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篇_第三百七十四章 计中之计

这许多心念感慨,不过是在须臾的电闪石火之间,崔妙慧又道:

“主君既然借助了刘备之便,以锦易货,筹集粮草,如今已在巴郡中扎下根来。然而益州九郡,仅此一郡之力远远不够。而刘备即使攻下益州,亦不是短期所能做到之事,当初主君投奔刘备,所图的就是巴郡,如今巴郡已在掌中,那么即使刘备不公开羞辱主君,主君也会寻找机会,转投刘璋!”

她明亮的眸子看了陆焉一眼,并未细说,但陆焉已经明白。

所谓益州,并非指的益州郡,而是益州剌史辖治之下,共有九郡,分别是巴郡、蜀郡、汉中郡、广汉郡、犍为郡、样柯郡、越离郡、武都郡和益州郡。而真正的益州郡其实跟后人所说的巴蜀之地无关,而是一个非常边远的郡地,大约是在现在的云南省中部及西北部。

而益州剌史的治所成都,却是属于蜀郡。

换而言之,真正的蜀锦兴起之地,只在巴、蜀二郡。董真先利用刘备,在巴郡打开局面,接下来所图谋之地,自然就是蜀郡。

只是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忠孝节义,即使大部分人根本就是伪君子,却也不得不遵循所谓的君臣之义、故吏之情。董真既然投入到刘备麾下,便不能凭着一已之利而冒然离开,否则将为天下人所不齿。

“故此,织……董君便一直假作不知,那作崇之人也随她而来葭萌。为的便是要利用那人之手,一步一步,令得刘备与之离心,如此以来,即使董君有朝一日离刘备而去,世人也会说刘备受人离间,错失良才,却不会怪责董君。”

陆焉微微苦笑,心中早就知道,那个女郎,又岂是好相与之辈?她分明来到了益州之境,且在葭萌,与他所控制的汉中之地,不过是一线之隔。可是她却没有向他求援,显然是早就智珠在握。

果然一如她所筹谋的那样,以退为进,明为忍辱,暗埋后着,终于令得云落之锦进入巴郡。

但她心机之深,绝不只图谋此一地。

好一个公开决裂,原来不过是为了以此再取信于刘璋,连蜀郡也要放入囊中!

崔妙慧的话语,便似是最好的注解:

“如今董君虽然与刘备决裂,但云落之锦已入巴郡,且销路已开,那些商贾岂会跟银钱为难?更何况董君上次举办蚕市,恩威并施,又轻易将那些织坊及蚕桑大户压制,先有施药之举,后有云锦之灿,谁也不知她手底到底有多少奇技,人人还指望着赚得更多的银钱,自然她在巴郡打开的销路也不会闭塞。至于蜀郡……”

她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主君早有谋划,有所谓的宝藏为诱,不愁刘璋不咬上金钩,而我家主君还与他有姻亲之利,如今背弃了刘备而来,无论出于声名还是其他,刘璋断然不会不管。”

陆焉听到此处,不免有些啼笑皆非,道:“那位如夫人,现在何处?”

所谓与刘璋有姻亲之利,无非是刘璋献上族女嫁给董真为侧室罢了。当日他听闻此事,简直要放声大笑。

当初向她求娶之人,曹丕、何晏还有他陆焉,可是都未娶正室呢!他更是连个侍妾都没有。

倒是她董真抢在前头,娶亲了!

不但娶了崔氏嫡女为正室,还有了一大堆侍妾侧夫人。甚至刘璋还将族女也塞给了她!可见这位“独艳唯绝,世上无双”的董郎真是太出风头!

如今她竟还借着姻亲之利来攀附刘璋,真不知有朝一日真相大白时,刘璋颜面将置于何处。

这个女郎,当真精灵古怪,完全不按常规行事。难道她当真是来自天庭?否则她怎么会飞,怎么会……执掌阳平治都功印?

陆焉的目光,落在锦被之上,软软垂落的那只女子玉手。戴于纤长的食指之上,那枚红宝石戒指,正闪动着瑰丽的光芒。

“主君早就令祢云会率一队护卫暗中随同那些物资一同离开,带我等赴宴之前,又将如夫人留在锦园,我等在此安顿下来之后,妾身便按照主君先前的安排,派人去接如夫人前来,想来刘备要博个声名,不会与内眷妇人为难,尤其如夫人还是刘璋族女,按日程来算,大约也是这几日便要到了。”

崔妙慧这数日来一直情绪紧绷,见到陆焉之后,如释重负,因为知晓陆焉与董真的交情,几乎是恨不得将所有事情都倾囊而出,仿佛这样便能缓解自己的焦灼不安:

“只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切皆按计划进行,唯有主君的身体,却受了重伤。”

陆焉轻轻拉了拉被角,将董真的手腕也遮住,沉声道:

“吴兰也是当世名将,极具勇力,董君岂能与他拼杀?当真是孩子心性!”

素月一向认为自家主君英明神武,无所不能,如今从陆焉口中听到“孩子心性”四个字,不禁愕然,又有些异样之感,忍不住干咳了一声。

崔妙慧也有同感,却不能不答:

“董君原本就在修习一种内功,略有小成。加上伊公暗助,在宴席之上折服吴兰,想来并无大碍。只是那吴兰反复以容貌来羞辱主君,甚至将主君与倡优并列,主君若不以勇力将其压制,恐怕声名会受损,她情急之下,虽有一剑立威,却终究是伤了自己……”

素月此时方才插了一句话,道:“若是溯源而上,还是那最先在巴郡宣扬主君容貌之人,委实可恨。甚至有民谣传唱开去,若不是主君修正了一些词句,又暗中令人广为传唱,将其压制,恐怕还要不堪。”

陆焉早在汉中之时,便听到了关于赞颂董真容貌的那支民谣,“郎艳独唯绝,董氏世无双”,这样出奇的句子,倒不象是刻意宣扬董真容貌之人所写。

听素月之言,想必是那民谣最初一定是写得相当不堪,就算董真容貌当真绝色,恐怕也被喧染成倡优之类的妖媚,甚至有以色事人之意,那传扬开去,才当真是污秽*。落实了倡优的口碑,只怕董真下半生声名俱丧,此人用意不可谓不恶毒。

董真想来也明白这个道理,故此索性改了民谣句子,也令人传唱,因语句清丽传神,自然很快就被人琅琅上口,先前那些污秽的句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这几句一改,却分明是换了一种气象。

陆焉并不知道,这两句歌词,是来自于后世有名的乐府诗集中的《神弦曲》,原是歌咏水神白石郎的美貌。

但觉这两句歌词清丽出尘,蕴意雅婉,颇具神仙气象,令人一听之下,便有悠然神往之情,却又不乏崇敬尊慕之意。

与之前那些污秽句子,自然是云泥之别。

而董真正因了这样的歌曲造势,成功地树立了“神仙人物”的形象,化身新一代男神。否则招摇过市时,所迎来的便不是鲜花瓜果锦绣,而是烂菜破叶臭鸡蛋了。

在任何时代,文字所带来的独特舆论效果,都一样明显。

素月犹豫了一下,又赧然道:“主君还说,这也没什么不好。若是董郎世无双之名传得越广,她便越是活……活广告……代言人……”

“活广告?代言人?”

陆焉虽不了解这来自后世的新名词,但一听之下,也略懂其意。

董真容貌其实算不上绝色,便是眼前的崔妙慧,也要胜她几分。但百姓如蚁般,千万人中,能见到她真实面貌的,又有几个?

不过就是在市集之中,远远追逐她乘坐的轺车罢了。只需衣饰出色,举止贵重,加上仆婢如云的势派,自然而然,便有了所谓的“神仙气象”。

至于那些能够与她交往的权贵,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兼之董真的确有一种殊绝众人的气度,不知不觉之中,也会认为的确“郎艳独唯绝”。

董真既无家世,亦无实权,若以盛名为恃,不失为一个好的契机。

崔妙慧说到此处,眼圈一红,拜礼道:“主君昏迷之后,我等实在彷徨无主,幸而师君赶来,妾身铭感五内……”

素月更不多说,向着陆焉,端端正正地行下一个大礼,恳求道:“求师君救主君性命!”

她二人心知肚明,董真所患乃是内伤,药物还在其次,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内家高手以气息相疗。但崔妙慧只粗略地查看了董真的脉息,便发现与自己的内功路数不合,甚至气息流转的情形甚是少见。她知道董真昔日,在铜雀之乱中,曾以内力激发,当空显出阳平治都功印,被天师道众称为“夜光神女”,足见她与陆焉的内力是同出一脉。

崔妙慧并不知道董真另有奇遇,只当董真的内力是陆焉昔日偷偷所传。李不归的口诀对董真的伤势有一定的疗效,更是坚定了她的猜测。

谁知董真后来忽然昏迷,而李不归的口诀也顿时失效,因为种种忌讳,又不能让李不归等人上前调息。不得已只好将李不归传来,隐晦地跟他说明了想延请天师之意。

原还担心李不归等人觉得突兀,毕竟堂堂天师,如今又与刘璋关系微妙,却深入成都腹地,实在是太过冒险。只是因为事关董真性命,不得不厚颜相请。没想到赵不为还在犹豫,李不归却一口答应,且不知用了什么传讯法子,竟令得陆焉这样快便已赶到。

眼下陆焉虽然看过了董真伤势,却并没有多大的惊骇,反而细细详问董真数月来的情形,足见陆焉是有把握治好董真,这才大礼相求。

陆焉沉吟片刻,道:“接下来我要点上她身躯几处要穴,还请崔夫人、素夫人二位多多协助。”

他生性谨慎,便是崔素二女也一样,三人在室中交谈,绝口不谈董真的女子身份,甚至连真实姓名亦未曾提起。

陆焉仍称董真为董君,而崔素二女也心知肚明,主君二字也从未更改。

当下二人揭开锦被,按陆焉的要求,先将董真翻过身来,背脊向上。因董真是卧榻不起,故只身着中衣,陆焉却让二人将薄薄的锦被仍覆于其上,出指如风,已点住了董真背上穴道。

二女对视一眼,对这位天师不由得更是敬重。

分明陆焉对董真有情,却能发乎情、止于礼,甚至是这样明正言顺的治伤之举,也如此注意避讳,若非真正将董真放于心中,岂能如此?

二女又将董真重新扳回,令面容朝上,陆焉出手如风,很快点住了十余处穴位,自然也避不开敏感部位,但陆焉始终淡然自若,如清风白云一般,风度闲雅,全无半分亵意。即使是崔妙慧和素月二人,竟然也不觉得有丝毫尴尬,更无局促羞涩之感。

陆焉衣袖收敛,复又坐于榻前,道:“接下来我欲以真气渡入她腕脉之中,约有半个时辰之久,她当可苏醒,必无大碍。你二人多日辛苦,此时可轮流休息,留一人守候即可。”

崔妙慧与素月见他施为,显然是颇有把握,心境一宽,反觉得整个人头昏体虚,几乎想要倒床榻之上大睡一觉。遂笑道:“外面有李道长等人相守,请恕妾身二人告退,便不在此搅扰师君了。”

当下不再多言,双双行礼退出。

甚至是一向谨慎的素月,明知室中并无侍女,而陆焉又是男子,却也不如寻常那样戒备。

那神仙般的男子,百姓仰望的天师,昔日便与主君大有交情,且曾当众求亲。若非对主君有情,怎会在葭萌时派李不归十六人前来相护?又怎会一闻董真伤重,便不远千里亲自赶来?

若是连他都要防备,这天下便没有什么君子了。甚至是自己二人若留下一人,似乎都是在无形中亵污了眼前这岭上白云般淡然的男子。

陆焉终于定下神来,凝视着眼前榻上,那张昏睡之中的熟悉脸庞。

何止是他变了?董真与当初在邺城时的最后一次见面,也变化了许多。

肤色如玉,眉若远山,清艳之中仍然有着独属于她的柔韧之美。他一步一步,见证了她在人间的变化:从当初在织室中初遇时的狠戾,到铜雀之乱中的坚毅,到中宫少府的端严,再到如今的镇定。

是的,镇定。

即使是在昏迷之中,她也极少流露出那种病态的脆弱。唇角微微抿起,眉头轻蹙,一手舒展,另一手却紧紧握成拳头,仿佛只是暂时合目养神,暗暗仍在思忖筹谋一般。

他见过许多女子,却从未见过象她这样坚强有如磬石之人。崔妙慧曾是最为出色的世家之女,若无临汾公主挡在前面,或许早就成了众人眼中当之无愧的曹丕正室、如今的魏公世子妃。可是连崔妙慧,在这一连串的江湖风波之中,大多躲于董真身后,不过是独力支撑了数天而已,便显得心力交悴。

那么独力支撑了半年之久的董真——织成,她又承担了多少的压力?

不,其实是从在邺城,甚至是早在她将自己从洛水中救起,踏入尘世的那一刻起,她便在独力支撑了。

她看上去一直在借势,起初是自己、曹氏兄弟,后来是曹操甚至伏后,还有何晏、刘备,如今恐怕还要加上一个刘璋。

她虚于委蛇,忍辱负重,借助计策谋略,殚思竭虑,才有了今天的格局。

她曾是辛十五娘、辛大娘,也曾是甄氏、董真,她的身份变了又变,从河洛到陇西,从邺城到成都,多少世事变迁。但是陆焉知道,在她的心底,她一直都是那个骄傲的董织成。

“织成,”

他端坐未动,手指隔着薄薄的丝绵锦被,搭在了覆于其下的玉手之上,一边徐徐将自己真气输入她的腕脉之中,一边却在心底默默道:“随我去汉中罢。刘璋这里看似静水,实则风波险恶,隔得太远,若是当真遇险,我也鞭长莫及。便是你的云落之锦不能入蜀郡,那又如何呢?有巴郡,有汉中,还有东吴和魏地,诸多势力相助,难道还比不过区区一个刘璋的蜀郡么?何况汉中风光秀美,你完全可以畅游于山河之间,我会倾尽全力来保护你,那样的你,难道不是象真正的神仙一样,全无挂碍而又悠闲自在么?”

正在此时,他忽然觉得指下微微一动,同时一个微弱的声音,悄然飘了过来:

“我……我不回去……我要……流风回雪……锦……”

是董真在呓语。

她所习内功,与他的的确是一脉相传。早在铜雀之乱时他便心中有数,故此医治起来绝无滞碍。此时他的真气激发了她的脉息,她的神智开始苏醒,却如深处梦魇之中一般,所说之言,想必也是在心底深藏已久的愿望。即使神智仅存一息,也未曾有一刻忘记。

他手指一震,蓦然明白过来:

他怎么会忘了流风回雪锦呢?织成,她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让云落锦在蜀锦王国中取得一席之地!她一定是来寻找那幅传说中的流风回雪锦!

记得她曾经对他说过:只有寻到了真正的流风回雪锦,她才能结束这种谪贬生活,回到她原来的世界。

而放眼天下,所有珍奇异锦,几乎都源自成都。尤其是这流风回雪锦,据称曾为前朝珍品。但前朝帝都洛阳已毁于董卓之乱,宫室里的珍物锦缎早就被哄抢一空,便有残存者也被付之一炬。如今恐怕也只有在成都,方能寻找到它的踪迹。

所以董真不能不来成都,不能不图谋织锦天下。只有当她拥有了在织锦之业中绝对优势的地位,她才有更多的能力去寻找流风回雪锦。

至于她为什么拒绝了荣华富贵,拒绝了他们的情意,甘愿这般辗转生死、颠沛流离,只因为她一直想着要回去!

回去她的世界。

陆焉心头翻涌,指尖真气却是源源不断、沉着充沛,直输入到董真的躯体中去。

暮色沉沉,天已渐渐黑了下来,但这室中却没有点起烛灯,也无一人敢前来打扰。唯远处华灯微微,透过窗纱投射进来,将陆焉身形,在墙壁上构勒出优美的剪影。

锦绣篇_第三百五十七章 美人新妾锦绣篇_第二百二十九章 开业锦绣篇_第一百九十章 岔路锦绣篇_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阁锦绣篇_第二百四十八章 吴侯锦绣篇_第一百二十章 回雪第四百八十一章 宴无好宴锦绣篇_第二百六十八章 投奔第四百一十二章 雨衣之盟锦绣篇_第八章 逃生锦绣篇_第二百六十九章 刺杀锦绣篇_第三百八十八章 坠入悬崖锦绣篇_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剑相向锦绣篇_第十九章 高手锦绣篇_第一百一十七章 故园锦绣篇_第三百九十四章 光明黑暗锦绣篇_第二百零三章 宝光锦绣篇_第二百三十二章 证明锦绣篇_第六十八章 长技锦绣篇_第一百七十九章 暗示锦绣篇_第三百一十一章 嫁我为妇锦绣篇_第五十二章 凝晖第四百二十三章 檀溪别业锦绣篇_第四百零九章 改变主意锦绣篇_第三百零八章 旧日下属锦绣篇_第二百七十六章 启程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夺天工锦绣篇_第六十一章 骇俗锦绣篇_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腹锦绣篇_第一百三十二章 升仙锦绣篇_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事锦绣篇_第一百八十章 嫁祸锦绣篇_第四章 洛神锦绣篇_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跳锦绣篇_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药初始锦绣篇_第十章 新人锦绣篇_第二十三章 请缨锦绣篇_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一美人锦绣篇_第二百三十四章 温柔锦绣篇_第二百三十二章 证明锦绣篇_第二百四十章 成全锦绣篇_第一百零八章 赐问锦绣篇_第二百六十三章 苦心锦绣篇_第五十一章 男童第四百一十七章 炼炉之术锦绣篇_第一百零八章 赐问锦绣篇_第七十一章 再宣锦绣篇_第七十一章 再宣锦绣篇_第一百九十二章 疑惑锦绣篇_第七十九章 杀敌锦绣篇_第一百六十四章 佳人锦绣篇_第二百一十三章 流民锦绣篇_第六十二章 斗食锦绣篇_第一百二十七章 同生锦绣篇_第一百七十六章 赐名锦绣篇_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信锦绣篇_第八十八章 感动锦绣篇_第三十六章 辩白第四百五十四章 明河拜见锦绣篇_第三百零七章 凤雏先生锦绣篇_第五百章 临行殷殷锦绣篇_第一百四十八章 恩典锦绣篇_第三百一十七章 血战在即锦绣篇_第四十七章 三台锦绣篇_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底锦绣篇_第三百四十四章 锦园主人锦绣篇_第一百八十八章 相逢锦绣篇_第三百零八章 旧日下属第四百八十八章 雨夜琴声锦绣篇_第三百九十二章 迷阵如旧锦绣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饿殍锦绣篇_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盒第四百八十章 长住光明锦绣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饿殍锦绣篇_第二百四十八章 吴侯锦绣篇_第五十五章 对诗锦绣篇_第三百七十九章 没有宝藏第四百一十二章 雨衣之盟锦绣篇_第五十二章 凝晖锦绣篇_第二百六十七章 彩庐锦绣篇_第三百六十九章 弃车渡水第四百六十一章 甄洛往事锦绣篇_第四章 洛神锦绣篇_第一百五十九章 让功第四百七十八章 处治姬妾锦绣篇_第二百九十四章 葭萌锦绣篇_第一百七十六章 赐名第四百九十章 层层逼进第四百一十九章 精兵之伏锦绣篇_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氏第四百六十七章 张氏宝林锦绣篇_第一百九十六章 起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巧夺天工锦绣篇_第三百零三章 妻妾成群锦绣篇_第一百零一章 椒香锦绣篇_第六十三章 密召锦绣篇_第三百六十章 抵达涪城锦绣篇_第六十章 知心锦绣篇_第三百七十一章 抵达成都锦绣篇_第三百一十六章 梁姬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