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

搭借河北船队的正是张绣麾下最骁勇善战的张辽部。张辽本部的西凉兵虽然生长在荒凉的大西北,但是挑选出一部精兵,用作抢滩强袭还是可以胜任的。

事实再次证明,剽悍的西凉兵在混战与乱战中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很强。在出其不意的一波箭雨的打击和掩护下,西凉兵们很快便成功制造了水寨的混乱。然后便肆意发挥自己强悍的战斗力,制造杀伤摧毁牛渚守军的抵抗。

相反,如果张辽部选择直接正面强攻,拿下牛渚却是相当困难的。牛渚滩左右沿江数十里,全都是石山绝壁险滩,再没有一处适合登陆的江津渡口。牛渚之所以重要也正是因为如此。于是想要拿下牛渚只能选择正面强攻。但是如此的话,牛渚守军就可以最大限度发挥采石矶等高峻石山的作用。

如此一来的话,以牛渚三千以上的守军,加上押运粮草的两千东吴水兵。却是完全守得住的。与此同时还可以快马告警,呼叫距离牛渚不远的石城、丹阳两县驻军救援。这个时候想要凭借不善于水战的西凉兵涉水爬山拿下牛渚,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张绣军在袭取牛渚中,不得不使诈。让满载精兵的大船混入江湾水寨,里应外合夺取牛渚这座江防要塞。

结果是,张绣军南征江东,首战告捷!不仅拿下了牛渚,生俘了孙策任命的丹阳都尉全柔,而且一举截获了本月运往柴桑的粮草补给,可谓斩获颇丰。

袭取了牛渚的张辽军似乎并不满足,只是让先锋参战的部队控制了牛渚。随后登陆的张辽部士卒集结之后便整队出发,或向江东内陆进发,或沿江前进。直至夜色降临,最后一艘粮船卸下最后一支张辽军部卒,完成全员集合的这最后登陆的一营兵马,也不顾夜色渐深,向着江东腹地潜行。

等待这营兵马在满天星光下整甲进发,站立在采石矶上的张绣这才微微轻叹一声。不再审视美轮美奂的江东山河,转头看向早上还是孙吴的丹阳都尉的全柔。

全柔从早上到现在,都没有猜出眼前这位英年将领的身份。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根本不敢想。

“全将军,你身为丹阳郡都尉,应该能够推断出来接下来的胜败吧!”张绣目光紧盯着全柔,语气极为平静地说道。

全柔稍微斟酌了一下,便开口道:“贵军两万兵马走大道直取石城、丹阳,一万兵马抄小路袭取秣陵。石城不必说,仓促之间是否能够反应过来都很难,后面的丹阳城就算得到告警,有一些缓冲时间,但只以千人乡兵,也难以抵挡上万劲卒。至于城高池深的秣陵城,纵然有吴郡守坐镇,但丹阳精兵已经尽调西征,剩余的老弱病残也只是能够抵挡一阵子而已。”

听到统辖丹阳北部所有军马的全柔全都尉一番意料之中的分析,张绣不禁展开笑颜:“不错,以我三万西凉雄兵,强袭丹阳郡县不过尔尔。只是此番急袭强攻,不过小试牛刀而已。如果我对全将军说,这只是开始的开始,那么全将军以为,觉得我四万大军,可以在江东打到哪种程度呢?”

居然是他,果然是他!

全柔不傻,从语气和气度上,全柔可以断定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淮南之主——张绣。只是此刻全柔仍然不能使自己完全相信,今天所遇到一切不是一场梦!

有些恍惚的全柔却是没有回答张绣的提问,却是问道:“将军想要打到那种程度?将军为何要对江东开战?”

张绣一愣,却是没有料到全柔会这么快问出这个问题。

“我想,兼并江东!”张绣轻声说道:“我之根基在于淮南,若是任由孙氏稳坐江东,无异于在身后养虎为患!”

得到答案的全柔却是没有满意:“孙郎在江东民心所向,又有隔江地利,兼有北方两强争雄的天时。你如此作为,无异于逆天而行!”

张绣闻言,忽然变成冷峻的脸色,以一副不容置于的口气道:“正是因为孙氏民心所向,所以必须及早拔灭!”

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反应有些过了,张绣转眼便恢复了平静的神色,冲着全柔用手指了指地下,哂笑道:“这牛渚,这采石矶,不正是孙氏所自傲的隔江‘地利’么,但是,此刻这些难道没有被我踩在脚下吗?”

“至于天时,我张文锦向来是相信人定胜天的。所谓机遇际会,有些人愿意耐下心去等,而我更喜欢自己创造机会!”

张绣说的直白,字字掷地有声,如同拨云见日一般吹开了全柔心中重重的疑云。同时,这番含有深意的话也是深深撼动了张绣身后两名亲随模样的青年。

隔了好一会儿,缓过来的全柔才稍微退了一步,目视地面,做了一拜道:“全柔却是一直不曾料到,西凉阀中,却能出将军这样的雄略之人。往昔董国相祸乱了大半个天下,江东因为地处偏远免遭其难。现今,全柔希望将军不要将西凉兵的豺狼之名带到江东!”

“那是自然,若是江东父老们都愿意当个安安心心的顺民,我张文锦必当肩负保境安民的职责。但是,未必所有江东人都像全将军这般‘深明事理’,所以,该做的,我不会手软。”张绣眯眼看向全柔,但其实更多的是对自己身后的两名“亲随”表明态度。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张绣最后淡淡说了这一句话。

张绣身后的两名“亲随”大约都二十多岁年纪,长相各有千秋,气度却是大不相同。那名长相极为俊美的亲随虽然跟在张绣身后不离,但是却是保持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无论是对张绣军将卒,还是张绣本人,都是一副忧愤悔恨交加在一起的模样。

而另一名亲随体型魁伟,面相忠厚。态度却是比之冷面俊美青年平和多了,不时还和其他张绣亲将交谈。而张绣的几名亲将,也对这个张绣看重的,近一个多月来也一直带在身边的随从的青年很是亲近。但是对于那名俊美青年,胡车儿周仓等张绣亲将却是一直紧盯着其一举一动,仿佛那俊美青年根本不是自己人。

忘了介绍这两名张绣亲随了。那名魁伟青年,姓鲁,名肃,字子敬,东城人。俊美青年自然是周瑜周公瑾无疑。

鲁肃年纪差不多的时候,想要出仕,好友庐江刘晔刘子扬当时正和巢湖贼众首领郑宝有联系,就第一选择劝鲁肃投奔郑宝。不过鲁肃还没去,刘晔自己因故就把郑宝杀了。

这时候恰好周瑜从江东回来,担任了居巢县县长。后来淮南闹饥荒,而周瑜听说东城鲁家钱粮颇丰,便派人请求借鲁肃家的粮食。

鲁肃是地方实力派士族豪强出身,性情豪爽宽厚。先前听过周瑜助孙策平定江东的光辉事迹,见到周瑜带着人来,当即随手指了家里两座同样大小的粮仓中的一座,送给周瑜救急。

这是一个开始,同样才华出众的鲁肃和周瑜从此成为了相交莫逆的好友。混熟了之后,周瑜便劝鲁肃跟他一起投奔有志天下的江东小霸王孙策。鲁肃思忖良久,终于答应,将家族付之周瑜,在周瑜安排下将家族搬迁到已经安宁下来的江东。

只是在周瑜就要约定鲁肃一同前往江东的时候,淮南水师戒严了下游江面,使得周瑜渡江直达吴郡的计划搁浅。另一方面做了庐江太守的刘晔刘子扬忽然派人以会友名义请去了鲁肃,事不宜迟的周瑜只能留书一封,自己先行渡江辗转丹阳去吴郡。

不用说,一切都是张绣的安排。对于鲁肃这样一个未来几十年内帮东吴做出了众多重大战略决策和达成众多外交盟约的一流人才,张绣怎么会放过?

但是相比于心思单纯的鲁肃,张绣能很容易得到他是满心的欢喜。但是对于历史上似乎更为出彩的周瑜周公瑾周大都督,张绣历尽艰辛困苦得到了,却是又爱又忧!

爱,自然是爱的周瑜的文才武略。孙策的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已经是十分刻骨的表现出来了周瑜的横溢的才能。能够得到历史上东吴四大都督之首,对于张绣势力集团今后的发展绝对是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对于张绣本人,也是一个极大增强自身自信和谋略的机会。

但是此时此刻,张绣内心对于周瑜,更多的是忧!

在逆转打败曹操的时候,张绣就在不断想自己为什么会蕲阳惨败?自己发展的方向是不是错了呢?而正确的方向到底应该是什么?自己想要逐鹿天下比起袁曹这些大拿到底缺了什么?

好在张绣是一个执著而又极具自量的人。经历一场惨重但却不甚致命的惨败,张绣很快通过自我估量自我反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便隐藏自己的执著,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向所有人表明他的不轻弃,向必要的人清楚明白地显露出他值得信赖依靠的执著性格。

这里和周瑜本人有关的,就是张绣今后的发展方向!

没错,虽然最终重创了曹操,也将自己原来实际上是拼凑起来的部众通过这样一个契机磨合凝聚起来。但是自视尚不足的张绣却是放弃了争霸中原战略方向。当然只是暂时放弃,将目光由向北,转向了向南!

为什么要发动对孙策的战争,张绣其实在对全柔说的话里面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孙氏辈出俊杰,这一辈就已经有孙策孙权两个变态级别兄弟,若是任由孙策纵马驰骋开疆扩土、孙权再招贤用能安稳江南,那以后几十年内任何一家北方势力就别谈过江了!

既然同样志在天下,袁绍曹操就先不说了,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嘛。但是孙策,现在你我中间只能活一个!

张绣的战略方向,已经决定了他必须将孙策置于对立面。所以,对待和孙策情深意重的周瑜,张绣此刻只能对他保持沉默。

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只手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赵韪论战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杂谈第一百五十三章 注定的战局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战(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将第二百五十八章 军法森严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只手第一百零八章 铁骑vs狼骑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掠桑女第二百二十一章 两败俱伤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贼船第五十七章 暴风雨的前奏第一百七十二章 挟持人质第二十一章 人祸天灾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二百九十四章 万劫不复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涣之干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带诏第二百七十七章 回家喽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五章 贾诩谋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涣之干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战(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第一百五十章 丝毫不惧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韩相争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泽水战第三百三十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鲜出炉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战第十四章 蕲阳大战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战第一百四十六章 临阵倒戈第三百三十章 兵临城下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八十五章 自由的空气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将众第一百四十九章 将卑鄙进行到底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战(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征曹操第十二章 细阳会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虑全面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窝第二十八章 乱点鸳鸯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三十一章 明枪易躲第八十九章 丹阳贼寇第二百一十三章 狭路相逢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过你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战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战六第一百九十二章 师出同门第三百三十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零一章 刘备之德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阵锐步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论第七章 游侠儿李通第二十章 人才济济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赔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战果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们不傻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闹洞房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牺牲品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宁举荐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战(上)第六十六章 哀兵必胜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谁第三十三章 围魏救赵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第二百八十四章 寿春留守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二十三章 淮南刘晔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胆俱裂第一百零八章 铁骑vs狼骑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军的疯狂第五十二章 重回历史轨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气急败坏第六十五章 轻功冒进第六十五章 轻功冒进第三百二十章 楚国老兵