翼地拨开小如黄豆大小的榫头,那响声仿佛充耳不闻。

再看他身边帮忙递着工具的侍婢,还有引领杨阿若进来的侍婢,都是形若无事,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

虽未见面,但杨阿若也能猜得到,这定是那个所谓的“族叔爱姬”、其实却是与京兆杜氏有染的世家女郎崔氏在大发脾气。

通通的脚步声响起,似乎正是往这边而来,同时响起一个清脆的女声,带着三分愠怒:“这些盘儿盏儿的可都是银钱买来的!她当还在她家呢?这几天我可看清了,都摔碎了多少?董君,你的脾性,实在是太宽厚了!”

那语速又急又快,若不是亲眼得见,恐怕很难有人会将其与那清秀瘦弱的外表联系起来。

但是杨阿若已经觉得自己的太阳穴上,有根青筋跳了跳。

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声音。从小到大,隔三岔五,他就会听到这聒噪声在耳边轰然响起。

那是他的妹子杨娥。

门扇吱呀开了,从廊角那边的侧门里,匆匆走来一个着绯色袍服的女郎,因走得急,一向清秀得有些苍白的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一见董真还蹲在地步,便惊异地叫起来:“董君,你怎么还在修这些织机?从早上到现在,都没休息,随便去金市雇个匠人不就完了?我阿兄……我阿兄很快就要来了!”

她从袖中抽出条绫巾,毫不避嫌地塞给董真:“看这满脸满手的灰尘,快些擦一擦,董君为世家子,却如此勤勉躬亲,当真是少见的男儿,说起来都怨阿兄……”

说到此处,忽然觉得有些异常,抬起头来,瞧见那名引杨阿若进来的侍婢似笑非笑,垂下头去。而杨阿若就站在厅阶之下,冷着个脸瞧着她。

她不甘示弱,瞪了自己阿兄一眼,索性接着道:“但凡大名鼎鼎的杨阿若肯略施些力气,你也不必这些日子独力支撑!”

她还是这样……

杨阿若少年时便以暴烈武勇而闻名坊市,无人敢直撄其锋,唯有这个妹子,从没有一天怕过他。大事小事,均能争得脸红颈粗,一副活蹦乱跳的劲头。偏偏她在别人面前,总是一副冷淡恬静的模样儿……

不,至少在这个董真面前,她还是活蹦乱跳的,只是不见戾气,唯有娇俏。

杨阿若抬起头来,佯作未见杨娥挑衅的目光。横竖这几天来,自己被妹妹已经冷嘲热讽多了。但奇怪的是,他自己心里也有些虚,故此竟不象从前一样动不动就与她相争。

便是杨阿若现在见了董真,也觉得有些不太自然。

有两个时空的经验,场地款项均已到位,云落坊很快就开了起来。签定的契期是二十年,史万石曾委婉地劝过董真,意思是眼下局势不稳,谁知道这洛阳还会不会是如今这个样子,若是再易个主人,只怕是这契书不会被下一任官府所承认。

董真笑而不语,却没有接受他的好意。当然也不会告诉他,很快不但是洛阳要易主,就是天下也要易主,但这个新主人曹丕,一样是将魏国的新都定在了洛阳。洛阳之地,迟早会变成一个金银之渊。

只是没想到,就是这个小小的云落织坊,开起来时并不太平,也惹出了不少风波。

杨娥被杨阿若安顿在自己住处后,因阿娘也有了专门的婢女照顾,她便多出许多空闲来。董真赁了宅第,同在金市,只隔几道坊巷,杨娥几乎天天都要跑过去转一转,所有的事情,杨阿若俱是从这位从前不爱说话开口必吵架、如今却成天含笑却变得饶舌的妹子口中说来的:

董真初至,还是很讲究分寸的。先宴请了管理金市的相关官吏,又宴请了织业行首大佬,甚至连掠看这一带的游侠恶少年也一一请到。席间谈笑自若,雅趣暗谐,看得出来是个谦逊又晓事的世家子。

不过洛阳破败之后,世家子沦落的也很多,嫡支的相应强一些,旁支别院的就处境糟糕了。比如街角的乞丐,拉一个出来,只怕也是哪一大族的旁支庶子。何况洛阳昔为国都,幸存下来的这些人过去都见了不少世面。在洛阳人的心中,对于世族尤其是败落的世家,那种敬畏感便不如外州郡那样强烈。

何况董家的根基,原本就在陇西?何况洛阳之乱,说到底跟董家也是脱不了干系?虽不会傻到将董卓的老帐记到眼前这风姿洵美的郎君身上,但也不会额外照顾就是了。

至于董真的宴请,不过是让大家的明面上是接受了这家新开的织坊。但暗地里的事情,就谁也不能保证了。

董真将宅第中的两间大厅打通作为织坊,织坊开张第一天,织机便出了问题。

董真并没有购买眼下最新式的提花机,买的都是从前用的普通织机,即俗称“斜织机”的那种。起先大家都认为是省钱,毕竟花费要少上一半。然而老式织机的特点是比较结实,不如新的提花机易坏。但是即算是易损坏,把织锦节约的时间填进去,还是新式提花机要划算一些。

洛阳的中小织坊之中,用得起新式提花机的不多,本来也不以产量取胜,所以董真全部买来老式织机,也是寻常得很。

这些织机都颇大,而且极高,象那种三四百平方的大厅,居然也只能放得下十二架织机。

然而这种以结实闻名的斜织机,居然第一天开张,有五架的综框横梁便脱落下来。

综框对织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部件,二综可织平纹,三综可织斜纹,越复杂的花纹,综框越多。如各种云纹、雨丝、鸟兽等奇丽的花纹,都需要各种综框互相提结配合才行。

而综框的组成也相当复杂,是由上下横梁和左右侧档连接的带有穿综杆和驱动件的框架。其实在织锦的过程中,也相当易出现损坏,而且必须是积年的老工匠才能修理。

购买织机时,董真自然是看过样机的,但没有想到,对方敢这样明目张胆地做了手脚。且对方是一家有名的机坊,此前也从未出过这样的事情。

杨娥当时着了急,建议赶紧派人去请老工匠来。董真不动声色,也依她之言派了去,自己却折身进了织室,遣了所有织工出来,并关上了门。

杨娥并没有在意,以为他是去检查其他的织机,谁知不多时出门请老工匠的婢女回来,说是所有的老工匠都被别家请去了。

董真安置好织坊后,又从洛阳当地招了数名织工。且是开业之日,除了司市吏、行首同业、游侠恶少年等宾客外,门口聚了不少看客。按洛阳织坊的习俗,是要请聚来的看客们自由出入织室,以示织室的实力和水平,也相当于是当时的一种宣传效应。若是这织机不能修好,稍后那些人看了,宣扬出去,这云落织坊的生意,从今后就是不用说,便要铩羽而归了!

便是杨娥,也立刻明白是有人在为难,不禁怒火上升,准备回去叫几个游侠儿来教训机坊并那些畏势避开的工匠,却在背后被人叫住。

她回头看时,却是董真微笑着从织室中出来,吩咐站在外边窃窃私语的织工们入内,众人一看,不禁都惊得呆了: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四个坏了的综框已全部修好。且有一个分明是断掉的,换上的新部件却是木色尚新。一旁的地上还有不少木屑卷花——分明就是董真现成削了一个换上!隔近去看时,但见*精巧,俨然是一个老工匠的手艺!

“阿兄!你可知道?当时那些织工看他的眼神顿时都不一样了诶!”杨娥讲述此事之时,兴奋得满脸通红,倒像是幼时跟他一起偷偷溜出去看了戏法回来,那种又惊又喜又骄傲的神情:

“没想到他有这样本事!这还需要什么老工匠?更不怕人家用这个来拿捏,怪不得他敢开织坊呢!”

事后杨娥还曾求过杨阿若,让他派几个游侠儿在云落坊长住——如此以来,洛阳人当知道其背后还站着个魔君似的杨阿若,便会退让三分,再使什么坏的勾当时,也当有所嫌忌。却被杨阿若想也不想,便拒绝了回去:

“我手下游侠,俱是响当当的男儿,岂能为妇人所用!”

瞧着杨娥大怒之下,睁得溜圆的眼睛,想到另一双含笑而淡然的明眸,他不觉中就软了软:“我是说……那织坊中大多是妇人,游侠儿们投奔我来,是为了沙场上抛洒热血,可不是为了她们一些见不得人的阴私勾当,哪个肯去?”

杨娥气鼓鼓地一甩袖子,跑了出去。

杨阿若并不是不知恩图报,虽知道董真惹上了麻烦,但想那董真精通纺织,又颇有金钱。寻常的那些行业中的伎俩,却根本是为了难不了“他”。不过是哪个背后的大佬想给个下马威罢了,就那十二架织机,能织出几匹锦来?恐怕董真的用意,并不在于赚钱。如此既堵不住人家的财路,自也不会有人没完没了的为难。

谁知又过了几天,却是那赁了织坊房子的主人找上门来。

而且是熙熙攘攘带了十几人,打破大门闯了进来,扑的几声剧响,把正在织锦的织工们吓了一跳,纷纷站起来闪避。室中惊呼尖叫,响成一片。

那十几人大多是洛阳街坊间游手好闲的恶少年年,当下哪里还肯客气,遂在织室中一片肆意践踏。

董真赶来之时,室中织机上的半成品已被来人中几个暴躁些的,抽刀的成了数段,至于那些丝线更是被扯得满地都是,一片狼藉!

那主人是认得董真的,却并不害怕,自恃是地头蛇,反倒先嚷起来道:“原以为你是世家子,才肯将这宅子租赁给你,谁知你却是个遍身铜臭的商贾!开起这织坊来,又让这些贱民出入,没得玷污了我这门第!如今我不租了,你且快快与我滚出去!”

这一着釜底抽薪,却用得极好。纵然董真手上,的确有双方租赁的契书。但契书在这个时代,只在平等阶层之中,才有真正的效力。如商贾对商贾,又如士族对士族。受到一种来自本阶层的气场笼罩,自然而然会受到约束,否则会被大环境所驱逐。

然而若是商贾与士族之间交易,很显然,所谓契书,只能锦上成花却未必能雪中作炭了。这宅第的主人,姓赵名吉,虽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却也是士族出身,号称诗读传家,祖上也有过小小的官职,发了些横财,才置下三五处产业。又侥幸躲过了洛阳的那次大劫,且产业也得到保全,眼下他虽没什么出息,做官那是更不指望了,却不同于寻常的平民,又有了这些产业,租赁出去,却也过得堪称小康。

董真虽号称出自陇西董氏,但陇西那样大,豪强林立,董氏在那里就比不上马韩二氏,何况如今凋敝如斯。且董真来到了洛阳,也并有什么依恃,与寻常商贾无异。也难怪这主人敢于公开听板,要撕毁契约了。

锦绣篇_第二百零四章 远遁锦绣篇_第一百八十一章 潜行锦绣篇_第三百一十二章 黑衣杀手锦绣篇_第九十六章 火渊锦绣篇_第四十二章 真挚锦绣篇_第四百九十九章 路遇何晏锦绣篇_第三百零一章 益珍代表锦绣篇_第一百三十八章 流光锦绣篇_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雷之威锦绣篇_第二十七章 神衣锦绣篇_第二十九章 计谋锦绣篇_第三百二十七章 士元青睐锦绣篇_第二百一十二章 阿若锦绣篇_第五章 惊讯锦绣篇_第七十四章 意外第四百五十三章 少俊在侧第四百三十二章 君侯临关锦绣篇_第三百八十四章 囚入洞室锦绣篇_第二百五十一章 娶你第四百四十九章 国士之诺锦绣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锦绣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饿殍锦绣篇_第七十四章 意外锦绣篇_第二百三十四章 温柔锦绣篇_第七十二章 火起锦绣篇_第三百一十五章 似曾听闻第四百七十一章 尘埃落定锦绣篇_第一百六十二章 崔氏锦绣篇_第一百一十章 三愿锦绣篇_第二百四十三章 夫人锦绣篇_第四百章 奇花茫茫锦绣篇_第八十五章 后悔锦绣篇_第三百七十五章 不归之思锦绣篇_第一百七十六章 赐名锦绣篇_第一百七十二章 刺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夜攻城锦绣篇_第一百四十五章 奇葩锦绣篇_第一百一十七章 故园锦绣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庐锦绣篇_第一百零八章 赐问锦绣篇_第八章 逃生第四百五十四章 明河拜见第四百八十三章 再次厮杀锦绣篇_第一百四十九章 瞠目锦绣篇_第二百八十章 梁姬锦绣篇_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次立誓锦绣篇_第八十七章 拼命锦绣篇_第二百三十二章 证明锦绣篇_第二百章 昙谛锦绣篇_第八十四章 落地锦绣篇_第二百六十章 援军第四百八十九章 临汾之秘锦绣篇_第三百六十七章 归去来兮锦绣篇_第三十章 白绢锦绣篇_第三百七十章 渡口甲兵锦绣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将计锦绣篇_第九十四章 神女第四百七十八章 处治姬妾锦绣篇_第三百零四章 岐山见血锦绣篇_第九十八章 允诺锦绣篇_第二百四十一章 婚事锦绣篇_第五章 惊讯第四百二十九章 封号云葭锦绣篇_第一百二十三章 遁甲锦绣篇_第二百五十五章 震惊锦绣篇_第三百零一章 益珍代表锦绣篇_第一百一十章 三愿锦绣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将计锦绣篇_第三百九十七章 君为羽箭锦绣篇_第五十九章 相讥锦绣篇_第三十八章 法治第四百八十章 长住光明锦绣篇_第六十一章 骇俗锦绣篇_第八十七章 拼命锦绣篇_第九十章 白衣锦绣篇_第二十三章 请缨锦绣篇_第五十三章 乙室第四百八十一章 宴无好宴锦绣篇_第三百八十三章 无涧仙使锦绣篇_第三百九十七章 君为羽箭锦绣篇_第三百零七章 凤雏先生锦绣篇_第二百五十三章 绝色锦绣篇_第一百四十二章 赏赐第四百九十四章 茫茫之誓锦绣篇_序——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有谁...锦绣篇_第一百六十七章 风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临汾之秘第四百六十九章 细雨缱绻锦绣篇_第三百八十六章 相携逃出锦绣篇_第三百零八章 旧日下属锦绣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锦绣篇_第二十六章 收心锦绣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坠入悬崖锦绣篇_第二百零四章 远遁锦绣篇_第二百四十二章 服色锦绣篇_第三百一十章 深谋远虑锦绣篇_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腹锦绣篇_第二百四十六章 赠玉锦绣篇_第一百一十二章 归来锦绣篇_第一百零九章 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